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皇后样貌不出众,为何一直受朱元璋宠爱?

用户68736148


朱元璋虽然是一位才能出众的开国之君,但作为从元末乱世成长起来的“狠人”,他杀起人来是丝毫不手软:胡惟庸案,诛杀三万余人;蓝玉案,诛杀一万五千人,俨然铁石心肠。然而,这个冷血的“杀人狂魔”却在自己的原配马皇后去世时痛哭流涕,可见他对马皇后感情之深。为何马皇后样貌不出众,还一直受朱元璋宠爱?

首先,他与马皇后是患难之交。开国功臣中,得以善终的寥寥几人中,有一位名叫汤和,他没有什么亮眼的战绩,也没有举世无双的才华。他之所以能够善终,很大一部分原因在于,他与朱元璋从小一起长大,而正是他的一纸书信,让原本打算当一辈子和尚的朱元璋走上起义之路。从汤和的遭遇可以看出,朱元璋还是个念旧情的人,并非完全是个冷血动物。

朱元璋参加起义不久,为起义军领袖郭子兴所看重,他甚至把养女马秀英许配给了朱元璋,原本在乱世苟活性命便已经是奢望的朱元璋,面对婚配的意外之喜,当然是兴高采烈,而马秀英也十分的贤惠,对朱元璋关怀备至。

其次,马皇后对他有救命之恩。朱元璋迎娶了起义军领袖的养女做新娘,眼看就要平步青云,然而好景不长,郭子兴受自己的儿子挑拨,将朱元璋关了起来,不给他东西吃,企图饿死他。马秀英为了让朱元璋吃上热腾腾的大饼,就把刚刚烙好的饼藏在胸口,以探监之名偷偷给朱元璋送过去。而后又是马秀英去苦苦哀求郭子兴,朱元璋才被放了出来。这一事件中,马秀英救了朱元璋的命,也完全得到了朱元璋的心。

到了中原局势逐渐明了后,朱元璋的主要对手剩下了陈友谅。在一次和陈友谅的作战中,朱元璋身受重伤,情急之下,马秀英背起朱元璋就跑。二人之子、目睹这一事件的日后太子朱标将这幅景象画成了画随身携带,一次朱元璋与他闹矛盾,追着朱标要打,朱标马上将怀中画像丢到地上,朱元璋看后不禁恸哭,以后再也不打朱标了。

洪武元年(1368),朱元璋在南京登基,马秀英成了马皇后。不必为战争奔波,马皇后却更忙了,作为后宫之主,她要时刻为后妃们做典范。对待皇子公主,她严厉而慈爱。她的小儿子朱橚性格桀骜,当他被分封到开封做王时,马皇后脱下旧衣服并取来一根木杖,对被派去监督的江贵妃说:“周定王有过错,可以披衣杖责。如敢违抗,驰报朝廷。”对公主们,她也要求勤劳节俭。

她对子女严格,对自己则更加苛刻。为了以身作则,她的衣服洗了又洗,破旧也不换新的,后来更是自己在宫中织布,送给上年纪的老人。她不但关心后宫,还经常和朱元璋探讨国事,在朱元璋震怒,想要从重处罚大臣官吏时婉言宽慰,就如长孙皇后劝谏唐太宗一般。

洪武十五年(1382),马皇后病危,群臣建议祭祀,找良医诊治。马皇后却说:“死生,命也,祷祀何益!且医何能活人!使服药不效,得毋以妾故而罪诸医乎?”她认为生死都是命运的安排,坦然面对生死,并且自知无药可医,担心医生会因治不好她被降罪而拒绝了找良医的建议。

到了生命的最后时刻,朱元璋问她有什么想说的,她没有谈儿女情长,只是说:“愿陛下求贤纳谏,慎终如始,子孙皆贤,臣民得所而已。”不久,马皇后去世,享年五十一岁。她死之后,朱元璋再没有立过皇后。

马皇后样貌虽然不出众,还有着一双未经缠足的自然的“大脚”,但她温柔贤淑,识大体明善恶,不但德才兼备还与朱元璋患难与共,不离不弃,甚至几次救他性命。试问这样的女子,有谁会不宠爱?


