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日战争时我军有哪些反装甲武器?

张春财


抗日战争时,我国积贫积已久,武器装备比较简陋,所以反装甲作战比较吃力,经常在日军装甲部队面前吃亏。


1.集束手榴弹和炸药包

抗战期间,特别是抗战初期,中国军队的武器装备除了少数精锐外(德械师、税警总团),其他部队的武器装备总的来说比较简陋。当面对日本军队的装甲部队时,武器落后的中国军队,往往只能用用最为原始而又残酷的方法,阻止日军坦克。战士们以血肉之躯冒着枪林弹雨,拿着集束手榴弹或者炸药包,舍生忘死的贴近日军坦克,炸毁它。

1944年夏季,日本进攻桂林,当时桂系部队身上都绑着炸药包,只要遇见坦克,有机会就会拉爆引线,自己和坦克共同的牺牲。。。。。。这样的例子在抗战中太多了。

2.德国以及仿德国37毫米反坦克炮

抗战之前,国民政府组建了德械师 ,因此进口了德制PAK36式37毫米反坦克炮。全面抗战初期参加了淞沪会战、忻口会战、台儿庄战役,在战斗中起到了很大的作用。之后由于德国断绝了与中国的军火贸易,所以国民政府开始仿制“德制PAK36式37毫米反坦克炮”,并于1941年试制成功中国第一门37毫米反坦克炮。

3.美制M3 37毫米反坦克炮

M3 37毫米反坦克炮,主要用在美军对日军的太平洋战争,在太平洋小岛的争夺战当中作为火力支援和反坦克炮。同时也军援中国,在国军当中主要装备于独立战防炮营,由军部直接依战时情况而部处在各部队作战,在滇西的中国远征军当中,每个师都有3个步兵团,每个步兵团都有一个战防炮连,每连有4门M3。

4.“百禄”反坦克炮

百禄”反坦克炮,采购自意大利。不过这门意大利炮也并非“真·意大利炮”,而是由奥地利伯勒尔公司设计的。意大利军队采用后觉得不错,随即又购买了生产许可。1937年全面抗战爆发后,中国曾向意大利购买了100门M1935型47mm反坦克炮(也有说法是几十门)。

5.博斯反坦克枪

第二次世界大战初期英军的反坦克步枪,后来有一些援助给了中国。1945年初日军为了配合豫西鄂北战役而进攻河南西峡县,4月3日夜,该队日军的装甲部队在重阳店被配备博斯反坦克步枪的78军反坦克步枪队伏击,日军9辆坦克被击毁而国军无人伤亡。不过抗战末期国军已配发巴祖卡火箭筒,博斯反坦克步枪已变得作用不大,故也很快被淘汰不用。

6.“祖巴卡”火箭筒

因其外形类似圆筒状巴祖卡乐器而得名,是美国陆军所拥有的反坦克武器中的佼佼者。抗战末期,中国军队得到美国援助,配发了巴祖卡火箭筒。

7.麦德森20毫米机关

麦德森20毫米机关炮是丹麦研制的一种机关炮,这种炮可以安装在好几种炮架上,防空、反坦克、打步兵、用于水面舰艇,可谓是万金油。抗战中,中国也曾装备。

8.苏罗通ST-5 20毫米机关炮

苏罗通ST-5机炮(口径:20毫米)是德国莱茵金属公司为了逃避凡尔赛条约对第一次世界大战后德国军火工业的限制而在瑞士成立的子公司苏罗通生产的一种防空机炮。当年抗战时期,国军的德械师一共装备了两个团,约200门苏罗通快炮。

9.布雷达M1935 20毫米机关炮

20世纪30年代备战时期购入,除了装备专门的防空部队外,也装备给几个精锐部队的小炮连,做高平两用使用。这些机关炮除了可以防空外,也可以平射打击地面目标人员车辆之类。据说在战斗中也击毁过日本薄皮小坦克。

10.厄利孔20毫米机关炮

厄利孔20毫米机炮,是瑞士厄利孔公司开发的一种采用后座作用的小口径机关炮。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被广泛使用。


东斯坦因


老萨谈国军反坦克支柱--德制PAK 35/36 37毫米反坦克炮(抗战重武器系列)

一战和二战在武器装备的主要区别是坦克和飞机!

抗战中,我们的敌人日本有不少坦克装甲车辆,而我们的反坦克武器,尤其是反坦克炮却少的可怜,而且基本完全是从德国,苏联和美国进口的!这一篇就听老萨来说一说,抗战中的反坦克支柱,德制PAK 35/36 37毫米反坦克炮和它的仿造品。

日本薄弱的装甲部队

中国的坦克,也就是日本的战车。据说1919年日本第一次从欧洲购买坦克的时候,当时日军高层说:为什么叫做坦克?这明明是有履带的战车吗?

于是直到今天,在日本,坦克就被叫做战车。而日本传统文化中,战车指的是可以战斗的车辆,在当年主要是可以作战的马车。

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以后,嗅觉灵敏的日本从英国购买了性能优秀的维克斯中型坦克,随后又从法国购买当时最先进的雷诺FT-17轻型坦克。

1925年5月1日日军的第一支坦克部队正式成立,这支部队装备的就是买来的雷诺FT-17型轻型坦克和英国的维克斯中型坦克。陆军第14师团第1战车大队 和千叶陆军步兵学校教导队分别组建了坦克部队,前者辖1个维克斯中型坦克中队和一个修理中队,后者辖5辆雷诺和3辆维克斯。

经过大约5年的技术研究,日本在1926年开始制造自己的坦克,其实就是山寨了!

在1927年仿造雷诺FT-17轻型坦克成功,该坦克经过改进,在1929年定型,这就是日本历史上第一种坦克,也就是八九式中型坦克。

总体来说,日本花费了6年时间完成了从购买到仿造的过程。这个速度算是很快的,相当的了不起,可见当时日本相关的科研力量还是可以的。

12吨重的八九式中型坦克的性能,在当时来说还是很不错的,它装备一门37毫米坦克炮,这是当时主流的坦克炮,有着不错的破坏力,辅助武器为2挺91式6.5毫米机枪,备弹2745发。它的机动性不错。在测试时,该坦克在日本国内东北地区进行了1000公里的长距离行驶,没有出现过任何机械问题。

八九式中型坦克最大的缺点就是装甲比较薄,正面装甲17毫米,侧后装甲15毫米,顶甲10毫米,这在当时也算是相当薄弱的,在二战中后期简直不堪一击。

不过当时日军认为足够了,因为他们主要对手中国没有什么反坦克武器,而苏联当时的主要坦克装甲厚度也不过是如此,大名鼎鼎的T-34还没有诞生。

实战中,八九式中型坦克比它山寨的原尊雷诺FT-17型坦克,还要更优秀一些。而雷诺FT-17型坦克是当时最先进的坦克,可以说日本坦克的起点是比较高的。

随后日本又在抗战爆发前的1935年和1937年,推出了九五式轻型坦克和九七式中型坦克。

九五式轻型坦克主要针对中国战场设计,坦克攻击力和八九式中型坦克差不多,也装备一门37毫米坦克炮。

但装甲极为薄弱,最厚的正面装甲仅仅12毫米,其他部分装甲最厚仅为6毫米,只能抵抗轻武器的射击,甚至侧面和背面装甲抵抗不了大口径机枪的近距离扫射。

优点是,九五式轻型坦克具有良好的机动性。它仅有7吨多,最大行驶速度高达40多公里,比八九式中型坦克高出一倍,而且它具有良好的爬坡,跨越能力,非常适合在地形复杂的中国大陆地区使用。在中国水网纵横的江南和南方可怕的山区,八九式中型坦克行动困难,在南昌会战中因为在泥泞的公路上强行军,导致发动机不堪重负,出现大量的机械故障。

