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说一个文化程度不高的人,突然喜欢上了哲学,这是怎么一回事?

山西王宁宁


我来回答比较合适,因为这个过程和我有点相似。历史,心理学,哲学(包括宗教)都是我有了一定的阅历和对人生有了些认识才产生兴趣的。而恰恰相反,以前的兴趣荡然无存,例如,电视剧和看电影,一分钟都看不进去,游戏玩不进去,歌听不进去。大概是人生的各种体验逼迫你去思考一些问题,人活着到底是为了什么,怎么活为何还有烦恼和痛苦,于是开启对心理学的兴趣,发现它只是梳理种种心理变化过程,告诉你可能的原因,但肯本解决不了问题。于是便掉头寻找别人是怎么样,迫切的想了解别人的心理,历史便成为兴趣的内容,历史了解一些后,发现历史不过是人性在不同时间重复不同的现象而已,最后上升到物质哲学,意识哲学,正如我们身在城市道路,却不知在城市的位置,于是打开地图,从最高点往下看才能身临其境有了方位感和落脚感一样的道理,于是对宇宙学有了兴趣,可是宇宙又是个没有答案的谜团,最后回归宗教。


蓬蒿人ok


无论文化程度高与低,喜欢哲学,大概率上是因为认识到哲学在整个思维逻辑上的辅助作用。 一定程度的文化积累可辅助我们对这个世界有一个初步了解,这个初步了解有助于我们在哲学上的把握。但对这个世界有这个初步了解的方法不一定就非要通过在学校学习这一种途径。 大量生活阅历,大量思考也可以。

【一】两者各自界定

1、文化程度指的是,学习者基于当前世界在语数外、政史地、物化生等基本事项层面上的一种学习程度证明。

而这所有的科目,其基础点又都是生活,是在大量生活的基础上提炼升华的逻辑层面上的学说理论。 因此,学习之后,有助于快速了解这个世界。

2、哲学指的是,基于大量生活,从宏观层面把握现存世界宇宙在深层次的脉络关系。

【二】两者关系

1、文化程度不高阻碍哲学的理解

基于这两者的意义,我们可以知道,如果说文化程度是地基,那么,哲学就可能是建筑。

因此,从通常意义上来讲,文化程度是1.0版本的话,那哲学就会是2.0版本。 出于这个方面考虑,文化程度在很大程度上会影响一个人在哲学方面的把控。

2、文化程度高阻碍哲学的理解

文化程度不高阻碍哲学的理解这一点很多人会认可,但文化程度高为什么又会阻碍对哲学的理解呢?

那是因为,现有文化程度所界定的范围是对既有学科的学习掌握。而任何既有学科就已经证明是经验性的,已经有的。

因此,一定程度的文化程度有利于我们对哲学的把控,但一旦过度,就会因为在思维层面受困于前人的思维逻辑,而出现把书读死的状况。 因为思维被既有观念逻辑困住,因此,在哲学的研究上,就容易陷进一种思维逻辑出不来,哲学自然也就研究不好。

3、大量生活实践弥补文化程度不足

以上说了文化程度过高和过低都不利于我们对哲学的把控,那么,文化程度低的人就真的研究不好哲学吗?

非也。

有很多文化程度低的人,善于观察生活,善于总结反省,因此,哪怕没有学习那么多课本知识,但因为见得多,知道的多,对生活自然就通透得多。

因此,可以说,对生活大量观察大量总结弥补了文化程度不高的部分。那么,相应的,研究起哲学来,自然就顺利很多。

【综上】

因此才说,一定程度的文化积累有助于我们对这个世界有一个初步了解,这个初步了解有助于我们在哲学上的把握。但对这个世界有这个初步了解的方法不一定就非要通过在学校学习这一种方式。

只能说,在学校学习对大部分人来讲,是一种较为便利快捷的方式。

而文化程度不高的人只不过是没有通过在学校学习这一种方式去认识这个世界,但并不妨碍其在非学校的场合和时间,对这个世界的研究以及对事物本质关系脉络的探讨。


空空杳


文化程度不高的人,喜欢上了哲学。是怎么回事?

人为万物之灵长,与其他动植物最大的区别就是人类具备着更强的独立思考能力。



喜欢一个人、一件事,有时候往往是没有理由的。无论是哲学还是任何其余学科,都是这样。

所以,喜欢哲学跟文化程度完全没有关系。

教授博士研究生可以喜欢,本科研究生一样可以,甚至没有文化的人,依然有这个权利,也有这种可能。

那么题主提到的文化程度是否并不重要呢?当然也并不是这样。

比如,一个人具体研究到什么程度,学习到什么境界,就与其个人的文化程度、思考能力、逻辑能力等等素质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



那么,为什么会有那么多人会喜欢哲学,而且往往喜欢的哲学这门学科的人群文化程度参差不齐呢?

