官方发话了!这类人的工资有望上涨!

官方发话了!这类人的工资有望上涨!

干同样的活,

付出同样甚至更多的努力,

收入却不一样,

这事儿很打击人。

在教育领域,

这种现象一直存在……

近日,

省教育厅发话了!

官方发话了!这类人的工资有望上涨!

△省教育厅网站截图。点文末“阅读原文”可查看全文。

日前,省教育厅、省财政厅、省人社厅联合印发了《广东省进一步调整优化结构提高教育经费使用效益的实施方案》。《方案》明确,确保中小学教师平均工资收入水平不低于或高于当地公务员平均工资收入水平,逐步实现临聘教师与公办教师同工同酬。

官方发话了!这类人的工资有望上涨!

中小学教师收入不低于当地公务员

官方发话了!这类人的工资有望上涨!

《方案》明确要求,各地要优先保障中小学教职工工资发放,健全中小学教师工资长效联动机制,核定绩效工资总量时统筹考虑当地公务员工资收入水平,实现与当地公务员工资收入同步调整,确保中小学教师平均工资收入水平不低于或高于当地公务员平均工资收入水平,确保县域内农村中小学教师平均工资收入水平不低于或高于当地城镇教师平均工资水平。加强省级统筹,强化市县政府责任,优先落实义务教育阶段教师工资收入政策,全面落实山区和农村边远地区教师生活补助政策,加强以乡村为重点的教师周转房建设。

为保障教师队伍建设,各级政府每年要按照不低于本地教师工资总额的2%安排教师继续教育经费,各中小学校要按照不低于年度公用经费预算总额的10%安排教师培训经费;全面推进广东“新师范”建设,提高师范专业生均拨款标准;继续实施高校毕业生到农村从教上岗退费政策等。

临聘教师将与公办教师同工同酬

编制是一道门槛,跨过去了,往往意味着待遇高、有保障。譬如教师,有编制的公办教师,工资由基本工资、津补贴、职称工资等组成,逢节假日还有福利和奖金,部分地区还享有绩效工资;无编制的教师,即通常所说的临聘教师,且不说他们没有随职称升高而升高的职称工资、随工龄增加而增加的工龄工资,单就基本工资而言,与公办教师也有差距,每月相差数千元也不罕见。

《方案》指出,县级教育部门要会同机构编制、财政部门加强公办中小学临聘教师管理,按照有关规定统一标准、统一招聘、统筹调配临聘教师,所需人员经费由本级财政核拨,逐步实现临聘教师与公办教师同工同酬。

官方发话了!这类人的工资有望上涨!

《方案》要求,全面建立生均拨款制度。此外,2019年秋季学期起,将建档立卡学生补助政策扩大到全日制本科和研究生学段等。

如何补齐教育短板?《方案》提出,逐步提高中职学校、技工院校和高职院校生均拨款水平;支持发展面向农村的职业教育等。

如何解决“大班额”等问题?《方案》要求,重点支持在城镇住宅小区等学位紧缺地区新建、改扩建一批义务教育学校,确保适龄儿童少年学位需求,切实消除“大班额”。

如何服务改革发展?《方案》明确,支持高校加快急需紧缺专业建设,推进创新创业教育;全力支持推动粤港澳大湾区教育项目建设等。

官方发话了!这类人的工资有望上涨!

评论:同工同酬给临聘教师一颗定心丸

不患寡而患不均,分配不公有时候比收入少更影响士气。在相同岗位上,仅因身份不同,而非能力或贡献差异,就决定了收入的多寡,是很难让人服气的。在这个意义上说,“逐步实现临聘教师与公办教师同工同酬”算是说到了广大临聘教师的心坎上。

不过,全面实现同工同酬,不是一件容易的事。2018年1月,广东省下发的《关于推进中小学教师“县管校聘”管理改革的指导意见》就有“确保临聘教师与公办教师同工同酬”的表述。今天再次重申,在昭示态度之外,亦显示出问题的复杂性与解决的难度。据省教育厅去年透露,广州市天河、黄埔、花都、南沙、番禺等区临聘教师待遇接近或基本达到公办教师收入水平,东莞市也已基本实现全市公办学校聘用合同制教师与公办教师同工同酬。

可以看到,广东省一直在努力。不过,在全省范围内推行同工同酬,仍然要打攻坚战。必须制定时间表和线路图,朝着目标,徐徐推进,避免好政策沦为“画饼”。

综合 | 广东省教育厅网站、羊城晚报、广州日报、信息时报、广东教育杂志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