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最喜欢哪一首赞美母亲的古诗词?

秀峰观世界


托翁说:幸福的家庭是相似的,不幸的家庭各有各的不幸。因历史原因,我从小因家庭变故缺失母爱,寄人篱下,所托非人,过着流浪狗般的生活,母爱的无私伟大真的体会不深。我看《都挺好》是流了泪的,因很多地方与苏明玉同病相怜,其实,人世间最令人心寒的不是朋友的背叛,而是亲人的抛弃和离心。

其次,我知道唐朝孟郊的《游子吟》脍炙人口,是古诗中赞美母爱最深情感人的一首诗,而其中"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是这首诗的点睛之笔,成语“寸草春晖"由它点化而来。后来读书作文,我也常用到,只是把"春晖”比作祖国母亲。


用户思源Z


回眸历史长河,中华上下五千年,中国妇女承载着繁衍生息的自然和社会属性。母爱,温润着儿女的成长,也温润着历史的足迹。品鉴历史最早、最朴实、最感人的一首母爱咏颂古诗。





《诗经·国风·邶风·凯风》先秦·佚名

凯风自南,吹彼棘心。

棘心夭夭,母氏劬劳。

凯风自南,吹彼棘薪。

母氏圣善,我无令人。

爰有寒泉?在浚之下。

有子七人,母氏劳苦。

睍睆黄鸟,载好其音。

有子七人,莫慰母心。


风儿煦煦自南方,吹在枣树嫩芽上。

枣树芽心嫩又壮,母亲养儿辛苦忙。

和风煦煦自南方,枣树成柴风吹长。

母亲明理又善良,儿子不好不怨娘。

寒泉之水透骨凉,源头就在浚邑旁。

母亲养育儿七个,儿子长成累坏娘。

黄雀婉转在鸣唱,悦耳动听真嘹亮。

母亲养育儿七个,难慰母亲不应当。



鉴赏:

“母生七子,不图回报”为全诗歌颂母爱伟大的主题,这亦是与生俱来母爱的特征。诗歌起句以“凯风”来比喻母爱如春风和暖,以“棘心”枣树的嫩芽来比喻初生孩儿,仿佛让人感受到孩子被捧在母亲手上的幸福和珍贵。

而事实上,母亲不辞劳苦地抚育着儿子的成长,长得壮壮实实的孩子就是母亲最大的安慰。勤劳、善良又明理的母亲付出了她全部的心血,儿子若不长进、不能埋怨母亲的责任。

诗歌再以“寒泉”来比喻母亲养育七子的劳苦,春夏秋冬、四季更迭,一个个孩子长成,如黄雀在广阔的大地上清丽婉转歌唱,多么悦耳、动听、嘹亮,没有常常去安慰母亲那颗饱受孤苦的心,确实深感不当和自责。

古人以诗歌颂扬母爱的无私奉献,以诗歌来警醒和勉励后人奋发进取、报效亲恩,传承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让人如沐春风。


玲珑随笔


母亲节来临之际,祝愿天下所有母亲,母亲节快乐幸福!

我最喜欢一首赞美母亲的古诗词是唐朝孟郊的《游子吟》,脍炙人口,而其中“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是这首诗的点睛之笔。

离家在外,“寸草春晖”一直藕断丝连般牵绊着对母亲的牵挂,难解相思之苦,难报父母恩情。

儿时就特别努力读书,闲暇之余做力所能及的家务来减轻妈妈劳苦的重担,发誓长大一定让妈妈幸福。想法很好,现实残酷,长大后并没有让妈妈享福,家里大大小小又一次让妈妈全身心投入到锅碗瓢盆中。

一门心思把满腔热血投入到社会,职业无贵贱之分,尽自己所能,想干一番轰轰烈烈的事业,想想这也是一种报答母亲一个方式吧!

我的母亲很平凡,天底下最善良的人,任劳任怨,传承孝道,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母亲无私的爱,以身效仿,做出表率,她的儿女最基本的品德人人称赞,小家的祥和承欢传播着正能量,这就是家的力量,也就是母亲的力量。

一个个小家的力量,汇聚成一股风气,推动着社会文明的进步。多少杰出人物出身寒门,他们最终从社会底层走向人生的辉煌;多少人牺牲小家,投身于战火纷飞,很大程度上有赖于有一位伟大的母亲,时代的发展离不开母亲。

这个时代歌颂母亲,是恒古不变的主题。高尔基说,世界上的一切光荣和骄傲,都来自母亲。母爱是一种巨大的火焰,发光发热,燃烧自己,成就他人。





华姐wy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报的三春晖。

孟郊的这首《游子咏》,生动而形象地表达出母亲对孩子无私而伟大的爱。

旧时的衣服,是手工缝制的,需一针一线地的缝饭做。诗中写到一位长大了的儿子即将出门远行,母亲即自豪又担扰,因为儿子长大了,要到远方寻求自己梦想和事业,这正是母亲所希望,但又非常担心儿子是否会被风吹雨打,是否会受到饥寒,又希望儿子能早回家中,母爱变成了无私的复杂心情,这种心情都体现在了独灯之下,母亲一针一线缝制衣服的形象之中。

