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零售冲击加剧,又一百货巨头掀关店潮,一年亏损7500万

当阿里、美团、京东、苏宁等互联网巨头,将目光放到了线下市场后,携带大量资本的新零售闪亮登场,整个零售行业将再次迎来重新洗牌的局面。面对资本的冲击,摆在传统零售商面前的只剩两条路,要么转型,要么失败。

在零售业新旧观念变更的时期,福州首富、传奇闽商陈发树,再次走到了风口浪尖之中。只不过,和以往的光鲜亮丽不同,这一次他所面对的将是外界对新华都百货连关19家门店,亏损7532万元的质疑,以及陈发树怎么打好“新零售”这一副大牌的疑惑。

新零售冲击加剧,又一百货巨头掀关店潮,一年亏损7500万

提到新华都的老板陈发树,外界对他的印象往往是“小学文凭”、“福州首富”、“10亿聘请打工皇帝”之类的标签。在众多心灵鸡汤的宣传下,“穷小子的逆袭故事”让小学没毕业的陈发树,成为福州人茶余饭后的谈资,但对于这位新华都创始人的经营理念,却是知之甚少。

小学文化的百亿富翁

1961年出生的陈发树,在童年时期确实是一个不折不扣的穷小子。家境贫寒再加上兄妹众多,陈发树在11岁那年就辍学回家帮衬父母了。到了16岁,个头逐渐长大了的陈发树尝试去林场应聘,还是愣头青的他遇到了人生中第一个转折。

新零售冲击加剧,又一百货巨头掀关店潮,一年亏损7500万

陈发树这个名字和一望无际的林场实在太配了,当时林场的领导听到这个名字后,二话不说直接将陈发树留在了林场。

进入林场后,陈发树开始学人倒腾木材。先是用汽车拖,再是升级成火车,凭借吃苦耐劳的性子,1986年25岁的陈发树成为安溪最大的木材商人。

在那个风起云涌,商机遍地的年代,陈发树敏锐的察觉到代销改制背后的商机,1987年陈发树抵押了自己在厦门的房子,和弟弟陈晋江一起盘了一家百货商店,取名叫做“华都百货”。

当外界都认为创建华都百货是陈发树逆袭的开端时,谁也想不到凭借着木材生意攒下的资本,仅仅三年时间陈发树就在厦门开了5家华都百货。1989年陈发树身价已过千万,与其说华都百货造就了陈发树,不如说利用木材生意积累的资本,陈发树赌对了时代发展的脚步。

新零售冲击加剧,又一百货巨头掀关店潮,一年亏损7500万

1997年陈发树与弟弟陈晋江分家,创立了新华都实业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当时新华都的注册资本时1.06亿元,陈发树本人持股71%,根据外界推测,早在此时陈发树身价就已过亿。

2000年9月,凭借与紫金矿业董事长陈景河的关系,陈发树出资3359万元,入股资金矿业成为第二大股东。随后的十年时间,凭借着紫金矿业所带来的丰厚利润,新华都开始入局“一站式大型仓储超市”与旅游、房地产项目。

借助资本的力量,此后的十年时间陈发树左右逢源,从杂货铺到房地产开发,陈发树的名气也越来越大。

新零售冲击加剧,又一百货巨头掀关店潮,一年亏损7500万

2008年4月,盛大总裁唐骏以10亿元的薪资加入新华都集团。同年12月,新华都1亿元收购港澳资讯51.7%股份,在唐骏的带领下,新华都迅速开启了投资、并购之旅,新华都从此时开始已经不仅仅是一家百货商超。

转型探索

大规模关店、扣除非经常性损益后归属母公司的净利润为负,在传统零售行业保守冲击的时刻,新华都在很多人眼中也遇到了和人人乐一样的转型危机。

只有小学文凭的陈发树,从创业开始就以敏锐的时代嗅觉,让企业获得超前的发展机遇。对于新零售布局,早在2018年1月,陈发树就选择以股权转让的形式,让阿里巴巴参与到新华都的新零售转型当中。通过阿里巴巴的电子商务系统对接到新华都线下门店,开展淘宝下单、新华都商超送货到家的业务,但这依然挽救不了大面积关店的颓势。

新零售冲击加剧,又一百货巨头掀关店潮,一年亏损7500万

但近年来掌握大量资本的新华都,涉足了不少新领域,以期望实现公司业务转型。对比陷入危机的人人乐,新华都的转型路上远非新零售一个方向。被唐骏称之为“中国巴菲特”的陈发树,如今手握新华都、武夷山旅游、紫金矿业、青岛啤酒等众多产业。

拥有143家商超门店的新华都,纵然是线下门店连续五年出现亏损,但在2016年陈发树仍旧计划斥资254亿元入股云南白药。

目前社会各界对于新零售的定义说法不一,但可以肯定的是,新华都目前并没有完全打通多维度的新零售市场。线下商超本就竞争激烈,加上现在线上巨头纷纷进行线下布局,双重冲击带来的经营压力不容小觑。“让内行人做内行事”一直是陈发树的管理理念,此次新华都深陷关店泥沼,我们不妨期待一下,这位小学文凭的商业传奇,将会以什么样的方式完成逆转。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