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溫杯,喝熱水根本就不養生,卻被吹上天了....

我已委託“維權騎士”為我的文章進行維權行動。

免責聲明:以下的文字,不做任何醫療建議,只做信息分享。

請隨意轉發到朋友圈,如需轉載請聯繫後臺。

本文5800,預計閱讀時間15分鐘。


“我胃不舒服” “多喝點熱水”

“感冒了,頭好疼” “多喝熱水”

“最近有點便秘“ “多喝點熱水吧”

多喝熱水,在很多暖男眼裡,那可是萬能的,喝熱水養生,彷彿在一夜之間變成了常識。


保溫杯,喝熱水根本就不養生,卻被吹上天了....

聽說,90後都開始用保溫杯養生了,稍微有點『養生常識』的人,都認為想健康,必須要喝熱水。

如果你敢喝涼水,那肯定會被別人教育一番。

我有一個朋友,他經常帶著保溫杯去吃牛油火鍋,說萬一太辣了就喝點熱水,他說:辣椒害怕熱水

看他每次吃完辣椒,又喝熱水,給嘴裡再添加一把火的感覺,看得我比他還爽。

很多出門旅行的大爺大媽,都喜歡背個熱水壺,困了累了,一杯熱水下肚,立馬元氣恢復,爬高上低都不費勁。

保溫杯,喝熱水根本就不養生,卻被吹上天了....

(搖滾樂隊黑豹鼓手保溫杯上熱搜)

不過,奇怪的是,在全世界範圍內,除了中國和少數亞洲國家,其他國家並沒有喝熱水的習慣,在國外待過的人,都知道,很多老人不僅僅享受不了熱水,甚至一年四季有喝冰水的習慣。

不過每當你說這一點,喝熱水的人會給你翻一個白眼,中國人和老外,體質能一樣嗎?

好啦,今天我們不爭論這個事情,我們來翻一翻歷史,到底是從什麼時候開始,喝熱水成了一項風靡全國的養生妙方?

什麼時候,喝熱水開始流行?

關於中國人是從什麼時候開始喝熱水的,有很多不一樣的說法。

“中國人喝了幾千年熱水了,這是老祖宗流傳下來的傳統” ——隔壁愛喝熱水的王大爺說。

王大爺這個說法,其實也沒錯,因為從古代開始,很多祖先就有喝開水的習慣,目前我們已經無法考據是什麼時候開始的。

曾有法國考古學家根據中國出土的陶器推斷,中國人喝熱水的習慣,有4000年的歷史,古書中也有記載這種飲水習慣。

為了淨化水質,古人發明了一種叫做“石子加熱法”的淨化方法。《周禮》有記載,往水中投擲熱石可滅蟲防疫。於是古人通過把小石子燒的滾燙放入水中來獲得熱水。《養生要集》中也有云:“凡煮水飲之,重病無緣生也。”

不過由於古時科技水平,經濟水平有限,能喝上熱水熱茶的人,只是那很小的一部分上層社會的人。

因為,不是每個家庭都買得起專門燒熱水的壺,不是每家人都捨得用柴火去燒熱水,只有來客人、或者老人、孕婦才能享受到喝熱水的待遇。

保溫杯,喝熱水根本就不養生,卻被吹上天了....

實際上,據社會學家考察,中國流行喝熱水的習慣,其實是一百年前的事,這個習慣是從民國時期開始的。

1862年,爆發了嚴重的霍亂疫情,每天的死亡人數可達到近3000人,其中許多人是正在進行起義(太平天國運動)的難民,疫情以上海為起點,不斷的向北擴散。

然而,南方沒有受到這種疾病的影響。當時南方和北方有一大不同就是,南方人更傾向喝熱水,雖然這並不是疫情被控制的真正原因。

但在當時,人們普遍認為,熱水救了南方人民的命。

到了民國時期,因為戰爭的關係,汙染非常嚴重,水質很差。隨著細菌學的傳入,“喝熱水更加衛生健康”的說法就有了一定的科學依據,當時國民政府也開始普及這樣的知識,呼籲起大家喝熱水。

保溫杯,喝熱水根本就不養生,卻被吹上天了....