邓海春


中国历朝历代开国皇帝中,出身于布衣的只有两个人,也就是刘邦与朱元璋。他们都是从平民百姓出身,历经千辛万险才取得天下的。

他们的发家经历很相似,都是最底层起家,都是从小被人看贱,都是善于用人,都是心狠手辣,都是有成的开国君主等等。甚至具体到家庭,他们也都神似,都有个很能干的老婆,在攀登权力的道路上仰仗甚多。

唯一的不同,就大而言,我倒觉得,又恰恰在与这“原配夫人”的关系与结局上:刘邦自得权势后,就和老婆吕后貌合神离,结果也处置不当,导致身后大好江山差点因吕氏垮台;朱元璋呢,即便位登九五,还是和马后情投意合,马后也尽心辅佐,留下美名,给明代后宫、乃至其制度设计,都做了很好的基础表率。

看史,刘朱二帝,都讨论过前朝何以亡、自身何以兴的问题,同时他们也都是在重视接受前朝政治遗产的同时,损益自身,修修补补,以显示新气象的开创之主。但在对待感情、防范后宫等等方面,以吕、马二后为例看,确实有很大异同吧。


朱元璋这人,很矛盾。他论性情,固然有小农暴起带来的猜忌、残忍的问题,可也有布衣情结、重情重义的一面。

马皇后其人,史称其样貌不出众,在粉黛三千的后宫,确还一直受到朱元璋宠爱,既反常又正常。反常是对一男人兼皇帝的性质来说的,正常是从人性方面去推测的。

这层人性,就是说朱元璋有他重情义的一面,他对马皇后有浓厚的感恩之心,马皇后又是绝顶聪明、深明大义的好妻子,况朱元璋不算太好色,结果就自然而成。这些,用现在的话老说,他们是患难夫妻,关系上早已既是夫妻,又是最值得信任的亲人。

是以,说白了,他对马皇后,与其说是宠爱,不如说是感激和信任。“大凡以色事人者,色衰而爱弛,爱弛则恩绝”,这是古人早已说明白的了。对于帝王家而言,稍微理智一定的都会清楚,钱与女人是最不缺的东西,感恩与信任,才是最需要,也最稳固的感情基础。

这样的组合,在帝王中也并非特例,我们还可以找出李世民与长孙皇后这一对模范夫妻来。


马皇后是朱元璋的结发夫妻。她还是一无所有,也似乎一无是处的时候,嫁给他的。

彼时的朱元璋,不过郭子兴帐下一手下,貌丑人穷,没几人正眼看他。马皇后出身卑微,父母双亡,心地善良,乱世中的阅历也让她有着过人的见识,自许给朱元璋之后,是抱着从一而终、匡扶人杰的愿望的。在此后的数十年岁月中,她与朱元璋颠危相扶,患难与共,为他尽心尽力,献才献智,生儿生女,最后辅送着他走上权力顶峰。

马皇后有很多可传的故事。比如,当初郭子兴猜忌朱元璋,一度将他给抓了起来,不给饭吃,是马皇后偷偷装热炊饼揣怀里送监,才救了老朱一命,还把自个给烫伤了。诸如此类感人实例,马皇后一生,不知有多少。

再比如,朱元璋在前线和超级敌手陈友谅对抗的时候,马皇后也毫不懈怠,以一女流,亲至危地,安抚军心,鼓动士气,慰劳家属,使得三军将士感戴。当后来朱元璋成就功业,后宫美女如云之际,马皇后也是贤良淑德,从不争风吃醋,也无后戚干政,是足以让任何人心服口服的。

历代王朝,如何管好后宫始终是让帝王至为烦心之所。我们可以看到,有太多重大的政治变故都起在后宫,明初的后宫,乃至往后的明代后宫,数百年没有母后临朝,没不曾有外戚擅权,除了朱元璋的厉法有效之外,不能不说马皇后也有垂范的贡献。

对着马皇后的这些,她的帝王丈夫,尤其是朱元璋先生这样多疑到彻底高处不胜寒的帝王,不可能不感激,不敬爱,不信任。当马皇后去世时,贵为帝王的老朱竟然痛哭流涕,并且此后的后宫都不再设立皇后,一定是有这怀念的心思在里头的。


