与大将关羽之间的明争暗斗,刘备为何要斩杀干儿子刘封?

用户3708573195


刘备为什么杀刘封,说实话,刘封的所作所为,太让刘备失望了,并且由于刘封的小心思,直接葬送了关羽的性命,同时葬送了蜀汉大片地盘,这些地盘,都是刘备携手关羽、张飞两兄弟,漂泊多年才打下来的江山。

刘备于公于私,都要斩杀刘封。

下面,小哥详细分析。

蜀汉猛将,刘备义子

刘封是三国时期非常勇猛的一员战将,据陈寿《三国志·蜀书》:“刘封者,本罗侯冠氏之子,长沙刘氏之甥也。先主至荆州,以未有继嗣,养封为子,及先主入蜀,自葭萌还攻刘璋,时封年二十余,有武艺,气力过人,将兵自与诸葛亮,张飞等溯流西上,所在战克,益州既定,以封为副军中郎将。

但是在小说《三国演义》中,作者罗贯中则说是建安十二年春在新野甘夫人生刘禅,刘封成了刘备螟蛉在后即该年冬之事,这个我们稍后讨论。

通过上面的描述,我们可以看到,刘封二十多岁的时候,就已经气力过人,武功高强,深的刘备喜欢,当时刘备年纪也不小了,就收刘封为义子,作为自己将来的接班人来培养,而刘封也是跟随刘备南征北战,屡立战功,深的刘备欢心。



刘封怀恨关羽

刘封怀恨关羽这件事,在正史中是没有任何记载的,这是小说《三国演义》的描述。

在《三国演义》中,刘备称帝后要立太子,就问诸葛亮和关羽,刘封和刘禅应该立谁,诸葛亮的回答是“这是刘备的家事,他不能过问”而关羽的回答是“刘封是义子怎么能立为太子”所以后来刘备立刘禅为太子。

关羽:“封乃螟蛉之子,使往山城之远,免遗祸于亲骨肉也。”

《三国演义》第七十六回:封曰:“吾亦知之。奈关公是吾叔父,安忍坐视而下救乎?”达笑曰:“将军以关公为叔,恐关公未必以将军为侄也。某闻汉中王初嗣将军之时,关公即不悦。后汉中王登位之后,欲立后嗣,问于孔明,孔明曰:‘此家事也,问关、张可矣,’汉中王遂遣人至荆州问关公,关公以将军乃螟蛉之子,不可僭立,劝汉中王远置将军于上庸山城之地,以杜后患。此事人人知之,将军岂反不知耶?何今日犹沾沾以叔侄之义,而欲冒险轻动乎?”封曰:“君言虽是,但以何词却之?”达曰:“但言山城初附,民心未定,不敢造次兴兵,恐失所守。”封从其言。


在《三国演义》的描述中,刘封本来是想救关羽的,但是倒戈将军孟达就搬动是非,告诉关羽瞧不起刘封,致使刘封记恨关羽,因此再也不想着去援救关羽了。

而关羽去世的消息传到成都,刘备是什么表现呢?“刘备深恨之”。

刘封,孟达因“山郡初附,未可动摇,不承羽命”(《三国志·蜀书》)

据《三国志·刘封传》的记载:“自关羽围樊城、襄阳,连呼封、达,令发兵自助。封、达辞以山郡初附,未可动摇,不承羽命。”



倒戈将军孟达离间刘备刘封

孟达投降曹操后,还引曹操的兵马攻打刘备,并且写信劝告守将刘封,在《三国志·蜀志·刘封传》中,记录了此封书信的全部内容,小哥选取一段大家一起讨论。

孟达作书与刘封:“……今足下与汉中王,道路之人耳,亲非骨肉而据势权,义非君臣而处上位,征则有偏任之威,居则有副军之号,远近所闻也。自立阿斗为太子已来,有识之人相为寒心……”(《三国志·蜀书》)。

孟达用刘备立刘禅为继承人,来刺激刘封,并且挑拨刘封和刘备的关系,妄图诱降刘封。而在《三国演义》中,孟达诱降刘封不成,直接修书一封,状告刘封,自己反叛,实在是被刘封打压欺负逼反的,这让刘备更加恼怒,所以孟达投降曹操后,刘备也没有记恨孟达,反而更加痛恨刘封。

诸葛亮的表现则有点让人想不通,因为他的做法有点落井下石的感觉,《三国演义》描述,诸葛亮进言刘备: “可就遗刘封进兵,令二虎相拼,刘封或有功,或败绩,必归成都,就而除之,可绝两害。”

所以很明显,此刻的刘封,已经被大家视作祸患了。



刘备为什么斩杀刘封

据《三国演义》描述,刘封逃回成都后,刘备只不过是非常心痛的斥责了他,并没有下定决心杀刘封,但是诸葛亮又发话了。

诸葛亮说:“刘封刚猛,一旦陛下千秋百年之后,幼主恐怕难以驾驭,不如因而杀之。”

正是这句话,刘备下定决心,赐死了刘封。

有人说刘封是协助孟达守守上庸,自己没有兵权,无法派兵援救关羽,这是非常错误的看法,因为刘封前往上庸协助孟达的时候,他自己是带着部队去的,同时,刘封能抢夺孟达的仪仗,足见刘封对孟达是绝对压制的,他完全有能力调兵遣将援救关羽。