國民黨的領導人蔣和宋美齡對這一觀念高度認可,1934年,蔣介石提出了“新生活運動”。

新生活運動是一項以轉換思想為主,從衣食住行方方面面,讓人民改頭換面的復興運動。在新生活運動的飲食部分,提出了“水不沸不喝“的觀點。

保溫杯,喝熱水根本就不養生,卻被吹上天了....

“新生活週刊”, 1934年,第一卷。

但是,當時正處於戰亂時期,這一倡議並沒有取得很大成功。

隨著傳統醫學在社會上得到廣泛接受,中國人對熱水的好感暴增,在19世紀30年代,長江三角洲附近比較繁華的地區出現了很多熱水店,例如“老虎灶”。

保溫杯,喝熱水根本就不養生,卻被吹上天了....

(轉自馬蜂窩 app)

他們賣的熱水不僅僅用於飲用,也用於洗滌,可見,人們已經逐漸把熱水看作是一種必然。

1949年新中國成立後,“喝熱水”“喝開水”,又被開始大力宣傳,1952年政府發起的全國愛國衛生運動中稱:“孩子們應當養成每天喝三次白開水的習慣。①

不過,全國多數人都能隨心所欲喝上熱水,已經是90年代中期了。

這就是喝熱水的歷史,對於平常老百姓來說,我們國人喝熱水真的沒多久。

多喝熱水,真的能養生嗎?

水本是water,抑或H2O,它沒有什麼特殊的營養成分,水確實是生命之源,對人體來說非常重要。

但是,熱水(hot water)有什麼特殊的供能嗎?本質上,它和涼水的區別就是hot,溫度不一樣。

其實回顧歷史,我們發現中國人選擇喝熱水,無外乎一個原因:淨化水質,把生水煮沸,殺菌,避免細菌感染,歐美有些發達國家,自來水都是直飲水,直接可以喝。

所以,按道理來說,只要燒開過的水就行,和溫度沒有關係,

你可以喝涼白開,不用喝熱水,也根本就不用買保溫壺。

但是,隨著很多養生專家的推廣,熱水慢慢的跟養生扯上了關係。

→熱水養生說法的來源,傳統中華醫學。

《黃帝內經》中有這樣一句話:“陰陽者,有名而無形。”陰陽不僅無形地影響著中國的文化,也影響著中國的醫學。

《傷寒例》中稱:“陽盛陰虛,汗之則死,下之則愈;陰盛陽虛,汗之則愈,下之則死。“中醫認為,每個人都是由“陰”和“陽”組成,一個人健康的狀態,則是陰和陽的平衡狀態。

傳統醫學認為:水能滋陰,而熱可以溫陽。這樣一來,熱水就既可以滋陰又可以溫陽。因此,喝熱水就變得很重要,特別是對女性來說,特殊時期一定要喝熱水。

但是,這些說法,現在看來,沒有太多現代科學依據,當然,

也可能是大部分科學家都不太懂溼寒、陰陽等理論。

當然,支持喝熱水的,不只是傳統醫學,還有一些理論,發現熱水的很多神奇功效。

→ 多喝熱水,能減肥?

熱水減肥的理論說,多喝熱水可以促進身體新陳代謝,同時,熱水也有助於更快的分解飲食中的脂肪分子,從而達到減肥目的。(看完有點蒙)

保溫杯,喝熱水根本就不養生,卻被吹上天了....

其實,喝水確實可以提高新陳代謝,但是效果也就是那麼一丁點,不值得一提,還有,實際上,涼水的效果更好一點,因為涼水變熱,再尿出來,會帶走一部分熱量。

減肥,還是少吃點碳水靠譜,別指望喝熱水減肥啦。

→喝熱水能排毒?