诗的最后两句是言志。“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意思是说谁说春天的一棵小草之心能报得了春天的太阳给以的温嗳呢?意思是在表大,孩子对母亲的爱又怎能报答母亲对孩子的无私而伟大的爱呢。

赞美母亲爱的古诗,我最爱的就是这首了。

(图片来自于网络)



春日之虎


关于赞美母亲的诗词,你最喜欢哪一首?我会毫不犹豫地说出我心中的答案~

《游子吟》梦郊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全诗并无华丽词藻,但写出了母子之间真挚的情感,分别时的痛苦之情,感人至深。母亲因为担心儿子回家迟了,所以亲手为儿子缝衣服,而且是针脚密密麻麻,唯恐不结实。儿子看到母亲为自己缝衣服的细节,更是感慨万千,用一反问句表达了——对于如同春天阳光般深厚的母爱,小小的萱草花表达的孝心怎么能报答得了。


芷若幽兰1314


《逝去母亲的母亲节》

作者 镗犁之华(范国世)

——谨以此诗献给我的母亲,我的2016

在矮矮林中的矮矮山岗

一座新的坟茔墓冢

如今成了母亲的新房

新房用新鲜的泥土积垒

还散发着新鲜泥土的芳香

不简不奢的青石墓碑

象帝王宝座闪闪发光

在逝去母亲的母亲节里

点燃两支短短的蜡烛

星星的火焰把回家的路照亮

母亲是平凡的母亲

属于她的节日是四季的忙碌

属于她的幸福是儿女的成长

属于她的快乐是家人的欢乐

属于她的吉祥是亲人的安康

逝去母亲的母亲节

节日也透着惶惶的凄凉

窗外的雨是思念的泪

这泪中又照进了阳光

在心里深情的叫一声老娘

这个原本应该属于你的节日

愿您安详在永久的天堂



镗犁之华范国世


孟郊的《游子吟》和王冕的《墨萱图》。

《游子吟》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墨萱图》

灿灿萱草花,罗生北堂下。

南风吹其心,摇摇为谁吐。

慈母倚门情,游子行路苦。

甘旨日以疏,音问日以阻。

举头望云林,愧听慧鸟语。

两首诗都是表达对母亲的愧疚,都是远在外地,难以做到孝顺母亲。喜欢这两首诗的原因是他能时刻的提醒着我,不要忘记母亲,不管在外多久多远,有时间一定要回去母亲,经常的打电话和母亲聊聊天,问候一下母亲。让母亲不担心自己,那是对母亲最好的回报。羊羔跪乳,乌鸦反哺,孝顺是一个长远的事,现在我们最好的方法是从一件又一件的小事做起,从一点一滴做起。


身骑白鹿去远山拾梦


世界上最伟大最无私的爱只有母爱。就如但丁所说:世界上有一种最美丽的声音,那便是母亲的呼唤。从古至今描写母亲的诗词太多太多,但最脍炙人口的应该是唐代诗人孟郊写的《游子吟》:兹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临行密密缝 ,意恐迟迟归。谁言寸草心 ,报得三春晖。诗人把母亲对儿子的牵挂,真挚的的母爱,儿子对母亲的思念,想报达母爱之情写得淋漓尽致!

而我却更喜欢巜劝孝歌》里面的一句:“母苦儿不未见,儿劳母不安。”短短一句便道尽了人间无尽母爱与辛酸,只有为人父母者才能深刻体会其中之含义。所以我想加上一句:唯有当人母,方知母之苦。”天下母亲皆如此也!

“子欲养而亲不待”珍惜有父母的时光吧!祝天下所有母亲健康,快乐!


飘飘oy


我最喜欢的一首完美母爱的诗是孟郊的《游子吟》。

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

临行密密缝,意恐迟迟归。

谁言寸草心,报得三春晖。

作者通过回忆一个看似平常的临行前缝衣的场景,歌颂了母爱的伟大与无私,表达了诗人对母爱的感激以及对母亲深深的爱与尊敬。

慈母的一片深笃之情,正是在日常生活中最细微的地方流露出来。朴素自然,亲切感人。这里既没有言语,也没有眼泪,然而一片爱的纯情从这普通常见的场景中充溢而出,拨动了每一个读者的心弦,催人泪下,唤起普天下儿女们亲切的联想和深挚的忆念。

 