所以说,刘备斩杀刘封,无论是刘封不发兵援救关羽,或者是刘封丢失上庸等地,或者是刘封逼反孟达,又或者是刘封刚猛,控未来影响刘禅统治,种种理由,都足以治刘封死罪。

刘备虽然赐刘封自尽,但是他也为此悲痛,情不自禁痛哭多日,可见他内心待刘封确实很好,但是军中无戏言,军令如山,刘封最终的结果,实在是自己骄横自私,做死导致的。

有人说关羽不喜欢义子,这是错误的,看看关羽的义子关平,关羽对关平是视如己出。

通过《三国演义》的描述,刘封最后被刘备、诸葛亮、关羽嫌弃,肯定和刘封本身的所作所为有关。


古梁镛


刘备当年依附刘表,已是中年,没有自己的地盘,收刘封为义子,也是为了示好,为了有个依靠,纯属为了政治目的。

刘备取得汉中狗称王,立刘禅为太子。刘封被边缘化了。为了使刘封远离政治中心,派他去了上庸给孟达当副手。表面是对孟达不放心,其实是担心刘封。这其实就是义子的悲哀。刘封勇猛,为刘备立过不少的战功。但是对立嗣来说,只能说是“鸡肋”而已。

关羽走麦城,求救刘封救援,刘封听信孟达的话,没有出兵。而他与孟达守护的三郡也丢了,孟达降了曹军,刘封逃回了成都。

刘备正为关羽之死生气,刘封逃回。大怒之下怨恨刘封不救关羽,下令杀刘封,诸葛亮正好趁势“封刚勇,易世之后终难制御”。刘备含泪杀了刘封。

刘封的死有很多说法,有说是他不救关羽惹祸上身。有说是诸葛亮提醒刘备,说刘封勇猛,将来刘禅继位怕是没有人能遏制刘封(刘封也算是刘备的继承人之一)。其实,刘封在被杀之前说了一句“很没有用孟子度(孟达)之言”。孟达曾规劝他一起投靠曹军,刘封不同意。这足以说明刘封,有勇有谋,没有政治能力。刘备为了刘禅的安稳继位,杀刘封是一定的,他丢了城池,正好给刘备机会罢了。所以说,刘封的死纯属悲剧!


路遥lgy


刘封为何不救关羽,刘备为啥杀刘封。

。。刘备当時没有地盘,投靠刘表時寄居新野,尚末有后祠,为了按撫三军战斗心信,即认刘封为义子,后甘夫人生了阿斗,对待刘封看淡。刘备称汉王后,群臣劝刘备立刘禪为继承人,为了避免后祠内贡的麻烦,群臣劝刘备将刘封外放上傭协防孟达。

。。群臣劝刘备立祠禅,外放刘封当然也包括诺葛,关羽。所以关羽麦城兵败派使求救刘封,孟达向刘封进谗说,关羽不认你侄儿,你还认他二叔吗?其实上傭是以孟达为主,刘封見孟达不想发兵,又听了孟达实话实说,有一定道理,救兵也就作罢,使关羽无援而陨落。

刘封其实也是个有勇无谋,上慵兵败,孟达劝他共同投曹。刘封认为刘备必竞还是义父,他没想到没救二叔,回到城都自投罗网。被刘备以見死不救的罪名处死。


老龚166916589


关羽撑起刘备大半江山,让孙权惶恐曹操要迁都避开,能力不用说了吧。其他别说将军,即使诸葛亮也没这能力,所以孙权黑掉关羽后刘备要跟他拼命😂😂😂,为关羽刘备自己命都不要了,刘封还想活命?刘封看不透形势,直接把刘备集团最大支柱葬送了,这罪他担得起吗???刘备确实原谅了自己小舅子,因为人家也是一起出生入死过来的,曾经为救刘备身中数箭,一直忠心不二偶尔犯浑一次。刘封要啥没啥,就凭有个好爹拿到高职位。


235188


给刘禅腾位置啊


黄邪0121


看到这个提问,首先想到的竟然是:名将最好归宿就是战死沙场。关羽被东吴所杀,倒也留下好名声。刘封被借口死于刘备之手,确实令人唏嘘!而诸葛亮还是幕后推手!但刘封不援关羽,我觉得还是有错,哪怕出兵数千,战死也好,救回关羽也好,结局都会好得多!最嗟叹的是最后说悔不听孟达之言!


自由的鹰28185386


自古就是"帝王家中最无情",刘封他主要罪过是恃王子之尊侵凌大将,致使将领寒心、国土沦丧。然后麦城时关羽败亡,刘封没有出兵援救,也导致后来刘备也迁怒于刘封,这一点有些欲加之罪。 但上面两条罪名,从刘备的反应来看,不过是一个父亲在斥责犯错的儿子而已,真正致刘封死的原因,是“诸葛亮虑封刚猛,易世之后终难制御,劝先主因此除之”。还要感觉就是要想让刘禅上位的话,必须过刘封这关,所以我觉得还是比较正常的吧。


如世春秋


一是没有救关羽,二是有了亲儿子阿斗,将来的位子传给谁呢?显然不愿传给刘封,留着刘封只会给阿斗带来威胁,所以必须杀刘封,坐视关羽覆灭是个杀刘封的极好机会。


特靠普


大战之际,身为大将,应为国家着想,不成功则成仁,大丈夫当提三尺剑而立不世之功,反之,余国家大义而不顾,退缩不前,畏手畏脚,此乃古今兵之大忌,刘备斩刘封乃世之大义,国之法律已成定律,拿此事说三道四者乃没事干了说着玩而已,


彭忠芳


因为关羽败走麦城的时候刘封没有去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