自然健康倡導者認為,熱水可能有助於身體排毒。當水溫度足以提高人體溫度時,會導致出汗,出汗驅逐毒素,可以幫助清潔毛孔。

按照這個理論,應該蒸桑拿效果最好,出汗排毒這個說法不能說毫無依據,但是,你為什麼不去運動出汗呢?

指望喝熱水出汗,得喝多少熱水啊,想多出點汗,還不如吃幾個朝天椒呢?

→ 多喝熱水,改善血液循環?

有些人認為,熱水有利於血管擴張,可以改善血液循環,幫助肌肉放鬆並減輕疼痛。

看似有道理,實際上作用不大。

保溫杯,喝熱水根本就不養生,卻被吹上天了....

→喝熱水能緩解便秘?

據說當一個人缺水時,小腸吸收大部分食物和飲用水的水分,這會導致脫水和排便困難。慢性脫水會引起便秘,和其他問題。

脫水的時候喝水確實有一定作用,但是,

喝涼水也有同樣的效果,沒必要喝熱水。

但是,便秘可沒有這麼簡單,原因很多,也非常複雜,所以,熱水能否起到作用,效果明不明顯,是很難說的。

長期喝太多熱水?可能會適得其反

→ 一天8杯水,本身就是錯誤的

“水是我們的生命之源,我們身體中有60%是水分”,這句話本身就有問題,其實,含量60%的物質是體液,其本質是電解質,而不是“水”。

其實,我們人體需要的是水分,而不是水,水分我們可以從水果,蔬菜,菜湯等各種食物中獲取,並非是只能從水中獲取。

1945年,美國國家研究委員會食品和營養委員提到:在大多數情況下,成年人的適當飲水量是每天2.5升,對於不同的人來說,一般的標準是每1卡路里食物1毫升,可是,其中大部分水,都來源於食物中。

有學者認為,因為忽略了“其中大部分水,都包含在食物中”這一點,才導致了一天八杯水的說法流行起來。②

其實,喝太多水,有時候可能會致命。

案例一:一名韓籍幼童得了盲腸炎,開刀,手術結束後醫生叫他多喝水,有天他一口氣喝了3600cc,導致了急性水中毒

案例二:一名28歲的加利福尼亞女子在參加廣播電臺的直播飲水比賽後死亡,三個小時內她喝了大約6升水,產生了嘔吐等症狀,隨後死於水中毒。

案例三:2002年《紐約時報》中,一名年僅十六歲的女孩在服用興奮劑後因飲用大量水導致死亡。③

喝太多水可能會導致稀釋性低鈉血癥,也就是水中毒,這是一種因為飲用過多水而導致的大腦功能受損。

之所以會出現這樣的情況是因為飲用大量的水會導致血液裡的水分增加,稀釋血液中的電解質N+。(鈉離子是細胞外液中帶正點的主要離子,能夠參與水的代謝,保證體內水的平衡。當鈉水平低於135mmol/l時,稱為低鈉血癥。)

當水分過多時,液體從細胞外部轉移至細胞內部,導致細胞膨脹,影響到腦細胞的運作,一般會導致頭痛、失語、精神錯亂、嗜睡、昏迷等症狀。嚴重可能會致命。相關閱讀→

→ 超過65度的水,食道癌風險飆升…

其實,溫水還好,喝太熱的水,無異於自殺。

很多人不管是喝茶,喝水,喝湯,都要趁熱喝,但這種飲食習慣其實是錯誤的。

常有人喝熱水燙到舌頭,而喝水時,水要經過口腔,食管才能到達胃部,口腔和食道黏膜的耐受溫度都只有50-60攝氏度,這意味著食管也有被燙傷的風險。

在以前的文章中,我們曾經提到過,在國際癌症研究機構(IARC)2016年發表的致癌物評估報告中,將高於65攝氏度的飲品列為IIA類致癌物。相關閱讀→趁熱吃,喝熱茶,根本就不養生,還可能養出癌症...

2019年3月,一項發表在《國際癌症雜誌》(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Cancer)上的超大規模研究

,又一次實錘認證這個理論。④

保溫杯,喝熱水根本就不養生,卻被吹上天了....

