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代青年音樂社交裝X指南

當代青年音樂社交裝X指南

作為社會性動物的人類,每日都深陷社交的泥沼之中。這邊剛跟人微信聊完晚安,隨即在王者峽谷相見;



當代青年音樂社交裝X指南

圖片來源微博用戶@王者榮耀君


朋友圈看似正常,殊不知在微博上儼然是精神分裂症患者;


當代青年音樂社交裝X指南

圖片中心文字來源微博用戶@心願先生


在各個微信群裡轉換著身份,時刻小心不要在老闆群裡發“騷”的表情包。



當代青年音樂社交裝X指南



都說年輕人被消費主義困住,我看網絡社交才是年輕人生活中最顯眼的存在。


當純文字聊天和鬥圖已經無法滿足對社交的需求後,新型的音樂社交及時佔領了社交平臺的高地。

啥叫音樂社交?

能用音樂解決的,別發文字;

表情包也一定要帶音樂元素的,

歌詞、曲風能整的都整上;

朋友圈幾乎沒有日常生活的分享,

每一條都在“彰顯”自己對音樂的喜愛。



當代青年音樂社交裝X指南



音樂社交就像遊戲打怪升級一樣,不同的水平層次對應著不同的級別。別說你沒有參與過音樂社交,社交漩渦中的每個年輕人都能在底下找到你自己哦!

當代青年音樂社交裝X指南



當代青年音樂社交裝X指南


青銅菜鳥


流行音樂的忠實擁護者。

音樂分享常見:

李榮浩、薛之謙、沙漠駱駝



當代青年音樂社交裝X指南


這一級別的人時刻緊跟流行音樂發展的腳步,換句話說,某音火什麼,Ta現在一定在聽什麼。

當代青年音樂社交裝X指南


不愛帶耳機是他們的鮮明特徵,線下音樂社交經常以這種方式進行——

“不好意思,請問您可以戴上耳機看小視頻嗎?”

朋友圈的流行音樂的大評論家, 從他的社交動態完全可以得知時下最新的流行音樂熱點,並配有點評。時而針砭時弊,時而讓人啼笑皆非。

當代青年音樂社交裝X指南


當代青年音樂社交裝X指南


白銀鹹魚


數量龐大,是音樂社交的中堅力量。常見形式為朋友圈的音樂日推博主。曲風多以民謠、某音之外的流行樂、某易雲平臺999+評論的“獨立音樂”為主。


當代青年音樂社交裝X指南

圖片來源微博用戶@起起seven


偶爾撿到一首兩位數評論的歌曲,朋友圈配文一定如下:


撿到寶藏了!列表都來聽!

我不允許我的朋友圈還沒聽過這首歌!

神仙唱歌,我瘋狂單曲循環!


當代青年音樂社交裝X指南


日常情緒激動,齊豫和龔琳娜沒進入《歌手》第二輪決賽,在朋友圈立刻髮長文抨擊《歌手》的觀眾都是“小聾蝦”。

言語間透漏著某Q音樂很low,自己也會抨擊某易雲音樂的版權問題,但會記仇一切說某易雲不好的人。

當代青年音樂社交裝X指南


當代青年音樂社交裝X指南


黃金聖鬥士

白銀鹹魚進階版。表現形式由日推變成了周推或是月推,總之隔一段時間一定要分享一首十分顯逼格的歌曲。


當代青年音樂社交裝X指南


曾經說過“流行音樂都是垃圾”,但實在覺得某首“流行音樂”特別好,便會大發評論為自己挽尊,併為自己樹立“朋友圈樂評博主”的人設。樂評內容與“耳帝”“DK在北京”等人高度重合。


大部分會使用apple music或spotify等“高端”音樂軟件,然而因為軟件的使用有些麻煩,也會偷偷用某Q和某易雲。

當代青年音樂社交裝X指南


一定曬過自己購買的實體唱片,花高價買的黑膠唱片一定是最顯眼的。

當代青年音樂社交裝X指南


鉑金司機

來無影去無蹤,梅超風本風。朋友圈分享的歌手和歌曲經常性“聞所未聞”,並且突破了華語和英語的範疇。希臘音樂、波蘭音樂,還有聽起來就很冷的冰島音樂。


當代青年音樂社交裝X指南


朋友圈發小視頻?太low了。

別人在草莓音樂節瘋狂刷屏的時候,他們會用各種方式表示“這些人現場早都看過了”。

當代青年音樂社交裝X指南


live house狂熱選手,狂熱到要麼自己是音樂圈的,要麼就在和音樂圈的人談戀愛。

當代青年音樂社交裝X指南


經常性抨擊當下樂壇,追溯過去。50.60年代的搖滾樂是聖經,Coldplay唱的都是U2玩剩下的。

當代青年音樂社交裝X指南

鑽石王者


音樂價值輸出者。身上肩負著使帶領音樂聽眾走出迷茫的使命,以提升朋友圈列表的音樂審美為己任。同時也是“乾貨”製造者,有理有據長篇大論的樂評對他們簡直小菜一碟。


當代青年音樂社交裝X指南



朋友圈評論常見:


“可以點評一下xxx嗎?”

“xxx發了新音樂,你覺得怎麼樣呢?”


是多個音樂交流群的風向主導者,身後帶著一群追隨者。就像是在某一圈子中的領導者。

當代青年音樂社交裝X指南


朋友圈分享的歌曲就是高質量音樂風向標。就算有失手的時候,小跟班們依然準時上線。


“這首聽著有些奇怪,我多聽幾遍就愛上了。”


黃金聖鬥士的進階已經實數困難,鑽石王者的地步更是“獨釣寒江雪”。各個級別之間還有著牢不可破的壁壘,互不侵犯的同時又互相看不上。但不論怎樣的社交方式,熱愛音樂都是我們的人生信條。並且用音樂為我們的日常社交增光添彩,何樂而不為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