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军事顾问团在台湾(中)

规劝国民党军撤离大陈

在美军顾问团介入台军整建之初,他们便四处考察国民党军占领下的各处岛屿的防务,其中离大陆最近的浙江大陈——一江山群岛倍受关注。退役的台湾陆军中将黄世忠回忆说,大陈岛(Tachen)位于浙江台州市椒江区东部,总面积达11.89平方千米。1949年新中国成立后,大陈岛沦为浙江沿海国民党残军的主要据点,国民党军在岛上修建大批碉堡、战壕以及隐蔽坑道,并设置铁丝网、地雷和绊网等副防御设施以作长期打算。但美军顾问团在1951~1952年连续多次上岛勘察后,认为这里距大陆东南沿海太近,很容易被解放军岸炮和航空兵火力封锁,希望台湾当局主动放弃这一“绝地”。


美国军事顾问团在台湾(中)


然而蒋介石却不这样想,1950年朝鲜战争爆发之后,他以为“反攻大陆有望”,特派心腹爱将胡宗南化名“秦东昌”前往大陈担任“浙东游击指挥所总指挥”,统一指挥那里的国民党正规军和地方杂牌部队,总兵力达1.2万人。1953年,蒋介石还邀请多名美军将官随自己搭乘军舰抵达大陈岛进行视察。可是,大陆解放军没有让台湾当局的图谋得逞,1955年1月18日,解放军集结137艘各类战舰、184架战机(22个航空兵大队)以及5 000多官兵向大陈门户——一江山岛发动猛攻,一名在战后被俘的国民党士兵回忆道:“共军飞机在我们头顶俯冲,炸弹、炮弹响成一片,我们的地堡被炸毁,我刚爬出来,解放军就已经冲上岸来。”经过三天战斗,解放军顺利拿下该岛。

得知一江山岛被解放军攻下后,大陈岛上的国民党军顿时陷入绝境。就在一江山岛易手后的第二天,蒋介石的大公子、时任“国防会议副秘书长”的蒋经国带着父亲的亲笔信登上大陈岛,要求官兵人等“不惜代价死守”,岛上的第46师师长胡忻带头响应号召,召集各团营长官,宣誓“死守大陈”。不久,台湾“国防部长”俞大维冒险乘坐空军飞机沿着大陈岛外海视察一圈,发现对面的解放军浙江路桥基地已经集结了大批歼-5喷气机,而且解放军还在集结各类登陆舰艇,眼见浙东制空权和制海权完全在解放军的控制之下,他意识到继续让大批国民党军有生力量呆在大陈无异于“作茧自缚”。于是,俞大维一回到台北,便马上求见美军顾问团长蔡斯,双方达成一致意见,认为继续据守大陈实为不智,决定报请蒋介石改变初衷,放弃大陈。面对美国人都出面劝退,蒋介石无可奈何地签署同意书,还言不由衷地“感谢”美军顾问的“美芹之献”。


美国军事顾问团在台湾(中)


很快,蔡斯与位于夏威夷的美国太平洋总部和驻日美军最高司令部取得联系,然后报请五角大楼和白宫批准,于2月7日启动“金刚计划”,由美国第7舰队出动100多艘舰艇,由美国海军中将伊勒·E·帕齐格(Earle E. Partridge)、海军准将哈罗德·格兰特(Harold Grant)与国民党“大陈防卫司令”刘廉一、“空军总司令”王叔铭共同协调行动。在执行大陈撤离行动中,美军动用了五艘航空母舰,这些航母搭载的战斗机将随时“反制”解放军的“拦截行动”,第一艘抵达大陈的美军舰只是“亨利科”号运输舰,它将岛上的100多名65岁以上的老人运至台湾,在为期一周的时间里,美国军舰从大陈撤出约2.5万人,其中包括1.45万名居民,1万名国民党官兵以及一些公务人员,还有近4万多吨各类物资。


美国军事顾问团在台湾(中)


在撤离国民党军队的同时,美军战机还先后侵入大陆一江山、头门山诸岛上空进行军事挑衅。解放军部队按照中央军委“要严格掌握对美帝国主义的政策,既不主动惹是生非,又不示弱”的自卫原则,对美台军队的行动保持警戒。英国BBC曾这样描述:“当美机在大陈岛附近海域巡逻时,中共控制的岛屿上只传出些许高射炮射击的声音,但中共部队并没有主动干涉大陈岛的撤退行动。”最终,大陈被彻底撤空,国民党军还将遗留的码头、渔船等无法带走的物资悉数毁坏,整个大陈岛仅留下一位老人。2月26日,大陈岛以及周边岛屿获得解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