实际上,九五式轻型坦克是所谓的骑兵坦克,主要负责侦查,警戒,打击战场次要目标。不过在中国,由于国军几乎没有反坦克武器,九五式轻型坦克在很多时候直接作为主战坦克使用,就是摆明了欺负你。

16吨的九七式中型坦克则是日军在二战中,唯一能够和列强的主战坦克对抗的日本坦克。该坦克的装甲厚度提高到25到33毫米左右,主炮口径提高到57毫米(不过是短管设计,穿甲能力有限),机动性也不错。

大体上来说,九七式中型坦克比德军的2型坦克性能强一些,比3型坦克则差了一些,同美军现役的M3格兰特李中型坦克倒是相差不大,强于苏军的T-26轻型坦克。

所以说,在九七式中型坦克诞生的30年代,这种坦克还算是不错的,可以和列强的主要坦克对抗。

不过到了40年代,这种日军的‘快心之作’就明显老旧。相比列强每隔1,2年就有新型坦克诞生,现有坦克也不断的升级,日本则没有这种积极性。由于对手是中国,日军高层认为没必要研发新式坦克,后来横扫东南亚的少量英美殖民地军队,自然也不需要什么日本新式坦克。所以日本国内的研发工作基本停顿。

在二战中后期,九七式中型坦克根本无法正面和苏军T-34主战坦克,美军M4谢尔曼主战坦克,德军黑豹主战坦克正面对抗,双方性能上存在一代甚至二代的巨大差距。

这三种坦克,基本构成了日军二战坦克的主要力量!

除此以外,在中国战场比较常见的是九四式轻装甲车!

九四式轻装甲车不是坦克,是装甲车,在日军中戏称为豆战车,也就是豆子般大小的战车。这种装甲车只有1挺机枪,没有安装火炮,装甲厚度也只有不到10毫米,主要从事步兵火力支援,侦察,战场联络和运送士兵的任务。自然这种装甲车在列强面前根本不堪一击,虎式坦克怕是一炮打在九四式轻装甲车附近,也可以将它震碎。但这种豆战车却仍然可以在中国战场肆虐,甚至公然撞击国军的碉堡,碾压国军的步兵!

为什么?因为国军没有反坦克武器,别说是装甲车,就算蒙着铁皮的普通卡车安装上机枪,你也很难对付!

著名的两伊战争期间,伊拉克和伊朗分别从中国购买了大量过时的坦克。仅仅伊拉克从中国采购了总数约2千辆的59和69式坦克(都是苏联T-54坦克的仿造品和改进型)。这些坦克在当时来说,自然早就过时,远远不是伊拉克装备的T-72坦克的对手(59式比T-72整整差了2代),甚至连T-62坦克也不远如。

为什么两伊都花费巨资购买这些坦克呢?用萨达姆的话来说:就算最差的坦克,在没有反坦克武器的步兵面前也是无敌的。

道理就是这样,如果敌人步兵没有足够的反坦克武器,往往1,2辆坦克就可以击溃敌人一个排甚至一个连。在进攻中,有无坦克支援是完全不同的。如果有坦克支援,往往进攻步兵可以击溃数倍甚至十倍的敌人。

要知道,现代坦克的武器是很强大的,就算是69式坦克的一门火炮和3挺机枪的火力,也超越伊朗步兵一个连的火力。

需要说明的是,这所谓的轻型坦克,中型坦克不过是日本人的划分。实际上,即使最重的九七式中型坦克也只有16吨,在西方不过属于轻型坦克!西方要超过20吨才算中型坦克,超过40吨到50吨才算重型坦克!

为什么日军不研究中型坦克?主要是日军认为目前来说并不需要。对于中国大陆和东南亚复杂的地形,机动性不佳的中型坦克和重型坦克用处不大,也难以通过船只运输到战场!况且中型坦克的研发需要漫长的周期,还需要突破众多技术难关,而且就算研发成功,以日本薄弱的重工业基础,也难以大规模生产,还是等于0.

总体来说,日本的坦克并不先进,在世界上属于二流,甚至三流水平,而且生产数量也不多,从1931年到1945年一共才生产了6500辆。在七七卢沟桥打响的时候,日军年生产坦克能力不过300多辆!其中性能最好的九七式中型坦克,装备部队是从38年开始,第一次露面是诺门罕战役的1939年了。而37和38两年,九七式中型坦克一共才生产了312辆,这还不到T-34坦克生产高峰时期一个月的产量!

造成这个的原因,一来是日本重工业不发达,尤其汽车工业远远落后西方主要列强,顶多和意大利差不多。作为坦克工业母体的汽车工业,从1930年至1945年的16年间,日本汽车总产量是39万8947 辆,最高年份在1940年,达5万7330辆。同样是1940年,苏联生产了14.54万辆汽车,德国约30万辆,英国也有50万辆,而美国竟高达447.1万辆,超过日本16年总产量的10倍。

二来日本重工业主要为联合舰队服务。对于日本来说,舰队比陆军还要重要。因为日本如果没有陆军,只是失去进攻海外的能力,但如果没有舰队,连日本本土也无法有效保护,所以联合舰队自然排在最前列。

为了建立这支世界前三的海军力量,工业力量较弱的日本无法兼顾地面装甲部队。1939至1945年间,日本的钢产总量为4800万吨,苏联是它的1.9倍,英国是2.1倍,德国是3.9倍,美国甚至达到了10.6倍。而这区区的钢产量的绝大部分,都要交给联合舰队制造军舰,所以日本坦克工业连最基本的钢材都缺乏,又如果扩大生产规模呢?

自然在美苏德眼中,日本坦克装甲部队是二三流,但在连汽车都不能生产1辆的中国来说,日本就是这方面的巨无霸了。

-------------------上图是九五式轻型坦克,下图是九七式中型坦克!这两种坦克在日军研发的时候,还算是性能不错,但在二战中后期均属于落后!国军的37毫米反坦克炮,在任何距离贯穿九五式轻型坦克。甚至有日本战车兵自嘲,九五式轻型坦克的装甲是用厚纸板黏成的。九七式中型坦克才是日军唯一勉强和列强坦克正面对抗的坦克,但它的防御力,攻击力,甚至机动性同二战中后期的列强中型坦克相比,都有非常大的差距。在1944年末到1945年的菲律宾战役期间,日军装甲兵甚至只能以在车前装置炸药冲撞对方的自杀性方式攻击美军坦克;1945年1月17日在菲律宾乌达内塔, 第7战车联队第3中队的和田小十郎小队长用三辆九七式改中型坦克埋伏,全部损失后,击毁三辆M4坦克,是该型坦克最成功的对坦克战例,也几乎是唯一的战绩了!

抗战中的日军坦克作战史

日本人是务实的民族,他们很少生产一些用不上的东西,几乎每件产品都要发挥自己的作用。

日军坦克部队几乎在装备初期,就参加了侵华作战。整个十四年抗战的每个战役,都有日军装甲部队的影子。

早在九一八期间,日军的第1,第2战车队就抽调出一部分兵力,组成了战车第一中队(连级单位),协同第14师团攻击了黑龙江的哈尔滨。

这也是日本坦克部队第一次参加实战!

