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了解位于陕西咸阳的汉高祖刘邦和吕后的长陵吗?

liwei2004


在那个特别看重身后事的年代,刘邦称帝后没多久就开始着手建造长陵,现在的位置也就是咸阳市的东边。环境就不用说了,帝王的坟墓首先肯定要过风水这一关,什么依山傍水、风景秀丽、龙位高瞻等等一系列形容词。


长陵还有一个很少见的特点,那就是刘邦的墓和吕后的墓大小差不多,在那个特别讲究男尊女卑的年代,帝王的墓和皇后的墓一般大的情况几乎是不存在的。从这一点上也可以间接看出,刘邦死后吕后当时的势力有多大,绝对的权力可以改变前世传统一点儿都不差。


长陵的建筑是仿照当时长安皇宫的布局,各种大型宫殿也是一应俱全。长陵不但有皇室的陵墓,而且还有一些开国老臣或有特殊贡献的重臣们的陵墓,能和皇帝葬在一起是一个多么至高无上的荣耀,刘邦的这一举措有点像后世清朝“配享太庙”。可不幸的是长陵和大多古代皇陵一样被盗掘,西汉灭亡后起义军先是踏平长安,随后就掉头开始在长陵挖坟掘墓,所以现在呈现在我们面前的长陵好像总感觉缺了点儿什么。


追记历史


西汉开国皇帝汉高祖刘邦的陵墓——长陵位于今天陕西省咸阳市渭城区(托管给西咸新区秦汉新城管理)。

西汉实行皇帝和皇后“同茔不同穴”的丧葬制度,也就说皇帝和皇后埋葬在同一个陵园而不埋葬在同一个墓穴之中。公元前195年,刘邦入葬长陵。公元前180年吕后死亡,埋葬在了长陵。今天我们所说的长陵一般是指刘邦和吕后的合葬陵。

人们常常说刘邦是一个平民皇帝。他走进历史时的身份的确不高——泗水亭长。但是他凭借自己的胆识和气魄一路走来,开创了惊艳时光的西汉王朝。

在皇陵的选址上,汉高祖刘邦表现出了对江山社稷和子孙后代的无限希冀。他要仿照长安城的格局建造陵墓,还要能够长久地注视长安城里的一切。他把自己的陵地选在了渭河北岸的二级台地上,这里开阔肥沃,背倚泾河和嵕山,南临渭水,地势高亢平整,水深土厚,和汉长安城相距13公里。

长陵陵园呈长方形,南北长1000米,东西宽900米。他担心自己身后孤单,在修墓的同时,把有些势力的富豪人家迁徙到陵邑之中,让其将来供奉陵园。几年间,长陵邑的人口将近八万。陵园内有豪华的寝殿、便殿。寝殿是陵园中的正殿,按当时的礼制,后人们虔敬地在寝殿内设列了他的“衣冠几仗象生之具”,“宫人随鼓漏,理被枕,具盥水,陈严具”(《史记》),像他活着一样侍候。长陵在陵园里偏西的位置,状似覆斗,为夯土迭筑而成,陵墓封土的底部和顶部平面都是长方形,底部东西长153米、南北宽135米,顶部东西长55米,南北宽35米,封土高33米。

刘邦死后的二三十年间,先后有萧何、曹参、周勃,周亚夫、张耳等100多位跟随刘邦南征北战,立下汗马功劳的功臣和贵戚陪葬长陵,陪葬的墓群从陵园东门一直延伸到泾河岸边,东西长达七八公里。

晴空丽日之下,站在西汉未央宫前殿上北望汉高祖长陵及其陪葬墓,座座浅山东西逶迤而去,似乎一道游龙隆起在咸阳塬畔,气势恢宏壮观。而站在长陵眺望,南面的秦岭山脉则像一道佑护长安城的天然屏障,城里繁荣勃兴的景象尽收眼底。虽然长陵邑朱檐彩栋、深宫广院,日祭、岁祭的车马人流熙熙攘攘,可高祖刘邦还是不放心自己打下的江山,他的长陵以敦厚稳重、亘古不变的情态眺望着长安。

刘邦以后,又有八位西汉帝王入葬咸阳塬,加上陪葬的国戚重臣,咸阳塬上的墓冢达到800多座,在东西40公里的范围内形成了一道别样的风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