说起来,朱元璋也不是一个专情的男人。甚至看他定下的”祖训“、《明史纪事本末.开国规模》等,不难看他是一个极度歧视女性也对之很残忍的帝王。但他的人生中,似乎确实又爱且只爱过马皇后一人。

《明史.后妃传》里,记载朱元璋的后妃,共有四个,即马皇后、孙贵妃、李淑妃、郭宁妃,都是早期和朱就结配的。从《明史.诸王传》看,他有子26个,其中提到的生母就有16位,这其中还不包括只生了女儿的母亲。那他曾经睡过的后妃,究竟有多少,我们根本无法知道。

从这些信息也可以看出,要说他纯男女感情而言,对马皇后有多么“宠爱”,有多么深情,有多么专一,肯定是离题万里的。我们只能大体说,他这么一个人,以残忍暴戾在史上著称,但是对马皇后确实有着难得的人性展示,也可以说是情深义重吧。抛开男女情色需求的一面,他也没有太对不住马皇后的地方。

这也许正是朱元璋这人矛盾,也让人疑惑的地方。我想的是,他毕竟是出身平民的皇帝, 过去明史专家吴晗写《朱元璋传》,反复修改,都不能让毛先生满意,就是说谈朱元璋,忽视了他这一善的面相,不真实也不完整。

比如他滥杀功臣,但是看他《大诰武臣》,他对底层士兵被军官欺凌非常心痛;比如他在位时,大案不断,朝野上下人人自危,但是他要搞的,是贪官污吏,还有大权在握的臣下,确实从不杀无辜百姓,等等。

我多年来,陆续读了不少朱元璋,可总感觉读不懂他,总不知道哪一个“朱元璋”才真实,原因大概也在这里吧。他与马皇后的往事,我暂且读出的,也只是人性的复杂,而不是感人的爱情故事。

午间,偷闲


刘愚愚


好女人是正能量!借这个问题来聊聊“赞成大业,母仪天下”的马皇后。

马皇后是郭子兴老友马三的小女儿。马三是条好汉,原是宿州闵子乡信丰里的富户,因为嫉恶如仇,好打不平,遭恶人追杀,不得已带着小女儿逃到定远投奔郭子兴。郭子兴揭竿起义时,作为生死兄弟,马三没有犹豫,随即潜回宿州帮郭子兴拉人马,不料中途染病,含恨撒手人寰。

郭子兴将马三小女收为义女,并让自己的二夫人张氏亲自抚养,不光是因为和马三有兄弟交情,更主要的是马氏自小就“善承人意,知书精女红”,是个难得的女子。

也正因为如此,当朱元璋在军中崭露头角后,郭子兴才会将马氏许配给他,让他做了自己的半个儿子。

打天下的艰难时期,马氏做了什么,让朱元璋庆幸有内助之功?

马氏自从嫁给朱元璋以后,就同这位将来的帝王患难与共。

郭子兴一度受人挑拨、猜忌,有段时间经常贬斥朱元璋。马氏便拿出自己的积蓄献给郭子兴正室张氏,求这位义母在郭子兴面前为朱元璋说好话。

朱元璋遭到郭子兴监禁,不得进食时,马氏便从厨房偷出炊饼给朱元璋偷偷送去,怕炊饼凉了,她还特意暖在自己胸口,为此胸都遭烫伤了。

后来朱元璋出征遇到灾荒缺粮,马氏就想尽办法地储蓄干粮腌肉,让朱元璋随时都有一口吃的,而她自己却经常忍饿不吃,史书上的说法是“而己不宿饱”。

很长一段时间,马氏还是朱元璋的随军秘书,朱元璋行军作战的文书、军令和随手写下的札记,都交给她保管,她从来都是整理得井井有条,朱元璋需要查询,她“即于囊中出而进之,未尝脱误”。

朱元璋率部渡江后,与陈友谅、张士诚接仗频繁,马氏便率领军中女眷缝纫衣褥,分给将士。

陈友谅奔袭应天时,马氏“尽发宫中金帛犒士”,尽力去鼓舞军中士气。

在仁德方面,马氏更是为朱元璋赢得人心,苦心孤诣地说过很多、做过很多——

她时常告诫朱元璋,“定天下在得人心”,“用兵焉能不杀人,但不嗜杀,则杀亦罕也。”

