緊張的公共資源:中國平均每40多萬人口,才能擁有一家公共圖書館


緊張的公共資源:中國平均每40多萬人口,才能擁有一家公共圖書館


山川網:公共資源是指自然生成或自然存在的資源,它能為人類提供生存、發展、享受的自然物質與自然條件,這些資源的所有權由全體社會成員共同享有,是人類社會經濟發展共同所有的基礎條件。

城市公共資源,主要是指政府長期投資建設所形成的市政公用設施等有形資產及以其為載體的一些無形資產,包括各類市政公共設施以及城市公共空間的使用權、冠名權、經營權等一切收益。

城市道路廣場、管線設施、公共交通、停車場、加油站、書報亭、地下人防空間、垃圾處理站、公園綠地等等都屬於城市公共資源的範疇。

毫無疑問,作為生活在城市中的居民,城市公共資源的多與寡,優與劣,分配方式的公平性,使用方式的便捷性,都會直接影響我們的城市生活幸福感指數。

通過國家統計局之前發佈的《中國統計年鑑2018》,我想和大家進一步探討關於現階段中國各區域城市公共資源以及公共服務設施的情況。在城市的鋼筋水泥之外,幫助大家更好地理解各區域/城市公共資源分佈情況。


各省公共圖書館基本情況


緊張的公共資源:中國平均每40多萬人口,才能擁有一家公共圖書館


如果說書籍是人類進步的階梯,那麼圖書館無疑就是人類進步的殿堂。

早在公元前3000年時,巴比倫的神廟中就收藏有刻在膠泥板上的各類記載。最早的藏書地點是希臘神廟的藏書之所和附屬於希臘哲學書院(公元前4世紀)的藏書之所。

我國的圖書館歷史同樣悠久。只是起初並不稱做“圖書館”,而是為“府”、“閣”、“觀”、“臺”、“殿”、“院”、“堂”、“齋”、“樓”罷了。如西周的盟府,兩漢的石渠閣、東觀和蘭臺,隋朝的觀文殿,宋朝的崇文院,明代的澹生堂,清朝的四庫全書七閣等等。“圖書館”是一個外來語,於19世紀末從日本傳到我國。

中國首部關於公共圖書館的專門法《中華人民共和國公共圖書館法》,2017年11月4日由第十二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第三十次會議審議通過,自2018年1月1日起施行。

如今的城市圖書館,絕不僅僅限於儲藏城市公共圖書這樣簡單的一項職能。它們還同時承擔著保存人類文化遺產、開發信息資源、參與社會教育等各項職能。

同時,雖然自改革開放以來中國的城鎮化進程經歷了有史以來發展最為迅速的幾十年,中國城市的建成區面積大幅提升。但是,中國城市的現代化程度仍存在較大的短板。一個比較具有代表性的特徵,就是中國城市的公共(免費)空間體量稀少。

什麼叫做城市的公共空間呢?你可以簡單理解為,當你想要和朋友找個合適的地方坐一坐,聊一聊天時,所需要的對應空間。在現階段的中國城市中,正在承載這一社會需求的,很多是肯德基、麥當勞、星巴克等快餐咖啡店。而多數城市的博物館、圖書館、公園等公共空間的設置與分佈情況,尚且不能覆蓋各個行政區,就更不要說覆蓋各個街道社區。

那麼截至最新,中國各省份的公共圖書館基本情況如何呢?通過國家統計局先前發佈的《中國統計年鑑2018》,我重新整理了各省截至2017年各自的公共圖書館總量、圖書總藏量、人均擁有公共圖書館藏量、每萬人擁有公共圖書館建築面積等相關數據,分享給大家。


緊張的公共資源:中國平均每40多萬人口,才能擁有一家公共圖書館


在下文之中,會對各項類目數據進行重新排序對比,大家可以繼續往下看。


各省公共圖書館數量排名


緊張的公共資源:中國平均每40多萬人口,才能擁有一家公共圖書館


雖然上文之中我們已經講到,中國圖書館出現的時間在世界上並不算晚,但是發展過程卻比較曲折。

排除封建時期並不對公眾開放的官屬書館,19世紀末維新派倡導的公共藏書樓和他們建立的學會藏書樓方才具有公共圖書館的性質。

1902年古越藏書樓對外開放。1903年武昌文華公書林建立並對外開放。1904年,湖南圖書館、湖北省圖書館建立。隨後,江蘇、山東、陝西、浙江、河北等省都建立了公共圖書館。1909年清政府頒佈《京師圖書館及各省圖書館通行章程》,促進了公共圖書館的建立和發展。 1912年京師圖書館對外開放。 1914年全國共有省級公共圖書館18所。

截至2017年,中國全國公共圖書館數量為3166個。作為目前世界第二大經濟體,中國的公共圖書事業發展在世界上究竟是什麼水平呢?

