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歲範丞丞道歉上熱搜,31歲巨嬰男還是孩子:不懂擔當的人長不大

“成年”是個自然而然的過程,一個人只要過了18歲,就算成年了。

然而生理上是成年了,那心理上呢?

01

這兩天,微博上一個19歲的新人歌手上了熱搜。

他叫範丞丞,在綜藝節目《青春環遊記》中,他和白宇等歌手在舞臺上演唱,先是話筒和耳返出問題,然後又是提詞器故障,導致歌手們無法繼續,現場氣氛很是尷尬。

下臺之後,歌手們都很失落。表演失誤,主要原因不在自己。

這時範丞丞提議三人再次上臺向觀眾道歉,然後把歌曲再唱一遍。

19歲範丞丞道歉上熱搜,31歲巨嬰男還是孩子:不懂擔當的人長不大

再次來到舞臺上,範丞丞對臺下的觀眾致歉:“今天因為我們的個人原因,沒有一個很好的表現,很對不起在座的觀眾,希望大家能夠給我們三個一次機會,能安安靜靜地把這首歌唱完……”

三個人返場重新演唱了一遍,這種真誠的態度很讓人欣慰。

遇到問題的第一反應,不是情緒失控、沮喪,更不是責怪別人、推卸責任。

而是首先在自己身上找原因,主動承擔,解決問題。很多成年人都無法做到的,這個19歲的少年卻做到了。

網友們紛紛留言,誇範丞丞有擔當:“孩子長大了。”

19歲範丞丞道歉上熱搜,31歲巨嬰男還是孩子:不懂擔當的人長不大

與之相反,前些天的一個新聞中的男子,讓人們見識到了什麼叫做“巨嬰”。

佛山交警在執勤時截停了一輛重型牽引車,駕駛員是一名31歲的男子,他的駕駛證經檢查發現是偽造的,根據相關規定,民警對該男子處以罰款5000元、行政拘留15日的處罰。

對此,其父母情緒異常激動:“你們太過分了,他還是個孩子,才31歲!你們為什麼罰那麼重!”

19歲範丞丞道歉上熱搜,31歲巨嬰男還是孩子:不懂擔當的人長不大

父母把早已成年的兒子當成小孩,認為他不應當為自己的錯誤承擔任何責任,因為“他只是個孩子”。

不懂擔當的人,長多大都“只是個孩子”,一個無法承擔責任的弱者。

02

擔當,可能是造成人和人差距的最初原因。

19歲範丞丞道歉上熱搜,31歲巨嬰男還是孩子:不懂擔當的人長不大

英國BBC紀錄片《富哥哥,窮弟弟》講述了一對差別巨大的親兄弟的故事:

兄弟倆出生在一個普通家庭,年齡僅相差一歲。他們在相同的環境下長大,上著一樣的學校,然而成年後的境況卻一個天上,一個地下。

弟弟大衛過著居無定所的生活,孤身一人住在房車裡,經濟窘迫的他常常陷入飢一頓飽一頓的境地。

他沒有上大學,也不甘願做一個打工者,只想一夜暴富,做過的工作全都無法堅持,最終變成一個自暴自棄的loser。

19歲範丞丞道歉上熱搜,31歲巨嬰男還是孩子:不懂擔當的人長不大

而哥哥伊凡卻是典型的“社會精英”。

他21歲創業,白手起家,如今不僅是金融界富豪,還是保守黨政要,他擁有若干座豪宅。當記者詢問他的身家時,他只是微微一笑:“無可奉告”。

造成兄弟倆巨大差別的最初原因,則是擔當。

19歲範丞丞道歉上熱搜,31歲巨嬰男還是孩子:不懂擔當的人長不大

雖然哥哥只比弟弟大一歲,卻從小被教育要承擔起家庭責任,幫助父母養家餬口。

他起早貪黑地打工,送報紙、修草坪賺錢補貼家用。而弟弟則是理所應當被家人照顧,不僅什麼責任都不用擔,做了壞事也總有人罩著。

“領導人教父”丹尼斯·韋特利說過:“只有從小具有責任意識,孩子將來才會成為對自己的行為負責,對組織社群盡責的人。”

久而久之,哥哥在社會的磨礪中學會了成年人的法則,要付出才有回報。而弟弟則在寵溺和縱容中,變成了一個“巨嬰”。

03

所有長不大的巨嬰都有著這樣的特點,同事阿青經歷過這樣一件事:

阿青曾經在英國留學讀研,申請學校的時候,她沒有找專門的留學諮詢機構,只靠自己,就申請到了理想的學校。

19歲範丞丞道歉上熱搜,31歲巨嬰男還是孩子:不懂擔當的人長不大

後來她在網上分享經驗時,碰到了一個前來“諮詢”的女生。

女生上來就問:“那個某某大學,有什麼申請要求啊?”

