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超级城市的格局来看,申花实在是太中心了,难怪那么多豪宅

千股跌停时,每个城市都有人翻起旧账,感慨买股不如买房。

最夸张的是深圳,有人十六年前花65万买了一套91方的房子,现在卖掉变成了1596万。看数字,有点夸张,平均到每年的收益,都有将近百万。

买股需要技术含量,买房,选对城市大面上就行了。因为房价跟城市竞争力,迟早是会关联起来的,深圳就是个典型案例。房价增长的背后,本质上不是价格的变化,而是十多年来深圳自身突飞猛进的变化:人口的大量增加、产业的迅猛发展以及城市骨架的有效拉伸。

杭州当然还不是深圳。可回头看杭州,也会很奇妙,城市发展就跟变魔术似的。

浙江大学有很多个校区,现在利用率最高的是紫金港校区和城市学院校区。紫金港校区门口有条路,叫申花路,城市学院南北校区中间,是湖州街。两个校区,就像当年的西溪校区和华家池校区一样,一个在西边一个在东边感觉上风马牛不相及。

若干年前,当申花路和湖州街打通的时候,蓦然就会发现,哦,原来紫金港校区和城市学院校区,在同一条路上。申花路和湖州街事实上就是同一条路。

再往前细数,华家池校区靠着的艮山西路和西溪校区门口的天目山路也一样,事实上就是同一条路。

十五年前申花有第一个商品房楼盘时,只想着自己离紫金港校区800米,却从没想过城市学院过来也如此方便。这就是城市的裂变,在一条条断头路打通、一个个隧道串联、一座座高架衔接后,原来的城市就这么变小了。

原来的城市还会变得更小,等十多条地铁线路亚运会前完工,等那些城际铁路通车。用那个时候的杭州骨架来看,现在的市中心,就跟「巴掌」一样。

我们身处其中,总会有些懵懂,回头看,才会恍然大悟。

深耕一线城市的房企们过来,看法就会截然不同。

以总部在北京的两家房企为例,首开和金茂,他们看到「巴掌」里的那些土地,会有如获至宝之感。2016年到2017年,他们跟连体婴儿一样在杭州陆续下了三子,有申花的首开杭州金茂府,有城东的首开东城金茂府,有城市学院边上的金茂首开·国樾。

用两年前的本地思维看,它们的地段也就这样,是挺好但也不过尔尔;用超级城市的格局来看,那实在是太中心了。经历过特大城市的裂变,对地段的认知,会更前瞻一些。

就拿城市学院边上的金茂首开·国樾来说,2017年9月土地出让的时候,看到的是什么?是边上的城市学院,是边上的轧钢厂原址,是边上的文澜小学……

两年后再来看,看到的是什么?轧钢厂的原址上,首开和金茂打造了一个生活美学馆。这还只是一小部分,他们希望能把这个工业遗存整体保留下来,就像北京的798艺术区、上海的新天地一样,通过魔术般的城市更新,变成一处打卡胜地、文化地标。


用超级城市的格局来看,申花实在是太中心了,难怪那么多豪宅


☝钢厂1958夜景意向图


抬头环顾四周,城市学院仍然荡漾着浓烈的朝气,沈半路两侧该拆的拆、该改的改,一不留神就会变个样。接上了申花路的湖州街,也接上了西文街,跨过河就是城北体育公园,以及一整片的三塘居住区。

东面的商业越来越密集,除了30多万方的中大银泰城,180万方的商业集群——杭州新天地也已有模有样,跨境贸易、商务办公、商业街区、五星级酒店等等都来了。

北面的变化其实更大,跨过石祥路,就是拱墅区正在着力打造的智慧网谷小镇。而且已经不止是设想,浙大校友产业园、新浪、奇虎360等企业都已先后入驻,按照拱墅区政府的计划,是力争打造成为杭州版的「中关村」。

西面就不用说了,运河广场、桥西、申花,早已一字铺开。


用超级城市的格局来看,申花实在是太中心了,难怪那么多豪宅


☝金茂首开·国樾园区效果图

瞬间就懂了首开和金茂对地段的认知标准:杭州目前的限行区,对整个杭州来说,就像「巴掌」这么大。在这样的区域范围里,城市的发展变化是迅速且自然而然的。

这样的土地属性,没有清晰界限,不需要考虑谁会来买房,因为三塘会来,大关会来,申花会来,桥东桥西会来,武林门会来……只需要沉下心把产品做好,对得起脚下的土地就行。

是啊,快速发展中的城市就像是魔术师,这个杭州第二文教区,瞬间就跟我们的掌心纹路一样,四通八达了。路网通了,产业通了,公共资源通了,城市面貌通了,人群、房产品也通了。

