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苏大强到《忘不了》,初次变老,请多关照!!

阿尔兹海默病,在中国,约有1000万名病患者。

每10位老人中,有一位患有此病,平均每天有超过1000位老人走失。

据研究报告显示,2026年中国进入深度老龄化社会,2020年中国60岁以上老人将增至2.55亿,平均每5人中有一位老年人。

当你老了,大脑出问题了,记忆消失了,该如何面对接下来的人生?我们又该如何面对他们?

从苏大强到《忘不了》,初次变老,请多关照!!

4月30号由企鹅影业和恒顿传媒联合出品的首档关注认知障碍公益节目《忘不了餐厅》上线。

黄渤、宋祖儿、张云坤带领五位认知障碍老人组成忘不了家族,共同经营一家可能会上错菜的餐厅。上线一集拿下了豆瓣9.3的高分,获得各大媒体点赞,而这档能把黄渤从《极限挑战》里拉出来的节目,到底把握住了哪些市场契机?

聚焦老年人群体,找准市场细分切口

Q1整体综艺,五大卫视依旧发力于已形成品牌IP的综N代节目。受改名影响,被寄予厚望的偶像养成类节目《以团之名》和《青春有你》热度却未达预期。情感观察类综艺形成霸屏之势,从夫妻观察、代际关系到两性相处,陷入了同质化竞争的红海之中。

从苏大强到《忘不了》,初次变老,请多关照!!

《忘不了餐厅》另辟蹊径,找准独特切口,将镜头对准一群患有轻微阿尔兹海默症的老人身上,以综艺的方式,让更多的人了解这个疾病,以正确的态度对待这类疾病。

以老年人群为视角的综艺,在国外早已进入细分领域。2017年英国channel 4 推出纪实类真人秀《养老院的四岁孩子们》关注在养老院生活的老人们。日本和韩国也早早推出针对患有阿尔兹海默症老人们的公益类节目。《忘不了餐厅》正是改编自韩国的《忘记点单的餐厅》。波兰的《爱情疗养院》和韩国的《爱神派对》聚焦老年单身人群的情感需求。英国的《现代奶奶的进阶手册》则专注代际沟通的问题。

反观国内“老年”综艺市场,除了屈指可数的《花样爷爷》外,便是题材单一的夕阳红养生类节目。不仅不符合已渐入老龄化社会的基本国情,也远远无法满足观众的多样化需求。

老人与子女生活方式及价值观的碰撞,对轻度及中度失能老人的疾病及相处认知,老年人对高质量晚年生活的追求等,大众理解甚少,镜头也鲜少关注。

从苏大强到《忘不了》,初次变老,请多关照!!

从苏大强到《忘不了》,初次变老,请多关照!!

《我们的师父》刚上线一期,冲上微博热搜榜的反而是#牛犇住的老年公寓#,同时同名微博话题阅读量高达1.3亿。

如果说《花样爷爷》更多的是把镜头聚焦在明星爷爷们的生活方式和生活态度上,离大众仍有一定距离。由5位素人嘉宾组成的《忘不了餐厅》便是把焦点放在我们每个人都可能遇到的老年疾病上。通过真实记录这群老人们在餐厅服务过程中出现的各种状况,让观众更多的理解这类疾病,同时给予老人们更多的关爱,对疾病树立正确的态度和认知。

公益+综艺的共生之路

公益类综艺虽一直活跃在屏幕上,但因其题材形式和内容主题对出品方有较高要求,一直无法形式“爆款”节目。究其原因,主要在于公益类综艺易陷入“煽情”和“形式大于内容”的怪圈。

大多数制作团队对公益的理解往往局限在走煽情路线上,以催泪为目的,而忽视了观众最细腻的情感需求。通过刻意渲染情绪,放大嘉宾悲情,消费嘉宾隐私等方式,获取高收视率。这类节目可能会因为某个话题引发大众关注,却无法走的更长远,甚至会引起大众情绪上的反弹,被观众所诟病。

另外一种形式是在综艺节目中融入公益慈善环节。通过明星完成节目挑战内容,进行公益性捐款。或者在中邀请帮扶嘉宾现身说法,传递公益项目。但因其独立于节目内容之外,往往会被质疑是为了迎合政策需求,形式大于内容。

从苏大强到《忘不了》,初次变老,请多关照!!

《忘不了餐厅》则是把公益深植在整个节目当中。以轻松欢快的基调呈现节目内容,符合大众对综艺节目观看上的要求。同时,从明星邀请、素人筛选、主题设置及嘉宾科普等方面,围绕公益内核进行全面打造。

节目邀请不同年龄阶段的明星跟素人嘉宾相处,让更加年轻的观众提前认知这类疾病,提前了解跟这类疾病的相处方式。在环节中通过展现爷爷奶奶们的真实服务过程,不仅传递出老人们积极认真向上的生活态度,也表达出他们对实现自身价值和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不刻意放大悲苦,也不流于表面,而是把情感真正的融入在节目立意和节目内容当中,或许是公益类综艺的一个新思路。

品牌营销新方向

银发经济的到来,正逐渐改变着社会消费结构。品牌方也需更多的关注自身品牌在银发人群中的影响力。《忘不了餐厅》中品牌商针对节目定位和目标人群,进行精准投放。赞助品牌多集中在日常用品,宠物狗粮,家电器具及保险理财产品上面,契合银发人群的需求。

与此同时,随着越来越多的品牌进入到中老年市场,急需通过场景化的展现方式传递产品功能。影视综必然会成为这类营销方式的首要选择。

一方面无论是从观众人群还是从商业价值上,对“老年”节目的需求量势必会日益增大。另一方面,品牌方也需探索出一套符合银发人群的娱乐营销思路,解码银发人群的行为语言及生活习惯,让产品更好的通过节目触达到目标人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