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飞要拍北平奇案?HBO别慌,拍这个故事预定神剧

文 | 县豪


2019年3月,英国作家保罗·法兰奇非虚构文学《午夜北平》(副标:英国外交官女儿喋血北平的梦魇),在中国内地由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再版。

借此契机,保罗·法兰奇在中国的行程中透露,美国流媒体巨头网飞(Netflix)会将《午夜北平》拍成剧集,并由姜文主演。

网飞要拍北平奇案?HBO别慌,拍这个故事预定神剧

《午夜北平》新版书封

影迷圈顿时炸锅!

因为《午夜北平》实在是一个太吸引人的故事,它聚焦1937年发生于北平东便门角楼的“帕梅拉奇案”。

是年1月8日,19岁的英国金发少女帕梅拉惨死于狐狸塔下:

其颅骨遭遇重击,喉咙被割,气管断裂,右臂被砍断,胸腔被扒开,心脏、膀胱、肝脏、肾脏全被掏走,但其手上名贵的钻石手表却未遗失。

特定时局下,此案牵涉北平警局、各国使馆、受害人就读的天津文法学校等各方势力,真相扑朔迷离,直到同年7月7日卢沟桥事变,日本全面侵华,再无人关心帕梅拉之死的真相,唯独帕梅拉养父、英国外交官爱德华·维纳,仍在战火纷飞中追寻案件的蛛丝马迹。

网飞要拍北平奇案?HBO别慌,拍这个故事预定神剧

帕梅拉

此案与“施剑翘刺杀孙传芳案”一起,成为姜文电影《邪不压正》中两大民国奇案,而保罗·法兰奇也透露,姜文在《邪不压正》中引用此案时,获得过自己的授权。

北平、战争、奇案、中外势力互相掣肘,这是天然的好题材,不得不说,曾出品过《纸牌屋》、《王国》、《怪奇物语》等热门好剧,去年在原创影视领域投资达80亿美元的“神剧制造机”网飞,此番将内容触角伸入中国内地,很可能再创现象级作品,这无疑会对美国另一“神剧制造机”、于2018入围世界品牌500强的老牌电视网HBO形成又一波冲击。

HBO的制作实力其实不容小觑,在改编经典小说领域,HBO不仅具有神乎其技的还原能力,甚至在《我的天才女友》“界限消失”等章节,发挥出更甚于原著的内涵挖掘能力,但其头号招牌《权力的游戏》最终季的烂尾倾向,或会给HBO带来沉重打击。

网飞要拍北平奇案?HBO别慌,拍这个故事预定神剧

网飞爆款《王国》

面对网飞的冲击,曾推出过《欲望都市》、《大西洋帝国》、《西部世界》等经典剧集的HBO,自然需要优质故事的加持,毕竟,影视巨头之争表面为对全球观众和线上线下市场的争夺,究其本质,则必须回归到对优质内容的抢占

网飞已拿下立足民国历史却在全球范围内都具有地域开拓性的《午夜北平》,HBO该抢一部怎样的小说,来与之抗衡?

刚好最近读到一本很HBO的小说,阮清越所著——

《同情者》

(The Sympathizer)

网飞要拍北平奇案?HBO别慌,拍这个故事预定神剧

《同情者》内地版书封

阮清越(Viet Thanh Nguyen)是美籍越南裔作家,目前在美国南加州大学任英美研究和民族学教授。

1975年,西贡在即将结束的越南战争中被北越攻占,时年4岁的阮清越随家人逃至美国,三年后与父母定居加州圣荷西。

成年后,阮清越结合自己模糊的越南记忆,参阅大卫·巴特勒《西贡陷落》、拉里·恩戈尔曼《雨前的泪水》、帝奇亚诺·坦尚尼《解放之路!攻下西贡》等大量历史文献资料,并在诺贝尔文学奖女作家托妮·莫里森《宠儿》语言风格及导演弗朗西斯·福特·科波拉《现代启示录》叙事风格影响下,最终写出自己的长篇处女作《同情者》。

阮清越先后将这部小说投寄给14家出版公司,在经历过13次退稿后,终于被纽约格罗夫出版公司接受,一经出版,即开启了“扫奖模式”,顺利拿下2016第100届普利策小说奖卡耐基优秀小说奖美国优秀亚太裔小说奖麦克阿瑟天才奖

等重量级奖项,阮清越也因此入选美国人文与科学院院士。

网飞要拍北平奇案?HBO别慌,拍这个故事预定神剧

阮清越与《同情者》

“我是个间谍,是个卧底,是个‘内鬼’,是个双面人。”

