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勇士归玉门,惨烈优胜斯巴达300勇士,爱国堪比战狼2

“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不仅仅是一句诗,而是一段惨烈的铁血传奇。电影《斯巴达300勇士》够惨烈吧,依旧与汉朝的13勇士归玉门无法相比;电影《战狼2》够感人了吧,但它只是13勇士归玉门的一个爱国缩影。

但是,为何“斯巴达300勇士”的事迹众所周知,而“13勇士归玉门”的事迹却鲜有人知?答案就是,我们被文化入侵了,而我们的华夏文化还需加大传播的途径,进而增强我们的民族自豪感与责任感。

13勇士归玉门,惨烈优胜斯巴达300勇士,爱国堪比战狼2

甘肃玉门关

那么,13勇士归玉门为何会有如此大的历史价值?因为他书写的是一段永不放弃的精神传奇。

事件背景:东汉永平十七年(公元74年)冬,骑都尉刘张遣司马耿恭和奉车都尉窦固、驸马都尉耿秉大破车师国后,朝廷设置西域都护,任命关宠、耿恭为戊己校尉,分别领兵数百坐镇屯前王柳中城、屯后王部金蒲城。

将士:永不放弃

永平十八年(公元75年)三月,匈奴湖斜尸逐侯鞮单于因车师国降汉心中不满,遂遣左鹿蠡王率领二万铁骑攻打车师。耿恭闻报,立即下令司马带领300将士前去救援,由于中途遭遇匈奴军主力,不幸全军覆灭(本身总兵力仅有数百,这下折损300,所余将士能有多少),随后车师国王安得战死,匈奴大军又乘胜攻打耿恭坐镇的金蒲城。耿恭命令将士给箭矢涂上毒药,并对着攻城的匈奴人大喝:“汉家箭神,其中疮者必有异。”弩箭纷纷射在匈奴人的身上,中箭者无不创口崩裂而亡。这时,正好下起了暴风雨,而暴风又刮向匈奴军队,因此雨中放箭杀伤力更大。匈奴人既震惊又害怕,相互交流:

“汉兵神,真可畏也!”随之退去。

接着,耿恭率领将士退到了城傍有水涧的疏勒城,打算固守。七月,匈奴大军前来攻打疏勒城,并将涧水断绝。炎炎夏日,耿恭带领将士于城中掘井15丈深,却不出水,而将士又口渴难耐,他又让将士挤压马粪汁解渴。但是,人都没有喝的,马自然也没有喝的,又哪来的粪汁可挤压。面对窘境,耿恭仰天长叹:“闻昔贰师将军拔佩刀剌山,飞泉涌出;今汉德神明,岂有穷哉。”说着整理好衣冠对井祷拜,不大功夫泉水喷涌而出,诸将士尽皆高呼万岁。虽然耿恭同样激动,但他头脑却异常清醒,立即命令士兵取出井水,提到城头,对着匈奴人进行泼洒。匈奴人心下大惊,以为神明相助,便引军而退。

与此同时,焉耆、龟兹两国结盟攻打西域都护陈睦,北匈奴又派大军围困关宠于柳中城。为此,关宠派人向朝廷上书求救。但是,这时又正逢汉明帝驾崩,汉章帝即位的过渡期。车师国见汉朝援军迟迟不到,以为放弃相救,遂又叛汉投靠匈奴,并汇同匈奴军队一起攻打耿恭驻守的疏勒城。期间,车师国王后为汉人出身,数次悄悄送去钱粮,但毕竟数量极少,不数日食物断绝,只好将身上穿的皮革、弓弩上的筋弦煮了食用,且天气也在渐渐转冷,而仅余的数十将士誓死守土的决心却更加坚定了。

