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貴州這座越來越火的小城,我們都瞭解得太少!

貴州有一座古城,歷史悠久,風光如畫。

1986年,它就與上海、重慶、敦煌等一起被國務院審批為國家歷史文化名城。比起麗江、平遙、鳳凰,它似乎少了一點知名度,卻也因此古風猶存,質樸天然。

近幾年,它也開始有變成“網紅”的趨勢,每逢節假日,小小的古城被遊客擠滿,人頭攢動,熱鬧非凡。

可是,當我們穿行在那些古樸的街巷裡,在每個網紅打卡景點前拍照留影的時候,其實並不太瞭解,這個深處苗疆腹地的古城,和別的古城比起來,到底有什麼不同。

今天,我們來說說它——你也許不瞭解的中國歷史文化名城鎮遠。

對貴州這座越來越火的小城,我們都瞭解得太少!

1982年,為了保護那些曾經是古代政治、經濟、文化中心或近代革命運動和重大歷史事件發生地的重要城市及其文物古蹟免受破壞,“歷史文化名城”的概念被正式提出。國務院於1982年、1986年和1994年先後公佈了三批國家歷史文化名城,共99座。(之後陸續有增補,至2018年5月,共134座。)

鎮遠,就在第二批名單裡。和第一批的遵義一起成為目前為止貴州唯二有此殊榮的城市(縣)。

為什麼是鎮遠?

這個問題,我們可以從國務院公佈的申報國家歷史文化名城的五項條件中找到答案。從這些答案裡,我們也可以看到一個獨一無二,與眾不同的鎮遠。

對貴州這座越來越火的小城,我們都瞭解得太少!

條件一:保存文物特別豐富

對貴州這座越來越火的小城,我們都瞭解得太少!

鎮遠人文古蹟眾多,僅古城就遺存有樓、閣、殿、宇、寺、廟、祠、館等古建築50餘座,古民宅33座,古碼頭12個,古巷道8條,古驛道5條。僅3.1平方公里的小城,古風盎然。

對貴州這座越來越火的小城,我們都瞭解得太少!

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青龍洞

對貴州這座越來越火的小城,我們都瞭解得太少!

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和平村舊址

和平村是抗日戰爭時期建立的國民政府軍政部第二日軍戰俘收容所。當時這樣的日軍戰俘收容所全國只有兩個,一個在西安,一個就在鎮遠。但是現在只有鎮遠的和平村得以完整地保存下來。

為什麼保護文物多?

因為鎮遠很“老”,它有2000多歲了。

早在2000多年前,漢高祖(前202年)就在這裡設置了“無陽縣”。南宋皇帝趙昀下旨“賜名鎮遠州”。自此以後,歷代王朝均於此設縣、建州、置府、置衛,明清時期更是衍升成為黔東地區政治、軍事、商業、文化的“西南大都市”。

對貴州這座越來越火的小城,我們都瞭解得太少!

清朝鎮遠地圖

為什麼各個朝代都這麼看重鎮遠?這和鎮遠的特殊地理位置有關。

鎮遠縣位於貴州東部。險要雄俊的高山和唯一的通道舞陽河成為鎮遠的天然屏障,易守難攻。所以有“欲據滇楚、必佔鎮遠”,“欲通雲貴、先守鎮遠”之說。

條件二 歷史上曾是中心或要地

歷史上曾經作為政治、經濟、文化、交通中心或軍事要地,或發生過重要歷史事件,或其傳統產業、歷史上建設的重大工程對本地區的發展產生過重要影響,或能夠集中反映本地區建築的文化特色、民族特色。

對貴州這座越來越火的小城,我們都瞭解得太少!

鎮遠,是一座“以軍興商”的城市。

因為特殊的地理位置,鎮遠自古都是兵家必爭之地。鎮遠曾屯兵2.8萬,供奉有白起、王翦、廉頗、李牧四大“東方戰神”的四官殿。在鎮遠城北石屏山山頂,建有古城垣,上建有戰神廟、城牆、鋒火臺、堡屯、炮臺等軍事體系堡壘。

對貴州這座越來越火的小城,我們都瞭解得太少!