九一八事变中,由于张学良无能卖国,违抗国民政府抵抗命令擅自后撤,整个东北没有什么激战,阵地战更少,所以日军这只小规模的坦克部队没有受到什么战火的考验。

倒是严寒的环境,对日军坦克的发动机是一个较大的挑战。事实证明,仿造法国雷诺坦克的八九式中型坦克的87千瓦的串联式6缸水冷汽油发动机,根本不适合东北的高寒环境。在这种高寒积雪且地域广阔的环境下,水冷汽油发动机故障频频,经常挂掉。

由于日本陆军主要的假想敌是苏联,所有后续的日军坦克一律改为适应高寒环境的柴油发动机,并且取消了比较复杂的水冷结构。1935年7月,八九式中型坦克开始全面改为使用风冷柴油机。

1932年,日军在上海发动一二八事变,第1战车队又派出独立战车第2中队参加,但在上海的巷战和水网中没有什么好的战果。在巷战中,国军用轻重机枪近距离扫射日军坦克,也造成日军坦克相当程度的损坏。当时中央军第五军一部装备德式机枪,并且配备了钢芯子弹,具有一定的穿甲能力。

实战中,有多辆日军坦克被国军击伤,独立战车第2中队有2辆八九式中型坦克被国军彻底摧毁!

其中一辆坦克被国军迫击炮击中侧面!该坦克之前已经被国军击伤,正在后方维修,灌装燃料。这一炮正好点燃了汽油,全车烧毁。

另一辆坦克则是被国军近距离用手榴弹炸毁履带以后,近距离用大口径机枪扫射数百发,击穿了坦克装甲薄弱处,才被击毁的。

总体来说,在因为上海河流众多,坦克行动非常不便,在城市战中坦克的视野又非常不好,只要没有足够的步兵掩护,就非常容易遭到国军步兵袭击。实战中,甚至有国军士兵爬上日军坦克,用手枪对准观察口内连续开枪,打得里面日军鸡飞狗跳!

1933年,日军又发动热河会战,此次又是张学良部将汤玉麟不战而逃,日军进攻非常顺利。参战的战车第2中队的九二式重装甲车和八九式中型坦克表现出色,每天突进距离都高达40,50公里。

不过此战却胜之不武,因为东北军根本没有像样的抵抗,坦克也仅仅是单纯的行军而已。

倒是随后的长城会战,日军坦克部队才遇到了狠角色。以11个中央军师为主体的25万国军,在长城一线和日军激战三个月。在这些争夺战中,同样没有反坦克武器的国军,很难抵抗日军坦克掩护步兵的突袭.局部作战中,国军伤亡都是日军数倍。

但日军坦克在长城一线复杂山地的行进,也有一定困难,而且国军还设置了一些反步兵地雷和改造的反坦克地雷,造成日军数辆坦克装甲车的损毁。

不过总体来说,长城会战中,日军坦克发挥了很大的作用,协同日军步兵造成国军相当惨重的伤亡。战后日军对坦克部队非常满意,认为他们极大的支援了步兵,提高了日军的攻击力。

这一仗中日军坦克的嚣张,也打醒了国民政府,甚至蒋介石本人。

由于这几战表现都不错,在1933年,第1,第2战车队正式扩编为战车第1,第2联队,这就是坦克旅的编制了。

到了抗战爆发前的1937年,日军已经装备超过1000辆坦克,其中300辆集中编组为坦克联队(旅)和大队(团),其余的分成坦克小队(排)配属步兵部队作战,当时日军每个现役师团都配属坦克24辆。

七七卢沟桥打响以后,日军的独立坦克部队也大多归属师团作战,实际担任骑兵和自行火炮的角色,出现在抗战任何一个战场。

总体来说,抗战初期,日军对于坦克的使用是落后的,和英法没有什么区别,并没有单独编组坦克部队,作为拳头使用。

二战德军的坦克制胜论,苏军的大纵深理论,都是将坦克集中起来,编组为机械化摩托化部队,作为拳头使用。

德国人和苏联人认为,坦克的攻击力和防御力固然很重要,但更重要的是他的机动性。

匈奴大帝阿提拉,蒙古皇帝成吉思汗为什么能够纵横欧洲,说到底还是两支骑兵部队的高机动性,而这是远远强于欧洲人的最大特点。而并不是说欧洲的骑兵步兵正面对抗中,就对付不了这两支骑兵部队。实际上,蒙古骑兵除了骑射以外,其他相对欧洲的战士并不占优。但欧洲没有一个国家的部队,可以像成吉思汗的大军一样,纵横驰骋上百公里,切断敌人的补给线,攻击敌人的薄弱环节,导致敌人未战就损失大部分战斗力。

德军也是一样,他们的作战主力的1,2,3型坦克其实都对付不了苏军的T-34坦克,更对付不了KV1和KV2重型坦克!但德军利用坦克部队,可以做长达数百公里的两翼合围作战,能够在基辅会战一举围歼苏军70多万人,导致战争初期苏军毁灭性的惨败。而这种战术的根本在于,德军的坦克部队以高机动性切断苏军后撤的路线,切断他们的补给线,摧毁指挥中心。所以基辅会战中,苏军其实真正的伤亡不过10万,而被俘高达60多万,而德军伤亡也有10万人。实际上,60多万苏军是不战而溃的,就因为坦克部队的高机动性的威力。

而早在第一次世界大战,英军法军坦克都还是作为步兵支援武器使用的,也就是作为可以移动的机枪工事!这是一种落后的思维,也决定了二战中法兰西战役英法联军的惨败!法兰西战役中,德军坦克并不比英法优秀,但他们集中使用,具有极强的突破能力。德国坦克部队突破阿登山区后,就连续摧毁盟军防御的薄弱点,直逼巴黎。由于盟军没有集中使用坦克,所以它的坦克虽然优秀,机动性却和步兵差不多。在德军坦克部队高速冲击下,盟军坦克根本来不及回防,无法追上高速突进的德军坦克部队,最终全线溃败。

实战中,英法高级指挥官多次制订了决战的地域,但自己的坦克部队尚且没有赶到,德军坦克就高速突破了这个地区,导致决战一次次的破产。最终法军被迫投降,英军丢弃几乎所有重装备,仓皇逃回本土。

而总体来说,日本装甲部队的战略和英法没有什么不同。

直到在1939年的南昌会战,日军开始仿效波兰战役的德军,将135辆坦克装甲车和1个装甲汽车团单独编组,组成了战车集团,一举高速突破国军的防线,占领了南昌。由于日军从来没有用过这种战法,导致国军极不适应,加上反坦克武器不足,很难阻挡日军战车集团的推进。甚至国军步兵部队撤退回南昌的速度,还抵不上日军战车集团推进的速度。

此次作战很成功,但随后国军逐步退到地形复杂的湖南,广西,云南,四川,山西等地区坚持抗战,日军独立坦克部队难以在这些地形大规模独立使用,也就又恢复自行火炮和铁甲侦查骑兵的角色。

苏德战争爆发以后,德军和苏联都大量使用装甲部队,编组了坦克旅,坦克师甚至坦克军,日军也无法坐视不理。

1942年,日军陆续在中国编组了3个战车师团,这个战车师团大约相当于西方的坦克师,有1万多人,200,300辆坦克!

