新華社記者孫奕:難忘體驗是一筆寶貴財富

新华社记者孙奕:难忘体验是一笔宝贵财富

新華社記者 孫奕

4月27日,第二屆“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圓滿落幕。那天傍晚,當論壇最後一項議程——習近平主席會見中外記者於6時許結束後,雁棲湖國際會議中心外,漢闕南廣場兩側的各國國旗在微風細雨中招展。春雨如絲,潤物無聲,定格連日來“連軸轉”般的忙碌與收穫。

回望今年中國這一重要的主場外交活動,我全程參與了論壇前期預熱、會中及會後報道,主筆和參與採寫了《東風萬里繪宏圖——以習近平同志為核心的黨中央推動共建“一帶一路”紀實》《登高向未來 揚帆春風裡——第二屆“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開幕側記》《第二屆“一帶一路”國際合作高峰論壇舉行圓桌峰會》等稿件。其中,既有為打磨稿件連續兩天兩夜沒閤眼的辛勞,也有為趕去雁棲湖報道會議而早上4點多起床的經歷,更有為全景呈現開幕式而在截稿前反覆觀看直播確認細節的緊張。這些終生難忘的體驗,對於我的新聞業務提升,是一筆格外寶貴的財富。

和首屆論壇相比,今年論壇特徵明顯,是一次重要的承前啟後的盛會。首先,本屆論壇規格更高、規模更大,出席的外國國家元首和政府首腦人數明顯超過首屆。其次,本屆論壇適逢共建“一帶一路”從繪就“大寫意”向繪製“工筆畫”邁進的重要歷史節點,朋友圈越來越大,好夥伴越來越多,合作質量越來越高,發展前景越來越好。

對於承擔開幕式側記、會議前預熱紀實等寫作任務的我而言,如何在稿件中體現這些特點,對於自身腳力、眼力、腦力、筆力都提出了更高要求。

側記寫作,往往要通過一個或若干個生動、感人的鏡頭,將所選取的橫斷面細緻而形象地表現出來,讓讀者能充分地看到每一個細節,使讀者如臨其境、如見其人、如聞其聲、如睹其物。因此,開幕式當天,我緊扣習近平主席講話,以論壇徽標描寫、現場嘉賓反應、外國記者反饋等細節突出場景,並以“登高向未來 揚帆春風裡”寓意共建“一帶一路”開啟登高望遠新徵程。

“稿子細節、主體都有了,如何能進一步延展,把大國領導人風範、中國擔當再勾勒清晰一些?”完成初稿後,領導以疑問句點評,帶給我很大啟發。如何突出中國國家領導人的“忙碌指數”?如何刻畫中國方案贏得的國際讚譽?如果能對這些細節進行豐富,文章才能更好地“立得住”。

事實上,這些會議背後的素材非常豐富。今年論壇外事雙邊活動總計100多場,甚至超過去年舉行的中非合作論壇北京峰會。就在開幕式前兩天,習近平主席已同20多位外方領導人分別會晤,忙碌程度“連軸轉”。此外,在開幕式現場,習近平主席約30分鐘的演講,贏得全場15次熱烈掌聲。哈薩克斯坦首任總統納扎爾巴耶夫還以“要想富先修路”這一中國俗語,道出對互聯互通的認同。

經過梳理,我在稿件中再現了上述細節,並以“‘連軸轉’般的忙碌,印證著共建‘一帶一路’的國際影響力、道義感召力、合作吸引力”這句話破題,對文章主旨進行了昇華。由於細節較為豐富、內涵較為深遠,這篇稿件最終得到了新華社總編輯的表揚。

作為一名外事記者,高峰論壇雖然落幕,但我的工作卻一直在忙碌和奔波中延伸。在這個與時代同步前行的春天,我們共同登高賦新詩,留下腳印,邁向遠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