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中国工程技术人员眼里的巴基斯坦(2)

老朱语:此前,小陈写了自己刚到巴基斯坦之际经历的一些人和事,此篇接上文,继续以一个普通中国人的视角,来了解这个离我们并不遥远的国度。

由于小陈是搞技术的,不是专职写作的,故,若在语法与叙事上偶有缺陷,还请诸君理解。


正文(接上):

卡拉奇做为巴基斯坦第一大城市,人囗两千多万,百分之六七十是超极穷人,脏乱差,暴力事件频出,失业率百分之三十,这是官方数据,女人是不算失业人口的,贫民窟在老城区,新城还是有高端商务区的,还有国父真纳陵。

卡拉奇的大街上也算车来车往,但我没时间去仔细研究街上的车,以中国人的标准,大多属报废极別,但装饰的花里糊哨的。


一个中国工程技术人员眼里的巴基斯坦(2)



老巴的大篷车和三哥的有一拼,没有减震,外表华丽,内部破贩,只要发动机一开,劲爆的印巴音乐响彻全车,公交车顶上也有抱着山羊的乘客,看来开挂的不止三哥。这个车坐上去让你感觉骨头马上就要散架。


一个中国工程技术人员眼里的巴基斯坦(2)


前段时间开斋节,全球穆斯林的盛大节日。

我以为做为一个纯穆斯林国家,当天不会有老巴上班。可事实上是有三分之一的在上班。我不能说他们是为国家,为安拉,在忘我的工作。我可以更肯定的说是为卢比在战斗。

世俗化并没有什么不好,这才是认清现实的开始,那些看不见摸不着的事还是少信。

一个东北女人在这里开了十年超市,我问她拿上绿卡了吗?她一脸不屑的说穷的要死的国家,穷的要死的人民,谁会稀罕他们的绿卡?

我就奇了怪,你这么娴弃为什么还要呆十年呢?

我穷的要死的朋友阿里也放假五天回去过节了,穷虽不是什么好事,但也要看分情况。有些穷不是自身原因,还是值得同情不应鄙视。而有些贫穷是最大的耻辱,甚至于是范罪。同学们猜猜我身后的大爷几岁了?


一个中国工程技术人员眼里的巴基斯坦(2)


答案是,大我两岁。

老巴的夜市,鸡肉抓饭超极难吃,一百卢比一份合人民币六块左右,我只吃了两块鸡肉,饭就扔了。香蕉又小又丑又不甜。两百一公斤合十一块人民币。杏子,葡萄很好,很甜,很便宜。

前晚我买了一个芒果二十卢比合一块人民币,超极甜。兴奋之余昨晚又去买了六个,应该是一百二十卢比,可老巴一定要我两百五卢比。不知道老巴的数学怎么学的,还是商业模式有问题,买的多反尔贵。今天带翻译去,五个又一百五卢比还是最好的。关健是那个称很有历史感,是个简宜天平,那几个铁坨在配几粒石子,天地良心全凭它说了算,哈密瓜就要给差评了,没有家乡菜瓜有味。老巴的水果绝对的天然,没有一点人工驯化的痕迹,没有果型,果色,果味,长成什么样算什么样,天然去雕饰。家乡的水果充满了现代科技感。


一个中国工程技术人员眼里的巴基斯坦(2)




一个中国工程技术人员眼里的巴基斯坦(2)


一个中国工程技术人员眼里的巴基斯坦(2)



另需要对上篇做个说明,之所以是五辆皮卡,并每车都有重机枪,不是装样子吓人,这是一个加强排的战术队形,真有小股袭击,完全能火力覆盖,突破,歼灭。

我和阿里是同一工种,我是他的工资六倍,卢比和人民币超市对换价格一比17.5。我不知道官方汇率是多少,细心的网友可以算出生活的比值。


一个中国工程技术人员眼里的巴基斯坦(2)



在上一篇里我反复用了两个昏暗,是想说明这里的基础设施落后,在严热的夏季,经常停水停电,很多市民会热死,今年好象热死了五十多个人。

我们就是来建电厂的,中方占股七十六,巴方二十四,我不知道巴方是政府还是企业,如果是企业,肯定是私人的,巴基斯坦没有国企。

送去的电一定能普惠当地人民,我们边上就有一个英国人投资的电厂,电就不给我们用,我们的作业生活用电全是几十台柴油发电机日夜不停的哄鸣,这就是资本主义的优越性,虽说两家是竟争关系,但没办没统筹,在国内是不可能有这样的事,真纳国际机场不说比乌鲁木齐,也比不上喀什,就是不知名的莎车机场也比不了。(待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