直到1944年的豫湘桂会战,日军才再次在中国大规模使用独立坦克部队,仅仅进攻豫中的战车第三师团就有高达200多辆坦克装甲车。这个战车第3师团,给国军带来了很大的麻烦!不过,这毕竟是战争结束前1年的事情了,已经无关大局,日军难以挽回败局了,局部的胜利也没有什么意义。

从1944年10月开始,由于战争的需要,日军又陆续成立了9个独立战车旅,其中除了7个旅用于本土的所谓决战以外,其余2个旅都在中国!

换句话说,日军在中国作战的坦克装甲车,始终保持着数百辆甚至上千辆的规模,而我们有什么反坦克武器呢?

---------------------上图是进攻南京的日军九四式装甲车,这些坦克在攻击南京中起到不少作用。十几辆坦克在南京中华门下对准城墙上扫射,国军战士被压制的无法抬头。国军军官被迫用刺刀挂上一面小镜子伸出城墙去观察敌人,结果还不到10秒钟镜子就被日军坦克机枪打掉。下图这幅油画则是在南昌会战中的一辆九四式装甲车。为了击毁这辆极弱的豆战车,东北军组织了一个反坦克敢死队,结果付出了殉国12人才将其摧毁。大家可以看到东北军战士前仆后继,不畏死亡的壮举。下下图则是豆战车的实物照片,可以看到它很小,仅能容纳二个人!

德国制造 PAK 35/36 37毫米反坦克炮

众所周知,对付敌人坦克最好的武器自然还是坦克,但国军几乎没有什么坦克。

一开始仅仅有一个装甲兵团,也就是坦克团,装备乱七八糟各种买来的几十辆坦克(全国包括军阀部队仅有96辆坦克)。

其中仅有1.5吨重的卡登-洛伊德超轻型坦克是教学工具,无战斗力,也不能作战。从德国买来的1型轻型坦克,从意大利购买的CV33超轻型坦克,从英国购买的维克斯两栖坦克都是只有机枪,没有炮,显然也没什么战斗力。

唯一有战斗力的就是16辆维克斯坦克。

换句话说,国军真正有战斗力的坦克只有16辆。而这种6吨重的维克斯坦克,就性能上来说,还不如日军的八九式中型坦克。

这些可怜的家当在抗战前一两年,几乎消耗殆尽,后面长达6年时间主要依靠苏联援助的80多辆T-26坦克和从意大利购买的90辆CV33超轻型坦克死撑。

只是由于国军坦克数量极少,而日军坦克数量也并不是多到苏德美军的地步。所以除了中国远征军第一次进入缅甸,发生过小规模的坦克战,双方坦克基本没有正面对抗!

就步兵反坦克武器来说,所谓的反坦克利器巴祖卡,是1943年开始装备驻印军的,而中国滇西远征军也是在1944年才开始得到一部分装备。所以巴祖卡几乎没有用来在中国对付日军坦克,可以忽略不计!剩下的反坦克武器,就是从英国搞来的博斯反坦克枪,也是英军1943年才援助给驻印军的。

实际上,国军手中最有利的反坦克武器,就是炮。而反坦克炮又分为两类,一是20毫米机关炮,二是反坦克平射炮。

20毫米机关炮老萨在别的文章已经说过了,这种小炮对付装甲厚度普遍不到20毫米的日军坦克还是可以的。

只是20毫米机关炮主要的任务是防空,反坦克仅是副业中的副业,而且本来数量很少,所以实际上起到的反坦克作用是很有限的。

实际上,国军主要的反坦克武器就是平射炮,而这些平射炮全部是从国外购买来的。

一战中德国被英法的坦克修理的很惨,战后自然会极为重视反坦克武器的研究工作。当时反坦克武器来说,最好的自然是反坦克炮。一战索姆河战役中,德军就曾经用野战炮炮击过英军的坦克,效果还是不错的。

所以战后德国默默投入巨大精力,以研发新型的反坦克炮,并且很快有了成果。

到了二战前,德军每个步兵团都装备一个反坦克连,他们配备的就是著名的PAK 35/36 37毫米反坦克炮!

这款著名的反坦克炮的作者,还是大名鼎鼎的莱茵金属公司。一战结束后没多久,早在1924年,莱茵金属公司就开始研究37毫米反坦克炮,并且在1928年研究成功,这就是PaK L/45反坦克炮。

这个火炮性能还是相当不错,不过还是一战时期的传统火炮,不能配属给摩托化或者机械化部队,只能用马来拖曳,使用的是木质车轮。

由于德军未来侧重机械化摩托化作战,所以PaK L/45反坦克炮不能满足德军要求,于是莱茵金属公司继续进行改进,在1933年成功研发了Pak 35/36 37毫米反坦克炮,从1934年开始正式装备德军。

Pak 35/36 37毫米反坦克炮和老式的37毫米火炮有不少区别,从外形上来说,最显著的区别是该炮采用了橡胶轮胎,让火炮可以由汽车,装甲车,卡车,甚至三轮摩托车拖曳,可以有效跟随装甲部队作战。

二战前后,德军共计生产了2万门以上Pak 35/36 37毫米反坦克炮。

Pak 35/36 37毫米反坦克炮是传统的德式火炮,是世界枪炮巨头莱茵金属公司的得意之作,就各方面来说都极为优秀,堪称艺术品。在当年来看,绝对是世界上最优秀的反坦克炮,它有着众多的优点!

第一, 优秀的隐蔽性。

德军钢铁死神米歇尔·魏特曼上尉,一日之内击毁盟军大小坦克、装甲车、军车51辆,其中坦克23辆。创下了单人一日击毁军用车辆数目最多的纪录,这项纪录至今未被打破。这个钢铁死神并不怕敌人的坦克,害怕的却就是反坦克炮!魏特曼认为:相比高大目标显著的坦克来说,反坦克炮最可怕的一点就是很难被发现。反坦克炮往往外形低矮,而且会利用地形进行隐蔽。只有听到砰的一声开炮以后,我们才能发现反坦克炮的位置。而在几百米距离,反坦克炮从开炮到击中目标一般只有1点几秒时间,坦克根本来不及作出任何反应。如果反坦克炮的精度很高,那么坦克就是被击中以后,才能发现这门炮,此时什么都迟了!

就这一点来说,Pak 36/37 37毫米反坦克炮堪称世界第一,它的外形设计的非常低矮,仅有1.1米。这个高度,在战场上是极难发现的,它可以利用各种地形地物,甚至茅草隐蔽自己。

在战场上,只要Pak 36/37 37毫米反坦克炮没有开炮,想要发现它几乎是不可能的。

抗战中的战例显示,日军坦克在被炮击之前,从没有发现过国军的Pak 36/37 37毫米反坦克炮。

第二, 精度极高。

作为反坦克炮来说,它和相聚敌人数公里甚至十几公里的榴弹炮不同,精度是非常重要的。尤其对于轻型反坦克炮,一般使用的时候,敌人已经进入几百米内,如果一炮没有击中敌人,自己就极为危险。

Pak 35/36 37毫米反坦克炮是传统的德国火炮,具有极好的精度。它的炮身长1.66米,炮膛内有16条膛线。它的观瞄设备很先进,都是德国最优质的光学仪器,这在当时的世界也是最顶尖的。

该炮的使用的是37毫米炮弹,后座力不大,每次发射炮管后退距离为0.5米,利于快速炮击。实战中,该炮每分钟可以发射13发炮弹,也就是平均4秒多一发,这个射速让人瞠目结舌,相当了不起了!也就是说,Pak 35/36 37毫米反坦克炮可以在极短时间对同一个目标连续炮击多次,以保证击毁。也可以连续打击多个目标,一门炮对付数辆坦克!

