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事业单位混迹一生,无行政职务是一种什么体验?

刘屹珺


感谢楼主提出来这个问题啊。首先这个问题我是这么看的。现在把社会上有一些事业单位和一些比照事业单位。嗯,事业单位我就不用多说了,大家都知道,政府部门啊或者是一些行政部门。这个比照的事业单位呢,就是说像一些民办的大学,还有一些民营医院,类似于这种,打个擦边球。



那这里呢,我就说一下一个比较的这种类似于事业单位的这种单位,因为我本身在这种单位工作。我这里呢是一所民办的大学高校,这个大学呢,前身是一所公办大学的二本,转制过来的一个独立学院。现在在这个全国的民办高校里,排名是在30~50这样吧。虽然说这块儿不是正经的这种公办高校,但是一些运作模式啊,包括这个教学理念和教学观念来说,都是延续以前公办高校的这种体制。嗯,这里面也包括这个人资这一块,这个职位的这种架构啊都是延续。

首先就是职位种类这一块,分三大块,一个是专业技能岗位。第二种就是说我现在在做这个叫管理岗位。第三种在我这块叫工勤岗位。在学校这个专业岗位主要是指教师这一块,他主要是评职称。根据您那个任教的这个年限,以及这个教课的学生满意度,每年都是说有晋级名额。当然这块你需要还有这个硬件的支撑,嗯,包括论文以及这个学术这块儿的一个带头人这块都有加分。具体因为我不是做这块,我只是了解。第2种管理岗这块是比较坑啊,因为本身在做这个吗?就是说,嗯,首先是需要这个论文支撑,在一个就需要这个入校的这种院龄支撑,还有就是说每年的绩效评比。岗位级别这块儿肯定跟那个公办大学这块有一定的差距了,我这块是分到5级岗,如果说想进4级的话就是很难很难了。基本十年没内不太可能了。最后一个就是工勤岗工勤岗这块,主要是做一些这个日常操作,包括这个检修啊,绿化这块,就是做实际工作,就不用多说了,比较辛苦一点,待遇但也比较差。

待遇这块吧,就是说老师这个岗位他是属于专职技术这块一般是在5000~8000左右吧,如果说有职称的话还能更高能过万。管理岗的话,这块应该是每个月正常是2000 3000左右吧,好一点的能到4000左右。工勤岗的话,普遍是在1600~1800之间,好一点能达到2000。

下面就说说一下工作环境和这个工作时间以及这个劳动强度。

首先这个工作环境呢,不用说了,就是说大学校园里这种绿化非常好的,再一个就是说这块卫生都不错。那跟一班那个企业这块比肯定是强很多。再一个就是工作时间这一块,大学这块实行的是早晨8:30,中午11:00,下午1:30,晚上4:30,嗯这么一个工作的时间,还是周末双休,我是遇到节假日都是正常休息,而且每年有大概三个月时间是带薪休假。最后一个就是劳动强度这一块,基本上强度不是特别大啊,主要就是说以管理为主,检查为主,统计上报,基本上就是说对学生的一些管理,对学校能源的一些管理,包括这个每个月的水电能源,还有这个园区绿化,一些实际的操作工作都是由这个工勤人员来做。总体来说工作还是比较轻松的。

最后就是说一下人际关系这一块儿吧,这块儿相对来说还是比较复杂,我来这块儿也是两年多了,这期间也见过,就是通过正常渠道面试过来的,还有一些就是通过一些关系进来的。通过关系进来的吧,基本上是每天没有什么实质性的工作,就是一些每天的报表,检查。通过面试来的,就是比较忙一点,就需要一些现场的实际的工作,有一些判断能力和分析能力,而且汇报的时候要注意,有些该说有些不该说的。但总体来说还是相对轻松一些。

最后就是说想澄清一点,民办高校他根本不是这种事业单位,它就是一种民营企业。但是它就是擦了这个公办高校这种边。所以说,如果楼主是真正的这种事业单位的话,嗯,建议就是说,如果家里条件好的话,可以一直做下去。但是如果现在社会压力大,家庭这块儿条件不允许的话,建议还是找一个能体现自身价值的工作。因为毕竟我们现在不是混日子的一代人。