首开这回沉下心的时间有点长,将近两年,才开放了国樾的样板房,至于什么时候上市销售,他们好像一点儿也不急。对于目前的楼市来讲,这个速度似乎有点慢,大牌房企不是都要高周转嘛。

有「一部首开史,半部北京城」美誉的首开地产,一直以来想法都不太一样。他们的想法是,慢慢来,市中心的房子马虎不得。一旦买了,都要住上个十年二十年的,得尽可能帮住的人考虑到方方面面。

虽然不一定像在北京一样开发大运村、奥运村,修复故宫,开发世博园、北京冬奥会速滑馆,首开也想在杭州多做点什么。


用超级城市的格局来看,申花实在是太中心了,难怪那么多豪宅


☝金茂首开·国樾鸟瞰效果图


做点什么呢?如果追求流量,金茂首开·国樾应该早就开盘了。可对首开来讲,流量不如一个拿得出手的作品来得重要。

拿下这块地以后,首开的目标很明确,不假思索要把自己旗下的高端改善作品——「樾」系,放在这里。因为从先天条件来讲,符合首开内部对「樾」系产品的要求,城市里的核心地段,容积率不高,可以做低密度的产品。

但还真挺麻烦的,因为在设计规划上,「樾」系产品要受到首开内部最严苛的设计审查。一个「樾」系产品要落地,必须经过不下20轮的内部专家审查,所有建设标准都要按照豪宅进行打造。

之前的「樾」系产品主要出现在首都,比如位于北京中央别墅区板块的首开·琅樾。

一年多的方案考证后,如今我们终于看到了金茂首开·国樾的样子,一个纯改善的住区。

高级灰的立面,高层和叠墅分列两边,东低西高,景观上就错落有致了。

目前开放的样板房是高层里的两个户型:建筑面积约118㎡的三房和约150㎡的四房。都是两梯两户的设计,入户都用了装甲门,都有空调地暖和新风的配置。


用超级城市的格局来看,申花实在是太中心了,难怪那么多豪宅


☝金茂首开·国樾150㎡户型示意


立面是石材+铝板+玻璃的结合,架空层里针对不同年龄段,规划了多处功能区……

这些都是肉眼可见的,上进的开发商都会下工夫,更体现功力的,反而在一些微小的、甚至看不见的地方。

小到飘窗的宽度,金茂首开·国樾的标准是约70公分,一般的飘窗基本只能做到60公分。差了10公分,感觉上其实没什么,用起来,体验感就完全不一样了。可以在飘窗上放个茶台,也能当作自己的小小书房,晒着太阳啃本书。

小到主卧卫生间的镜柜,一般做到具备储藏功能就够了,金茂首开·国樾在里边预留了电源插座,想给电动牙刷、剃须刀什么的充个电,顺手就行,不用特地拿到外边。镜柜还不能只跟台盆齐平,得跟超级酒店一样,拉伸到浴缸的内沿。


用超级城市的格局来看,申花实在是太中心了,难怪那么多豪宅


☝金茂首开·国樾150㎡样板房实景

卫生间里的超大镜柜及浴缸


小到主卫花洒的选用,必须是恒温的,这样即使家人在其他区域用水,洗澡时的温度也不会忽冷忽热。

小到客厅的踢脚线,和地面一样用的都是灰色的石材,据说选石材的时间就花了不少,铺上去不好看又砸掉重来。小到墙面用的壁纸和木饰面,小到窗帘箱的位置必须预留电源……

体验感就是诸多的细节一点点堆出来的,结果看起来没什么,可是要方方面面到位,需要大量的时间才能磨得出来。

和大踏步向前的城市发展不一样,首开一点儿也不急,才有了如今的国樾,在150㎡的样板房里徜徉,甚至不愿拔脚离开。

我们也才能期待下今后的「钢厂1958」。轧钢厂南面的土地拿来建了国樾,还剩下北面大约6万方大小的园区,首开计划把它改造成城市市集、创新办公场所、文化运动中心……


用超级城市的格局来看,申花实在是太中心了,难怪那么多豪宅


☝金茂首开·国樾叠墅效果图

杭州的优势,就是大牌房企们纷纷押注了这座城市,于是,我们有更多机会随地发现这样的一些惊喜。

以前说一座城市十年就会完全变个样,现在杭州的生长速度,每年都肉眼可见。而且,城市往外生长的同时,市中心都还在发生着魔术般的变化,我们的武林广场甚至都还在升级。每个城区,都跟赛跑一样,用新兴产业、购物中心、品质住宅,努力把自己变得又美又好。

如果说想象不出今后的杭州会变成什么样,就瞄一眼现在的深圳。当然,每个城市的发展路径不一样,至少,我们比深圳的快速成长期要幸福,我们撞上了限价,也拥有更好的居住品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