Pak 36/37 37毫米反坦克炮采用的是德国最顶尖的精加工技术,炮的每个零件的精度都很高。以上这一切都让Pak 36/37 37毫米反坦克炮具有极高的精度,甚至到了不可思议的地步。

经过二战期间的统计,一个训练有素的反坦克炮团队,打击2.5米高2米宽的目标(普通坦克大小),Pak 35/36 37毫米反坦克炮在500米内命中率是百分之百;1000米距离,在训练中的命中率仍然是百分之百,实战中约为百分之八十五,这个数值就算在今天也是相当惊人了。

在1500米距离,训练命中率仍然高达百分之九十五,实战中也超过百分之六十,这比今天很多拥有现代化观瞄设备的坦克炮命中率还要高!

显然,敌人坦克在1000米以内是很难逃过Pak 36/37 37毫米反坦克炮的猎杀。

第三, 不错的威力

虽然对于二战中后期的中型坦克,Pak 35/36 37毫米反坦克炮显然没有足够的杀伤力。在当年,对于各国的现役坦克(非重型坦克),它还是能够有效对付的!

当时Pak 35/36 37毫米反坦克炮使用穿甲弹时,初速为745米/秒,在500米内穿甲能力为36毫米,1000米内穿甲能力为22毫米,可以击穿当时绝大部分坦克的正面装甲,在1500米也有20毫米穿甲能力。一般来说,轻型反坦克炮都是在1000米内发挥作用,这个距离还是可以对付列强当时主要的坦克的。

苏联的T-26轻型坦克装甲厚度只有15毫米,法国的雷诺FT-17为22毫米,美军M3斯图亚特轻型坦克为20毫米。显然,这些坦克都无法有效抵御该炮的正面打击!就连最刚刚装备法军的雷诺R35坦克(正面装甲40毫米),也不是对手。

只有更厉害的英国的玛蒂尔达2中型坦克(主要部位的装甲厚度达75到78毫米),法国的Char B1重型坦克(正面最大装甲厚度为60毫米,侧面装甲厚度也达到了55毫米),才是Pak 35/36 37毫米反坦克炮无法对付的。

而二战中的日军就更弱了。日军所有坦克中,九五式轻型坦克装甲厚度为6到12毫米,九八式轻型坦克为6到16毫米,八九式中型坦克为17毫米,最厉害的九七式中型坦克也不过25到33毫米,根本抵抗不了该炮的打击。

第四, 不凡的机动性

在欧洲来说,机动性主要是指能够跟随机械化或者摩托化部队作战,在中国又不是这么回事。对于中国战场,无论国军也好,日军也好,基本都是普通的步兵,不存在什么机械化部队。中国的地形比欧洲还要复杂的多,有些地方根本就没有路,所以能够在中国跟随一线部队使用的火炮,一定要重量较轻,最好能够拆卸,由马匹背负至少是拖曳。

除了易于运输以外,火炮自身也要易于移动。作为近距离使用的反坦克炮,遭遇的威胁恐怕是所有火炮中最大的。所以比较有经验的反坦克炮团队,均是开几炮就要立即转移阵地。那么这个炮的移动能力,也非常重要。

而Pak 35/36 37毫米反坦克炮全重仅仅为450公斤,而各国的野炮山炮普通重量都在1吨以上。只有玩具一般的日军九二步兵炮才是200多公斤,Pak 35/36 37毫米反坦克炮仅仅比它重一倍而已。这个重量不但可以由4个炮手推着在平坦的战场上到处移动,甚至可以越过壕沟或者推上陡坡。该炮还可以拆卸成几个部分,由马匹甚至人力背负,不过自然是不鼓励的。因为反坦克炮不是山炮,它的拆卸和组装速度非常慢,而且主要部件的重量仍然很大,超过100公斤,需要几个人一起才能扛走,不像山炮那样将每个部件严格控制在80公斤以下。

所以Pak 35/36 37毫米反坦克炮相当轻便,是比较适合中国战场使用的。

Pak 35/36 37毫米反坦克炮是二战初期德军的制式反坦克炮,直到1942年才完全被Pak 38 50毫米反坦克炮所取代。

这种火炮在波兰战役,法兰西战役中表现都不错,但由于口径只有37毫米,对付不了法军的以防御作为首先性能的Char B1重型坦克和英军的玛蒂尔达2中型坦克。

只是法兰西战役中,英法联军在德军冲击下全面溃败,所以该炮的弱点被掩盖了。

随后的苏德战争中,Pak 35/36 37毫米反坦克炮无法对付防御能力极强的T-34中型坦克,被德军怒斥为敲门砖(形同击中坦克仅能发出叮当的声音,就像敲门一样),才逐步由50毫米口径的Pak 38反坦克炮取代,最终又由Pak 40 75毫米反坦克炮所取代。

自然,这是因为二战各国坦克的防御能力不断大幅度升级,反坦克炮的升级也是不可避免的,Pak 35/36 37毫米反坦克炮被淘汰也是必然的,反之才是不正常。

好在,在整个抗战期间,日军坦克基本性能没有什么大的升级,所以Pak 35/36 37毫米反坦克炮是完全可以胜任中国战场的。

-----------------Pak 35/36 37毫米反坦克炮非常优秀,在西班牙内战,波兰战役,法兰西战役中的表现都算不错。它的外形非常低矮,重量不大,炮击精确,而且射速非常高。当时盟军的主战坦克,大部分都不是Pak 35/36 37毫米反坦克炮的对手。下图是在公路上被Pak 35/36 37毫米反坦克炮伏击盟军轻型坦克,被打成了零件状态!下下图是中国仅存的几门实物了,这是沈阳辽沈战役纪念馆里面的Pak 35/36 37毫米反坦克炮!

抗战中国军的反坦克支柱--PAK 35/36 37毫米反坦克炮

长城会战日军坦克乱窜的可怕场面,打醒了蒋介石等国军高层。

在德国顾问的建议下,从1935年开始,国民政府以巨额资金购买大批反坦克炮,这就是Pak 35/36 37毫米反坦克炮。

1935年,首批共有60门Pak 35/36 37毫米反坦克炮和14万发炮弹运到中国。

根据德国顾问的建议,每个国军德械师的团中,都应该装备一个反坦克炮连,每个连装备6门火炮。

而当时计划编组80个德械师,那么需要的反坦克炮最少也超过1500门,如果加上每个师额外配属的反坦克炮营,实际数量至少在2500门以上!显然,这区区60门是不够的。

1936年,中国代表团赴德国访问,其中最主要的任务就是购买军火。当时德国国防军也在大量扩军备战,自己也继续这种新式的反坦克炮,于是从现役部队中抽调了一部分先运到中国,希特勒还是比较讲义气的。

最终,又有124门Pak 35/36 37毫米反坦克炮和12万发炮弹在抗战打响前,陆续运到中国。

不过其中100门是比较老式的型号,使用的是木质轮子,只能用马拖曳,不能用汽车。不过这对于中国来说也没什么,反正国军也没有几辆汽车。剩余的24门橡胶轮胎的Pak 35/36 37毫米反坦克炮,则配属了先进的奔驰牵引车,可以装备机械化部队。

抗战爆发后,国民政府又立即追加购买100门和10万发炮弹。可惜当时中德关系已经陷入僵局,希特勒因为盟友日本的强烈抗议,拒绝继续军售火炮,却仍然暗中通过第三国卖给中国一批零件和炮弹。

