鸦片战争?茶叶战争!

1839年爆发的中英鸦片战争,终结了中国延续千年的泱泱大国的迷梦,同时也开启了中国遭受西方列强侵略和掠夺的屈辱时期。在虎门点起火焰的林则徐,并没有想到他的这把火不仅没有烧退鸦片和英国的入侵,反而烧出了中国羸弱的原形,让西方列强们就像发现了死尸的秃鹫一样,蜂拥而至。

鸦片战争?茶叶战争!

虎门销烟

现在,人们以鸦片战争来命名那场战争,但大部分人所不知道的是,这场以鸦片冠名的战争,却是因为茶叶而起,英国人在近代发动了两场影响深远的战争,鸦片战争和北美独立战争,起因居然都是因为茶叶,而且都还是英国东印度公司的茶叶。

众所周知,中国在鸦片战争以前的几百年时间内,都牢牢的稳居世界贸易的头号顺差地位,西方人辛辛苦苦在非洲抓捕黑奴、在美洲挖掘金银、在远东贩运香料,最后获得的财富却大都流入了中国,换回了中国的三大拳头商品:丝绸、瓷器、茶叶。而这三样商品,一直都是西方人所渴求而又不能自己生产的,而茶叶到了18世纪以后,更是成为了石油出来之前的国际贸易中最重要的大宗商品。

鸦片战争?茶叶战争!

现存最古老茶树——云南临沧香竹菁

中国是世界上种植和加工茶叶最早的国家,距今已经有近两千年的历史。茶叶相传是中国古老的神农氏发现的,但实际上中国对茶叶的明确纪录是在公元前一世纪,西汉时期的王褒在《僮约》中首次记载了茶叶在四川西南的彭山一带的种植、买卖和饮用情况,这也是世界上对茶叶的最早的纪录,说明四川西南地区是世界上最早的茶叶产区。

而据对茶叶起源的考证,茶叶最早则源于喜马拉雅山脉东部的丛林地带,茶叶学名Camellia,即“山茶”,是当地一种常绿的灌木的叶子和花瓣,被当地人当作药物和食物,现在中国西南的一些少数民族以及泰国和缅甸北部的一些部落和部族,仍旧保留着把茶叶当食物和药物的习俗,而不是作为饮料。而茶叶在中国最早出现在四川西南地区,也说明了茶叶正是从喜马拉雅东部地区逐渐向东传到中国的。

中国人很早就注意到茶叶具有醒脑提神、解除疲劳的作用,而且茶叶还具有很强的杀菌消炎的功效,于是茶叶很快就成为了中国家庭的必备饮品,并开始迅速风靡中华。到公元四世纪,中国开始在全国范围内大规模种植茶树,而到唐朝时,茶叶已经成为了全国性的饮品,陆羽在《茶经》中,对唐代饮茶的兴盛做了非常详细的描写,同时也将饮茶从单纯的饮用提升为一种文化和修养的象征,这对后世茶文化的发展产生了非常深远的影响。

鸦片战争?茶叶战争!

茶圣陆羽和他的《茶经》

同时,茶叶还产生了强大的经济效益和政治影响,中国政府从公元七世纪开始征收茶税,逐渐为政府财政的重要来源。同时繁荣的茶叶贸易还催生出了世界上最早的纸币,北宋四川地区的茶商们,为了解决大宗茶叶的交易问题,首先使用了“交子”来代替沉重的制钱。随着茶叶贸易的发展,茶叶还逐渐取代丝绸,成为中国对外贸易的最重要商品,著名的“边茶”甚至还成为了中国政府控制边疆地区的战略武器。

西方则是在16世纪中期开始引入茶叶的,1610年,荷兰人首先把茶叶作为商品贩运到欧洲,随后饮茶之风开始向欧洲各国蔓延。但西方人饮用的却是红茶,因为当时西方商人在中国购买的虽是绿茶,经长途贩运后,一些绿茶腐烂变质、无法饮用,但还有些绿茶却经过奇妙的发酵,变成了红茶,别有一番风味,让欧洲人爱不释手,于是红茶得以在欧洲流行起来。后来中国福建一些聪明的茶商,就把绿茶加工的“杀青”工序改为“晒青”工序,将嫩茶叶隔夜氧化制成了红茶,专门卖给西方人,最早的红茶是福建武夷山的“正山小种”。而西方人却搞不懂绿茶和红茶的区别,长期将二者当作两种完全不同的茶叶。红茶由于在长途运输中更容易保鲜保质,逐渐取代绿茶成为了中国对欧洲茶叶贸易的主流商品。

鸦片战争?茶叶战争!

