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应该把家里的真实财务情况告诉孩子吗?你小时候知道家里有多少钱吗?

LoLoLa


在小胖看来,如果家长经常跟孩子透露家里的财务状况并且从小为孩子建立起一个非常重要的金钱观的话,其实对孩子的成长是很有帮助的。不光如此,甚至能让孩子在上大学时就懂得应该要兼职,出社会之后更懂得应该要存钱。



这种金钱观,可以比其它孩子早懂事一些,也会更加的独立。那么,如果家长将财务状况透露给孩子,会有哪些好处和坏处呢?



一、不透露家庭财务,却骂孩子败家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这种体验,从小到大我们一直不知道家里到底有没有钱,而且家长总是对想要买玩具的我们说“家里没钱了,不要买。,但是,大人们却有钱出去打牌、应酬等等。


这样一来,不由得让孩子产生了一种疑惑,我们家到底是有钱还是没钱?而如果孩子们看上某款喜欢的玩具,又哭又闹之下,父母也会掏钱购买,但是一边付钱的同时,又会骂孩子败家。


其实,这本身就是错误的做法。不论家里有钱还是没钱,都应该给孩子树立一个正确的金钱观。另外,应该实事求是的告诉孩子家里的经济状况,然后以身作则的让他们体会节俭二字。


如此一来,孩子才不会一直被父母形容为败家,而是会慢慢的独立和自强。



二、家庭收入,应该让孩子参与其中


不光是孩子,其实很多家庭里面连父母都不清楚自己家里到底有多少存款,这样,容易造成财务混乱,而且是对家庭财产不负责任的表现。


那么,正确的作法是什么呢?一是父母应该对孩子公开自己的收入状况,但需要给他们灌输一种财不露白的概念,说白了就是家庭收入你知我知但其它人不要知道。


与此同时,父母与孩子一起参与记账的环节,例如父母这个月用了多少钱,都用在了哪些地方。孩子一个月开销又有多少钱,然后一起相互反省,以此来共同推动金钱观的建立,方为上策。


而当孩子从小就学会了记账以及参与家庭财务,会让孩子在经济方面更加的敏感,知道什么钱不该花,什么钱应该花。这样,远比我们嘴巴上骂他们乱花钱要好得多,不是吗?



三、越早接触钱,越懂得赚钱


小胖家里一直都比较穷,所以小时候也没什么机会接触一些大额的钱,能有100块钱就已经非常开心的。但大多数时候,自己兜里都是没钱的,这种情况之下,容易让孩子产生一种饱一顿饿一顿甚至是一种自卑的感觉。


而在很多国外的家庭里面,父母们故意的让孩子们过早的接触金钱,而且会鼓励他们去理财甚至是通过本金去创收等等,这样培养出来的孩子,在长大以后才能懂得钱的重要性,也才能够明白所有的钱都只有通过劳动而得来,而不是开口与伸手就能得到的。


当然了,父母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也应该积极的参与其中,例如一起理财,一起记账,一起盘点等等,反省每一次的收益是怎么赚到的,也反省每一次亏钱是如何操作的。


只有这样,父母和孩子才会共同的成长,而家庭的财富,也会越积累越多。



其实,孩子并没有我们想象中的那么受不了诱惑。我们总觉得孩子不应该拥有太多钱,这样很容易让他们变坏,这本身就是谬论。


毕竟,一个孩子以后会不会乱花钱,其实家庭的成长环境就已经决定了。有句话叫做父母是什么样的,孩子就是什么样,不是吗?而如果孩子乱花钱,其实有很大程度都是父母们惯出来的。应该反省的,不光是孩子,更是父母。


那么,在您的家里,孩子对家庭的经济情况了解吗?您是如何培养孩子的金钱观的呢?欢迎一起在留言区聊一聊!


(打字不易,看完请帮忙点个赞哈,如果您喜欢小胖的文章,也请关注一下,小胖先谢过啦!)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