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民現在為什麼不願意種地,願意去城市打工?

近一二十年來,農村人進城打工已經成了常態,農村基本上成了老人孩子的留守地。人們把現在的農村稱為“留守村'',或者叫“空心村”。平常在大部門村子裡很少能見到青壯年農民了。

農民現在為什麼不願意種地,願意去城市打工?

那麼為什麼現在的農村青壯年不願意在鄉下種地而要選擇去城裡打工呢?我做為一個五十三歲的農民工,可以用三句話來概括。一是不讓去他也想去;二是不想去不得不去;三是想去不讓你去。第一,青年人你不讓去他也想去。現在農村二三十歲的年輕人,大部分都是土地責任制後生的人,趕上了好時代,從一入學就開始接受了網絡教育,視野開闊,善於接受新生事物,加上近一二十年來大學招生人數大幅擴充,大部分孩子都上了大學大專,接受了高等知識。在生活上這代人沒有受過太多苦,也很少參加過農業勞動,不能說對土地一無所知,最起碼說對種地十分陌生。

農民現在為什麼不願意種地,願意去城市打工?

一句話,對土地沒有感情,對農村亳無留戀。他們不僅嚮往早九晚六的城市工作,也喜歡城市方便舒適的工作環境,更向往城市豐富多彩的生活。相比城市,貧窮落後的農村留不住他們,家鄉需要他們,但他們絕對不會有人願意留在農村!說老實說,很多孩子,一旦進入縣城在高中上學,差不多就是告別農村的開始。從高中到大學,即使寒暑假,也很少能在老家安安生生呆一段。他們的目標就是紮根城市。

農民現在為什麼不願意種地,願意去城市打工?

第二,中年人是不想去但不得不去。四五十歲的的這代中年人是最辛苦的一代人。小時候吃不飽,想上大學指標少,青年時代趕上農村變改熱戀土地,咬緊牙關掙錢蓋新房趕形勢。結果是現在孩子不僅要上大學,還要到城裡去買房買車,農村老家辛辛苦苦蓋的房子孩子不要。過去的房子住幾代人,現在的這代中年人不僅要在農村蓋一次房子,還要為孩子在城裡再買一次房子。當然他們現在是上有老下有小的一代,用錢的地方太多。他們對土地有感情,無奈種地不掙錢,只好在城市和農村之間來回奔波,過著流浪不定的打工生活。

農民現在為什麼不願意種地,願意去城市打工?

第三,老年人想去城裡打工但城裡沒有他們乾的活,城裡不接納他們。農村人老了,沒有退休一說,沒有豐厚的養老金,他們只能活到老幹到老。城裡很少用六十歲以上的農民工,即使見到幾個,也基本是幹最髒最累的活。他們只能堅守或者說留守在農村的土地上。總的來說,農村種地收入少,只能顧嘴,不能養家。現在的社會,農民要過上富裕的生活,趕上形勢,大部分人必須到城市打工謀生。這才是農村青壯年喜歡到城市打工,而不願意在農村種地的根本原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