寶寶說話“結巴”,是口吃嗎?

前幾天有媽媽問我寶寶說話結巴的問題,其實我家妞兒有時候說話也會重複。

寶寶說話“結巴”,是口吃嗎?

美國兒科學會有一篇關於學齡前兒童到底是不是口吃的文章,說的很全面,分享給大家。

寶寶說話“結巴”,是口吃嗎?

大多數的“結巴”,是正常的

其實,有很多幼兒講話時會出現不流利的現象,大多數情況下,這是發育過程中的正常現象,不能被定義為口吃。

幼兒期是寶寶學習語言的重要階段,他們正在迅速擴展詞彙量並學習複雜的語言規則。他們的句子會越來越長(如“媽媽,蘋果”),需要更多的運動協調才能順利表達(如“媽媽,我想吃蘋果”)。在此過程中可能會出現一些中斷,這是很自然的。

寶寶在興奮、緊張、疲勞或感覺說話匆忙時,往往會出現語言表達不流利的情況。

對於大多數幼兒和學齡前兒童來說,說話不流利在很短時間內會自行消失。但有有一些情況,口吃的跡象會越來越明顯。

如何區分——正常的發育or真正的口吃?

說話不流暢和真正的口吃,還是可以區分的(見下圖)

寶寶說話“結巴”,是口吃嗎?

在網上看到了一個媽媽對孩子口吃行為的描述,大家可以參考。

寶寶說話“結巴”,是口吃嗎?

另外,口吃有幾個危險因素,大家可以參考,幫助預測流利性問題是否會持續幾個月以上。

1、家族史。有口吃家族史的寶寶,可能更容易口吃

2、性別。小男孩是小女孩的2倍,上小學的男生是女生的3-4

3、發病年齡。4歲時開始出現說話困難的寶寶,比4歲前出現問題的寶寶更容易口吃

4、共存的言語和/或語言障礙。增加口吃的可能性。

如果寶寶是正常的發育,則不用太擔心。你需要做的是,放慢說話速度,不要急於打斷寶寶,讓寶寶有充足的時間表達。

如果寶寶有口吃的跡象,建議找兒科醫生給寶寶做語言發育評估。越早獲得專業的幫助,口吃就越容易治療。

寶寶口吃,父母需要這樣做

寶寶說話“結巴”,是口吃嗎?

* 減少溝通壓力

在說話的情況下,用不同的技巧可以減輕對孩子的壓力。把問題改成評論是一種有效的方法,父母也可以盡力減少導致孩子口吃的情況。如:用“你今天在學校外面玩了,一定很有趣!”而不是,“你在學校做了什麼?”

* 正面談論

當孩子們意識到自己口吃的時候,最好敞開心扉,積極地談論它。讓他們知道“說話不穩”是可以的。如果一個孩子似乎沒有意識到這個問題,在你去看專業的醫生之前,沒有必要提出來。

* 練習耐心

給孩子時間完成他們說的話。不要急著打斷他們,不要告訴他們“慢下來”或“想想你想說什麼”,這樣的表達通常對口吃的孩子沒有幫助。

* 養成良好的說話習慣

寶寶說話“結巴”,是口吃嗎?

雖然告訴孩子如何說話通常沒有幫助,但家長可以模仿有助於口吃的說話習慣,例如在說話時放慢自己的速度,在句子之間多加停頓,以輕鬆的方式說。

* 找個專業人士

建議去正規的兒童醫院,掛保健中心、兒童保健科的號。

我是愛妮媽媽,註冊營養師,歡迎大家關注我交流育兒心得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