(喝熱茶,犯癌風險翻倍)

所以,飲用過燙的熱水,不僅僅不健康,還可能有很多潛在的風險。

人體胃腸道的適宜溫度在37.5-38攝氏度左右,這與人體的體溫接近,所以這個溫度的水才是最和適宜的,如果喜歡喝熱些的水,為了安全,只要不超過50度。

→保溫杯真的養生嗎?

一到冬天,不管老人、中年人、年輕人、幾乎人手一個保溫杯,泡枸杞,泡茶…我們一說起養生,就會想起保溫杯,可是保溫杯真的養生嗎??安全嗎???

不少人都有用保溫杯泡茶,裝果汁等習慣。然而現狀是,市場是有大量的粗製濫造的保溫杯,看著美觀,實際上不僅不耐用,而且有害健康。

江蘇省2016年對保溫杯產品的抽查檢測情況說明了一些問題,保溫杯裡盛放酸性果汁的話會釋放重金屬。

這樣可能不養生,反而養毒

保溫杯,喝熱水根本就不養生,卻被吹上天了....

保溫杯泡茶,可能導致茶葉品質下降

安徽農業大學茶與食品技術學院的科研人員曾就“保溫杯是否可以泡茶”進行了一系列的試驗。⑤

科研人員選用了同等分量的兩份綠茶,分別放入保溫杯和玻璃杯中用等量的水來沖泡,在沖泡5分,30分,一小時,兩小時,三小時後分別取樣,分析了茶湯中的成分變化。

保溫杯,喝熱水根本就不養生,卻被吹上天了....

實驗結果顯示,隨著時間推移,保溫杯中泡的茶水在短時間內迅速變黃變暗,而用玻璃杯泡的茶水顏色幾乎沒有改變。

接著,專家解釋說:“保溫杯可以較長時間維持高溫,茶在悶泡狀態下,質量會下降。“

使用保溫杯會使茶葉長時間浸泡在高溫之中,相當於在煮茶葉。茶葉中的營養價值會在高溫下被大量破壞,降低茶的營養價值。

所以,保溫杯不一定養生,只是被廠家或者偽科學專家宣傳的結果。

關鍵的瘦龍說

實際上,喝熱水只是一種讓自己舒服的生活方式,和養生沒有什麼關係。

不乾淨的水,燒開了再喝,這個沒有什麼問題,確實能殺菌,更加健康,衛生,但是,涼白開也行,真沒必要逼自己喝熱水。

現在的很多水是可以直接喝的,比如說外面賣的純淨水,礦泉水,還有桶裝水,都沒有問題。

很多人說,喝涼水胃不舒服,其實,可能只是你的胃部適應了那個溫度,稍微低一點,就會出現不適,類似的身體不適還有很多:

夏天在空調房待久了,出門曬一點太陽,就會頭暈。

冬天在暖氣房間待久了,出門凍一會就會感冒。

很久不運動,突然快跑50米,你可能一個禮拜腿都是酸的。

這就是人的特性,人體的很多功能和器官,都遵循『用進廢退』的原理,不用自然就會慢慢退化。

胃也是一個『用進廢退』的器官,經常吃消化好的食物,比如說稀飯,並不養胃,只是讓你的胃功能慢慢退化,經常喝熱水,當然受不了涼水的刺激。

我相信很多人會抬槓說,那我們每天吃秤砣,吃辣椒是不是就會好起來,當然不是,任何事情都要有度,

慢慢過渡,慢慢切換,慢慢適應。

中國人愛喝熱水,更多的是一百多年的宣傳和教育,流傳下來的生活習慣。

如果喝溫水能讓你心理上舒服一點,你可以繼續喝溫水,但是真的不建議喝太燙的水。

如果你不喜歡喝熱水,完全沒有必要逼自己喝,喝涼白開就好,因為,喝熱水和養生真的沒有一毛錢關係。

保溫杯,喝熱水根本就不養生,卻被吹上天了....

(叨叨完了,是不是又說多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