参军郭景祥守和州,有人告发他儿子有弑父叛心,朱元璋闻讯大怒,执意要杀这个不孝子。马氏出面阻劝说,听传闻,动杀心,不是明君所为。朱元璋于是派人调查,果然冤枉了郭景祥儿子。

李文忠守严州,杨宪告发他有不法行为,朱元璋立时要将他召回,命其移守扬州。马氏又出面劝阻说,严州边临敌境,撤换将帅必须慎重,文忠有威信,疑他不如信他,朱元璋照着马氏的建议做,李文忠果然不负信任,“卒成克杭之功”。

因为这些,朱元璋登基称帝后,不仅把马氏封为皇后,更把她比作唐太宗的长孙皇后。朱元璋曾由衷地说:“家有良妻,犹国之良相。”

马皇后却说:“陛下既不忘妾之贫贱,愿无忘群臣百姓于艰难。且妾安敢比长孙皇后,但愿陛下以尧舜为法耳!”

有一天,马皇后在宫中侍坐,同朱元璋谈起往昔的艰辛,朱元璋动情地说:“吾与尔跋涉艰难,备尝辛苦,今日化家为国,无心所得,上感天地之德,祖宗之恩,然亦尔内助之功也!”

马皇后却说:“陛下一念救民心,格乎皇天,天命眷之,祖宗佑之,妾何力之有?但愿陛下不忘穷约之时而警戒于治安之日,妾亦不忘相从于患难而谨饬于朝夕!”

富贵难守美德!马皇后在成为一国之母后,更是慈德昭彰,这是任何美貌无法比拟的,说朱元璋宠爱她明显轻了,马皇后用她的大爱换来了朱元璋一生的敬爱!

马皇后正位中宫后,勤勉异常,不仅如此,她还召集女史,问汉唐以来哪家皇后最贤,何代家法最正?女史说赵宋王朝的皇后大多贤惠,家法最正。于是马皇后命女史集其家法贤行,效法行事。

见朱元璋杀戮过重,马皇后屡次劝谏:“陛下于人才固能各随其短长而用之,然犹宜赦小过以全其人。”

因马皇后苦心相劝,朱元璋刀下留人的轶事就太多了。

说个“心丧”的轶事——侍讲学士宋濂致仕还乡,由于孙子宋慎卷进胡惟庸案受到连坐,被逮到京师判了死刑。

马皇后念及宋濂教太子读书的功劳,向朱元璋求情,遭到拒绝。

于是,马皇后就不饮酒,不吃肉,朱元璋问她为那般?

马皇后说,妾哀痛宋学士之刑,想代儿子为老师服“心丧”。

如此悲悯诚心,终于打动了朱元璋。

上下几千年,真正陪布衣打天下并成功的女人其实就两位,一位是大汉的吕后,一位是大明的马皇后。但吕后却由当初的忍辱负重变成了后来的残暴嗜权,而马皇后却是一生严守内规,不仅自己不干朝政,而且不私亲族,不让娘家人受惠做官,这一点怎能不让朱元璋欣慰,怎能不因欣慰而格外珍重!

洪武十五年八月,马皇后身染重病,朱元璋寝食不安,群臣祷祀山川,遍求名医。然而马皇后最终却在不肯就医下过早地谢世了。

马皇后为何不肯就医?

因为她深知朱元璋的残暴,担心一旦服药无效,医生将受牵连,她是用自己的死来成全朱元璋的仁德,这是怎样的千古大爱。


黑句本


俗话说,糟糠之妻不可弃。贫苦百姓出身的朱元璋非常明白这一点。马皇后和朱元璋的关系与一般帝王和皇后不一样,他们之间的关系已经不能用夫妻来限定了,他们患难与共、相濡以沫,可以说没有马皇后的默默付出,就没有朱元璋后来的大明王朝。

明太祖孝慈高皇后马氏,她的真实名字我们已经无法考证,我们暂且就称她为马皇后或者马姑娘吧。

马皇后本是郭子兴的养女,是朱元璋的结发妻子,他们夫妻俩恩爱有加。由于朱元璋在郭子兴麾下属于寄人篱下过日子,虽然朱元璋有胆识,也非常有能力,深得郭子兴赏识,但难免会遭人嫉妒,长此以往也让郭子兴对朱元璋这个义子猜忌起来。

