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鴻章富可敵國,卻從未在京城置辦房產,每次來京都匆匆趕往此地

晚清群臣中最是富庶的當屬李鴻章了,時人曾寫對聯來誇耀李鴻章資產碩大,對聯中表示宰相合肥百姓瘦,這其中的宰相一人便是指的李總督。在當時用最時興的話來形容李鴻章的銀錢也就是富的府宅流油,就連庫房都擱置不下黃金了。然而也就是這樣一位富可敵國的朝廷重臣,卻終其一生也沒在京城置辦過一出房產。

李鴻章富可敵國,卻從未在京城置辦房產,每次來京都匆匆趕往此地

李鴻章每逢入京,便宿在了當時京城的一座寺廟之中,幾十年如一日未曾有變動。不少人甚至懷疑難道李總督的財富都是虛傳的,如果不然為何直到卸任他都沒有在京城置辦起房產。實際上,李鴻章手上絲毫不缺置辦京城房產的銀錢的,作為封疆大吏李鴻章一年的官餉少說也有十萬兩,而根據當時資料記載京城的一套七間半的房屋也不過八十五兩白銀的價格,這樣的房甭說李總督,即便是一位九品官員努努力都能住的上,所以李鴻章無錢置辦房產一說瞬間就被擊破。

李鴻章富可敵國,卻從未在京城置辦房產,每次來京都匆匆趕往此地

實際上,李鴻章之所以每每進京便住在賢良寺是跟隨其師傅曾國藩而已,當年曾國藩多番進京向慈禧述職便是住在賢良寺,之後進京面見同治皇帝也是歇在了賢良寺,作為師承曾國藩的弟子,李鴻章也便跟隨師父習慣了。

李鴻章富可敵國,卻從未在京城置辦房產,每次來京都匆匆趕往此地

況且,當時為了穩定統治防止官員之間互相勾結僭越法制,朝廷對不少外地官員出臺了相關的法令,禁止外地官吏在京城置辦房產和田產,防的就是這些人之間營私結黨,是以李鴻章便也沒有特立獨行在京城購置房屋。

李鴻章富可敵國,卻從未在京城置辦房產,每次來京都匆匆趕往此地

不少外地任職的官員到京後,為生禍端,也特意避免住在自己在京的同鄉、同學宅院,改住旅店。未料之後清廷便出臺政策,禁止二品以上大員出入酒肆、茶樓和戲院,一時間官員們為了惹上禍端便只得再次從旅店中搬離出來。

李鴻章富可敵國,卻從未在京城置辦房產,每次來京都匆匆趕往此地

在當時由於旅店和酒肆、戲館等之間的界限不明,時人常常將這幾處地方混為一談,所以官員們也就不敢公然的宿在旅館裡面了。而除了旅店之外,官員們也只能選擇寺廟作為自己的夜宿之地了。

李鴻章富可敵國,卻從未在京城置辦房產,每次來京都匆匆趕往此地

古時候無論是上京趕考還是回京述職,寺廟都不失為一個供人休息過夜的好地方,且還能夠洗清結黨等罪名,所以一時間寺廟變成了官員們的夜宿集散地。當然這些人也不會白住,一般來說都會或多或少給自己居住過的寺廟捐贈一些香火錢,如此一來使得寺廟的香火不斷,寺廟住持自然也就樂意這些人夜裡來打攪了。李鴻章便是如此在賢良寺住了多回,最終病逝也是在賢良寺的廂房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