感谢大家,如果喜欢的话可以点一下关注支持一下。


卑微不悲伤


我的经验是:不提副科与能力无关,与你自己会不会讨好领导或领导是不是生意人有关。

一辈子快下来了,在参公单位,参加工作不久就是办公室主任,后来科研室主任,电教室主任,培训部主任,就是没提副科,从开始年长的同事说:后生可畏,前途无量……领导说好好干给你个后备干部……结果30岁没后备,40岁没后备,30岁时组织部考核让提名两个后备干部,单位只推荐一个,40岁还是推荐一个,在45岁不再是考察对象了,单位才又推荐两个。一直想着当副科,结果过了50还没提副科,记得40岁左右时,友邻单位考察,对方单位的领导特别欣赏我,问我,你怎么不是副科呢?我说我也不知道,连个后备干部也不是。领导说,等待!我说今年40多了,领导说:忍耐!我说45就不考察了。领导说:那就放弃……副科这件事情上真的很纠结,很绝望。可是到五十岁时,实行职级并行,一下成了乡副科19级!有种开云破雾,绝处逢生的感觉!

小单位,大道理:说你行你就行,不行也行,说你不行你就不行行也不行!不服不行!这样的遭遇都是你的领导所赐,关键是因为没笼络住一把手,逢年过节不去探望,平时不围绕左右吹拍,只信通过努力工作得到组织选拔。怕因为走暗道提拔辱没自尊。

后来有过来人提醒说,你过年一定要去领导家探望,并明白地提出:我想上个台阶了!不然人家怎么知道你想进步呢?我说:我鸟他了!不提也不去。

现在是不去也不误享受副科待遇!改革真的会让人变得更加有尊严!


心如止水57743976


一、事业编制转到公务员副科.

我有认识一个人,他基本上是在乡镇事业单位上呆了一辈子,现在已经基本上快到退休年龄了。

据说这个人以前是属于事业编制管理岗的,在乡镇上基本上是做了一辈子。后来是受到一些政策方面的影响,把他的事业编制管理岗的身份转成了公务员身份。再后来好像是公务员身份的人,有一个政策是工作期满多少年以后,他的待遇就转换成了副科级待遇,所以我认识的这个人基本上是在乡镇事业单位混迹一生,但是基本上没有混到什么领导职务,到了最后即将退休的时候拿到了副科级待遇而已。

这个人即将到退休年龄,本来前几年是想申请提前退休的,不过他们单位的领导给他说,如果退休的话工资可能会低很多,所以让他们先在单位呆着,而且他们分配的事情相当的少,基本上这个人在他们单位每天就在那里干坐着不做事情,而且工资水平还是挺不错的。



二、工人身份一辈子.

还有认识另外一个人,这个人的身份比较特殊,他以前是从部队当了十几年兵,转业回来到乡镇政府的事业单位;一般从部队转业回来,没有学历的话都是工人身份。

在乡镇政府事业单位中,如果身份是工人身份的话,顶多只能当一个主任,不能够当领导,所以这个人基本上是在乡镇做了一辈子,但是最终也没能够当领导。



饕餮视听


我是事业单位,今年28岁,工作5年了,我谈一下我的看法。

事业单位像一个围城,里面的人想出去,外面的人想进来,特别是外部环境发生变化,体制内的人有焦虑、有暗喜、也有悲愤。

现在你要是在我们这个年龄段谈起职位竞升,真的反响平平,好像很多人看透了一样,没有大家想的那样,反倒是对离开还是留下比较在意,至于其他的,上班下班,玩游戏,消遣一下,放松一下显得更加重要!这几年,单位总是强调迎检意识,可是碰到我们这个年纪的,你就没办法了,我并不欠你什么,我也不求你什么,你当领导是你的工作,我当职员是我的工作,难搞了!领导好像一下子不是太自然了!以前前呼后拥的感觉,体会不到了!

我自己现在也准备竞选了,但实在话,上不上的去,我不是太在意,不会为了职位去做有损尊严的事,当然礼貌是一个人的基本素质,更加不会为了职位去喝坏自己的身体。三十五岁之前为工作,三十五岁之后为家庭,就是这样子的。人生短短几十年,回首往事,不留遗憾,不亏欠家人,应当是好的结局吧!


