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進中科院蘭州分院】赤子丹心 上下求索——中科院蘭州分院科研人員群像

【壯麗70年·奮鬥新時代】

【走進中科院蘭州分院】

赤子丹心 上下求索

——中科院蘭州分院科研人員群像

開欄的話 今年是新中國成立70週年,也是中科院蘭州分院建院65週年。65年來,中科院蘭州分院系統各單位紮根祖國西部,湧現出一大批優秀的愛國知識分子和科研團隊,為我國科技創新事業和區域經濟社會發展作出了重要貢獻,他們用青春年華和無悔付出書寫了濃厚的“西部情懷”。從今天起,本報開設“走進中科院蘭州分院”專欄,集中報道他們紮根科研一線,報效國家、服務社會的感人事蹟,弘揚他們的愛國奮鬥精神,展現蘭州分院人的時代風采。

新甘肅·甘肅日報記者 秦 娜

【走進中科院蘭州分院】赤子丹心 上下求索——中科院蘭州分院科研人員群像

凍土科研人員進行青藏鐵路路基變形觀測。(本組圖片均由中科院蘭州分院提供)

【走進中科院蘭州分院】赤子丹心 上下求索——中科院蘭州分院科研人員群像

楊澄中院士(右一)

【走進中科院蘭州分院】赤子丹心 上下求索——中科院蘭州分院科研人員群像

施雅風院士(左一)

【走進中科院蘭州分院】赤子丹心 上下求索——中科院蘭州分院科研人員群像

程國棟院士(中)

【走進中科院蘭州分院】赤子丹心 上下求索——中科院蘭州分院科研人員群像

秦大河院士(前)

【走進中科院蘭州分院】赤子丹心 上下求索——中科院蘭州分院科研人員群像

賴遠明院士(中)

【走進中科院蘭州分院】赤子丹心 上下求索——中科院蘭州分院科研人員群像

劉維民院士(前右)

【走進中科院蘭州分院】赤子丹心 上下求索——中科院蘭州分院科研人員群像

王濤研究員(右)

65年前,作為中科院在西北佈局的重要科研基地,中科院蘭州分院正式成立。65年間,經過多次改革整合,在中科院蘭州分院的大家庭裡,中科院近代物理研究所、中科院蘭州化學物理研究所、中科院西北生態資源環境研究院“攜手並進”,共同締造了西北最大的科研搖籃。

65年,路漫修遠,蘭州分院的科研工作者櫛風沐雨、砥礪前行,貢獻卓著。

冰川、沙漠、鹽湖……在祖國最艱苦的地方,留下了他們孜孜探索的身影;原子核物理、航空航天、大氣物理、高原生物、油氣地質、文獻情報…在國家最需要的領域,他們揮灑熱血,奮鬥不止。

65年來,一代代科研工作者接力奔跑,創造了一個又一個科研奇蹟,使蘭州分院在重離子物理、固體潤滑材料、冰川凍土、沙漠化防治等領域,達到國家水準,進入國際梯隊。

赤子丹心,上下求索。為真理,為國家,更為中華民族之偉大復興。

光輝歲月 群星閃耀

翻開中科院蘭州分院的歷史,就有如走進科學的星空,可謂星光閃耀,楊澄中、施雅風、柳大綱、高由禧、張彭熹、高世揚、黨鴻辛、朱震達……一個個名字頂天立地,他們開重離子物理、冰川凍土、沙漠治理等研究之先河,並將這些研究推向世界科研舞臺。

核物理學家楊澄中院士,早在1957年就帶領一批青年科技人員從北京來到蘭州,創建了中科院近代物理研究所。在他的帶領下,當時國內最大的迴旋加速器——1.5米迴旋加速器於1963年建成出束,為我國的原子核物理創造了重要的實驗條件;他提出在蘭州建立大型分離扇重離子迴旋加速器的建議,並主持和參加相關概念性設計和立項論證。他為開拓和發展我國的原子核物理科學事業作出重要貢獻,也被稱為中國“重離子”的奠基人。

“中國冰川之父”施雅風院士,也是1957年從北京來到大西北的,他開創和推動了我國冰川物理、冰川水文、冰芯與環境等方面的研究,系統地發展了中國冰川學理論,把中國冰川學研究推向世界前沿。作為我國冰川科學事業的創始人,他組織摸清了中國冰川資源家底,推動了我國冰雪災害理論與防治研究,發展和豐富了中國第四紀冰川研究。他還是我國凍土研究的開拓者和泥石流研究的奠基人,是我國西北內陸河水資源系統研究的倡導者,為提升中國氣候環境變化研究水平作出了卓越貢獻。