在所有学科当中,哲学是最具魅力的一门学科。

我们在日常生活中,无时无刻不在主动或者被动地去理解哲学并且运用哲学。

叙述往往是很枯燥而且难以理解的,那么我们不妨来举些例子说明一下。

其实,这里的“举例子”,已经运用了哲学观念。将抽象的道理,通过举例来加以说明,让大脑由最初的逻辑模式,直接形成了画面模式。



举例:我们常说这个人做事太感性了,有点冲动,要是能够理性一点就好了。

为什么感性太过,我们就自然而然想到用理性来与之平衡呢?

其实这里也是哲学,无非是辩证思考模式,也是我们老祖宗提到过的“阴阳”体系。我们无时无刻不在运用者哲学,但是真正能够去思考、去探索的人,却是少之又少。

哲学,就是将这些普遍而又普通的宇宙规律,进行归纳、总结。



如果有一天,你开始思考一些奇怪的问题。比如世界会不会崩塌?氧气会不会用光?一年为什么有四季?

那么,恭喜你,这个时候你已经在研究哲学了。具体是否能够得到答案,就是区分哲学家与普通人的标准了。



所以,往往经历了是人生坎坷,见识了人生百态,再或者遇到了一些颠覆自己三观的神奇经历的人,就特别容易喜欢上哲学。

己亥季春,易小生。


玄学易小生


文化程度高低与喜欢哲学,其实并没有什么冲突,并不值得奇怪。

我们还是来讨论一下为什么一个人突然就喜欢上了哲学这个问题。

哲学是什么?

有人说哲学是理论化、系统化的世界观、是世界观的理论体系。

有人说哲学是关于自然知识、社会知识和思维知识的概括和总结。

还有人说哲学既是理论化的世界观,又是方法论,是世界观与方法论的统一。

而我却觉得哲学是人们探讨真理之路的过程!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从古至今的各种世界观,方法论,都只是相对正确,可能当前得到了所有人的认可,可是却在未来就被推翻了,这样的例子很多,我们就举一个大家都知道的问题,比如,古时候,中国人普片认为天圆地方,而那时候这种认识就被认定为绝对正确的,可是到了后来,就有人提出了质疑,并且最终得出了地球是圆的,天空无边无尽的概念,而这个概念一直沿用到了今天。

所以,很多当时被认可的事情,到了后世,很可能就会被推翻,这也是为什么我说哲学是人们探讨真理之路的过程的原因。

接下来,我们来想想为什么一个人突然就喜欢哲学了?

这个问题,其实答案很多,我就说上几种吧。

第一种可能,这人被打击到了,有人说他一点都不懂哲学,为了打脸回去,所以突然开始拼命吸收哲学知识,却被人误以为他是喜欢哲学。

第二种可能,他喜欢的女孩很喜欢哲学,所以他就投其所好了。

第三种可能,经历了一些事情,让他感觉自己的认知不够,所以开始接触哲学。

第四种可能,偶然之间接触到了一些哲学理论,击中了他的内心,触电了,从而不可自拔的喜欢上了哲学。

这四种是我大致上能想到的情况,当然还有无数种可能,就只有让大家给补充了。


小小二哥2


首先哲学和文化程度高低有关,但不是因果关系,只是文化程度高的人更容易喜欢哲学。

艺术和宗教的大家研究到最后殊途同归,都是哲学,而艺术和宗教对于文化程度高低的影响不大,一个大画家不一定是某某大学毕业的高材生。

哲学是对生活的理解,就好像大画家梵高,21岁开始学画,28岁就去世了,7年的时间就给世界留下了非常丰富的文化遗产,他的文化水平一点都不高,甚至在绘画技巧上都不如现在任何一个美术学校的在校生,但是他对于生活的理解高于大部分人,所以他的画被流传至今。

于此同时宗教也是一样,佛教的悟性也和文化水平没有太大关系,但不可否认的是文化程度高的人对于哲学思想的悟性会稍微高一些。

所以很多文化程度低的人只是因为一些不可控的客观原因没有收到良好的科学文化教育,但是如果本人对于生命的思考和热爱并不影响他喜欢哲学,哲学是一个非常普世的学科。



浪子逆爱


哲学,其实就是普通民众生活知识中的一种;同诸如柴米油盐酱醋茶稍稍不同,哲学的主要实用在健脑,就是让人不做蠢事;直白地说哲学,是让人聪明的学说(知识)。

哲学也有高大上的式样,叫关于世界观和方法论的学说;在哲学的语境里的式样必须要文绉绉体面一点。

社会的精英们常常拿体面说事,说主义、说信仰、说社会、说幸福,等等,这种体面跟精英始祖孔老二一个调调:劳心者治人;治人最简单的法则:愚人;通常而言,精英们一定要让哲学远离民众;从来的历史如此。

也有例外,毛泽东就说过:“让哲学成为普通民众的思想武器”。

顺便告诉你,毛泽东先生的学历中专;

中专,论文化程度你说高不高?