由这首诗, 我想起了我的母亲,她也是何其辛苦操劳的一生,让我今生无法忘怀。忘不了小时候,家里穷买不起书包,母亲在黯淡的煤油灯下一针一线用手织布给我缝制书包的情景。夜深了,四周静悄悄的,孩子们安然地入睡, 却只有母亲在忙碌。 当第二天我背上新书包,是何等的骄傲自豪,甚至都是连颠带跑得上学去。这书包有织布的印染的淡淡香味,有母亲深深的爱和希望。

那年代物质匮乏,鞋子几乎都是手工缝制的。白天太忙,只有晚上母亲才能腾出空来为我们全家赶制鞋子。昏黄的煤油灯下,由于物质匮乏,吃不饱,母亲的面孔消瘦,却又透着坚毅的光芒。母亲摆放一个线箩筐在炕头上,然后里面是各式各样的线头,还有剪刀、针等。针是卷在一个烟盒里面的银色锡纸里的,可以防止生锈。母亲先做鞋头,用那种黑绒或者红色带小花的绒布做,然后再纳鞋底,最后将做好的鞋头缝纳在鞋帮上。其中最费力气的就是纳鞋底, 为了防止磨坏,鞋底通常做的厚点,可是纳起来就很费劲了,用一根粗粗的针穿着白色的细线合成的粗先来纳制作。母亲会戴一个顶针在中指上,没想穿过一次鞋底,就得用针顶在顶针上使劲才能穿过去。有时候针钝了,母亲会在额头的头发里别上几下,这样就起到润滑的目的,就很容易穿过鞋底了。我曾经在母亲不在的时候,由于好奇偷偷纳过几下,结果每次都是把针折断在里面了,还的最后母亲给费力的用钳子拽出来。

 

每到过年的时候,是我们最高兴的时候,年三十,母亲就把做好的鞋子分发给我们几个,我自己的是一双白底红色带小花的绒面鞋,还有两个系带。大年初一,我们早早起来,穿上新袜子,新鞋子, 新衣服,吃了年早饭,便去本家家里挨个拜年,讨得糖果瓜子等吃食。一趟下来, 我们的口袋都是鼓鼓的,还要掏出来,看看谁的战果辉煌。

如今生活条件好了,再也不用穿布鞋了,我却时常想起母亲在煤油灯下挑灯夜缝为我们辛苦做鞋的情景。我怀念母亲做的鞋子,环保、干净、不捂脚,更重要的是母亲一针一线、辛辛苦苦缝制出来的,那里面包含着母亲对儿女多少深沉的爱啊!

 

看到如今的母亲手上布满双茧,额头上布满皱纹,满头的银发,明白了布鞋多么来之不易,感叹母亲养育我们的艰辛。一双双布鞋凝聚了母亲多少精力和汗水,熬坏了母亲明亮的眼睛,如今已经老眼昏花,又花白了母亲多少的头发。

母亲一辈子辛苦操劳,任劳任怨的,沉重的生活,母亲永远有干不完的活,吃饭的时候,,怕我们吃不饱她永远是最后一个。

每天,天刚蒙蒙亮,母亲第一个起床,然后开始了日复一日的辛苦操劳;夜晚,母亲在忙完家里所有的活计之后,也是最后一个休息的。

后来我上学离家在外,光飞逝,父母一天天的变老,当腰身不再挺拔,当端饭的手开始抖动,开始眼花,开始耳背,头发也早已斑白。父亲再也没有了往日的干劲,即使看不惯许多,也忍住不再发脾气,母亲变得双手粗糙,牙齿掉落,手上开始出现老年斑,柴米油盐一辈子,转眼就只剩下满脸的皱纹了,我而我又如何能将岁月停住?如今,儿女都大了,过得好与不好,父母都时刻心心挂念,想到我们还让父母操心,给父母带来各种不省心,真是满心愧疚和自责。

记得法国著名诗人雨果有一句诗句:“世界上最宽阔的是海洋,比海洋更宽阔的是天空,比天空更宽阔的是人的胸怀。”

在这个世界上,如果说对自己最无私的人,那就是自己的父母。母亲生了我们,养育了我们,一辈子都在为儿女操劳,这份恩情更是比海深,比天高。

母亲做的布鞋,伴我走过了童年、少年、青年,经历了多少生活的坎坷。一路走来,穿着母亲亲手做的鞋子,心里是满满的温暖和幸福,脚底下是坚实的苍茫大地。

我爱母亲,我将永远铭记母亲这一世的恩情。






景珍之似水年华


这个问题使我想起了这首诗:

墨萱图

王冕 

灿灿萱草花,罗生北堂下。

南风吹其心,摇摇为谁吐?

慈母倚门情,游子行路苦。

甘旨日以疏,音问日以阻。

举头望云林,愧听慧鸟语。

其中“慈母倚门情,游子行路苦。”让人泪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