石屏山上的古城牆

鎮遠不但是軍事要地,也是黔東南的政治、經濟中心。鎮遠自古為由湘楚人夜郎舍舟登陸要衝,也是京城與西南邊陲以及安南、緬甸、暹羅、印度等國禮物獻贈和信使往還的捷徑和必經之地。

明太祖朱元璋興師入黔,貴州水西宣慰使奢香夫人靄翠,派人獻牛羊、糧米、氈等物,迎王師於鎮遠。正德三年,理學家王陽明由貴州書院奉詔調任江西廬陵,赴任時取道鎮遠,買舟由舞陽河下沅水出洞庭。清代緬甸大使直也託紀卸任回國時也是途經鎮遠。

對貴州這座越來越火的小城,我們都瞭解得太少!

鎮遠福建會館,是鎮遠明清時期八大會館之一,也稱天后宮。1985年成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因此,鎮遠明清時期成為貴州重要的商業物資集散地。自從徽商、湖南中區文化滲透進來後,鹽船爭流,商賈如雲,歷史上形成的八大會館、十二戲樓,吸引了逐利而居的商人,由軍事重鎮演變為商業都市,當年遠古的商業物流、船隻航運、碼頭、海關稅收居貴州第四位,繁榮之極。

對貴州這座越來越火的小城,我們都瞭解得太少!

大家可能不知道,李鴻章、張之洞在“洋務運動”中創辦的股份制企業——青溪鐵廠就在鎮遠,比武漢漢陽鋼廠還早三年,“天字第1號”鋼錠現仍存放在鎮遠。

對貴州這座越來越火的小城,我們都瞭解得太少!

對貴州這座越來越火的小城,我們都瞭解得太少!

如今,鎮遠仍完整保留的江西會館、福建會館和府城大碼頭、禹門碼頭、衝子口碼頭、天后宮碼頭、上北門等碼頭,可以說是這段繁盛歷史的見證。

條件三:歷史建築集中成片

僅僅是古建築多也不行,還得連成片。商業的繁盛,促成了鎮遠人口流動和人口大規模增加,以及各種建築文化的交融,使得鎮遠建築工藝博眾家之長,集南北之優,融當地苗、侗、土家等民族習俗,形成獨具特色的鎮遠建築文化。

對貴州這座越來越火的小城,我們都瞭解得太少!

這種建築文化,既有別於北方建築文化的凝重、鮮豔風格,又不同於江南建築文化的規制、清純的特點。

鎮遠堪稱中國山地貼崖建築文化博物館,歷史建築充滿獨一無二的“鎮遠”特色。這點,體現在兩個建築群上:

1、世界上唯一一座貼崖古建築群—青龍洞

青龍洞古建築群始建於明洪武二十一年(1388年),共有單體建築40座,佔地面積2.1萬平方米,現存建築總面積6665平方米。

對貴州這座越來越火的小城,我們都瞭解得太少!

它由青龍洞、中元洞、紫陽洞、萬壽宮、香爐巖、祝聖橋等多組建築物組成。

對貴州這座越來越火的小城,我們都瞭解得太少!

@橘子醬的世界

青龍洞背靠青山,面臨綠水,貼壁臨空,五步一樓,十步一閣,如懸空殿宇,層層疊疊,極為壯觀。

對貴州這座越來越火的小城,我們都瞭解得太少!

@橘子醬的世界

這些古建築,既有臨江遠眺的吊腳樓,也有恬靜幽邃的寺院禪臺,有朗朗書聲的學子院,更有鑼鼓喧天的戲臺,依山因地,與懸崖、古木、藤蘿、巖畔、溶洞融為一體,巧奪天工,堪稱黔東一絕。

2、古城民居

鎮遠古民居把中原四合院的原型,搬到山上改造成山屋、吊腳樓、迴廊等多種形式的山莊式院落。

對貴州這座越來越火的小城,我們都瞭解得太少!

@橘子醬的世界

既重現了江南庭院的風貌,又體現出山地建築的佈局;即有堡壘式的森嚴,又兼有商賈大戶的豪氣。

對貴州這座越來越火的小城,我們都瞭解得太少!

@橘子醬的世界

這些建築是木石結構的完美結合,小處可見精雕細刻的花草魚蟲,大處則顯出揮灑自如的豪放,它們是明清時代“西南都會”人們安居樂業的真實寫照,又表現出商人財源通達的商業理念。

江南與山地的完美結合,使鎮遠的民居成為中國建築史上的奇觀。

對貴州這座越來越火的小城,我們都瞭解得太少!

