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蘇大強到《忘不了》,初次變老,請多關照!!

阿爾茲海默病,在中國,約有1000萬名病患者。

每10位老人中,有一位患有此病,平均每天有超過1000位老人走失。

據研究報告顯示,2026年中國進入深度老齡化社會,2020年中國60歲以上老人將增至2.55億,平均每5人中有一位老年人。

當你老了,大腦出問題了,記憶消失了,該如何面對接下來的人生?我們又該如何面對他們?

從蘇大強到《忘不了》,初次變老,請多關照!!

4月30號由企鵝影業和恆頓傳媒聯合出品的首檔關注認知障礙公益節目《忘不了餐廳》上線。

黃渤、宋祖兒、張雲坤帶領五位認知障礙老人組成忘不了家族,共同經營一家可能會上錯菜的餐廳。上線一集拿下了豆瓣9.3的高分,獲得各大媒體點贊,而這檔能把黃渤從《極限挑戰》里拉出來的節目,到底把握住了哪些市場契機?

聚焦老年人群體,找準市場細分切口

Q1整體綜藝,五大衛視依舊發力於已形成品牌IP的綜N代節目。受改名影響,被寄予厚望的偶像養成類節目《以團之名》和《青春有你》熱度卻未達預期。情感觀察類綜藝形成霸屏之勢,從夫妻觀察、代際關係到兩性相處,陷入了同質化競爭的紅海之中。

從蘇大強到《忘不了》,初次變老,請多關照!!

《忘不了餐廳》另闢蹊徑,找準獨特切口,將鏡頭對準一群患有輕微阿爾茲海默症的老人身上,以綜藝的方式,讓更多的人瞭解這個疾病,以正確的態度對待這類疾病。

以老年人群為視角的綜藝,在國外早已進入細分領域。2017年英國channel 4 推出紀實類真人秀《養老院的四歲孩子們》關注在養老院生活的老人們。日本和韓國也早早推出針對患有阿爾茲海默症老人們的公益類節目。《忘不了餐廳》正是改編自韓國的《忘記點單的餐廳》。波蘭的《愛情療養院》和韓國的《愛神派對》聚焦老年單身人群的情感需求。英國的《現代奶奶的進階手冊》則專注代際溝通的問題。

反觀國內“老年”綜藝市場,除了屈指可數的《花樣爺爺》外,便是題材單一的夕陽紅養生類節目。不僅不符合已漸入老齡化社會的基本國情,也遠遠無法滿足觀眾的多樣化需求。

老人與子女生活方式及價值觀的碰撞,對輕度及中度失能老人的疾病及相處認知,老年人對高質量晚年生活的追求等,大眾理解甚少,鏡頭也鮮少關注。

從蘇大強到《忘不了》,初次變老,請多關照!!

從蘇大強到《忘不了》,初次變老,請多關照!!

《我們的師父》剛上線一期,衝上微博熱搜榜的反而是#牛犇住的老年公寓#,同時同名微博話題閱讀量高達1.3億。

如果說《花樣爺爺》更多的是把鏡頭聚焦在明星爺爺們的生活方式和生活態度上,離大眾仍有一定距離。由5位素人嘉賓組成的《忘不了餐廳》便是把焦點放在我們每個人都可能遇到的老年疾病上。通過真實記錄這群老人們在餐廳服務過程中出現的各種狀況,讓觀眾更多的理解這類疾病,同時給予老人們更多的關愛,對疾病樹立正確的態度和認知。

公益+綜藝的共生之路

公益類綜藝雖一直活躍在屏幕上,但因其題材形式和內容主題對出品方有較高要求,一直無法形式“爆款”節目。究其原因,主要在於公益類綜藝易陷入“煽情”和“形式大於內容”的怪圈。

大多數製作團隊對公益的理解往往侷限在走煽情路線上,以催淚為目的,而忽視了觀眾最細膩的情感需求。通過刻意渲染情緒,放大嘉賓悲情,消費嘉賓隱私等方式,獲取高收視率。這類節目可能會因為某個話題引發大眾關注,卻無法走的更長遠,甚至會引起大眾情緒上的反彈,被觀眾所詬病。

另外一種形式是在綜藝節目中融入公益慈善環節。通過明星完成節目挑戰內容,進行公益性捐款。或者在中邀請幫扶嘉賓現身說法,傳遞公益項目。但因其獨立於節目內容之外,往往會被質疑是為了迎合政策需求,形式大於內容。

從蘇大強到《忘不了》,初次變老,請多關照!!

《忘不了餐廳》則是把公益深植在整個節目當中。以輕鬆歡快的基調呈現節目內容,符合大眾對綜藝節目觀看上的要求。同時,從明星邀請、素人篩選、主題設置及嘉賓科普等方面,圍繞公益內核進行全面打造。

節目邀請不同年齡階段的明星跟素人嘉賓相處,讓更加年輕的觀眾提前認知這類疾病,提前瞭解跟這類疾病的相處方式。在環節中通過展現爺爺奶奶們的真實服務過程,不僅傳遞出老人們積極認真向上的生活態度,也表達出他們對實現自身價值和對美好生活的嚮往。

不刻意放大悲苦,也不流於表面,而是把情感真正的融入在節目立意和節目內容當中,或許是公益類綜藝的一個新思路。

品牌營銷新方向

銀髮經濟的到來,正逐漸改變著社會消費結構。品牌方也需更多的關注自身品牌在銀髮人群中的影響力。《忘不了餐廳》中品牌商針對節目定位和目標人群,進行精準投放。贊助品牌多集中在日常用品,寵物狗糧,家電器具及保險理財產品上面,契合銀髮人群的需求。

與此同時,隨著越來越多的品牌進入到中老年市場,急需通過場景化的展現方式傳遞產品功能。影視綜必然會成為這類營銷方式的首要選擇。

一方面無論是從觀眾人群還是從商業價值上,對“老年”節目的需求量勢必會日益增大。另一方面,品牌方也需探索出一套符合銀髮人群的娛樂營銷思路,解碼銀髮人群的行為語言及生活習慣,讓產品更好的通過節目觸達到目標人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