阿青說:“每個學校不一樣哦,你說的這個大學我不瞭解,建議去學校網站上查詢,一般都會有說明的。”

女生又問:“那個學校的某某專業好不好啊。”

阿青又回答:“我不清楚這個專業的情況,建議先在網上查資料,瞭解清楚後,選擇自己心儀的學校。”

女生急了:“你怎麼問什麼都不知道,那還出來分享個什麼勁!”

阿青感到很無語:“我分享的是方法,怎麼整理相關信息,怎麼操作,但是每個學校和專業的情況不同,具體的問題還要自己花精力去搜集解決。

你問我,我不瞭解還隨便說,吃虧的是你。

自己的事情要自己負責起來,不要總指望別人什麼都告訴你。”

結果女生暴怒:“你以為你是什麼東西啊,在這兒逼逼半天,一問三不知,那就不要說你懂啊,我怎麼不為自己負責了?我媽都沒這麼說過我!”

阿青徹底無語……

19歲範丞丞道歉上熱搜,31歲巨嬰男還是孩子:不懂擔當的人長不大

這種連自己的人生大事都不願意擔當,認為別人都應當為自己的利益服務的行為,是心理未成年的表現。

他們在生理上已經成年,但不具備應對成年人世界的能力,遇到困難就逃避,遇到責任就推給別人,就像小孩子那樣,拒絕擔當。

這種行為在心理學上被成為“彼得潘綜合徵”。

這是一種心理上的幼態延續,因為沒有面對過真實的世界,沒有真真切切地感受過生活中硬而冷的一面,需要擔當而無法逃避的一面,因此他永遠停留在“孩子”的心智模式下。

04

曾經聽過一個猶太裔上海媽媽的故事。

她名叫沙拉,是個出生在上海的猶太人,離婚以後,獨自帶著三個孩子前往以色列,靠賣春捲為生。

19歲範丞丞道歉上熱搜,31歲巨嬰男還是孩子:不懂擔當的人長不大

開始,沙拉有著典型的中國媽媽思維,為了照顧孩子,自己承擔一切家務,忙碌了一天還要回家給孩子們做飯,而孩子們就圍坐在爐子邊上等著吃。

沙拉的鄰居看到這一幕,竟然大聲訓斥道:“你們已經是大孩子了,應該學會幫助媽媽,而不是像廢物一樣,看著媽媽忙碌。”

並解釋道:“在以色列家庭,孩子都是需要參與家務勞動的,從來沒有免費的午餐和照顧,你這樣不是在愛孩子,而是在害孩子。”

從那以後,沙拉開啟了猶太教育思維,她狠下心來,要求孩子們幫忙洗衣、做飯、賣春捲,共同承擔家庭責任。

孩子們在這樣的教育環境中,體驗到了生活的艱難,也學會了為自己和家人承擔責任,想得到就要努力爭取的社會法則。

19歲範丞丞道歉上熱搜,31歲巨嬰男還是孩子:不懂擔當的人長不大

兩個兒子不到30歲就擁有了億萬資產,女兒也當上了出色的外交官。沙拉把自己的教育經歷寫成了書:《特別狠心特別愛》。

教出了九個“大才”子女的梁啟超先生說:

人生須知負責任的苦處,才能知道盡責任的樂趣。

“盡得大的責任,就得大快樂;盡得小的責任,就得小快樂。你若是要躲,倒是自投苦海,永遠不能解除了。 ”

05

19歲範丞丞道歉上熱搜,31歲巨嬰男還是孩子:不懂擔當的人長不大

責任教育要趁早,否則就會成為孩子一生中巨大而無形的負資產,永遠拖累著他。

看似逃避掉了許多,非但不能帶來輕鬆,反倒會越來越沉重。

有責任和擔當的孩子,在人生的航程中,如同獲得了“壓艙石”,能夠堅定前行,免於漂泊。

就像海德格爾說的:“有擔當,才自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