英国贵族的下午茶会

茶叶进入欧洲,由于价格十分昂贵,开始是被当作奢侈的饮用药品,欧洲人习惯在茶叶里卖弄加入糖和奶来混合饮用,成为上流社会的高尚饮品。而有意思的是,正是价格的原因,造成茶叶在欧洲的流行受到阻碍,最早引入茶叶的荷兰和法国,由于茶叶长期被当作上层社会的奢侈品,价格居高不下,结果没有在全民中形成饮茶习惯,最后被晚些时候引进来的咖啡所取代。反倒是后引入茶叶的英国,由于大量掺假的走私茶的涌入,让茶叶价格大幅下跌,平民得以能够饮用茶叶,再加上经营茶叶贸易的东印度公司的推波助澜,饮茶逐渐在英国成为全民的风尚。当时英国商人普遍在茶叶里掺入树叶、锯末和花瓣,而红茶里是很难发现这些东西的,同时喝红茶需要兑糖和奶,也压住了这些杂物的味道,反倒有股子齿颊留香的风味。掺假的红茶,大大刺激了茶叶在英国的消费和贸易,让英国的茶叶价格在几十年间下跌了80%,于是平民大众也能喝得起茶叶来了,最终茶叶在英国成为了全国性的饮品。

英国茶叶贸易带来的另外一个重要事件,就是英国东印度公司的崛起,这为以后英国入侵中国埋下了伏笔。东印度公司最先是靠给英国的查理国王进贡“中国好茶”而博得查理的欢心,逐渐被授予越来越大的权限,到18世纪初,东印度公司甚至获得了宣战权和领土划分权,俨然已成为英国政府在东方的代理人,这是有史以来最有权势的商业组织,而它的发展和壮大,正是得益于和中国的茶叶贸易。从1669年东印度公司首次进口茶叶,到1721年,东印度公司的进口量已经达到5千吨,并取代丝绸成为英国从中国进口的支柱产品,公司的60%的贸易额都是来于茶叶贸易,而且英国政府每年的10%的税收也是来源于东印度公司的茶税。1795年,英荷战争以荷兰失败告终,荷兰的东印度公司破产,英国东印度公司自此垄断了全世界的茶叶贸易。

鸦片战争?茶叶战争!

全盛时期几乎掌控全球贸易的东印度公司

东印度公司对茶叶贸易的垄断,却并没有大大提高茶叶在英国的价格,反而使英国的茶叶价格空前走低,低到连最拮据的体力劳动者都能买得起喝得起。依靠雄厚经济实力而获得了强大政治影响力的东印度公司,推动英国政府颁布了一系列法令,来维护它在茶叶贸易上的垄断地位:禁止从别的欧洲国家进口茶叶、降低本国的茶叶税收、严打茶叶掺假(只准它一家可以掺假),东印度公司通过这些法令降低和保护了英国的茶叶价格的低廉,使得茶叶成为了一种全民饮品,从而大大扩大了英国的茶叶市场。

在保证廉价大众茶叶销售的同时,深受中国文化影响而谙熟茶饮之道的东印度公司,还通过贵族名流来大力推广茶文化,他们赞助举办温文尔雅的茶会、创办典雅的茶室、营造优雅高尚的饮茶氛围,同时针对上层人士推出来自遥远中国的“高级茶叶”和“高级瓷器”,从而在社会上掀起出饮茶的风尚来。结果英国的酒馆每况日下,茶室和茶园逐渐成为英国人社交的时尚地点。上层社会茶文化的形成,自然也引起全民对茶文化的追捧和效仿,连最低级的穷人,也能在廉价的掺假茶中找到一种满足感。可以说,英国上上下下、人人都在饮茶,这种从古老东方而来的叶片,成为了一张彰显英国时尚、商业和文化的名片,英国东印度公司对于茶叶的营销,也成为有史以来最卓有成效的营销范例。

而且更重要的是,茶叶在英国的兴起,绝不仅仅只是社会时尚的变迁,它还成为了英国经济腾飞和对外扩张的有力动力,甚至可以说它伴随着英国最终成为了人类历史上第一个日不落帝国。

