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说:五个明白人+一个糊涂蛋=鸿门宴

小说:五个明白人+一个糊涂蛋=鸿门宴

楚汉争霸

作为中国历史上家喻户晓、众人皆知的大戏,两千多年来,《鸿门宴》一直被人们津津乐道,反复研读。古往今来,也诞生了不少深谙此戏的学者、学究。

但是,您可能还不知道,这场鸿门宴的精彩程度,比您想象的还要精彩得多。

有人说:中国历史上著名的鸿门宴,实际上就是五个“明白人”,陪一个“糊涂蛋”吃的一顿饭。

事实正是如此!

这部大戏的起因,我就不再阐述了,无非是一个人“脑子短路”的结果。

公元前206年十月,刘邦率军攻入咸阳,因为贪恋阿房宫的金银财宝、性感美人,他命人把守函谷关,不让其他诸侯入关。他准备当一个名正言顺的“关中王”,从此逍遥快活一生。

当然,刘邦这样做的结果,大家都知道。《史记》的作者司马迁,他更是不费笔墨,用简练精辟的话语写道:“闻沛公已破咸阳,项羽大怒。”

可见,项羽很生气,后果很严重,刘邦也彻底悬了!

殊不知,在这段家喻户晓的历史中,有两个很小的问题,两个经常被人“忽视”的问题:

第一,项羽为什么“大怒”?

第二,项羽为什么“要大怒”?

首先回答第一个问题:

根据《史记》的记载,项羽大怒的原因,主要有两个:

其一,汉军内奸曹无伤的密报,说刘邦要自立为王:

“沛公欲王关中,使子婴为相,珍宝尽有之。”

——《史记·项羽本纪》

其二,项羽“亚父”范增的“恶意中伤”:

“沛公居山东时,贪于财货,好美姬。今入关,财物无所取,妇女无所幸,此其志不在小。吾令人望其气,皆为龙虎,成五采,此天子气也。急击勿失!”

——《史记·项羽本纪》

意思是说,以前刘邦居住山东的时候,他就是一个地痞、流氓、无赖。如今进了咸阳,他却什么都不要,财宝也不取,女人也不幸,这是要收买人心,自立称王呀!而且,我看这小子浑身冒青烟,有左青龙、右白虎的劲头,还是一个五彩颜色的,这是天子才拥有的气呀!

范增的这段话,看似说得头头是道,但是细细品味后,这里就一个中心思想——栽赃陷害!

要知道,刘邦不取财宝、不幸女人,怎么就成收买人心,自立称王了?也许,人家改邪归正了,或者当天身体不好呢?至于王者之气,那就更不靠谱了,谁见过呀?王者之气又不是PM25,你说有就有?给个数据、指标、浓度。

再重复一遍,这就是在有意“栽赃陷害”。

话虽如此,但是范增的这番话还是收到了奇效,至此,项羽“大怒”。

作为项羽最信任的谋士,“亚父”范增的这番话确实能够勾起项羽无限的怒火。但是,范增到死也没有明白,项羽真正愤怒的原因,不是刘邦的所作所为,或者是准备跟他争夺天下。

项羽真正愤怒的原因,是为一样东西,一样能够满足他虚荣心和自尊心的东西。

这个东西,就是我们常说的面子。

想想项羽当时的心态吧,巨鹿一战,项羽击败了四十万秦军,他已经成了“上将军”,俨然就是所有诸侯的总指挥,天下第一盟主。

带着这个光辉而灿烂的头衔,项羽趾高气扬、志比天高,他也习惯了诸侯对他的尊重与服从。可是现在呢,刘邦居然不尊重自己,还敢关门轰自己,这太不给面子了,项羽焉能不愤怒呢?

可见,在项羽这种“头脑简单,逞匹夫之勇”的男人眼中,天大,地大,但都不大,唯有自己的面子才最大!

丢了面子,才是项羽愤怒的原因!否则的话,就没法解释,当听说刘邦占据关中后,项羽却在“大怒”。因为根据范增的言论,项羽应该“大笑”,何来“大怒”之情?

第二个问题:项羽为什么“要大怒”?

因为,他是一个糊涂蛋。

要知道,如果项羽能够理智地、冷静地、缜密地分析一下,他就会清楚地知道,在这个群雄逐鹿的时代里,项羽跟刘邦根本没有任何关系,他们只是一群为了争夺地盘,暂时携手合作、互相利用的“军阀”。

当秦王朝还存在的时候,刘邦跟项羽可以在一个公司共事,为了打败这个最大的竞争对手而努力。但是现在呢?秦王朝已经宣布投降了,它已经彻底退出这个市场了。那么,继续在这个市场上博弈的人,将不再是并肩作战的友军了,而是为了各自的利益,互相抢占地盘的直接对手了!

因此,当历史进入一个全新的拐点后,如果项羽能够冷静地分析一下,好好地回味一下范增的话,他又何必“大怒”呢?因为要攻击对手,一定要名正言顺、抓住对方的口实,而刘邦阻挡项羽入关的事情,正是项羽集团攻打刘邦集团的最好借口,没有之一。

此后,从楚汉争霸开始,一直到项羽兵败垓下、自刎乌江,项羽再没有找到一个这么好的“借口”,一个千载难逢的“口实”。

可见,派兵把守函谷关这件事情,对于刘邦来说,这就叫利欲熏心、没事找死;而对于项羽来说,这就叫机不可失,天赐良机!

出现了这样一个结果,如果把项羽换成别人,比如三国里的曹操,他在自己的睡梦里,也会咧着嘴开怀大笑吧。

假设项羽能够明白这个道理,他一定会率军攻击刘邦。到时候,项羽麾下四十万精锐之师,会把刘邦的十万大军碾成肉泥!中国的历史就将被彻底改写,项羽会最终获得天下,那个全中国人引以为豪的“大汉王朝”,也肯定不复存在,不会登上历史的舞台。

但是,就在这个历史的拐点上,历史这个导演,就是这样出其不意,或者是“冥冥之中自有天注定”。

为了让刘邦存活下去,继续活跃在这个舞台上,这个导演决定——在刘邦集团里将出现一个汉奸,让刘邦集团差点儿毁于一旦;而项羽集团里也要出一个内奸,将力挽狂澜,拯救刘邦的性命,好让这部大戏继续演下去。

这个项羽集团的内奸,就是项羽的堂叔——项伯。

项伯,名缠,字伯,项羽的堂叔。早年,项伯跟随项梁南征北战,项梁战死后,他就投靠了侄子项羽,帮他统一天下。

说实话,项羽对这个堂叔确实不错,不仅赐他金银财宝、良田美眷,还任命他为自己的左尹,就是左丞相。但是,就是这么一个位极人臣、掌握项羽集团机密的人,却当了一回政治糊涂虫,成了一名内奸。

书接上文,项羽“大怒”后,虽然目标还是糊里糊涂,但是项羽依旧做了一个决定,一个对自己和集体最正确的决定:

明天一早,让士兵好好吃一顿,然后去把刘邦集团灭掉(旦日飨士卒,为击破沛公军)!

至此,对于刘邦集体来说,一场惊天动地的大祸,已经临头,而直到项伯“跳出来”,刘邦这些人才如梦方醒,惊恐不已。

那么,项伯为什么要泄露军事机密,救刘邦一命呢?

说实话,项伯最初的考量,并非解救刘邦。他真正相救的人,是那个“汉初三杰”之一的张良,即张子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