由于购买不行,加上抗战第一年该炮优秀的表现,国民政府开始试图自行仿造这种火炮。

1938年5月,国民政府兵工署令第五十工厂试制37毫米战防炮。该炮表面上是仿造瑞士苏罗通50倍37毫米战防炮,实际上就是仿造Pak 35/36 37毫米反坦克炮,只是通过瑞士中转而已。

该炮的图纸资料全部由德国方面提供,国民政府还派工务处长李式白率员赴德国考察,最后签订购买100门37毫米战防炮的原材料、生产用机器设备及检测仪器合同。

合同签订后,因为战争原因,相关材料运输到国内非常困难,直到1940年才大体运输完毕,同年才开始仿造工作。

经五十厂员工努力,1941年底成功仿造出第一门37毫米战防炮,经过严格测试,该炮性能仅仅比原尊差一点,性能相当不错。兵工署技术司于1942年正式将该炮命名为,30年式50倍37毫米战车防御炮。

该炮一共仿造了94门,也就是将从德国购买的零件全部用完以后,就只得停止了。为什么呢,因为这种德国反坦克炮的结构复杂,需要高精尖的加工技术。以炮管为例,加工精度要求非常高。炮管为双层料式,由内外两管热套而成。热套方法是:用瓦斯炉将套管加热炉内设有测量温度和测量套简内径膨胀尺寸的特殊工具。当套筒在炉中加热到规定温度时,将它放置于支架上,然后将炮管徐徐装入套筒内,完全套好后用轮状水管喷水急冷,使之配合紧密并产生预应力,以抵消发射时燃气的胀力。

以中国的工业水平,根本无法仿造。

所以生产完这94门反坦克炮以后,国民政府就没有继续仿造了。

好在37毫米反坦克炮弹,我们还是可以生产的!

1942年第十工厂成功制造出苏罗通37毫米战防炮用榴弹和破甲弹,采用的瑞士苏罗通兵工厂1933年的图纸。这些炮弹造的很好,炮弹的弹体、药筒及引信零部件的制造(包括其他小口径炮弹),全部采用机加工。第十工厂所用设备绝大多数为1934年左右购自德国的精密自动车床及六角车床、专用冲床、铣床、无心磨床和卷簧机等,生产工艺较为先进,并编有较详细的工艺卡片,自行设计和制造了各种专用夹模具及量具,具有一定技术水平。该厂从1942年至1949年,共生产37毫米各式炮弹约31万发,可以通用德制和苏制的37毫米反坦克炮。

不过,这也是1941年以后的事情了。

这样一来,国军在整个抗战中,一共装备了约200门德国原装的Pak 35/36 37毫米反坦克炮,还有94门仿造的Pak 35/36 37毫米反坦克炮,总数是300门左右!这个数字显然是远远不够的!!!

当时一个德国陆军步兵师,配属的师属反坦克营以及团属反坦克炮克连,就装备75门反坦克炮。这区区300门反坦克炮也就相当于德军4个师的装备,而德军一个师不过1万多人,而国军当时已经有300,400万规模。

实际上,1939年9月,德军就装备了达1万1200门Pak 35/36 37毫米反坦克炮,国军这几百门算得了什么!

由于数量严重不足,国民政府甚至从意大利购买了M1935 47毫米反坦克炮充数!这种M1935 47毫米反坦克炮,是二战中意大利陆军使用的主要步兵火炮。它并非设计为反坦克炮,而是一种山炮。因为它更侧重于加农炮,所以也可以作为反坦克炮火炮使用。这种火炮性能平平,口径是47毫米,在500米距离却也只能穿透43毫米钢板。国军也没有多少选择的余地,所以还是购买了一批。

具体购买数量几十门而已,主要组成多个反坦克炮连,作为Pak 35/36 37毫米反坦克炮的补充。

自然,这也是不够的。不要说一开始国军只有200,300门反坦克炮,就算是有1000,2000门,也必须及时补充才可以保持战斗力,不然还是等于0.

反坦克炮和其他火炮不同,由于它在几百米和敌人坦克对抗,生存能力是非常低下的。这么近的距离,一旦开炮就很容易被敌人坦克和步兵发现,那么随后敌人一定会全力攻击。反坦克炮虽然比较轻,毕竟有400公斤以上重量,难以迅速转移阵地。而炮又不像坦克一样有装甲保护,很容易被敌人的各种武器,甚至轻武器袭击,导致损毁。

实际上,二战中的反坦克炮属于高消耗品,每次战役不管歼灭敌人坦克有多少,己方肯定会损失一大批反坦克炮。而苏军中的反坦克炮团队,也属于最容易伤亡的部队。一个反坦克班如果能够在战争中存活一年,已经算是了不起的奇迹了!

所以列强无论工业生产窘迫到什么地步,就重武器上来说,必须优先生产反坦克武器补充到部队,自然其中绝大部分就是反坦克炮。

苏军高层在苏德战争期间作出的结论为:在战时,减少坦克的产量也许是可以容忍的,其结果只是降低了进攻的强度而已,但若降低反坦克武器的产量则会是灾难性的,不管出现什么情况必须生产足够数量的反坦克武器,否则敌人坦克的突破可能对整个军工生产计划,整个国民经济以至苏联本身产生致命的结果。

所以,这国军这区区200,300门反坦克炮,不但数量严重不足,更无法经受战争的消耗,很快就会损失殆尽了!

甚至因为数量不足,国军反坦克炮被迫改变了编组的方式!

本来国军的计划是按照德国师的编制,给每一个步兵团都配属一个反坦克炮连。但Pak 35/36 37毫米反坦克炮运到中国太迟,1935年才运到60门,随后124门是在1937年前后陆续运到的。抗战爆发的时候,大部分火炮才刚刚运到中国,连训练的时间也没有,显然无法立即装备部队。

所以抗战爆发时,仅有最精锐的德械师第4,87,88师,中央教导总队等极少数部队才装备了这个反坦克炮连,其他部队都没有装备。

而且本来计划首批购买500门以上,以装备最精锐的30个德械师,现在自然不可能了。

德国顾问团团长冯.法尔肯豪森将军建议:目前反坦克炮数量太少,如果分散到各师,一个师才1,2门,火力太弱,恐怕起不到任何作用。因为日军坦克一次使用至少数辆甚至数十辆,区区1,2门炮显然对付不了的,而且恐怕一次战斗就全部损失掉了。那么看起来,还是干脆将其集中编组成反坦克炮团,然后归属各战区使用比较实际。这样至少可以保证一定的火炮数量,也能保持每次都消灭一部分日军坦克。

所以,国民政府随后编组了独立炮兵团,抗战初期为反坦克炮兵51团和52团,都装备Pak 35/36 37毫米反坦克炮。

以炮兵52团为例,下辖3个营,每个营装备18门Pak 35/36 37毫米反坦克炮,全团装备48门炮。基本作战单位为连,每个连是6门炮,每门炮有一个炮兵班,共8人,包括炮长,炮手,装填手,2个弹药手和2个驾驶员,以及一个预备炮手(防止炮手伤亡)。

-------------------上图和下图的意大利的M1935 47毫米反坦克炮!这种反坦克炮是意大利在二战时期的主要火炮之一,不过性能也是很一般。国军之所以连这种炮也买,完全是饥不择食,没有办法了。这种火炮一共也只买了30门左右,实际上起不到什么作用,略胜于无而已!下下图则是国军另一种反坦克炮,苏罗通机关炮为首的20毫米防空机关炮。这些机关炮也是国军反坦克的支柱之一,只是它主要用于防空用途,很少用来打坦克!


