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心!17岁少年跳桥自杀仍不被理解,网上竟留下10000+脏话

热点|痛心!17岁少年跳桥自杀仍不被理解,网上竟留下10000+脏话

生命逝去,需要多久呢?—— 7秒。

走出悲痛,需要多久呢?—— 永生。

最近看到一则令人非常痛心的新闻,一位17岁的少年因为与母亲发生口角,跳桥自杀,没有丝毫犹豫,留下悲痛欲绝的母亲在原地崩溃大哭。

当大家都惋惜逝去的年轻生命时,网上出现了近10000+条辱骂他的脏话!

那个少年,想用生命最后的7秒换来这个世界的理解,却不曾想最后还要被世人指责!

17年抵不过7秒

4月17日晚10时左右,上海卢浦大桥一名17岁在校职高2学生,跳桥自杀。

据说是在学校和同学发生矛盾遭批评后,母亲载其回家。在途径卢浦大桥时,车子停在桥中间时男孩跳桥自杀。

视频中,男孩母亲把车子停在桥中间,开着双闪似乎对着后座的人说些什么。

热点|痛心!17岁少年跳桥自杀仍不被理解,网上竟留下10000+脏话

就在母亲上车的那一瞬间,男孩打开了车门,直奔桥边。

这个男孩捂着嘴巴、流着泪奔跑,心里有着无数的委屈和失望。

热点|痛心!17岁少年跳桥自杀仍不被理解,网上竟留下10000+脏话

他的母亲呼喊着追上去,但是只能摸到他的裤腿,看到他纵身一跃的身影。

这个男孩是有多决绝,对这个世界是多么的不留念,对整个人生多么失望,才会在即使听到母亲的呼喊,也依旧不回头,选择结束自己的生命。

最后只留下一个悲痛欲绝的母亲,悔恨的拍打着地面,大声哭泣。

17岁的青春年华,就这样没了。

热点|痛心!17岁少年跳桥自杀仍不被理解,网上竟留下10000+脏话

有时,我真很佩服一些网友,

轻易站在上帝的角度去评判他人的一生,仅仅用“被宠坏”、“太自大”、“自私”之类的词汇定义旁人。

当这个新闻被爆出来的时候,很多网友指责这个男生心理素质差、抗压能力太差...有的人说:“我不心疼这孩子,我心疼这位母亲”、“其实这个孩子不可怜,可怜的是这个母亲。”

甚至还有人说:“死了就死了吧,活着也是一个没有责任感、没有担当的人。”

面对这样的人,真的很想痛骂他!到底是有着怎样极端思想的人,才能说出这种话?

死了就死了吧?仿佛在这类人面前一条17岁的生命就像一片落叶一样,不足轻重?不足以惋惜?不足以珍贵?

很多人之所以选择轻生,多半是被这类人的冷漠思想逼出来的!不被理解,还被嘲讽,才让轻生者对这个人间失望,感到不值得。

热点|痛心!17岁少年跳桥自杀仍不被理解,网上竟留下10000+脏话

评论截图

“那你就去死啊!”

我们这一代的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大部分或多或少都有过一些自杀的念头吧。所以我们才会在看到这条新闻的时候,这么感同身受。

因为看到的不仅仅是一条生命的逝去,而是看到了当年差点走到这一步的自己。

但是我们从来不会向旁人诉说的轻生念头,知道为什么吗?因为别人只会说:“那你去死啊!”

在泰国,一家便利店里,一位父亲嫌弃儿子整天无所事事,只知道玩游戏,气急之下冲儿子说:你这种垃圾,有种别活了。

把上了膛的的手枪拍在儿子面前,儿子没有一丝犹豫,直接对准自己的太阳穴扣动扳机,开枪自杀。

起初,男孩父亲还以为孩子是在装“死”,回头扇了孩子一巴掌,直到孩子滑到在地,父亲才意识到孩子真的自杀,嚎啕大哭也无事于补了。而这个男孩的母亲在他被父亲责骂、递抢时,就在一旁看着。

现实生活中,有多少父母都在给孩子递这把枪呢?有多少父母在孩子内心遭受苦难的时候冷眼旁观呢?

  1. 一位高考发挥失常的姑娘,在极度悲伤和迷茫之时,父亲一句
    “考的这么差,怎么不去死啊!”犹如冰水倾盆而下,浇得透心凉... 这个女孩纵身一跃而下,留下一封只有六个字的遗书:让你们失望了。
  2. 江苏省一名初三女生因为在家受到严厉的批评,情绪非常不稳定。随后,班主任和孩子做了一番沟通开导,但是女孩晚上在家里吃过饭后,依旧选择轻生。那个女生在经历老师开导之后,依旧想不开。在她看来,她更需要的是家长的关怀,她曾期待父母做她生命的最后一根救命稻草,却没想到,压倒她的偏偏就是这根救命稻草。

我真的非常理解那些企图轻生的人,因为这样的念头我也有过,不止一次。

热点|痛心!17岁少年跳桥自杀仍不被理解,网上竟留下10000+脏话

读初二的时候,我和同学在补习班上课。但是因为一个误会,所有人都孤立了我。

我感到很委屈,回家之后就抱着妈妈大哭。在讲清事情原委之后,原以为她会安慰我、开导我,但是她却告诉我:

“小孩子之间吵架很正常的,没过多久会和好的。他们孤立你,你想一下是不是你哪里做错了?要不然为什么所有人都这样对你?”