“中國沙漠之父”朱震達院士,1966年從北京調往中科院蘭州治沙所工作。作為我國沙漠與沙漠化研究的創始人和奠基人,在他50年的科研生涯中,奠定和發展了中國治沙工程的理論,發展了中國風沙地貌學和沙漠科學,開拓了中國沙漠化及其防治的研究,使沙漠及沙漠化研究緊密結合國家經濟建設,在理論和生產實踐方面均取得顯著成就,並在國際上佔據整體領先地位。

……

老一輩科學家是先行者、是開拓者,更是領路人,他們有如燈塔,照亮了年輕一代前進的路。任時光飛逝,歷史不會忘記他們。

上世紀五六十年代,一大批大學生響應國家號召,奔赴大西北,來到中科院蘭州分院,逐漸成長為科研中堅力量。他們中有核物理學家魏寶文院士、凍土學家程國棟院士、潤滑材料專家薛群基院士、高原生物學家印象初院士……當然,還有中國第一位徒步橫穿南極的英雄秦大河院士。當年,正因為有這樣一批熱血青年,才有了蘭州分院的繁榮興盛、後繼有人。

接過前輩的接力棒,50後、60後、70後……沒有絲毫鬆懈,他們不斷汲取養分,迅速成長。中國冰芯研究開拓者姚檀棟院士,寒區工程、凍土專家賴遠明院士,固體潤滑材料專家劉維民院士,物理工程專家夏佳文院士,以及研究員王濤、馮起、王齊華、徐瑚珊、趙紅衛、肖國青、馬巍、夏春谷……他們在各自領域辛勤耕耘、不斷探索,為創建一流學科、服務國家重大需求貢獻力量。

65年來,從中科院蘭州分院先後走出了17位院士。國家科學基金創新群體,國家“973”項目首席科學家、國家“萬人計劃”入選者、 國家傑出青年基金獲得者……各類拔尖人才不斷湧現。

國家至上 碩果盈枝

65年來,中科院蘭州分院立足基礎研究,緊盯國家重大需求,服務國家重大戰略,一代代科研工作者前赴後繼,一支支創新團隊攻堅克難,取得了一項項重大成果。

基礎研究是科技發展的重要基石,自建院起,蘭州分院始終保持了一批精幹力量進行基礎研究,在世界學科前沿取得一批高水平成果。近代物理所在上世紀60年代順利完成了國防科研Ⅰ號和Ⅱ號任務,為我國氫彈的成功研製貢獻了力量;上世紀70年代以來,他們在國內率先開展了重離子物理研究,特別是1988年建成的重離子加速器,把我國的重離子物理研究迅速推向世界,取得了以新核素的合成和研究為代表的一批具有國際先進水平的科研成果。

據統計,自1978年以來,中科院蘭州分院取得各類科研成果2650餘項,國家和省部級以上重大成果960餘項,其中三項成果獲得國家科技進步特等獎。

由蘭州化物所主持完成的“順丁橡膠工業生產新技術”研究項目,打破了國外的技術封鎖和壟斷,形成了我國獨立自主的工業化技術,先後在國內建立了多套工業生產裝置,創造了巨大的經濟效益,為國家提供了急需的戰略物資。1985年,這一項目獲得國家科技進步特等獎。蘭州化物所研製的固體潤滑材料及特種潤滑油和潤滑脂,解決了中國航天、航空和戰略高技術領域的重大技術難題,在多型號成功應用,填補了國內空白,許多材料性能達到了國際同類材料的先進水平。

1958年,包蘭鐵路通車初期,深受風沙危害,火車被迫停開的情況時有發生。當時,中科院沙漠所沙坡頭站科研人員在火車穿越的50公里沿線開展了規模浩大的治沙工程。經過反覆試驗,他們在騰格裡沙漠南緣高大流沙區首創了“以固為主,固阻結合、機械固沙和生物固沙並舉”的流沙固定基本模式,創造性地建立了包蘭鐵路防沙體系和沙漠人工生態系統,包蘭鐵路從此免受“沙魔”侵擾。1988年,“包蘭鐵路沙坡頭段防沙治沙工程”榮獲國家科技進步特等獎。

2001年,青藏鐵路工程“上馬”,國家成立了以中科院寒區旱區環境與工程研究所為核心的攻關團隊,主要解決青藏鐵路凍土路基和寒區隧道問題。面對多年凍土、高寒缺氧、生態脆弱這三大世界級難題,科研攻關首先要做的是在青藏鐵路穿越500多公里多年凍土區時,提供技術保證凍土不融沉、路基始終穩定。面對當時國外專家“根本無法攻克”的斷言,科研團隊迎難而上,首次提出並應用了“主動冷卻”路基的理論和技術。2006年,青藏鐵路順利通車,不但實現了預期目標,還能確保在未來50年假設青藏高原氣溫上升2.6攝氏度的情況下,仍然保持凍土熱穩定。截至目前,青藏鐵路已安全運營13年,時速達到100公里/小時,是世界上多年凍土區列車跑得最快的鐵路。