《同情者》以此开篇,点明主角身份:一名潜伏于南越的北越间谍。

因此,要理解这本书,必须了解1955年至1975年的越南战争。

所谓“南越”,即当时的“越南共和国”,由美国等资本主义国家支持;“北越”即“越南民主共和国”,由苏联等社会主义阵营支持。

1975年,西贡被北越攻占,美军撤退,真实身份为北越男人的主角,随南越将军逃至美国,一面承受越美文化差异带来的生活冲击,一面在辅佐将军的同时监视将军。

越南战争中,南越共死亡约22至31万人,北越共死亡50至100万人,这些冰冷的历史统计数据,因阮清越在书中撷取典型人物对战争伤亡惨状进行近景特写,从而全都浸淫出一种真实的痛感。

HBO剧集以“H”(黄)、“B”(暴)著称,从不吝于展示痛苦与死亡,所以,《同情者》在这一点是能对HBO胃口的,除此,《同情者》所体现的对战争的反思,以及对特定历史情境下人生的描摹,使其在深度上也与HBO的追求一致。

网飞要拍北平奇案?HBO别慌,拍这个故事预定神剧

HBO出品《大西洋帝国》剧照

可以说,《同情者》是一个典型的HBO式故事

01

猎奇与传统的对撞

《同情者》是猎奇的。

在战争主体之外,阮清越书写了超出读者经验与认知的人生经历,比如越南战争期间,性征蓬勃发育的少年如何解决“性”的生理需求。

阮清越用好几页描述主角少年时期与一只枪乌贼媾和的往事:

在母亲买回的枪乌贼中选择一只,偷偷将器官放入枪乌贼体内,事后在这只枪乌贼身上标注记号,等母亲将所有枪乌贼烹饪并端上桌后,眼疾手快地将做了记号的那只夹到自己碗里,吃掉。

为何不将这只充满秽意的枪乌贼丢掉?

这正是小说的巧妙之处:它通过母亲对枪乌贼的记数,侧面呈现当时越南平民的困苦人生,少年的“欲”与“食”,作为越南社会的一个切片,被作者含在了“同情”的眸中。

除此,在主角逃至美国并强融于美国主流社会的同时,阮清越也为读者展示出更多“性”的可能。

网飞要拍北平奇案?HBO别慌,拍这个故事预定神剧

枪乌贼

此时,主角的上级,南越将军的形象颇有意味。

即使逃难至美,将军依然保持一丝不苟的东方式大臣风范,由于反攻西贡需要资金(当然,反攻永远只是一个梦),将军甚至放任夫人在美国土地上,开起“与其身份不符”的越南餐馆。

但将军的女儿拉娜,却给了将军夫妇的传统贵族观念致命一击——拉娜成为了一名无拘无束的歌厅舞女!

从将军到拉娜,美越之间的文化差异出现了本质上的显形。

在对枪乌贼的亵渎及拉娜狂放的舞步中,将军那一直不愿松懈的派头,有了一种倔强的脆弱感。

02

痛苦的身体叙事

好的作家或导演,一定对人的身体有独到的“解剖”能力。

HBO剧集对身体的“开发”,已成为其最醒目的标签之一。

即使在《我的天才女友》这种含蓄的剧集中,HBO依然会展示一个裸身镜头,提醒观众,情感、精神、命运之种种,其实皆起源于肉身。

而“痛”,则是身体叙事最重要的层次之一。

阮清越《同情者》之前,对“肉身之痛”书写最深刻的,莫言《檀香刑》必在其一,如今,《同情者》足以与之并列。

《同情者》中,有四场令人难以忘怀的“痛之描写”,两场强暴,一场做戏,一场审讯。

强暴——

两场强暴的处理非常绝妙,一场发生在好莱坞导演拍摄的越战题材剧情片《村庄》中,一场发生于现实中的审讯室,巧的是,这间审讯室的名字,就叫“电影放映室”。

前一场,数名北越分子强暴了一位名叫梅的女子,阮清越描写了电影中的特写镜头:

梅被打烂的脸,哀嚎的嘴,流血的鼻子,一只肿得无法睁开的眼睛。延时最长的镜头是这样的画面:梅的脸占了整幅银幕;另一只眼睛睁着,眼珠在眼眶里翻动;血从嘴里喷出,染红了她的嘴唇;她惨叫:

妈妈妈妈妈妈妈妈妈妈妈妈妈妈妈妈!

电影导演在展示痛苦上的才华,令参与过电影制作的主角一阵痉挛。

网飞要拍北平奇案?HBO别慌,拍这个故事预定神剧

电影中的强暴戏,出自保罗·范霍文《她》

后一场,三名警察(全都是南越男人)强暴了一名北越女特工。

阮清越巨细靡遗地描写三名南越男人那丑陋的私处以及他们污秽的动作,女特工从刚开始的嘶叫到最后的彻底沉默,最终只剩眼中仇恨,“若将她的仇恨比作火,这火猛烈到屋里所有人该被烧成灰化为烟”。

这两场强暴,恰好都被主角所见,两次的目光重叠在一起,显影而出的,正是对战争的批判:

