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走”的駐村第一書記

“羅書記沒有調走!”

“上富鎮其餘村的第一書記都更換了,只有咱們村的羅書記留下來了!”

4月16日,在得知羅書記留下來的消息後,奉新縣上富鎮聯盟村的貧困戶們歡欣雀躍,紛紛奔走相告。

在上富鎮聯盟村,經常能看到一位長相秀氣的中年男子,或和村民圍坐一起拉家常,或與貧困戶促膝長談問疾苦,或是和村幹部一起謀良策。

他就是聯盟村的駐村第一書記羅洪彬。

“不走”的駐村第一書記


今年,奉新縣根據實際情況對駐村第一書記進行調整,母親身患癌症,妻子同是扶貧幹部,女兒面臨高考,羅洪彬本人也因工作需要調離原單位,他本可以選擇不繼續駐村,但是他說組織有需要我就堅決服從命令,聯盟村還有貧困戶未脫貧就“不走”。

聯盟村共有人口1149人,其中16戶是建檔立卡貧困戶。該村原第一書記因工作調整不能繼續勝任。2018年3月,羅洪彬受組織派遣,擔任聯盟村駐村第一書記,接過扶貧“接力棒”。

“不走”的駐村第一書記


為了快速摸清村情和貧困戶基本情況,羅洪彬走村串戶,深入田間地頭、走訪種養大戶、農業專業合作社,用腳步丈量民生,用汗水書寫擔當,用半個月的時間走訪了所有的貧困戶,摸清了貧困戶的基本情況、幫扶現狀及存在的困難,和貧困戶建立了感情。

“不走”的駐村第一書記


同時,與村“兩委”幹部一同完善聯盟村三年發展規劃和“一戶一策”脫貧計劃,加快了全村脫貧攻堅的進程。

決戰決勝脫貧攻堅,首先要有一支過硬的黨員幹部隊伍。

羅洪彬駐村後,始終堅持以黨建為引領,協助村支部書記抓好“三會一課”、組織生活會、民主評議黨員工作,並紮實推進村部規範化建設。

“不走”的駐村第一書記


先後組織開展了誦讀紅色家書、分級家訪、青年黨員志願服務等活動,黨員幹部先鋒示範的積極性調動起來了,在群眾中的威望明顯提高,為脫貧攻堅提供堅強組織保障。貧困戶楊韶輝的女兒春節回家,發現家中變化很大,問其原因,楊韶輝說這都要感謝村裡的羅書記。

扶貧要用真心,脫貧要靠實幹。

為了讓幫扶更精準,羅洪彬精心調研,為聯盟村把脈問診,找到了工作抓手。

向派駐單位奉新縣地稅局爭取資金2.5萬餘元,硬化了扶貧新居門口的路面;向縣財政局爭取資金4萬元,對聯盟村口老路及河堤進行改造;多方籌集資金6萬元幫貧困戶張道生改水、改廁、改建廚房,幫貧困戶林華英改水,幫貧困戶楊韶輝改建廁所及洗澡間,幫貧困戶鄒大友、楊韶輝、鍾兆根蓋琉璃瓦;最近,他又向縣稅務局爭取資金2萬元,為松山下組打井,幫助解決貧困戶和村民飲水問題,他用實幹助力脫貧。

“不走”的駐村第一書記


想走進貧困戶心裡,必須心中裝著貧困戶。

羅洪彬把村民、貧困戶當家人看待,主動學習本地方言,他常說“聯盟村的群眾就是自己的親人,關心、幫助他們是我的職責所在,也是心之所至、情之所繫。”

“不走”的駐村第一書記


深夜送貧困戶就醫,給貧困戶過生日,為貧困戶孩子送去書包幫助實現“微心願”,農忙幫貧困戶收稻穀,為貧困戶追回扣押的工資,幫貧困戶辦理無息貸款,調解貧困戶的鄰里矛盾糾紛……在聯盟村,羅洪彬給貧困戶帶來許許多多地感動,貧困戶親切地稱他為“暖心書記”。

“不走”的駐村第一書記


只有把村級集體經濟搞上去,才能更好地帶動貧困群眾脫貧致富,築起鄉村振興的基石。

聯盟村集體經濟相對薄弱, 為進一步發展壯大村集體經濟,找準發展之路,羅洪彬通過與村“兩委”幹部一同外出考察學習取經、邀請專家考察市場、與合作社社員和種養大戶座談,確定將發展肉驢養殖產業作為壯大村集體經濟的道路。

“不走”的駐村第一書記


採取“村集體+合作社+種養大戶”的運作模式,投資 30餘萬元,建成佔地面積30畝,年養殖肉驢50頭的肉驢養殖基地,預計每年可為村集體經濟增收4萬元,為聯盟村村集體經濟發展找到“新引擎”。

“不走”的駐村第一書記


“不走”的駐村第一書記,絕不是簡單地留下,而是要扛起更多扶貧攻堅地重擔,繼續探索村集體經濟發展壯大之路,讓貧困戶脫貧有尊嚴有幹勁有門道,讓聯盟朝著鄉村振興大踏步邁進……

羅洪彬笑著說,把村民一個不落地扶上致富快車道,還任重道遠。

“不走”的駐村第一書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