英国的工业革命起源于蒸汽机在纺织厂的运用,蒸汽机和生产流水线的应用,使得工厂必须采用轮班制来维持生产的不间断。其它欧洲国家的工人休息时间,一般都是饮用劣质的果酒或啤酒,这往往让工人的神经被轻度的麻痹,造成随后工作的效率和质量受到影响。而英国工人饮用的却是茶叶,饮用后能够保持头脑清醒、思路清晰,这使得英国的工人在后面的工作中能够保持清醒,能够集中精力来操作高速运转的设备,茶叶在工厂里成为了保证生产顺利进行的润滑剂,这也是英国工厂生产率要大于其它欧洲国家工厂的重要原因,并使得英国最终成为了世界工厂。

鸦片战争?茶叶战争!

茶叶成了英国工业革命的润滑剂

同时,全民饮用茶叶也让英国获得了另一个好处,就是茶叶的抗菌消炎功能。英国的大型城市工厂密布、人口拥挤、污染严重,工人住宅区的卫生状况更是糟糕,但英国工人中却并没有大规模疾病的蔓延和爆发,工人的健康状况明显好于其它欧洲国家的工人。19世纪初,一份英国政府的报告称,正是饮茶的习惯让英国人的健康状况得到大幅度的改善。同时,茶叶中的单宁酸等抗菌成分也能通过母乳传给婴儿,使得英国婴儿、特别是穷人婴儿的死亡率大大下降,这又为英国积蓄了庞大的劳动人口,而这正是英国赖以发展产业革命和对外扩张的人口基础。

茶叶不仅给英国的工厂工人带来健康和活力,还刺激了英国其它产业的发展,特别是制糖业和陶瓷业。英国的红茶饮用需要大量的蔗糖,英国随即利用其强大的海军控制了蔗糖的主要产地——加勒比海域的西印度群岛,从而又垄断了世界的制糖业;同时,饮茶中必不可少的瓷器也在英国得到巨大的发展,英国成功制造出能与中国瓷器媲美的骨瓷,陶瓷业随即也成为了英国的新兴产业,并凭借强大的工业生产能力,逐渐将传统手工作坊生产的中国瓷器挤出了欧洲和美洲市场,1791年以后,欧洲基本停止了从中国进口瓷器。中国三大出口利器中的瓷器,首先走到了尽头。

但茶叶贸易也让英国对中国的贸易产生巨大的逆差,英国人曾打算用纺织品打开中国市场(他们在印度就成功的用廉价的工业纺织品打垮了当地的纺织业),但中国自满清以来,一直实行闭关锁国的政策,英国的工业品根本就不能进入中国市场。唯一能让中国人感兴趣的只有钟表和机械玩具,但这些昂贵的物件只能作为达官贵人的玩意,市场很小,根本无法抵消两国间巨大的逆差。后来英国人又尝试用印度的棉花来平衡这个逆差,但中国历来的小农经济以及不开放的市场,使得棉花的销量远远低于他们的预想,结果东印度公司每年还是得以巨量的白银来支付茶叶的款项。但问题是美洲白银产区经过一百多年的开采,已逐渐枯竭,因此白银的价值升得很快,已经足以抵消相当部分茶叶贸易的利润了,这是英国人所不能承受的。

到鸦片战争爆发前,英国每年用于进口中国茶叶的白银达到惊人的六百万两(折合现在的10亿美元),造成的贸易逆差则达到三百万两白银,人类历史上还从没有出现过如此巨大的贸易逆差,这个金额还没包括当时中国的另外两项大宗商品——丝绸和瓷器。而在历史上,天文数字的逆差如果不能得到有效的解决,往往都意味着战争,古今都是如此。更重要的是,当时英国政府的财政已经高度依赖于茶叶贸易(跟后来中国依赖于房地产有得一比),茶税成为英国政府的重要财政支柱,英国政府和商界是绝不甘心长期忍受这种逆差的。

但英国人当时却并没有付诸战争,因为他们很快就找到了能够平衡贸易逆差的商品——鸦片。鸦片在中国唐代就作为药物从南洋引进,17世纪中叶,荷兰开始向中国输出鸦片,但量很小,因为鸦片主要产自印度的孟加拉地区,英国东印度公司牢牢控制着鸦片的生产和贸易。

鸦片战争?茶叶战争!

