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是化学工程学家,教育家,多名学生成为我国行业顶尖专家

时钧(1912.12.13-2005.09.01),江苏常熟人,化学工程学家,教育家、中国科学院资深院士。

1934年(中华民国二十三年)毕业于清华大学化学系,1936年(中华民国二十五年)获美国缅因大学硕士学位,1951年加入九三学社,1980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 2001年2月16日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捐资设立了“时钧奖学金”。

时钧长期从事化学工程学教学与科研工作。20世纪50年代创建中国高等学校硅酸盐(水泥)专业,从事过低温煅烧矾土水泥研究。60年代致力于湍流塔、填料塔及填料特性和干燥技术研究。80年代后,以化工热力学及无机膜技术为主要研究领域。在“强电解质混合溶剂体系的热力学研究”、“高压流体相平衡及状态方程的研究与应用”、“a-Al2O3管式陶瓷微滤膜制备技术”等方面成果卓著。主编了《传质》、《膜技术》等多种书刊。

他是化学工程学家,教育家,多名学生成为我国行业顶尖专家

1912年(中华民国元年)12月13日,时钧出生于江苏省常熟县莫城镇(现为莫城管理区)一个读书人家。父亲应试未中,寄希望于子女,要求子女认真读书,成为有学识的人。

1917年(中华民国六年),时钧入本乡小学读书,1924年小学毕业,跳级考进孝友中学初中二年级。

1924年(中华民国十三年),小学毕业,跳级考进常熟县孝友初级中学二年级,1926年毕业。

1926年(中华民国十五年),时钧初中毕业后随其大哥去苏州读高中,大哥在苏州工业专科学校,时钧入该校附中。

1927年(中华民国十六年),苏州工业专科学校并入中央大学,其附中并入苏州中学高中部,分文理两班,时钧在理科班。时钧也爱好文学,曾被《吴县日报》聘为业余编辑。

1929年(中华民国十八年),他高中毕业,被保送入东吴大学。

1930年(中华民国十九年),改考清华大学和中央大学,同时被两校录取,时钧选择了清华大学化学系。在清华4年,所学课程除两门之外,均为“优”或“优+”。

1934年(中华民国二十三年),时钧大学毕业,随即报考清华第二届公费留学生,被录取。发榜时规定学习造纸工程,先在国内实习1年,后由导师指定进美国当时唯一设有造纸专业的缅因大学深造。

1935年(中华民囯二十四年)8月赴美,在缅因大学攻读两学期,于1936年5月获造纸专业工学硕士学位,随后赴麻省理工学院专攻化学工程。

1938年(中华民国二十七年),时钧婉言谢绝了麻省理工学院化工系主任怀德曼(Whitman)教授的盛情挽留,回到祖国。6月抵达汉口,经清华同学推荐,在国民政府军政部化学兵队任教官。不久,日军进攻武汉,时钧由长沙长途跋涉,经湘西、贵州。

1946年(中华民国三十五年)8月,时钧回到南京,任中央大学教授、化工系系主任。同时,兼任重庆大学化工系教授和系主任。

1952年,新中国高等院校调整,时钧任南京工学院化工系教授、系主任,同时受命创建中国第一个硅酸盐专业。

1952年,新中国调整高等院校,时钧任南京工学院化工系教授、系主任,并受命创建中国第一个硅酸盐专业,为社会主义建设事业输送了大量专业技术人才。

1956年,与其他几位教授联名上书高教部,建议在化工系设立化学工程专业,并率队制订了化学工程专业教学计划。当年暑假,天津大学和华东化工学院开始招生。

1957年初,高教部同意试办。同年4月底,高教部在北京召集有关会议,制订化学工程专业教学计划,时钧任组长。 同年,由他指导的杨南如做的研究生论文《关于高铝水泥原料粒度与烧成温度的关系》发表在《硅酸盐学报》创刊号上。在逆境中,时钧于1965年做过湍流塔的试验。

1972年,起进行膜分离研究,都取得了可喜的成果,但由于当时试验条件的限制,无法深入下去。

1974年起,时钧参加了国产填料(以拉西环为主)的性能评定试验,曾发表4篇论文(均未署名)。

1979年起,时钧着手重建南京化工学院化学工程系,担负起系主任的繁重任务。在他的主持带领下,建成化学工程博士点,并建成了具有一定规模的化学工程研究所。

1979—1985年 南京化工学院化工系教授、系主任。

1985年,南京化工大学化工系教授、名誉系主任、化学工程研究所名誉所长、博士生导师。

1998年,他又主持完成了《化学工程手册》新版以及《大百科全书》化工卷的编撰工作。

2001年2月16日下午,在90岁高龄时成为一名中国共产党党员。

2005年9月1日,时钧因病去世,享年93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