鎮巴王永紅帶領村民脫貧致富側記

寒梅遇春難永紅 今昔李花勝梅花

——鎮巴縣赤南鎮梅坡村王永紅帶領村民脫貧致富側記

“如果我當選為村主任,我會盡自己最大努力,讓每個小組都通路,家家戶戶能致富!”2015年5月,時任赤南鎮梅坡村石院子組小組長王永紅在村委換屆選舉中莊嚴承諾道。

鎮巴王永紅帶領村民脫貧致富側記


王永紅,男,鎮巴縣赤南鎮梅坡村人,1980年1月出生,現為赤南鎮梅坡村村委會主任,梅坡村“千畝李子園”致富帶頭人。

鎮巴王永紅帶領村民脫貧致富側記

千畝李花次第開

2015年,剛當選為村委會主任的王永紅躍躍欲試,想為村民幹幾件實事。梅坡村地理條件惡劣,村民多以外出務工為主要經濟來源,收入很不穩定。殺過豬、賣過菜、打過工的他深知收入穩定對老百姓的重要性。

鎮巴王永紅帶領村民脫貧致富側記

經多方打聽,萬源市太平鎮水窩子村青脆李產業發展紅火,供不應求,市場前景較好,且地理環境和梅坡村相似,有可複製借鑑之處,王永紅立馬決定去看看。剛一走進種植園,他就被眼前的景象震撼了,漫山遍野的李子樹、忙碌摘果的零工、滿載而歸的貨車,一切都昭示著此項產業的欣欣向榮。回村後,王永紅將發展青脆李產業的想法告訴妻子,不料遭到妻子強烈反對。“結婚這麼多年都是租房住,好不容易湊點錢準備修房,你卻要拿去買苗子送人,你不為我想也要為孩子想想啊!”。王永紅不顧妻子反對,拿出12萬元積蓄購買了2萬株青脆李樹苗免費發放給有種植意願的村民,鼓勵他們種樹育果、自立自強。

2015年8月,500畝青脆李栽種完成,史上從未有過成規模產業的梅坡村實現脫貧產業零突破。

鎮巴王永紅帶領村民脫貧致富側記

四年來,王永紅在幫扶單位及鎮政府的支持下,成立了紅娃農牧有限責任公司,按照“公司+基地+農戶”的模式,引導村民通過土地流轉、勞務輸出、比例分紅等方式增收致富。目前,梅坡村種植青脆李1500畝,帶動村民262戶,貧困戶98戶,戶均增收2000元。

條條大路通家門

“整天開著挖機亂挖,這麼連片的山林都被你挖斷了!你今天敢動一下我跟你拼了!”梅坡村石院子組曾老漢憤怒地指著王永紅吼道。


像這樣的場景,王永紅這幾年遇到過很多次,也非常理解村民的情緒。“老年人總覺得守著土地就能過好日子,從來沒想過修路能帶來多大的便利,我現在就想借著脫貧攻堅的好政策趕緊把路給大家修通,既方便出行,又利於脫貧產業發展。”王永紅說道。隨後,他請來曾老漢的親戚朋友做工作,終於說服了老曾。2019年春節,曾老漢外出務工的兒子開著新買的小轎車到了家門口,老曾心裡很不是滋味,自言自語道:“路通了還是好,他給我們辦了好事!”。

鎮巴王永紅帶領村民脫貧致富側記


王永紅始終記得當初的承諾,這幾年他協調縣委宣傳部出資10萬元修通了龍泉溪小組3.7公里通組道路;向鎮政府領導彙報,修建了溫家山組2.7公里通組道路,並由紅娃農牧有限責任公司出資將部分道路硬化;爭取外出創業成功人士21萬元的愛心支持,修建龍泉子組4公里通組道路。同時,自己出資80萬元修建了龍泉子至新店子、楊家院至黃家灣10公里環山產業路,極大地方便了周圍村民生產生活。

“產旅融合”謀發展


“如今梅坡村六大產業都初具規模,我在想下一步能不能把產業發展和生態旅遊結合起來,讓遊客可以賞花吃李、下田捉魚。”王永紅在梅坡村產業討論會上說道。

鎮巴王永紅帶領村民脫貧致富側記

青脆李、天麻、稻花魚、木耳、大黃、生豬是梅坡村脫貧致富六大產業,王永紅在幫扶單位及鎮政府的支持下牽頭負責青脆李、稻花魚兩項產業。他按照“以點帶面”的思路,以龍泉子組李子園片區為示範點,修建總佔地面積為9畝的稻花魚塘6個,鼓勵村民就近開辦農家樂,規劃打造“春季賞花、夏季垂釣、秋季品果”旅遊名片。同時,以產業獎補、免費發種(種苗、種魚)等方式調動村民參與鄉村旅遊的積極性,以此形成“門前李子樹、屋旁稻花魚”的鄉村旅遊佈局。

鎮巴王永紅帶領村民脫貧致富側記


“我打算等時機成熟了策劃一次‘李子節’,不僅讓大家可以品嚐青脆李,也藉著機會幫鄉親們推銷天麻、大米、木耳等特色農產品,有眾多特色產業項目作支撐,我相信梅坡村的發展前景一定很廣闊!”王永紅堅定地說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