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品油出口方式正式转向以一般贸易为主

成品油出口方式正式转向以一般贸易为主

过去我国成品油出口存在来料加工贸易、进料加工贸易和一般贸易三种方式。2006年国家取消成品油出口退税以后,只有来料加工贸易不需要缴纳成品油消费税和增值税,两项相加约为2000元/吨左右。因此,从2006年到2016年十多年间来料加工贸易成为炼油企业成品油出口的主要方式,我国90%左右的成品油出口都通过来料加工贸易实现。这种方式是以增加原油进口为前提的,并不能从根本上降低国内成品油库存和缓解产销矛盾,仅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炼厂开工水平。

2017年起国家开始恢复发放成品油一般贸易出口配额,2017年第一批一般贸易配额仅有60万吨。2017年全年我国成品油加工贸易出口配额下发2643.9万吨,占比为61%;一般贸易配额为1659.1万吨,占比为39%。从数据上来看,出口方式仍是以加工贸易为主。但到了2018年形式发生根本改变。2017年底商务部下发了2018年第一批成品油一般贸易出口配额,共计1624万吨,该数量基本上已经达到2017年全年一般贸易的出口总配额。2018年第一批一般贸易出口配额大增,反映出国家大力鼓励一般贸易出口方式。

成品油出口方式正式转向以一般贸易为主

2018年5月份第二批成品油加工贸易出口配额的发放,第二批批成品油一般贸易出口配额共计1933万吨,我国成品油出口方式正式转向以一般贸易为主。从图上可以看出,2018年前两批成品油出口配额下发已达4288万吨,接近2017年全年4303万吨的配额总量。加上近日商务部下发的今年第三批一般贸易成品油出口配额293万吨,本年度成品油一般贸易出口配额已累计下发3850万吨,占配额总量的83.9%,加工贸易出口配额占比不足20%

成品油出口方式正式转向以一般贸易为主

从成品油供需数据来看,2006年国内成品油并不存在产量过剩的问题,而从2007年开始国内成品油供需矛盾开始显现,2007年成品油产量增长6%,而消费量却下滑10.38%。2014年开始供需矛盾加剧。中国彻底进入成品油过剩时代,炼厂、贸易商以及下游,都面临着产品积压、销路困难的“新常态”。而非民营原油进口权和进口原油使用权的放开,也使得国内成品油供应量随炼油产能建设而快速增加。2017年国内成品油总产量为36000万吨,而表观消费量为30661万吨,有近660万吨的需求缺口。进入2018年国内炼油产能不断扩大,截止2017年底,我国炼油产能过剩已经达1.38亿吨/年,炼油产能过剩率达到18%左右。2018年包括浙江石化、恒力石化在内还将有6000万吨产能投产,成品油过剩状况将进一步加剧。预计到2018年国内成品油产量约39000万吨,按照中国每年成品油消费量32000万吨计算,将有约7000万吨的过剩产能需要消化。

成品油出口方式正式转向以一般贸易为主

从供需面来看,加大出口是必然措施,且从2016年开始国内成品油升级步伐不断推进,高品质汽柴油产量占比持续加大,且油品质量层次愈发明显,可以更好地适应各层级国家市场需求,成品油出口量的增长既减少了国内库存压力,同时赚取了国际高油价产生的利润,可谓一举两得。以汽柴油为例,今年1-9月份汽柴油共计出口2458.9万吨,同比增长27.2%。

在当前国内市场供应过剩压力下,预计未来几年成品油出口量依然将处于高位,一般贸易配额比例或将进一步扩大。今年第三批成品油出口配额也已下发。本次汽柴油配额预计共300万吨。仍由四大国有石油公司所占据,其中,中石化、中石油所获配额占比将超六成,其余份额为中海油及中化集团,独立地方炼厂仍无缘成品油出口。此次成品油出口配额下发后,本年度成品油出口配额共累计发放4588万吨,已经超过2017年全年的6.62%。

2

长按二维码 关注我们

成品油出口方式正式转向以一般贸易为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