东印度公司的鸦片仓库

此时中国的情况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在进入18世纪后,战乱逐渐结束,满清统治的也稳固下来,作为统治阶级的满蒙八旗,早已不再需要去征战沙场,他们迅速蜕变成了社会的寄生阶层。由于既不能去耕作、又不能去经商,生活依靠“铁杆庄稼”,结果生活无忧又有大量闲暇时间的旗人,喜欢上了鸦片,这种能让人产生幻觉和愉悦的毒品,是他们打发无聊时间的最好选择。而一个国家的风尚都是由统治阶级带领而形成的,就如英国的饮茶风尚一样,吸食鸦片的“风尚”也随之风靡中国的上层社会——官场,并以不可阻挡之势迅速蔓延到整个社会的各个阶层。

商业嗅觉极其敏感的英国人,从鸦片上看到了扭转中英贸易逆差的曙光。1773年,东印度公司建立起垄断鸦片生产和贸易的组织,但为了不危及它与中国的茶叶和其它商品的贸易,它自己并不直接从事鸦片的对华贸易,而是把对中国的鸦片出口拍卖给了英国和其它国家的散商,搞所谓的“港脚”贸易,利用它特许的散商向中国大规模走私鸦片,而这些散商中,欧洲的犹太商人占据很大部分,这些犹太商人后来还成为中国境内那些西方租界的实际控制人。散商将贩卖鸦片得来的白银运回印度,东印度公司开具银行汇票购回白银,再将这些白银运往广东购买茶叶,散商则用汇票在东印度公司再次拍得鸦片运往中国。

英国政府为了保证中国茶叶的供应、为了平衡贸易逆差,将毒品大量走私到中国,毒害了大批中国人,这个罪恶的买卖就如同非洲的黑奴买卖一样,是西方列强对人类犯下的滔天罪恶之一,当然另一方面这也成为了西方列强完成原始积累的重要手段。

鸦片战争?茶叶战争!

遍布中国的鸦片烟馆

中国的官员其实是非常清楚英国人在其中的角色的,但他们无疑被收买了,实际上参与鸦片走私的主力就是这些中国的官员和他们控制的军队,同样在国内分销鸦片的,也正是中国的官员和军队将领,外国人所做的,无非是把鸦片从印度运到中国的海岸线,然后一切就都交给中国人自己来做了。虽然清廷从1729年就开始正式禁止鸦片买卖,每隔一定时间还要搞搞运动来查禁鸦片,但由于大量统治阶级的成员在鸦片交易中获得了巨大的利益,最后结果都是上下配合演出戏来糊弄过关。到1830年,鸦片的贸易增长了几百倍,达到1500吨,鸦片的价值已经超过了茶叶的价值,英国的贸易逆差完全被扭转了。

1838年,清廷终于被鸦片贸易中白银的巨大流出量震撼到了,他们下决心要彻底禁止鸦片走私,于是派出了坚定的禁烟派林则徐到广东来禁烟。此时的清廷,根本就不敢触动自己所属的统治阶级,他们只想采用在他们看来最不得罪人的、单纯禁止外国人贩卖鸦片的简单方法,来处理鸦片问题。其实他们也知道,鸦片泛滥的根源在于北京城,而不在广州城。

鸦片战争?茶叶战争!

鸦片走私变成了公开的交易

此时在广州城与林则徐打交道的已经不是东印度公司了,而是英国政府的全权代表。由于东印度公司势力的膨胀,已经达到了足以威胁英国政府权威的地步,英国政府还不想成为威尼斯那样的商会国家,于是接受了亚当-斯密的自由贸易主张,于1834年取消了东印度公司的贸易垄断权,后来更是强行解散了东印度公司。但此时,东印度公司仍作为英国在印度的殖民政府,同时也还控制着对中国的贸易,包括鸦片贸易。

林则徐在广州与洋人的交道,完全就是两个不同文明之间的“鸡同鸭讲”,对外面世界茫然无知的林大人,继续以天朝老大的姿态对待已经控制了大半个地球的洋人,洋人同样也是以蒙昧的野蛮人来看待中国人的,于是冲突不可避免的发生了。英国商务总监督义律,擅自以英国政府的名义,打白条将所有洋商在广州的鸦片收购,使之成为英国政府的财产,然后再交给林则徐去焚烧,他这是开出了英国政府背书的战争空白支票,通过这样干他就能把英国政府绑上战车了。