萨沙


抗战中中国军队的武器装备层次不齐,因此有很多应对日军坦克等装甲目标的武器。

反坦克炮。反坦克炮可以说是抗战中中国军队极为稀有的武器装备,当时国民党军计划按照德军标准进行改编,因此进口了德制PAK36式37毫米反坦克炮,这种武器虽然只是小不点,但是应对日军的薄皮坦克是完全够用的,而且当时中国军队缺乏运输载具,这种轻型火炮通过人力或者牲畜也能运输。但是这种武器数量太少,很多精锐部队都未能使用上。

坦克。抗战中中国军队有一些坦克可用,比如苏制T26、德制2号坦克、美制M3轻型坦克、M4中型坦克,这些坦克在应对日军的坦克或者装甲车辆时是很不错的武器。但是这些武器也是太过稀少,而且其中美制坦克到达中国已经是战争后期。同时,实际上中日之间的坦克交锋十分稀少,大多都是步兵和对方的坦克对抗。

反坦克步枪、火箭筒。抗战中后期中国军队开始得到英美援助,比如英制博伊斯反坦克步枪、美制巴祖卡火箭筒等,都是很优秀的步兵反坦克武器。不过这些武器主要是中国驻印军、中国远征军才能得到。

而绝大多数的中国军队,大多只能使用集束手榴弹、炸药包、地雷等这些手段来攻击敌方坦克装甲兵器,而这往往会带来巨大的伤亡,因此面对敌军坦克等装甲目标中国军队是很吃亏的。


前沿阵地


全面抗战时期,中国军队反装甲武器有战车防御炮(简称战防炮)和机关炮(也称小钢炮),但数量不多,基本上依靠外国进口,自己并不能大量生产,满足作战需要。因此,除了少数国民政府中央军一个师装备一个连外(4门),大部分编成独立团,视战况紧急程度临时弹性配属。下面具体介绍几种反装甲武器型号。

德国莱菌金属Pak35/36型37毫米战防炮。卢沟桥事变之前,南京国民政府从德国至少购入184门,其中少量为摩托化牵引,大多数为骡马牵引,前者橡胶轮胎,后者木制车轮。全面抗战初期参加了淞沪会战、忻口会战、台儿庄战役。当时防守台儿庄的西北军官兵从未见过战防炮,起初很怀疑这么小的炮能打坦克,见识过威力后无不欢呼雀跃。


意大利百禄M1935型47毫米战防炮。这种炮可以分拆驮载,在意大利军队也被当作山炮以供山地师使用。国民政府军队装备不多,李玉堂第3师有一个连,杜聿明陆军装甲兵团战防炮营有一个连。台儿庄战役后期,第3师的这个连曾经单独抽调参战。


苏联M1930型37毫米战防炮。该炮属于仿制品,外观、性能和德国的差不多,但品质、精度不在一个档次。苏联援华抗日,大量售于国民政府,据参加验收工作的兵工署专家回忆,有些还是"二手货","磨损严重,无法保证射击之精确"。不过有总比没有好吧,英美列强又不肯卖。军政部利用苏联战防炮编成炮兵第53、第54、第55团,哪里需要调配哪里。

瑞士苏罗通S5-106型20毫米机关包。其实也是德国制造,只不过为了规避凡尔赛和约之限制,在境外开设的子公司而己。别看这种小钢炮不起眼,用处可大了,国民政府军即打坦克,也打飞机,射击分为单放、点放,以及全自动射击。关键还小巧灵活,甚至可折分成八个部件,适合运动战,想撤就撤,打一炮换一个地方也方便。

由此可见,战时制约中国军队反装甲能力的,不是日本鬼子的坦克有多厉害,主要问题是反坦克武器太少。同意的朋友请点赞,请多多转发。


冯杰


说起抗日战争时我军的反装甲力量,不由的让我想起了《我的团长我的团》里孟凡了连队打坦克那一幕,一边日军坦克在缓慢开动,一边国军士兵用大刀片子,枪托在坦克上砸。相比于国军抱着手榴弹的人肉炸弹与日军坦克同归于尽,这种迎击坦克的国军显的更写实,也让我久久难以平静。



抗战时期我军没有多少反装甲力量,仅有的坦克力量是徐庭瑶创建的“陆军装甲兵团”,拥有“克虏伯”战车16辆.意大利CV-33超轻型坦克20辆。而且这个装甲力量在“淞沪战役”中基本消耗殆尽,这点力量一定程度上可以作为反击日军装甲的力量。



另外在抗战之前,国民政府采购过一批德制的PAK35/36 37毫米反坦克炮,整个抗日战争期间总装备不到200门,且属于“易耗品”,一旦被日军发现,作为首要打击目标。



反坦克枪国军几乎没有。连20mm机关炮也用来打坦克(其主要作用是用来防空,打坦克是副业中的副业)最后就是靠敢死队员抱着集束手榴弹冲到日军坦克下引爆。这些大概是抗日战争时期我国能用到的反装甲力量。



相比于落后的武器装备,战术的僵化更为致命,凭借中国军民的一腔热血,如果组织得当,日本的坦克并不难应付,可事与愿违,几乎没有协同作战思想,各自为战。甚至很多士兵看到坦克都大惊失色。抗战十四年完全是靠中国军民的血肉换来的胜利。向先烈们致敬。


快速军事一点通


抗日战争时期,我国积贫积弱,基本没有有效的反装甲武器,只有一些简单武器,主要是战防炮、集束手榴弹、地雷和人肉炸弹,也有少部分反坦克枪。




步兵能够打击装甲武器的主要有反坦克枪、反坦克手榴弹、反坦克地雷,这些武器虽然从坦克出现在战场时,便被研发出来,当时的中国军队曾引进过反坦克枪,但是后来淘汰了,在中国远征军中有使用英制反坦克枪,在其他抗日战场上中国军队就用人绑上炸弹去炸日寇的坦克,就如影视剧中那样惨烈。


当时战场上大多数部队都寄希望于“肉弹”,只有少数部队拥有一小部分战防炮,这些战防炮主要是从德国进口的,到全面抗战爆发时只装备了36师、87师、88师、教导总队等德系部队,总共也只有几十门。

哎、当时的中国惨啊!只能说感谢英烈们!


司马长史


抗日战争期间我军基本上没有有效的反战车手段,国民政府手里好歹还有些战防炮,八路军这边就只能上集束手榴弹了,最多加上地雷。其实对付日本人的薄皮坦克还是有土办法可行的:

1、“莫洛托夫鸡尾酒”。其实就是汽油混合物,利用高温对敌人坦克造成杀伤。可即便如此八路军也没有能力制造,因为我们缺少汽油也没有橡胶。



2、没良心炮。看过《大决战》的人都知道我军的这款利器,利用爆炸产生的冲击波杀伤对手。可惜这种武器对炸药的使用量很大,抗日战争时期我军炸药产量有限,做手榴弹和地雷还不够呢,实在经不起消耗。

想看更多靠谱回答,请关注本人,谢谢!