鎮遠的民居建築中最絕的還有“歪門邪道”。

凡開在小巷道旁的各家大門絕不會與小巷平行或垂直,小巷也決不與大廳正對,而是有意地將門的朝向轉一個角度,斜斜地對著街道,即所謂“邪”(斜)道。老住戶們說這“歪”與“斜”是遵從風水先生的說法:“以南為尊”是一種富貴之相,又能“財不露白”。

對貴州這座越來越火的小城,我們都瞭解得太少!

@橘子醬的世界

條件四:保留著傳統格局和歷史風貌

古人認為:風水“為天地之文章”。鎮遠具有渾然一體、天人合一的獨特太極圖古城風貌。

五千年前,蚩尤部族戰敗遷徙,一支苗人自河南舞陽輾轉逆沅江上溯,進入湘黔邊境的崇山峻嶺,與土著融合,並在這一帶建立部落酋長國——羅施國,石屏山下的原始村落,便是這個酋長國的都城, 史稱“苗疆古城”。這條生命之河,就叫舞陽河,這個古城,就是未來的鎮遠。

對貴州這座越來越火的小城,我們都瞭解得太少!

迴腸蕩氣的舞陽河源自西部大山,自西向東穿流鎮遠,繞了一個巨大的“S”形太極圖,將城區一分為二,自明至清,更是府(州)衛(縣)同城,縣置南岸“魚眼”稱衛城,府設北岸“魚眼”稱府城。

對貴州這座越來越火的小城,我們都瞭解得太少!

@打豆豆的豬

舞陽河自西向東呈“S”型蜿蜒貫通全城,形成了“九山抱一水,一水分兩城”、山水城渾然一體、天人合一的獨特的太極圖古城風貌。

對貴州這座越來越火的小城,我們都瞭解得太少!

@一宛鵠

舞陽河將鎮遠分為南北兩城, 南岸為衛城,北岸為府城, 在府城東西走向的主街道北側有數十條南北走向的巷道順著斜坡向石屏山上延伸,在巷道臨河的出口一般都建有碼頭。

直到現在,這種古城風貌都得以完整保留。

對貴州這座越來越火的小城,我們都瞭解得太少!

@一宛鵠

條件五:應當有2個以上的歷史文化街區

鎮遠古城古巷道狹長幽深,其結構錯綜複雜,有石牌坊巷、四方井享、復興享、仁壽巷、衝子巷、米碼頭巷、紫寶閣巷、陳家井巷。這些交叉銜連、互相達通的巷子,組成了鎮遠古城生生相息的血脈。

對貴州這座越來越火的小城,我們都瞭解得太少!

@一宛鵠

鎮遠四方井巷,始建於明代,後經過清朝、民國續建、擴建,已經有了規模,大大小小的房屋, 高低錯落, 起伏不平,靜靜斜臥在半坡之上。

對貴州這座越來越火的小城,我們都瞭解得太少!

四方井巷巷中開鑿出一口四方形水井, 巷子因而得名。四方井是城中居民取水的主要來源, 數百年來一直養育著這裡的人們。

對貴州這座越來越火的小城,我們都瞭解得太少!

民居傍山修建, 隨著地勢的變化而修築成不同的形狀, 或者方形, 或者尖形, 或者橢圓形, 沒有固定的樣式。這種設計佈局, 完全是出於坡陡地狹考慮的。狹窄、彎曲的巷道將各個民居連在一起, 猶如一線串珠, 蜿蜒往復。漫步其間,總會有小小的驚喜和景觀跳躍而出。

對貴州這座越來越火的小城,我們都瞭解得太少!

@一宛鵠

明代著名文學家、書畫家祁順稱鎮遠“多佳山水士大夫南邊多遊焉,或不得遊則有為恨者矣。”

餘秋雨先生曾說:“鎮遠有著太多令人著迷的神奇之處。在很久以前,鎮遠是遠行者的精神依託之地。而未來鎮遠旅遊最高的價值,是類似於水上威尼斯式的美麗水城。

對貴州這座越來越火的小城,我們都瞭解得太少!

鎮遠不僅僅具有豐富的歷史文化,還有大自然造就的舞水清、山峰秀、峽谷幽、溶洞奇、瀑布美……

“山水古城,流光鎮遠”,唯有親臨,才能體悟到這句話的真切含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