“你是男孩子,不许哭,不能像个女孩子一样!”

“要哭就一个人回房间里哭,看着就心烦!”

当一个被孤立的孩子,听到自己的妈妈说出这样的话时,那一瞬间真的要崩溃了!

凭什么男孩子不可以哭?凭什么就是我的错?为什么不相信我?

我只想要安慰,为什么却得责备?家庭明明应该是温暖的避风港,为什么却成了触礁地?

未成年人没有权利崩溃?

曾经私下统计过,大家最讨厌听到父母说哪些话?

  • “我都是为了你好”
  • “我把你拉扯到这么大不容易”
  • “我这么辛辛苦苦赚钱还不是为了你?”
  • “你要学习别人家的小孩...”
  • “你要听老师话,要和同学好好相处。”
  • “你要好好学习,不然对不起我们!”

每一句话,都是“我如何对你付出”要么就是

“你必须要怎么样”。父母总是打着为你好的旗号,期望孩子变成他们希望的样子,却没有人问过孩子想成为什么样子。

仿佛一句“刀子嘴,豆腐心”就可以抚平父母言语中的命令、指责、辱骂,伤害就是伤害,为什么要拿爱当借口?

热点|痛心!17岁少年跳桥自杀仍不被理解,网上竟留下10000+脏话

有的人说,我不会伤害孩子,反而是溺爱了。溺爱孩子,其实是在满足自己作为一个“好家长”的情感需求,忽视了孩子真实的需求。

在大家大谈平等的年代,父母和孩子之中总是无法平等。父母把小孩当做自己的附属品,而不是独立的个体。

总是习惯性的站在高处,以长辈的姿态向孩子灌输自己的想法、观念,从不转身聆听孩子的心声。

之前“逆行男生街头痛哭”的视频在网上传开,大家都表示很理解这个男生,成年人压力大,崩溃很正常。那么小孩呢?

成年人有着成熟的思维,而小孩没有。对于孩子来说青春期的迷惘、不被理解、同学关系矛盾、成绩难以提升,都是他们的压力和烦恼。

而家人是他们唯一的盔甲,是他们小小世界的唯一支柱,一旦家人也连同外界站在他们的对立面,孩子的世界可能瞬间崩塌。

成年人崩溃,被大家理解、鼓励、安慰。为什么一个未成年人小孩崩溃就要遭受网络上那么多恶意呢?

是不是成年人都自以为自己拥有一种特权:我是成年人,我可以;你是小孩,你不可以。

热点|痛心!17岁少年跳桥自杀仍不被理解,网上竟留下10000+脏话

有人说:长大后父母在等孩子的道谢,而孩子也在等他们的道歉。那些父母看来微不足道的一句指责,留下的伤口可能一生都不会愈合。

其实,哪有什么与生俱来的失望,一切都是漫长的伏笔。

“很抱歉,我们也是第一次当小孩。”

据21世纪教育研究院统计,在中国每年约有10万青少年死于自杀。每分钟就有2个人死于自杀,还有8个自杀未遂!

中国青少年自杀率居全球第一,16%的中国学生考虑过自杀。大约每6名中学生中就有1人有过自杀的念头,大约每14名中学生中就有1人制定过自杀计划,大约每37名中学生中就有1人采取过自杀行为。

热点|痛心!17岁少年跳桥自杀仍不被理解,网上竟留下10000+脏话

这一串串无声的数据让人心惊胆战,逝者已逝,如何避免这样的事情不再发生?如何让悲剧不要再重现?

父母能做的有很多,最重要的是:陪伴守护、倾听和提供情感支持。当孩子处于一个充满爱意、安全的环境下,会逐渐有自我意识,变得独立、健康、平和。

孩子产生情绪时,不能视而不见,要承认小孩有情绪也是合理的,而不是一味的鼓励坚强;

当父母直面孩子情绪时,孩子会感受到被关注、被关心,双方在这情况下容易建立真正情感上的联系,小孩倾吐心声,家长耐心聆听;换位思考,发现、理解孩子的心理需要,一起去讨论、分析、解决问题;

当孩子情绪缓和、稳定了,进行适当引导,帮助孩子看清生活的本质。

最后,希望大家不要再批斗这个孩子了,也不要再责怪这个母亲了,我们都没办法责怪任何一方。雪崩的时候,也没有哪片雪花是无辜的。

“对不起,我是第一次为人父母。”

“很抱歉,我们也是第一次当小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