网文专精


抗日战争开始的时候 中国军队的反装甲力量是比较弱的。

一、没有步兵反装甲装备

当时火箭筒、无后坐力炮等比较高效的步兵反装甲装备还没有出现,步兵能够用来打击装甲车辆的武器主要是反坦克枪、反坦克手榴弹和反坦克地雷。而这三种装备中国军队都没有,所以只能采取步兵携带集束手榴弹的方式,往往牺牲很大而收效甚微。



反坦克枪可以对付装甲车和日本的薄皮豆战车,但是中国却根本没有进口这一比较廉价的武器



缺乏反坦克武器的中国军人,只能寄希望于“肉弹”

二、反坦克炮很少

当时中国军队最主要的反坦克武器就是从德国进口的PaK-35/36型战防炮(战车防御炮的简称,中日都称坦克为战车),但因该炮接收较晚,到抗战全面爆发时,真正成建制编入该炮的只有第36师、第87师、第88师、教导总队、装甲兵团和税警总团。其中,每师、税警总团有一个4门制(一说6门制)战防炮连,中央军校教导总队每个团有一个6门制战防炮连,装甲兵团有一个战防炮营(辖3个6门制战防炮连)。



也就是说,两百万中国军队,只有可怜的50-60门战防炮,而且绝大多数部队根本没有,即使有战防炮的部队,一个师只有几门,怎么能挡住日军坦克部队的冲击呢?



三、拥有反坦克能力的坦克很少

前文所述的装甲兵团,是当时中国唯一的装甲部队,有三个战车连,其中两个连装备的战车都只有机枪,无法承担反坦克的任务。只有一个连的英国维克斯六吨坦克有炮,可以击毁日军坦克。



维克斯六吨坦克,战争初期是唯一可以击毁日本装甲车的中国坦克

这个连有多少坦克呢,只有16辆,无疑是杯水车薪。 直到后来苏联提供援助,得到了八十余辆T26坦克,才稍显充实。不过中国军队在运用坦克方面的能力很弱,从未考虑将坦克分散到前线部队作为机动反坦克力量使用。



苏联援助的T26坦克,但其在中国战场发挥作用很有限,不如同期在西班牙战场的表现。


海军史研究会员


刀君作答

抗日战争时“我军”反装甲武器,刀君明确两个问题。先是我军指中国抗日军队,再来说反装甲的装甲是不是指日本的战车式坦克?

刀君说中国战场上没有欧洲战场上那样的坦克大战,是因为交战双方国力都不强。日军所谓“坦克”的装甲厚度不到20mm ,这样的双方基本不会配备什么反装甲武器,常规的机炮和战车炮就可以解决战场上的坦克。



日本89式坦克,装甲厚20mm

日本坦克的不足有三大原因:

  1. 坦克制造思想问题:日本在一战后由于看到自己学习的典范德军被法国打败,便迅速更换学习对象。全盘吸收了法国陆军的作战思想。认为坦克是车体轻,装甲薄,速度快的“骑兵”战车。这就是在中国战场上出现的89式甲型(水冷汽油机)和乙型(风冷柴油机)坦克。还有一款叫94式豆战车,重2.7吨,全车只有一挺7.7mm 的机枪。原谅刀君不认为那是坦克吧。
  2. 战术运用不当问题:日军在战术上却没有像德国那样把坦克集中组建冲击旅(大队)或团(中队)的建制。1936-1937年约有1000辆89式坦克在中国战场上,却分属不同步兵师团。依赖一战时步坦协同的密集冲锋战术,初期由于国军装备差而被突破防线,到1938年徐州会战时,国军开始运用反战车炮和20mm 的机炮有效制衡了这种战术。
  3. 战争资源调配问题:日本的浸碳钢全被海军拿去建造军舰,油料被空军使用,坦克炮没有钨金属做穿甲弹。所以陆军的坦克普遍使用效率低,与其说是装甲车不去说是铁皮移动炮。太平洋战场上美军一度研究过用工业产品盐酸做炮弹来腐蚀日本坦克。

国军的意制CV-33超轻型坦克,装甲厚15mm


反观国军初期确实没有有效制衡日军坦克的武器,唯一的坦克师也是从德,意购买的薄皮轻坦克。在台儿庄战役中消耗殆尽。但在39年后部队配备了20mm 机炮就有了改观。后期日军的坦克数量越来越稀少,且得不到补充(太平洋战场的资源耗竭)也就没有必要扩大反装甲武器的购买了。至于游击队和八路军很少碰上日军坦克,加上物资缺乏,也就没有正式的反坦克武器了。

锻刀炼心


抗战时期我抗日军民的反坦克力量是薄弱点,这主要是当时国力“积贫积弱”,国家处于生产力低下的农业国,不可能为军队提供高性能的各种装备,主要武器仍然需要进口。


这两张照片上坦克,就是当时在抗日战场上“肆虐中华大地”
的日寇94式超轻型坦克(上)、95式轻型坦克(它们的性能资料上都有,就不啰嗦了),之所以选择这两张照片是让我们很直观的比较出这两型坦克的大小,这两张照片分别拍摄于“诺门坎战役”和“硫磺岛战役”与苏军和美军战士的身材相比较,它们确实非常的渺小!但就是这样渺小的坦克,也对当时的我抗日军民构成了重大威胁!

那么,我抗日军民当时有可以消灭它们的武器吗?回答是有!就是上面两张图片上 德制PAK37型“战车防御炮”(简称“战防炮”)它是上个世纪20年代中国和德国关系“比较融洽”的时候,开展军事合作期间,30年代中期从德国进口的,装备在“德械师”……。PAK37型采用的是加农炮身管,炮管长42倍口径、射程在4000米左右,穿甲深度在25㎜,这已经可以“罐开”94/95式坦克任何部位的装甲!但,当时我抗日军民拥有的PAK37数量太少!仅300门左右,全军分配寥寥…PAK37战防炮确实在抗战中发挥了作用,八·一三淞沪抗战的时候,杜聿明的部队就用它击毁过日寇十几辆坦克和装甲车,确实延缓了日寇的进攻!
我抗日军民还拥有“隆美尔元帅之锤”,著名的 克虏伯88㎜高炮!也是全面抗战爆发前从德国引进的,但是没有“学习”隆美尔的战术,并且抗战爆发以后德国停止了炮弹供应,国内也不能生产,加之炮本身数量就稀少,所以它们没有抗击日寇坦克的记录!
还有这种 瑞典博福斯公司生产的20㎜高射炮

,它们连同与它同口径,性能几乎一样的瑞士厄利空20高炮和法国施耐德20高炮,在我国也有几百门,除了抗击日寇的“空中飞贼”以外,确实还消灭日寇的坦克,“武汉会战”的时候就摧毁过多辆日寇的坦克。

总得来说,由于当时我抗日军民手中武器装备缺乏,专业的反坦克武器确实是“缺而少”!专业的反装甲武器就是PAK37炮,非专业的是以20㎜口径为主高射炮。

到了1942年日本偷袭珍珠港以后美国参战,这时候大量的美军装备进入我国,也使得我抗日军民手中的装备略有改善,图片上是 我远征军战士正在使用美制“巴祖卡”火箭筒,反击占领云南腾冲的日寇!图中出现了两具“巴祖卡”火箭筒,土坯房边上那位战士拿着“汤普森”冲锋枪担任警戒,他边上那些圆筒就是“巴祖卡”的炮弹。但是,“巴祖卡”火箭筒来到中国战场多用于摧毁日寇的碉堡、火力点…似乎没有进行过反装甲任务,也没有摧毁过日寇坦克的记录。

以上,就是我抗战时期军民手里的主要反装甲武器。

14年的英勇抗战,我抗日军民用血肉筑起了新的长城!虽然武器低劣,但是我们是为了国家而战!我们绝不屈服!

向为保卫国家而英勇牺牲的我抗日军民致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