论哲学对人类文明的普及,无人能及;他让世界看到一个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境地。

有很多原因会让文化程度不高的人喜欢哲学,我猜、你是被精英们骗出歹活的顽强理由。


胡湘闽


哲学是一个和文化程度学历关联并不大的学科。只要有足够的悟性,心存疑问,喜欢对世界对人生进行思考就会喜欢上哲学。

哲学不像科学或是某些需要深厚基础的学科,哲学离每个人的距离最近,也是距离最远的,因为哲学入门容易,但是很多哲学问题,没有极高的智慧没有极高的悟性根本无法回答,或是回答的很肤浅比较片面。

突然喜欢上哲学说明了你是一个爱思考有悟性有精神追求的哲思者。


上天也逍遥


文化程度并不能代表一个人的思想程度。

首先,不是每个人都能有接受教育的环境,有些人文化程度不高,只是因为家庭环境不允许他接受更高更好的教育,这种人,如果是悟性强天赋好的,即便文化程度不高,也能在社会中混得很好,比如:李嘉诚、霍英东、曹德旺……等等白手起家的商业大佬。

即便是一些不知道的普通人中,也存在不少文化程度低但干得出一番事业的,这种人我相信我们身边或多或少都有。

道理都是互通的,文化程度并不能说明一个人笨或者傻,只能说明在文化这方面上不够喜爱与专注,或者受教育的条件有限。

其次,喜欢哲学跟文化程度并没有必然关系。任何一个人,只要懂得看书识字,就已经有条件可以学哲学。哲学一直被宣传得很高大上,但本质上,就是我们对这个世界的思考,对真理的追求。即便是一个完全没读过书的人,只要懂得思考,心中也一定会对这个世界充满好奇。

只要有好奇,想知道答案,就已经萌发了一定的对哲学的追求。


故事掌柜


文化程度跟文凭等级是两回事,不要把文凭等于文化,文凭是文凭,文化是文化,现在人多数被把文凭等级当成文化程度的参考标准,实际这是对文化的曲解。

学文化是使人头脑越来越有逻辑思维能力,而不是使人越来思维混乱,现在一些读书多的天天背着一些思维混乱的语录却不知自己思维混乱,还每天到处背着这些思维混乱的语录显摆自己有文化水平,能说会道。

这些人今天背着善有善报恶有恶报不是不服是时候未到,明天他又会说人善被人骑,马善被人欺,今天背着浪子回头金不换,明天他又会说好马不吃回头草,今天他背着男子汉大丈夫能屈能伸,明天又会说男子汉大仗夫宁死不屈,今天会背着用人不疑疑人不用,明天又会说害人之心不可有防人之心不可无。

这些背着说着这些思维混乱的语录,一看读的书还不少就文凭来说吗连博士在博士都有,而且经常用这些混乱的语录写着文章来给自己说服力,什么今天俗话说,明天古人说,后天人们常说,在不行在来个孔老二说,子曰之乎者也说。但你仔细去看他们这些文凭等级超高的今天说的却跟明天说的话打着架。

难道读书读多了是为了让一个人逻辑思维越来越混乱吗?如果是这样读书的意义是什么?难道真如某些王八蛋说的糊涂是生种智慧吗?在来思维混乱一点,是不是智慧是一种糊涂啊?

既然很多有文凭的人读书读成思维混乱,文凭等级不高的只有初中或小学文凭的爱上哲学,这有什么关系,通过哲学比你这些读死书的思维混乱的高等级文凭的人还思维清昕,那文凭等级不高的人能通过学习哲学使自己思维逻辑能力增加这没意义吗?


隆中知鸟


如题。我的实际经历引致而出的感触是,文化程度高的人,未必一定富含哲思的头脑。而趋向哲思的途径,却未必是必经”有文化”这个关隘的。许多的启迪,常常偏爱擅于思想和考虑的人们。其实,就人类的原始渊源而言,也是先有了哲学家的,而不是先有了文化的。文化的出现,是在产生了哲学家之后的事情。我们现在为什么会常常好奇并且质疑”为什么一个文化不高的人,会突然喜欢上哲学了”这样的问题呢?就是我们主观片面到自感文化程度造就了哲学。事实上就史实而言其实不是这样的。关于这个思想的感触来源,以我所感,它一如”仓颉造了字。而不是字造了仓颉”那样的顺序似的。我的感想就是如此的。也许是我过于浅薄的说法吧。敬候指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