在朱元璋被郭子兴关押,差点被饿死的情况下,是这个姓马的姑娘冒死给他送饭。为了让丈夫能吃上热乎的大饼,马姑娘竟然偷偷烙饼,还将滚烫的大饼藏在怀中,以至于把自己胸部都烫伤了。

《明史》中的记载是:

“窃炊饼,怀以进,肉为焦”。

马姑娘救朱元璋于危难当中,在朱元璋与陈友谅大战期间,马姑娘还献出了自己所有的首饰和财物去犒劳慰问军属,安抚战死将士的遗孤遗孀,还组织妇女们为将士们缝补衣物。

马姑娘的行为极大地鼓舞了朱元璋的士气,也让朱元璋可以安心在前线作战没有后顾之忧。朱元璋是个眼明脑快的聪明人,他当然明白妻子的所做作为和重要性。

朱元璋创建大明王朝后,这个姓马的姑娘自然就成了马皇后。当上皇后的马姑娘依然勤俭节约,她体恤民间疾苦,常常苦口婆心的劝谏朱元璋。在对待人才和治国方针方面,马皇后也提出了她的独到见解:

“愿得贤人共理天下”。

朱元璋对此是大大的赞赏,并且奉为自己的座右铭。试想一下,对于这样的女人,朱元璋有什么理由不宠爱她。

朱元璋和马皇后已经超越了普通夫妻的感情,他们集爱情、亲情和知己于一身,两人已经谁也离不开谁。

众所周知,朱元璋在称帝后为保大明江山,不惜对开国功勋元老痛下杀手。而马皇后是一个有慈悲心肠的人,她多次成功阻止了朱元璋滥杀功臣的行为。

朱文正、李文忠和宋濂都是被马皇后在朱元璋的屠刀下救出来的。

马皇后只是一个平凡的女子,她相貌平平,还有一双大大的脚(元末明初女子以裹脚为美)。但她对朱元璋始终不忘初心,无论贫穷还是富贵,无论是太平盛世还是身处艰难险阻当中,马皇后始终坚守自己的承诺——愿得一人心白首不分离!

后来马皇后生病了,她知道自己已病入膏肓,她拒绝御医们来给她治病,因为她怕自己死后会牵连很多御医。如果这些御医因为自己而死,那天底下不知又有多少无辜之人死于病痛折磨了。

心地善良的马皇后不愿看到这样的结果,最终马皇后含笑去世了。

马皇后的离开对朱元璋打击非常大,连父母去世都没让他流泪,因为父母死了哭是没有用的,那时候的朱元璋需要坚强。

马皇后不在了,朱元璋的精神支柱似乎也就此崩塌,只有嚎啕大哭才能释放他自己极度悲痛的情绪。

朱元璋宠爱马皇后不是因为她的外貌,而是爱这个人。马皇后去世后朱元璋再也没有立过皇后,这个大明的创始人没有了贤内助,也在偏激和猜疑中在错误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醉爱谈历史