十八画生79732672




我们单位是参公单位,行政编制就5个人,其他的都是事业身份。同事A,前几年工作兢兢业业,能力强,对单位各种工作都特别熟悉,辛辛苦苦干了几年,依然还是股长。现在四十出头,奈何身份限制,很难有被提拔的可能,也许是看开了吧,自从我进入这个单位便不再做事情,来了就看看手机,打打瞌睡,下班就走,最近也以生病为由没来上班。

事业编制和行政编制,看似没多大区别,其实想转变身份真的难于登天。我们现在一个小单位办公室主任任职要求都必须是公务员身份,事业编制即使能力强也不能担任行政职务。



同事B,三十出头,自去年就投身脱贫攻坚工作中任第一书记,人老实能干,为人坦诚。前几天组织上来考察,询问了我们所有人的意见,我们都认为他要换单位工作了,没想到最后组织上没弄清楚他的身份,虽然我们单位是参公,但他是事业身份,“美丽的误会”之后,一切又不了了之。

体制内的工作就是如此,如果没有一个强大的背景,混迹一生顶破天也只能弄一个副科级职务,一步登天到达核心,对于普通人来说只能是幻想。所以,一般到了四十岁还没有担任职务,基本上一辈子就定型了,没有前途可言,就只能坐“冷板凳”,还谈什么努力工作?



以上,梅常输。


邮小姐


看了很多朋友都自身经历,其实,芸芸众生,普通人居多。想开了,就那么回事。

我倒很庆幸在九十年代中期大学毕业,在家人和朋友同事的不理解,不支持下,投靠了当时中航工业在惠州的公司,开始了打工生涯。一路走来,辛苦伴随着着掌声,做到了保险公司分公司总经理……现在经常有猎头找我。

我有个师兄,90年南京大学研究生毕业,分配到北京某重要部委的研究中心,他报到第一天,问旁边的人(年纪有点大)来咱单位有发展吗?对方说,像我这样,几十年就退休了……,于是他第二天就和单位领导说放弃工作,自寻出路。那时候有很多外国机构在华想招聘高端人才,非常困难,人才流动几乎没有。后来在英美烟草(555)干到了中方最高职位。


老楚87237663


貌似这样的男人,非常多,一个萝卜一个坑,就那么几个岗位,人人都要去占着,去挣,总有人做牺牲的,你不当普通职员,谁来当?人人都去当领导,谁来当员工科员,谁来干活?总不能一直让年轻人来当吧?

不过,纵观无论是事业单位还是机关行政单位,大多数干到退休时,多少还是有个小小的领导行政职务的,哪怕是照顾本人,也会在退休前,给个正科、副处级待遇,如果一辈子,都是科员,既然没有行政领导职务,也没有一个科处级干部待遇,那么,你这一辈子,真的是在混日子,过的也太差了。

如果一个人在事业单位,一辈子无行政职务的,只有5种可能:

1、能力太弱,就是混日子。纵观身边认识的很多50多岁男人,体制内,干了一辈子,没有任何领导职务,大多数是能力欠缺,混日子类型。我一个亲戚,在县城城建局,就是这样,50多岁了,至今科员,主要还是能力不行,且话大,觉得自己有多牛逼,谁都看不上,还倚老卖老,摆老资历,人际关系比较差。

如果你能力强,即便没有关系,也会提拔起来的,这是迟早的事情,因为,领导也需要能力强,给他干活的干将。

2、没有关系。不得不说,在事业单位,能力和关系都很重要,特别是人际关系,很多到退休的时候,没有任何领导职务,依然是一个科员,只能说,这类人,确实没有任何关系,没有任何背景,只能一辈子当科员的命。

3、自恃清高。很多人,觉得自己有才,清高,谁都看不起,牛哄哄,走路抬头看,这样的人,一般也不会当领导,因为,他当领导了,谁都不服他。

4、管理能力太差。有一些人,业务能力强,但不适合当领导,因为,管理能力太差,做事也不公正,大家不服他,所以,只好一辈子当科员了。

当领导,不就是说能力强就可以的,领导管理,也是一门艺术,涉及到沟通能力、协调能力、上传下达、行行能力,管理好下面人,非常不容易,特别是一大家子人,不好管理。

5、有重大性格缺陷。还有个别人,性格有致命缺陷,如为人苛刻、刻薄,性格孤僻,不与人来往等等,或者做人有重大缺陷,小心眼,人坏等。

那么,一辈子都是科员,退休前,没有任何领导职务,是什么体验?

