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褚時健傳》,發現他的商道之價值,遠比悲壯更有力量

讀《褚時健傳》,發現他的商道之價值,遠比悲壯更有力量

id:hakkahall

昨晚11點拿起周樺的《褚時健傳》來看,本只想掃一眼的,沒想到一看就停不下來了。手不釋卷直至看完,合卷時發現自己已熱淚盈眶。


讀《褚時健傳》,發現他的商道之價值,遠比悲壯更有力量


我的熱淚不是因為過去很多媒體宣傳的悲壯,而是一種對這個人這本書相見恨晚的感覺。這個傳記也正好給我這些日子以來為之苦思不得其解的困惑給了很多重要的啟示。他跌宕起伏的一生,面臨的孤獨和困惑時刻,要多得多。

讀完發現,原來以前那些鋪天蓋地的媒體短文中寫的褚時健,只是一個所謂勵志的紙片故事人而已,過多的悲壯情緒,掩蓋了他作為企業家的商道、理性和方法論價值。

而可以預期很快就要隨之漫天捲來想要吸引眼球的反面觀點,又會抹殺我們對他在那個時代通過科學管理和卓越謀略提升生產力的敬意(人們往往被觀點和情緒所左右,而忽略事實,而大部分媒體的能事,是製造並販賣左右情緒的觀點;只是可惜了真正有價值、可學習的東西。)

傳記更為詳實,真切,彷彿在一定程度上體驗了他的那種人生,體驗了他做事的方式方法。我把他對我影響最大的幾個點用簡約的話總結出來,主要是商道和做人做事方面。這些都是過去媒體文章中比較少提及。

一、事來則應,應則有法。

褚時健是個做事的人,而且做事很講方法講效率。時代把他拋荒扔到一些低谷的境地,他通過科學地做事,改變生產力,創造價值。他有個好習慣——勤琢磨、精計算、用先進。他有著泰勒的科學管理精神。

讀《褚時健傳》,發現他的商道之價值,遠比悲壯更有力量

縱觀他的歷程,每一個階段皆是如此。

早年喪父,輟學、烤酒、種地,以此幫母親謀生。一個少年,把酒的溫度溼度各種參數研究透,做到當地最好。

青年,重新求學卻遭遇戰爭,扛過槍打過仗。解放後被打成“右派”,分到條件很差的糖廠。面對一堆爛攤子,他分析製糖的各個環節,減少冗餘和消耗,精簡環節提升效率節省成本,並最大程度上通過科學的激勵機制,改造當地環境,把糖廠變成當地福利天堂。

年過半百,接手一盤散沙、效益很差、亂象橫生的玉溪捲菸廠,將其打造成亞洲第一、世界第五的集團企業,成為“亞洲煙王”。他從整個生產鏈條分析,從原料開始成立研發基地“第一車間”,繼而全方位改造產品。

褚時健充分發揮管理作為第一生產力的精神,對標國際同類產品,在精算的基礎上,敢於引進最先進技術,以雄魄之力開創大規模基地。玉溪以優質產品作為“增長飛輪”,優質產品帶動之下,公司的大量現金被及時用於周邊領域投資,其投資領域不是盲目多元化,而是能夠引起促進品牌形象、盈利能力的“複利效應”領域。

同時,完全適應高端消費品領域的走出去戰略,和熊德龍(參見美國熊氏集團熊德龍:客家文化和商道結合,成就一位捲髮碧眼的客家僑領)等外商結成戰略聯盟,完成玉溪的跨國佈局。

70歲遭遇牢獄之災,從高位跌落,妻女被囚,女兒在獄中自殺。74歲保外就醫,重新選擇創業領域,他選擇了一個慢、少人做但可預期的冰糖橙項目。深研冰糖橙種植技術,尋找最好水源。用工業化的思維來做農業,掌握和創新最牛的技術,通過各種嚴苛的規定進行科學管理,保證規模化和標準化。

