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至名归!龙山这个孝亲敬老13年如一日的“好闺女”,获民政部表彰~

实至名归!龙山这个孝亲敬老13年如一日的“好闺女”,获民政部表彰~

实至名归!龙山这个孝亲敬老13年如一日的“好闺女”,获民政部表彰~

近日,龙山县石羔街道石羔敬老院院长唐艳萍收到了从国家民政部寄来的“全国民政系统劳动模范”荣誉证书和奖章。据了解,唐艳萍十多年来,还先后获得“三湘孝亲敬老之星”、湘西州首届“十佳孝亲敬老之星”“全国孝亲敬老之星”“湖南省孝亲敬老之星”“全省争先争优优秀共产党员”“全国孝亲敬老之星”等荣誉称号。

然而,这位龙山县土生土长的平凡女人在如此普通的岗位上,缘何能在获得一系列荣誉之后,再获“全国民政系统劳动模范”的荣誉称号?下面,小编带大伙儿走近唐艳萍去寻找答案,一起来感受这个平凡女人在工作的点点滴滴里展现出的大爱,折射出的美好人性光辉!

实至名归!龙山这个孝亲敬老13年如一日的“好闺女”,获民政部表彰~

唐艳萍,女,中共党员,2006年8月选聘为石羔敬老院院长至今。13年来,她在敬老院这个特殊的岗位上,任劳任怨,默默工作,舍小家为大家,待敬老院里的孤寡老人如父母,把敬老院当成自己的家来经营,赢得了孤寡老人的一致好评和社会各界的广泛赞誉,都亲切地称她为孤寡老人的“好闺女”。今年,国家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和国家民政部联合行文,授予唐艳萍同志“全国民政系统劳动模范”称号。

十三载真诚抒写孝亲敬老情

实至名归!龙山这个孝亲敬老13年如一日的“好闺女”,获民政部表彰~
实至名归!龙山这个孝亲敬老13年如一日的“好闺女”,获民政部表彰~

今年48岁的唐艳萍,自2006年9月担任石羔街道敬老院院长以来,把敬老院当成自己的家,把孤寡老人当作自己的爹娘,把无父无母的孤儿当作自己的儿女,十几年如一日,为老人们梳头洗衣、端屎端尿、拉家常暖心房……演绎了一幕幕感人肺腑的孝老爱亲故事,诠释了一名共产党人的孝老爱亲情怀。

庄严承诺:请大家都放心

被选聘为石羔街道敬老院院长时,唐艳萍35岁。一个年轻女同志去服侍孤寡老人,大家都不那么看好,但她郑重地向领导和群众表态:“既然党组织相信我,让我当上了敬老院院长,请大家放心,我一定履行好自己的职责。”

实至名归!龙山这个孝亲敬老13年如一日的“好闺女”,获民政部表彰~

从年初的大年初一给老人拜年,到年末的大年三十陪老人吃年夜饭,她几乎没有一天完整的时间属于自己和家人。早晨,到每个房间打扫卫生,给老人端水洗脸;中午,把那些常年卧床不起的老人背到院子里晒太阳;晚上,给老人洗脚、剪脚趾甲;夜里,她还要时刻关注老人的动静,看看老人有没有盖好被子等。

实至名归!龙山这个孝亲敬老13年如一日的“好闺女”,获民政部表彰~

2013年4月的一天,她的母亲患重病住院,她本想尽心侍奉几天,但敬老院的肖定坤、杨才凤2位老人突然旧疾复发,她立即把老人送到了医院。在她的悉心照料下,2位老人身体恢复很快,一周后顺利出院。尽管对母亲心怀歉疚,但她说:“母亲还有兄弟姊妹来照顾,但2位老人无儿无女,我不照顾就没有人管了。”

实至名归!龙山这个孝亲敬老13年如一日的“好闺女”,获民政部表彰~

在13年的时间里,多少次她为大小便失禁的老人擦身、换衣、烘床单,多少次把不能行走的老人抱上轮椅、背上肩头,多少次像亲生子女般守在即将辞世的老人身边,尽心尽孝,让他们安详幸福离去……她自己也记不太清。