北越男人强暴南越女人,南越男人又强暴北越女人,阵营不同,离场迥异,但他们实施的恶却高度一致——这就是战争的可怕之处,阮清越借此清晰表达了自己的反战思想。

网飞要拍北平奇案?HBO别慌,拍这个故事预定神剧

电影《现代启示录》中的战争

做戏——

上述《村庄》中,一名美国明星将表演在烈日下被越南士兵审讯。

此人被倒挂在木桩上,一面方帕蒙住他的脸,士兵不断将水淋在方帕上,以制造窒息效果。

此处,是整本小说中镜头被推得最近的一处,甚至可以感觉到,镜头已完全抵住方帕,如同那些令人窒息的水。

有意思的是,当主角建议拍摄间隙将美国明星放下来稍事休息,却遭到明星本人拒绝,因为他想真正体验越战中被审讯的痛苦,从而更好地代入角色。

这是《同情者》中为数不多的讥诮之处——无论如何努力代入,他都距离真正的痛苦相当遥远,因为他忽视了被身体牵动的心理压迫,这种压迫,唯有临场才能达成。

网飞要拍北平奇案?HBO别慌,拍这个故事预定神剧

电影《现代启示录》剧照

审讯——

对主角的审讯,是《同情者》真正的高潮。

它将肉体之痛和精神之苦彻底融合在一起。

为写好这场篇幅吃重的审讯,阮清越甚至专门研读了阿尔弗雷德·麦考伊《关于刑讯的一个问题》、黄生通《改造》、黄光玉《变向的南风》等著作,并在审讯过程中借用了《1963库巴克反情报工作审讯手册》,同时对纸法、电鳗法、电击法等审讯手段亦了如指掌。

这场审讯的手段,以长时间剥夺主角睡眠的方式,令他在厚达数百页的检讨书之外,回忆真正值得忏悔之事。

白色房间,白色灯光,以及医生特别夹在主角脚趾上的电击夹,使主角难求一梦,即便只是片刻。这种审讯方式的残酷,德国导演多纳斯马尔克早在其名作《窃听风暴》中展示过。

随着审讯与痛苦的加剧,《同情者》的真相、主角的最终命运,都在紧迫地逼近,而审讯者所求,亦不过一个抽象问题的答案:

比独立与自由更加宝贵的东西是什么?

幸福?

错!

爱?

错!

我真希望死了才好!——被审讯者说。

此时已经接近审讯者想要的答案。

审讯者身份被揭晓的一刻,结合南越北越之争的历史种种,读者或许终能理解主角最后给出的正确答案。这场审讯必令人想起乔治·奥威尔《1984》中的终极审讯,它们之所以具有天旋地转的力量,是因为它们并不意在撬开什么秘密、真相,或信息,而意在自根本上颠覆人的神识,令被审讯者从一个人,彻底变成吻合审讯方利益的另一个人。

这种极致颠覆性,其实也是HBO剧集一贯热衷的风格,如《西部世界》。

网飞要拍北平奇案?HBO别慌,拍这个故事预定神剧

《西部世界》剧照

03

移民困境的戏剧魅力

后记《我们的越战永远不会结束》中,阮清越写到,美国的越南人令他尚有亲近之感,而越南这个国家对他而言则完全是异国他乡。

这是他在美国生活27年后,再度回越南的感受。

历史与本源令他不能与越南断根,人生经历又使他拥有一种几乎完全美式的生活,无论美国,还是越南,恐怕他都难以在其中找到真正的归属感,由此,其精神世界,只能存在于两种文化的中间地带,这种也许永远无法上岸的状态,其实具有相当迷人的戏剧魅力

正如阮清越在一次电台采访中说道,“难民自己也把暴力从越南带到了美国”,甚至部分越南青少年会在美国恐吓越南裔群体,这种行为被称为“本土入侵”(home invasions),即使身在美国,阮清越的父母依然会一直叮嘱他小心越南人。——这就是一种由身份混乱引发的文化和生存困境

,而在困境之中,“战火”从未消歇。

网飞要拍北平奇案?HBO别慌,拍这个故事预定神剧

台版《同情者》中,作者姓名被译为阮越清

其实,网飞属意的《午夜北平》从某种程度讲,也是一个跨国别讨论身份困境的故事,这类故事天生具有的复杂度与文化差异碰撞,本就具有吸引观众的特质。

无独有偶,苹果公司进军流媒体之后,投资拍摄的第一部文学改编影视,也是具有这种特质的故事,美籍韩裔作家李敏金的长篇小说《柏青哥》。

《柏青哥》同样以战争为背景,描绘一个家族几代人在横滨、东京、纽约等地的浮沉兴衰,贯穿其中的,依然是“无处靠岸”的身份认同困境

由此,阮清越这本《同情者》,或完全符合HBO剧集的重要特质,在网飞抢到《午夜北平》、苹果青睐《柏青哥》的当下,HBO何不认真考虑一下这部杰出小说呢?

· 全文完 ·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