總結起來,這叫事來則應,應則有法,法明則通。

二、商業快感,敢舍方得。

褚時健治下的企業,給我印象最深的是工業化思維。

讀《褚時健傳》,發現他的商道之價值,遠比悲壯更有力量

工業化之下,天下武功唯快不破。效率和規模是工業化的法寶,而先進的技術和管理是效率和規模的保障。

他用工業化思維來做農業,以終(品牌和消費品)為始(原料和產業鏈),效率和規模之下,巨輪自轉,盈利常保。

工業化思維是超級理性的。比如在褚橙的種植方面,一開始掛果較少,因為密集的緣故,通過補貼工人讓工人砍樹,提高單株掛果率。分析覺著溫州蜜橘的收入不如褚橙,果斷將種了6年馬上要掛果的幾千棵溫州蜜橘砍掉,換成褚橙。

和喬布斯一樣,做起了減法。這種做減法,是分析商業邏輯之後的戰略糾錯。完全的工業思維。

商業快感,來自商業邏輯,是經濟規律;如果沒有商業快感的商業,敢舍方得。話又說回來,開荒種樹有商業快感嗎?老先生卻竟有那個自信!

三、財散人聚,福利因果。

很多人所知的褚時健在老年仍然敢於東山再起,這種精神極其厲害,勵志的“志”這個字,不是精神上的,而是經過理性分析而來的自信,是大半生因果積聚而來的信念。

褚時健做企業,從50年代的糖廠開始,就是特別看重員工的福祉,把員工的福祉和企業的績效掛鉤。頭件大事,就是將每一個層次都理清利益關係,是他締造一個自生長的企業生態系統之法門。

他始終重視員工,造福員工,利益經銷商。他創造的價值是哺育企業整個系統和產業鏈的。

的確,想象一下,一位70多歲老人從零開始開荒種樹,戴著糖尿病儀器在哀牢山上游走巡視,從事農業這種要老天爺賞飯吃的事兒。這個信念來自哪裡?除了他們一家,背後其實是許多曾經受他恩惠的人,在託舉和努力。

在發達的時候,他用自己的管理才能,解決了許多人的吃飯問題,救活了許多瀕臨死亡的企業。這些是他成事的因果,是更有價值的規律性。我們可以不用拼命揪住那個時代的判決不放,就像我們今天看80年代因為拉了姑娘的手而被判流氓罪的青年一樣。

褚時健也用自己的專業能力,讓很多人學有所成,本事傍身。這裡說明一下,不是光憑壟斷和尋租!同是國企,可以橫向對比,切忌腦殘地以壟斷一言以蔽之。

馬靜芬做事風格也是令人敬佩,“大氣而不小市民”。那個年代的人,是注重主觀能動性的。也是注重常識的。天道有常,天道酬勤,天道賞飯給用自己的智慧造福他人之人。

四、深諳門道,專業力量。

褚時健對生產技術的深諳總讓手下高管和員工驚歎不已,一個大寫的“服”!包括農民的剪枝、肥料的成分對果子的影響等。原來做企業家,首先要成為一個本領域最牛最理性的多面手。

讀《褚時健傳》,發現他的商道之價值,遠比悲壯更有力量

褚時健始終是一個熱愛做事情的人,每次被時代拋荒一樣拋到一個行業,他不玩政治也不諮嗟,而是快速掌握那個行業的核心技術。而建立在專業技術能力之上的管理能力,不僅僅是自己做事情,而是要調動其他能人做事情。他管理人也不是那種搞政治搞權謀,而是理清利益關係,使上下同欲,這是經濟規律。

客名君對他的一段話印象很深。他1986年搞了個第一車間作為研發基地,把鄧小平的一份講稿看了很多遍。

講稿上說,做事,就要苦幹、實幹,用人就要用好人、能人。褚時健說,“我們是有條件做事心裡就高興。我的個人價值在哪裡,就是要靠不斷做事才能體現,空話套話我最不喜歡了。”

傳記中,對於自己人生起落的理解,褚時健比任何人都顯得平靜。這是一位值得銘記的時代老人。人生珍貴,只有一次,必須用力,卻又注意規律。

人生那麼短,事情那麼多,沒時間抱怨和嗟嘆。九十多年彈指一揮間……


可按人名或關鍵詞查找瀏覽客名堂的

全部歷史文章

~~ ~~ ~~ ~~ ~~ ~~ ~~ ~~ ~~ ~~

關注這個號的人,都是有趣有品位有格局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