2008年,“青藏鐵路工程”獲得國家科技進步特等獎,2017年,凍土與寒區工程研究創新團隊獲得國家科技進步獎創新團隊,成為甘肅歷史上首次獲此殊榮的科研團隊。

在2018年全國科學技術獎勵大會上,王濤團隊“風沙災害防止理論與關鍵技術應用”獲國家科技進步二等獎,王愛勤團隊“凹凸棒石高值利用技術開發與應用”獲國家技術發明二等獎……一批具有顯示度的科研成果開花結果。

戰“沙魔”、修“天路”……蘭州分院這支國家隊以大無畏的勇氣不斷創新、挑戰不可能,為保護國家生態安全、保障國家重大項目貢獻了科技力量,取得了巨大的社會和經濟效益。

奮鬥精神 代代相傳

沒有隨隨便便的成功,更沒有“得來全不費工夫”的成果。在無數光環的背後,是一代代蘭州分院人的無私奉獻和艱苦奮鬥。

楊澄中院士撲身科研,病倒前一年已常感腰痠,卻忙於工作忍著不看病。直到支撐不住才住進醫院,被診斷為多發性骨髓瘤。當時從透視片看,他體內的骨頭已被病瘤侵蝕而佈滿小孔。重病住院期間,他仍在分析研究實驗數據,為研究生和業務骨幹講課。

施雅風院士一直工作到生命的最後一刻,在彌留之際,他曾遺憾地對學生說,“我不能再為社會做事兒了”。

朱震達院士一生信守“要做沙漠治理道路上一粒有用的石子”的人生格言,退休後仍四處調研考察,為沙漠化治理奔走,直到突發腦溢血倒在病床上。

……

回顧老一輩科學家的人生,他們無不是奮鬥到老、科研到老,支撐他們從艱苦歲月一路走下來的是對腳下這片土地的熱愛,是對科研事業的信仰。時至今日,愛國、奮鬥、奉獻……這些精神特質早已融入蘭州分院人的血液裡。

在南極、北極、青藏高原科考;在冰川、沙漠、茫茫戈壁冒險……和人們印象中的科研工作不同,蘭州分院的許多科研人員常年在野外進行科考,對他們來說,真的是在用生命做科研事業。

1989年,秦大河參加人類第一次徒步橫穿南極科考。出發前,他被檢查出10顆牙齒有些小毛病,如果在南極期間牙齒髮炎,後果不堪設想,醫生給出的建議是全部拔掉。秦大河沒有一絲猶豫,只說了一句:拔。在那場歷時220天,行程5900多公里的危險徒步之旅中,秦大河遭遇了可怕的暴風雪、冰裂隙……臉部被嚴重凍傷,體重足足下降了32斤。在極其惡劣的氣候條件下,秦大河完成了“不可接近地區”雪坑採樣,並在超負荷情況下,堅持揹回了珍貴的冰雪樣品。日後,正是通過對這些樣品的分析研究,使我國冰川學有了質的飛躍,在國際上有了一席之地。當年在很多人看來秦大河是在“玩兒命”,可在他眼裡,這都是應該做的。

低溫嚴寒、高原反應是“老朋友”;睡帳篷、吃冰雪是家常便飯……在凍土團隊沒有最苦,只有更苦。2001年,凍土專家吳青柏研究員和同事進入無人區開展青藏鐵路首次冬季調查,零下28攝氏度的低溫讓人苦不堪言,風颳在臉上像刀子,人站在冰面上被颳得到處亂“飛”;在青藏鐵路攻堅階段,被稱為“老黃牛”的劉永智一年中有9個月在高原做試驗、搞監測,後來下山體檢時,由於長期缺氧,血液濃稠到抽都抽不出來。

冰凍圈科學國家重點實驗室副主任吳通華研究員回憶,2012年,團隊在新疆若羌地區開展“青藏高原多年凍土調查項目”時,遭遇暴洪,車輛被洪水掀翻,當時很多人流著眼淚寫下了遺書……

在蘭州分院,從來不缺少故事,故事裡有血有淚,有苦有累,但是沒有後悔。蘭州分院科研人員紮根西部、默默堅守,甘坐“冷板凳”,把一個個冷門研究變成了“熱學科”,在科研中實現著人生價值。

65年來,特別能吃苦、特別能忍耐、特別能奉獻的“駱駝精神”“犛牛精神”,已經化為蘭州分院人強大的精神動力,激勵著一代又一代年輕人在祖國大地放飛科研夢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