财路被断的东印度公司,对英国政府施加强大的压力,要求英国政府以武力打开中国的市场,保护他们的茶叶贸易(他们把鸦片贸易隐晦的归入茶叶贸易当中)。英国政府虽然不想公开支持鸦片贸易,但政府财政的重要来源被断也是英国政府不能允许的,同样英国政府也迫切需要打开中国的市场。于是,英国政府以保护自由贸易为由,发动了鸦片战争。

战争的进程显示这完全是场单方战争,英国人并没有投入多少兵力,就迅速击败了表面庞大、实际上根本就不中用的中国军队。英国的海军是世界无敌的,而在陆地上,两军的装备差距虽然并不像后来认为的那么大(火绳枪对燧发枪),但两军的组织、训练、战术和斗志犹如云泥之别,英国军队往往都是以白刃冲锋来击溃早已被鸦片掏空了体质和斗志的清军。到1842年,英军截断了漕运,清廷无力再战,只得签下《南京条约》,割让香港、开放五口通商、赔偿白银600万两(赔偿被林则徐焚烧的英国政府的“财产”,刚好也是英国一年用于购买中国茶叶的白银数量)。

鸦片战争?茶叶战争!

英军通常是以白刃战击败清军

战败的结果对中国来说是灾难性的,泱泱大国的表象被彻底摧毁,清廷的腐败无能暴露无遗,随后其它欧洲国家乃至新兴的日本也趁火打劫,参与到侵略和掠夺中国的盛宴中来,同时国内的不安分势力也看到了取代满清的可能,中国从此堕入到黑暗百年的深渊,被世界强国远远抛下了。

鸦片战争结束了,但茶叶的战争却没结束,只不过是用另外一种不见硝烟的方式进行战斗。英国人在鸦片战争中达到了目的,但他们想喝茶,还是必须到中国来买,这让他们意识到完全依赖中国供应茶叶是非常危险的,说不定哪天中国就强大起来断了英国的茶叶供应,当然他们更不愿意永远都付出高价来购买中国人的茶叶,于是英国开始下大力气开发自己的茶树种植。实际上东印度公司在更早的时间就已经在着手茶树的种植,但出于维持其垄断地位的考量,他们并不愿意真正开发茶树的种植。直到1834年,东印度公司丧失了对中国的贸易垄断权,他们这才转变态度,着手开发新茶源。

但中国人深知茶叶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性,中国政府和民间对茶叶的种植实行非常严格的保护措施,特别是对茶种和茶叶的加工工艺更是严加保密,走私茶树和茶种都是砍头的大罪,外国人根本就无法获得茶种和茶叶的加工工艺。

但英国人并不甘心,他们先后组织了三次针对武夷山红茶产区的“探险”活动。1832年,传教士郭士力潜入福州,试图打探红茶的工艺和种植,但被清政府发觉,将其驱逐出界。1834年鸦片商戈登和郭士力乘坐小船沿闽江潜入武夷山区,用重金收买当地茶农,了解了一些茶叶的种植、加工的情况。次年他们再次前来,结果被清军抓获而驱逐。

鸦片战争?茶叶战争!

为偷窃茶叶秘密而伪装成维族士绅的英国人傅琼

1848年,东印度公司派遣植物学家罗伯特-傅琼前往中国盗取茶叶的秘密。这人是个中国通,他并没有前往中国东南的福建,而是去了遥远的西北——新疆,在那里他收买了当地一个王姓的中国人当仆人,向这个中国仆人学习汉语和维吾尔语,把自己乔装成中国的维族人(因为很多维族人也是蓝眼睛和高鼻梁)。1850年,这二人千里迢迢来到福建武夷山区,傅琼伪装成维族士绅来向当地人学习茶叶的种植和加工,他还伪造了新疆地区官府的证明文件,假称是新疆当地屯田需要种茶。傅琼成功的骗取了武夷山区茶园主的信任,结果他不仅学习了武夷山红茶的种植和加工的工艺,还盗取了一批茶树种子偷带出中国。而他所盗取的“正山小种”红茶,后来完全丧失了销路,最终淡出了茶叶市场。