见此,匈奴单于心生敬佩,遣使者对着城头的耿恭道:“如果你投降,单于便封你为白屋王,并将公主许你为妻。” 耿恭暗思一计,叫人竖起投降白旗,诱骗使者上城谈判。当使者刚刚登上城墙,耿恭一刀便将使者砍翻在地,将士们大笑着一块块割下使者尸体上的肉,架于火上烤食。这就是岳飞《满江红》中“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的典故来源。

13勇士归玉门,惨烈优胜斯巴达300勇士,爱国堪比战狼2

疏勒国遗址

使者家人见此,痛哭不已,匈奴单于暴跳如雷,誓要踏平疏勒城。接着,数次命令大军攻打疏勒城,但是城上依旧高高飘扬汉朝的旗号。无奈之下,为减少损伤,匈奴单于决定将耿恭等人困死城中。

此时,外无援军、内无食物,基本已成死局。不知耿恭和他的数十将士有着多么强大的信念在支撑,精神才没有跨掉?那就是对朝廷的信任,朝廷不会放弃他们,他们也不会放弃朝廷。

国家:永不放弃

十一月,即位不足三个月的汉章帝听闻边关奏报,随诏公卿进行商议。司空第五伦(第五为复姓)认为:冬季用兵风险极大,且路途遥远,粮草难以为继,发兵之日也许就是耿恭等将士殉国之时,所以不宜相救。司徒鲍昱认为:如果不救既助长了蛮夷的暴行,又寒了边关将士之心,日后又有谁甘愿为国家戍边。同时,从匈奴集结数万大军围困数百人的城池却难以攻克,也足以证明匈奴人的战力不怎么样,所以更应该去救。

汉章帝对鲍昱所言深以为然,遂遣征西将军耿秉驻军酒泉,行太守事,以做策应。又遣秦彭、王蒙、皇甫援集结张掖、酒泉、敦煌三郡以及鄯善国之兵,共计7000人余,前往救援。

建初元年(公元76年)正月,大军攻破车师国交河城,斩首3800级,俘获人口3000人余,缴获牲口驼、驴、马、牛、羊等37000头余,匈奴大军远遁,车师国再次降汉,而且关宠战死的消息已然传来。因此,王蒙、皇甫援等将认为此去路途还有上千里之距,且大雪纷飞,易于迷路,所以打算引兵而还。

《汉书·西域传》记载:疏勒国,王治疏勒城,去长安九千三百五十里。

对此,耿恭派遣的求救军吏范羌坚持要救,而王蒙、皇甫援等将均不敢前往,遂分给范羌2000军队由其去救。数日后的一个雪夜,范羌等人来到了疏勒城外,耿恭等人以为贼人攻城,心下大惊,但是遥呼之下才知是范羌。

由此可见,耿恭的治军之能,直到此时,军队的警惕心依旧非常之强。

13勇士归玉门,惨烈优胜斯巴达300勇士,爱国堪比战狼2

苏武牧羊图

正所谓:“男儿有泪不轻弹,只是未到伤心处。”城开处,双方将士相拥涕泣,场面感人至深,如同绝望中看到的一线生机,激动之情难以言表。

之后,大军一路且战且退,于同年三月,一行终于回到了玉门关。但是出城时的26人,此时已仅剩13人,而且已经不成人形

《后汉书·耿弇传》记载:衣屦穿决,形容枯槁。中郎将郑众为恭已下洗沐易衣冠。

中郎将郑众亲自为13勇士搓澡,并向朝廷上报他们的功绩。后来,13勇士到达洛阳,鲍昱上奏13勇士气节已然超过苏武,应当给予重赏。于是,汉章帝封耿恭为骑都尉、张封为雍营司马、军吏范羌为共丞、司马石修为洛阳市丞,其余9人皆补羽林。

如果说:“将是军之魂,军是将之胆。”那么,国家则是军队之魂,军队则是国家之胆。所以,就是因为13勇士对于国家永不放弃的信念,国家对于戍边将士永不放弃的执着,这才书写出一段铁血豪情、震撼人心的历史传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