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说“你是老大,要让着老二”的父母,忘了还有后半句...

只有父母睿智从容,每一对兄弟姐妹才能共同相伴,一起幸福成长~



网上有人提问:“在你的成长过程中,哪一件事情最令你难过?”

1

我朋友分享的经历,令人泪目:

“妈,弟弟打我!

“弟弟还小,他还不懂事。”

“可是他每次都把我打得很疼。”

“你是哥哥,不能让着弟弟吗?”

“我又不是孔融,凭什么要让!”

“你这个小子居然敢还嘴,看我不打死你!”

他告诉我,无论什么时候,无论什么原因,只要是他和弟弟发生冲突,妈妈永远是指责他,说他不懂事,不让着弟弟,令他百口莫辩。

即使是妈妈亲眼看到是弟弟先动的手,她还是会简单粗暴来一句:

“你年龄大,你是哥哥,让着弟弟会吃亏吗?”来结束沟通。

以至于他无数次怀疑自己不是亲生的,高考后毅然选择离家最远的那所学校,四年里只回了两次家。

别人都只看到我朋友独立坚强的样子,可谁又知道,他被父母忽略的感受,全变成了烙在记忆深处的伤疤,即使走了很远的路,即使长成了大人模样,也无法愈合。

在这个提问下面,其他网友也纷纷留言,诉说自己曾被父母“不公平”对待的委屈,也指出了为何二胎家庭里“手足相争”而不是“手足情深”的根本原因。

父母一次次说出那句“你是老大,你要让着老二”,将评判对错好坏的标准变成唯“年龄”是从,等于直接给老大宣判了“无期徒刑”,也失去了对两个孩子的正确引导。

一位姐姐说:“每次我妈叫我让着弟弟,我下次都会打得更重一点。”

一位弟弟说:“反正任何事都有姐姐兜着,我何必要学会长大呢!”


总说“你是老大,要让着老二”的父母,忘了还有后半句...


父母的偏袒,不仅影响着两个孩子的认知,令老大觉得委屈和压抑,令老二学不会承担责任,也加剧了手足之间的疏离和冷漠。

美国一项大型研究发现:那些成年兄弟姐妹间手足关系不好,几乎都记得小时候父母偏心、手足相处矛盾的情形。

台湾曾拍过一则视频,名叫《长不大的弟弟》。

小时候,爸妈忙工作,本来也是孩子的姐姐,要担负起照顾弟弟的重任,并且,姐姐不能和弟弟计较。无论是弟弟抢看电视节目,还是在姐姐的作业本上乱画,父母都只对姐姐说:“你是姐姐,要做榜样。”

姐弟吵架,在二胎家庭太常见了,然而父母解决问题的方式变成“老大要让着老二”。所以,姐姐即使内心充满委屈,却不得不被迫当个“懂事”的姐姐。而弟弟却永远都可以当一个长不大的小孩。

多年以后,姐姐和弟弟都变成了大人,却没有变成更好的家人。姐姐说:“我们没有交集,彼此都很有礼貌,连互相打扰对方都不好意思。”

令人遗憾又心酸。

2

为什么父母习惯性忽略老大的感受,而选择偏袒老二?背后往往有两个原因。

偏袒,是因为父母的“省事”心态在作祟。

老二出生后,有一段时间,我非常焦头烂额。好不容易把房间收拾干净,哥哥和弟弟却因为争抢一件玩具而打得不可开交,又将屋子弄得乱七八糟,我就会对着哥哥大吼:“妈妈快累死了,你就不能让着弟弟吗?”

哥哥问我:“为什么不骂弟弟?”

我说:“弟弟太小了听不进去,你就能听懂妈妈的话啊。”

一段时间内,哥哥确实安静很多,我也省心不少。直到一次陪弟弟哄睡,哥哥静静坐在床边看着我,直到我把弟弟成功哄睡,小声对我说:“妈妈,弟弟睡了,你可以陪我读故事吗?”

那一瞬间,我的心好疼。

当我紧紧把孩子抱在怀里,才蓦然发现,那个被称作“老大”的人,本身也只是个孩子而已。而我为了省事,把所有的怨气都指向了哥哥,曾经是多么自私。

偏袒,是父母习惯了对老大“道德绑架”。

父母的偏袒,口口声声说是因为老大年龄大,更懂事,深层次原因是对老大的道德绑架。

因为知道老大不会拒绝,所以就肆无忌惮用着这个方法,却不知道,这种“绑架”,在老大的成长道路上投下了无可弥补的心理阴影。

3

其实,不需要父母刻意要求“老大让着老二”,二胎间的甜蜜细节和相处欢乐,本身已经给了我们很多答案。

曾看过一张这样温馨的图片,老大哄老二睡觉,哄着哄着自己就睡着了。


总说“你是老大,要让着老二”的父母,忘了还有后半句...


那个小小的被窝里,藏着两个小朋友最真挚的情感。他们会打闹,也会依偎,在日常点滴的相处中,培养着最温暖的手足之情。

较之父母总要“哥哥让着妹妹”,哥哥委屈而妹妹骄纵的案例,一位妈妈告诉我们,其实不用刻意偏袒,哥哥的行为若出自内心,连父母都会震惊。


总说“你是老大,要让着老二”的父母,忘了还有后半句...


山西运城的一个家庭,2岁的妹妹顽皮捣蛋,将薯片撒在床单上。妈妈假装拿着衣架要教训妹妹,6岁的哥哥把妹妹护在怀里霸气回复:“不要打妹妹,打我!”

妈妈说,妹妹刚出生时,哥哥也有抵触心理,后来家人都对哥哥进行引导,鼓励她给妹妹换纸尿裤、给妹妹穿衣服和鞋袜,在这个过程中培养哥哥的成就感,同时也养成好习惯:“妹妹需要我的照顾。”

这位妈妈的一句话令我非常钦佩:“妹妹有时候很霸道,老抢哥哥的东西,我就会买两份,因为不能让哥哥受委屈。”

她从不觉得“老大就应该让着老二”,而是“不能让老大受委屈”,若老二做错了,即使老大愿意护着老二,她也绝不会为了省事就和稀泥,而是引导两个孩子一起解决问题,学会承担。

强纳森·卡斯皮教授说:“适当的手足争吵,能帮助一个孩子培养好人缘,因为他们从小就学会了如何面对或是避免人际关系中不愉悦的状况。”

所以,面对孩子之间的冲突和争执,只要不是原则性错误,父母不妨心态放平和一点,交给他们自己去处理吧。


4

最后,关于“大让小”的问题,分享一位网友的亲身经历:

我有一个亲姐姐,大我9岁。

每次父母教育我们的时候,会对姐姐说:“要让着弟弟,保护好弟弟。”同时对我说:“要尊敬姐姐,听姐姐话。”

这两句话父母从来没有分开说过,我们一直在践行着。我想,这也是我们姐弟俩从小到大一直亲密无间的重要原因。

多么令人动容。

所以,亲爱的二胎爸妈们,如果你实在要说“你是老大,要让着老二”,请务必加上后面那一句:“你是老二,要尊重老大”。

愿每一对父母,都能睿智而从容。而每一对手足,都能相伴成长,书写幸福时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