2016年時,據美國圖書館協會統計,全美約有各類圖書館12萬個,平均每2500人就有一個圖書館。其中公共圖書館約1.65萬個,比麥當勞連鎖店的數量還多。

由此可見,中國的公共圖書館總量之匱乏。而作為人口大國,中國的人口總量在美國的四倍以上,所以人均圖書館數量更是低到難以比較的程度。

而即使如此,這3166個公共圖書館,各省的分佈情況也是差異巨大。


緊張的公共資源:中國平均每40多萬人口,才能擁有一家公共圖書館


四川是目前擁有公共圖書館數量最多的省份,204個,也是目前目前國內省級行政區中唯一一個總量超過200家的省份。但是作為人口大省,2017年四川全省人口已達到8302萬人。如果計算下每萬人擁有公共圖書館數量的話,即使是總量第一的四川省也僅有0.025個。

排在四川省之後的,依次為河北、河南、山東,作為北方人口體量最多的三個省份,龐大的省域人口體量,使得三省在各項人均數據上排名都並不具有優勢,人均圖書館數量情況自然也是如此。

上海、北京兩市在公共圖書館總量上分別為24個和23個。結合兩市的常住人口(2017年)分別為2418萬和2171萬,所以對應的每萬人擁有公共圖書館數量均為0.01個。換而言之,在京滬這樣的中國頂尖城市中,平均每100萬人,才能分配到1個公共圖書館。

以公共圖書館為代表的的城市公共資源匱乏程度,遠比大家想象中嚴峻得多。


各省人均擁有公共圖書館藏量排名


緊張的公共資源:中國平均每40多萬人口,才能擁有一家公共圖書館


中國是一個文明古國,文化大國,每年的圖書出版量和銷售量都不可謂不多,但是人均閱讀量卻低得可憐。

在與我們一海之隔的鄰國熱門,對於未成年人教育與閱讀重視程度,顯然要遠勝我們許多。在日本許多城市,圖書館隨處可見。無論住在哪裡,步行10分鐘左右一般都能找到一座中小型圖書館。

很顯然,這樣的圖書館密度,目前階段的中國還沒有任何一座城市能夠做到。城市尚且如此,鄉村情況就更為嚴峻:據調查,現階段的中國公共圖書館,在農村幾乎就是空白,普及率僅為5.9%,90.3%的農村居民表示當地沒有任何可供借閱圖書或音像的公共圖書館。

日本各城市大都採取“一個主館+眾多分館”的公共圖書館架構,主館大多坐落在市中心,分館則散落在城市各個街區。這些圖書館都設有兒童圖書室,並放置兒童桌椅,方便孩子閱讀。

中國的公共圖書館困境,顯然還不僅限於數量少,館藏圖書總量同樣是硬傷:全國三千餘家公共圖書館,合計圖書館藏量不足10億冊。結合2017年中國全國人口已超13.9億的總體量,人均擁有公共圖書館藏量,尚不足1冊(實際為0.7冊)。


緊張的公共資源:中國平均每40多萬人口,才能擁有一家公共圖書館


但是,全國31個省級行政區中,能夠達到全國人均擁有公共圖書館藏量0.7冊均值的省份,顯然仍舊是少數。

截至2017年,僅有12個省級行政區超過了這一標準,依次是:上海、浙江、北京、天津、江蘇、寧夏、遼寧、福建、廣東、青海、吉林、內蒙古。

這其中,上海、浙江、北京、天津、江蘇、寧夏6省市居民應該說是人均公共圖書館館藏擁有量幸福感指數“較高”的區域了,因為這是全國所有省級行政區中,為數不多的,人均能夠擁有完整1本以上公共館藏圖書的地區。

而在河南、河北、貴州、安徽、雲南、湖南、陝西、四川、山西等省份,差不多要每2~3個居民,才能分配到1本館藏圖書。

而在上文的各省公共圖書館總量上,四川、河北、河南等省份的排名都十分靠前。兩相結合,我們不難發現,對於這些人口大省而言,目前的公共圖書館數量十分之捉襟見肘,且館藏圖書總量遠遠不能滿足相應的讀者需求。


各省每萬人擁有公共圖書館建築面積排名


緊張的公共資源:中國平均每40多萬人口,才能擁有一家公共圖書館


根據文化部早前引發的《“十三五”時期全國公共圖書館事業發展規劃》:到2020年,中國將實現每萬人公共圖書館建築面積110平方米,閱覽室座席達到105萬個,人均公共圖書館藏書量達1冊,人均公共圖書館購書經費達1.8元。

現階段看,以上目標中最接近實現的,就是每萬人公共圖書館建築面積。截至2017年,中國每萬人公共圖書館建築面積為109平方米。

其中,還有多達17省市該數據在全國均值以上,全國均值以下的省份距離均值亦不算太遠。


緊張的公共資源:中國平均每40多萬人口,才能擁有一家公共圖書館


在早些時候,中國還有“十大圖書館”的評選,上榜的圖書館分別是:中國國家圖書館,上海圖書館,南京圖書館 ,中國科學院圖書館,北京大學圖書館,重慶圖書館,山東省圖書館 ,四川省圖書館 ,天津市人民圖書館,廣東省中山圖書館。

這些圖書館最少藏書量均在200萬冊以上,其中坐落於北京的中國國家圖書館,更是世界五大藏書過千萬冊的圖書館之一。

對於圖書感興趣的朋友,以上圖書館不容錯過。

最後,我想以若干年前一項關於中國公共圖書館發展狀況的統計結果作為本文結束語。或許這一情況正在改觀,但是從今天我們整理的數據情況來看,改觀的效率的確還非常不盡如人意。

“據統計,中國平均每46萬人口才擁有一家公共圖書館,總共3000家公共圖書館中有600多家全年無一分購書經費,全國人均擁有公共圖書館藏書僅為0.27冊。全國公共圖書館持證讀者數582萬,僅佔全國總人口的0.47%,美國這一比例是2/3,英國是58%。 美國每1.3萬人擁有一家公共圖書館,英國和加拿大每1萬人左右擁有一家公共圖書館,德國每6600人一家,奧地利4000人,瑞士3000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