1、被人看不起。他们往往被人指指点点,被亲人、同学、朋友说,说他没有本事,能力差,混日子。

2、自己很郁闷,甚至得了孤独症。比较郁闷,一辈子都是一个普通老百姓,还被年轻人指挥,内心有抗拒心里,最后被同事隔离。

3、对自己能力的否定。一般来说,回对自我价值和能力否定,觉得自己是不是有问题,

4、自暴自弃,精神沮丧。

5、性格孤僻,不与人来往。

6、被别人否定和被自己否定。大多数回被扣“没本事”帽子,各种被否定,被人看不起,导致对自我评价不客观,对人对事对社会产生消极思想。


乌鲁木齐那些事儿


三个字:混日子

事业单位分管理岗、专技岗、工勤岗。专技岗吃的是职称饭,能干点的,混个中级、副高甚至是正高,拿着相当于科级处级的工资,总体还过得去。管理岗受上升通道的限制,就惨多了,绝大多数人干一辈子冲顶就是8级、9级职员,相当于科员、副科的水平,每月到手也就两三千,在消费高点的地方,养活自己都不够。至于工勤岗,就更不用说了,身份限制在那,想提拔根本不可能,当然,有能力点的可以转聘到管理岗或专技岗,但那是极少数,绝大部分工勤人员只能靠技术职称(初级、中级、高级,技师、高级技师)涨工资,根本看不到什么前途。

以小公所在的西部三线城市为例,绝大多数事业编人员(含管理、专技和工勤人员)每月到手工资不超过3500,很多扣完30%的奖励性绩效,没有到手只有2000多。这样的工资,在小公这里,比普通饭店的服务员都不如(当然他们没有五险一金)。加上现在工作环境又不像以前那样轻松,还有点其他福利,很多人因此工作非常消极,基本上是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特别是那些不起眼的二层机构,很多人就是典型的体制“老油子”,上班来一转,马上就消失干自己的事情去了,要么喝茶,要么钓鱼,要么干副业,常年神龙见首不见尾,保着一份公职缴五险一金,自己再干点其他的赚点外快(家境好的当然可以什么都不干),貌似很多人过得也还比较滋润。

总的来说,在事业单位混日子,如果家境可以,会非常惬意;如果家境一般甚至比较差,需要通过努力改变现状的,就不怎么适合了

我是小公,专注公务员考试、任用、提拔等体制类问答,感兴趣或有疑问咨询的,可以关注私信我,我将提供全方位的权威解答


80后小公


不仅仅是事业单位,在所有体制内,公务员,参公事业单位,一辈子平平淡淡的人多的是。关于级别问题,要有正确的认识,要结合单位大小,层次高低来区分,到底算不算官,要细分。听我细说:

1.在中央国家机关(如各部委)和省一级机关(省委省政府),处级以下干部严格意义都不是官,也都是兵,每天干活,累的要死要活,没人给你打水扫地擦桌子。因为衙门太大,基本到时间就会给你个相应职位待遇。在市级,厅级机关,科级干部也不是官。道理跟上述相同。只有在县处级以下机关,科级干部是官。必须要有这个认识。

2.关于升官这事,历来不是普通人能做到的。说句大实话,没有人给你说话,没人给你推荐,自己不会“作秀”,几乎不可能进入组织视野。进入组织视野,也得看有没有硬人 厉害人挺你,没有人挺,几乎不可能。所以,在体制内的每个人,自己好好琢磨一下,别老想着做官,还是现实点,做点事情,混个职称保险。


并州蜗牛


领导毕竟少数,多数还是老百姓~就算是当了人前显贵的领导,付出了多少,承担多大的压力,谁又知晓呢~平常心就好,走走职称,被重用了就好好干,别跑偏,不被重用就活好当下,反正都有退休的那一天,举个例子,一个人是正处级退休,退休后一个月7000,另一个是中级职称退休,退休后5000,可是俩人又都能吃多少花多少穿多少呢,都够花?都是老头子了,这个时候就比谁活的长,谁多活10年,谁就赢,多活20年回头看看,更赢,但也孤独。所以调整心态,活出最适合自己的样子才是最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