真诚付出:让大家都安心

实至名归!龙山这个孝亲敬老13年如一日的“好闺女”,获民政部表彰~

唐艳萍是院长,是护理员,更是老人们的亲人。

2014年的一个夏夜,84岁的五保老人龙世成突发疾病,生命垂危。紧急关头,她找来椅子,用两根竹子绑在两旁做成担架,与工作人员一起抬着老人直奔镇卫生院,使老人脱离了危险。

记得是2010年9月,80高龄,患有严重支气管炎、体弱多病的米久全老人被送进了敬老院。进院之前,米久全无人照看,经常饱一顿饿一顿,吃水都要靠下雨时接屋檐水。第二天,她叫来自己的丈夫,租了一辆车把老人送到县医院治疗,每天悉心照料,直到老人健康出院。

82岁的谭占先老人是先天弱智,大小便失禁,吃喝拉撒都要人伺候。细心的唐艳萍把他作为自己的特护对象,9年如一日,每天为他盛饭夹菜、洗脸梳头、洗衣拖地,直到老人逝世。

实至名归!龙山这个孝亲敬老13年如一日的“好闺女”,获民政部表彰~

除了照顾孤寡老人,敬老院还收养了郑芙蓉、杨双凤、杨迎春等4名孤儿。

实至名归!龙山这个孝亲敬老13年如一日的“好闺女”,获民政部表彰~

她视他们为亲生儿女,除照顾好他们的衣食起居,还鼓励他们努力读书,教育他们诚实做人,4名孤儿都亲切地称她为“唐妈妈”。

执著追求:使大家更舒心

实至名归!龙山这个孝亲敬老13年如一日的“好闺女”,获民政部表彰~

为了丰富老人的晚年生活,让他们感到孤而不单,唐艳萍在敬老院里建起了娱乐活动室,建起了全州首家老人健身乐园,并组织有劳动能力的老人,时常到她建起的养鸡场、菜园、果园里走一走、看一看、劳动劳动。她建起的养鸡场、菜园、果园和种子销售部等经济实体,不但成了部分老人的精神重要寄托,去年创收2.8万元,成了她“以院补院”的重要来源。

实至名归!龙山这个孝亲敬老13年如一日的“好闺女”,获民政部表彰~

她把院里爱好文艺的老人组织起来,成立了一支“敬老院文艺队”,经常和老人们一起同台演出,自娱自乐。她将每一位老人的生活习惯、兴趣爱好、身体状况、生日以及亲友的联系方式等都记录在册,为每一位过生日的老人提前订好生日蛋糕。

实至名归!龙山这个孝亲敬老13年如一日的“好闺女”,获民政部表彰~

2009年石羔街道居委会成立党支部,唐艳萍被全票推选为党支部书记。担任居委会书记后,她更是以敬老院和社区为家,积极探索敬老院与社区共建模式,于2011年5月把“敬老院文艺队”扩建成社区广场舞健身队,使敬老院从一个封闭的小圈子融入了社区大家庭。每天傍晚,敬老院里热闹非凡,前来跳舞健身的群众最多时达80余人,成为石羔街道一道亮丽的风景。通过这些活动的开展,社区打牌赌博的少了,参加跳舞、学习的多了;打架扯皮的少了,讲文明讲和谐的多了;敬老院老人的文化生活也得到了极大的丰富,每天都过得开开心心、幸幸福福。

实至名归!龙山这个孝亲敬老13年如一日的“好闺女”,获民政部表彰~

资料来源于县民政局,图片由石羔街道敬老院提供

【作者】包海平

数万游客齐聚里耶嗨翻五一!长龙宴、民俗体验、古镇走秀、滑翔伞受热捧

【秦简漫话】那口藏匿大秦历史的“一号井”

厉害了!龙山“惹巴妹”获巴黎市长称赞 签订每年200万欧元大单

【史海拾遗】龙潭岩:龙山“官道”上红色往事的坐标

市民休闲好去处!高大上的“山水龙城”风光带建得太美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