与此同时,东印度公司从19世纪20年代起,也在印度和东南亚一带寻找野生茶树,并最终于1834年在印度东部的阿萨姆山区发现了野生的山茶树,但在进行人工种植上面,英国人还是一筹莫展,即便他们招揽了一批中国茶农茶工也没能解决问题(这些背井离乡想闯大运的中国茶农茶工,一般在国内的地位比较低下,并没掌握多少关键技术)。最后还是一个名叫查尔斯-布鲁斯的冒险份子解决了这个难题,他精通阿萨姆当地的风土人情,把当地的野生茶树的种植和中国茶农茶工的专业技术相结合,逐渐摸索出种植茶树的经验,并开始模仿中国的杀青、揉捻和干燥的工艺,自此英国人开始了人工茶树的种植和茶叶的加工。

阿萨姆红茶的试制成功,使得英国人马上干掉了他们扶持的阿萨姆的傀儡国王,并于1838年成立了阿萨姆公司来专营茶叶的生产和加工,东印度公司的全部茶园都交给阿萨姆公司来打理。阿萨姆公司发行的股票非常火爆,甚至到了一股难求的紧俏地步。但英国人想把野生茶树变成繁荣的茶园却并没他们想象的那么顺利,虽然他们雇佣了他们能够找到的几乎所有的中国茶农和茶工,但产量和质量还是一直上不去,结果阿萨姆公司亏损得一塌糊涂,到1848年,公司股价已经跌去了99.5%,公司也到了垮台的地步。但英国人终于等来了他们的转机,1850年,傅琼带着偷窃而来的正宗的“正山小种”的种子和全部完整的工艺回到了印度。

1851年,阿萨姆公司开始赢利,同年,他们的茶叶参加了伦敦大博览会,标志着中国持续千年对茶叶的垄断的终结。随后,英国的茶叶公司如同雨后春笋一样涌出,开始在印度大规模种植和生产茶叶,英国人在茶叶的生产中引入机器和工业化手段,到19世纪70年代,印度的茶叶生产的加工阶段完全实现了机械化生产,大大降低了生产成本,虽然与中国茶叶的成本和消耗差不多,但英国人不必再用高出两倍的价格去中国采购茶叶,同时印度到欧洲和美洲的运输路程也比从中国出发大大缩短了。中国茶叶的出口,也如同瓷器一样,最终被英国人赶上了末路。

鸦片战争?茶叶战争!

印度阿萨姆地区的茶园

1859年,英国从中国进口茶叶还有3万多吨,但到1899年,英国已经从印度进口茶叶超过了10万吨,来自中国的茶叶已经微不足道。同时英国不仅自己摆脱了对中国茶叶的依赖,还把中国茶叶从庞大的欧洲、中东和美洲市场挤了了出去。这对中国的茶叶生产和茶农的生活是个巨大的打击,也对清廷的财政收入产生严重的影响。更为严重的是,两广和福建地区的大量茶园的破产,造成了严重的社会不稳,大批茶农和茶工失业,使得各地的民变和叛乱日趋严重,后来太平军和天地会在两广起事,在两广和福建先后裹挟了几百万的民众,其中很多都是破产的茶农茶工。至于中国的茶叶出口,直到100多年后,在20世纪后期实行改革开放之后,才逐渐恢复起来并重新跻身世界茶叶贸易的前列。

英国人终于在茶叶战争中击败了中国,将这项在石油之前的稳居世界首位的大宗商品的贸易控制权,从中国人那里夺了过来,更重要的是,英国人可以把用于购买中国茶叶的天量的白银,节省下来用于更为紧要的改善民生、发展产业革命以及扩充军备,这为英国维持其世界霸主的地位提供了巨大的支持。

时至今日,印度仍然是世界主要的茶叶产地,同时也是最大的茶叶消费国,消费量占到全球的23%,中国则是16%(中国人还是以绿茶为主),英国第三6%。但从人均消费量来看,英国、爱尔兰、澳大利亚、新西兰稳居世界之首,它们都是当初大英帝国的后裔,前10名中除了日本,其余全是中东国家(因为中东国家禁酒)。

而现在全球每年的茶叶的产销量在560万吨左右,进入国际贸易市场的约170万吨,其中红茶100万吨,占据了国际茶叶贸易的75%,绿茶只占15%,其余的茶则为10%,巴基斯坦、俄罗斯、美国、英国和埃及则是最大的五个茶叶进口国,这5个国家进口量占到了全球茶叶贸易量的60%。最大的五个出口国则是肯尼亚、中国、斯里兰卡、印度和越南,中国每年出口近40万吨,而每年中国生产的茶叶在260万吨上下,国内消费量则为180万吨左右,茶叶的基本面是供大于求,茶叶生产厂商的压力并不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