马氏相貌不出众,但是朱元璋是真的丑啊。


朱元璋流传下来的画像算是鞋拔子脸还是猪腰子脸?这张脸绝对称不上好看,朱元璋投奔郭子兴,郭子兴第一次见朱元璋就:子兴奇其状貌


于是郭子兴就留下了这个长得很奇特的朱元璋,当自己的亲兵,朱元璋很能打,逢战必胜。在当时的义军中这就是人才啊,算是技术性选手,对于这种人要大力拉拢。

而人间有一种最亲近的关系叫裙带关系,但是把自己的女儿嫁给相貌奇特的朱元璋,郭子兴有点不舍,于是想起自己还有个养女,是自己好朋友马公的女儿马氏。


于是做主把马氏嫁给了朱元璋。


朱元璋穷苦出身,小时候差点没饿死,对家庭很珍惜,马氏虽然长相一般,还有一双当时看来有点不和礼法的大脚,但是朱元璋不太在乎这些,他只要有个女人知冷知热就挺好。


马氏是郭子兴的义女,因为有了这层姻亲关系,两人成亲后郭子兴更加信任朱元璋了,朱元璋在郭子兴的小团体里迅速升职加薪,成了郭子兴的心腹爱将。


后来郭子兴去世后,朱元璋继承或者说夺取了郭子兴的大部分班底,这个班底后来帮助朱元璋问鼎天下。

朱元璋从一个大头兵到独当一面的大将,这期间肯定有马氏出力斡旋的功劳。


后来,朱元璋战功日隆,手下有了一帮小兄弟,郭子兴担心他做大,对他开始提防起来。期间有人向郭子兴说朱元璋的坏话,郭子兴马上派人抓起朱元璋,把他投进监狱。


马氏展开积极营救,走了上层路线,说服的郭子兴的妻子,通过枕头风让郭子兴解除了对朱元璋的猜忌。


子兴尝信谗,疑太祖。后善事其妻,嫌隙得释。


被郭子兴关起来这段日子,朱元璋水米不进,每日愁思惨淡,马氏从厨房偷了刚出锅的馒头给朱元璋吃,由于要把藏馒头藏在怀里,肉都烫的焦红,为了让朱元璋吃饱,马氏藏起干粮肉干给朱元璋吃,自己则饥一顿饱一顿的。


这份恩情朱元璋记着。后来经常提起,把马皇后比作唐太宗的长孙皇后。


所谓家有贤妻男人不做横事,朱元璋当了皇帝后,显现出他的另外一面,刻薄寡恩,手下大臣稍不顺其心的就猜忌疑心,喊打喊杀的,马皇后往往会从中斡旋,化解老朱的戾气。

史书记载的马皇后就曾经救了郭景祥,救了李文忠,救了宋濂,救了沈万三,很多必死之人由于马氏的善心,而活命。


朱元璋和马氏的感情更像是患难夫妻的天然的信任:我知道你这么做一定是为我好。朱元璋后来娶了很多女人,但是再没有对谁有这种无条件的信任。


洪武十五年马氏去世后,朱元璋后宫不再设立皇后。而朱元璋晚年开始大杀四方,由于马皇后去世,再没有人能够劝住他了。


==============================


薛白袍


历史上的朱元璋是一个残暴嗜杀的人,不管是跟他一起打江山的功臣,还是为他诞下子嗣的妻妾,都被他屠杀殆尽。即使是出于稳固江山的考虑,他也摆脱不了残酷帝王的嫌疑。

而唯独有一人,他爱她,敬她,愿意为她改变原则多次破例。她就是朱元璋的糟糠之妻——马皇后。

这个世上没有无端端的爱和恨,他与马皇后之间的情感纠葛还得从朱元璋贫穷困苦时说起……

朱元璋在25岁那年投靠了郭子兴,因为能力出众得到郭子兴的赏识,还把自己的养女马秀英(就是后来的马皇后)嫁给朱元璋。后来却因能力太出众遭到郭子兴的嫉恨。他把朱元璋囚禁起来,打算饿他几天再把他杀了。

而马皇后则经常潜入厨房,将刚出锅的烙饼藏在怀里,偷偷给朱元璋,自己的胸口却被烫得通红。她还主动讨好郭子兴的小妾,让她在郭子兴面前求情,后来才把朱元璋放了。

朱元璋在前线征战时,她便带着妇女在后方缝衣做鞋;如果前方打了胜仗,她便拿出自己家里的财物犒劳士兵。即使在大富大贵之后,她仍然保持简朴的作风,不骄不奢,并劝朱元璋不要忘记民间的疾苦。

更难得可贵的是,她阻止了朱元璋的很多恶行。

朱元璋要杀朱文正,她劝朱元璋,朱文正是你的侄子,立有大功,请不要杀他。

朱元璋要杀李文忠,她劝朱元璋,李文忠是你的外甥,留他一命吧。

朱元璋要杀宋濂,她跪求朱元璋,宋濂是太子的老师,老百姓尚且尊师,何况是帝王呢?

她用她的大爱去关怀每一个她认识或者不认识的人,将他们从屠刀下拯救出来。因为她比朱元璋更懂得人命的可贵。

包括在重病后,她自知很难医治好,拒绝大夫为她医治。朱元璋问她原因,她说:人的生死由天决定,大夫只能医病,不能医命。如果让大夫为我医治,服药无效,陛下一定会迁怒于大夫,这是我不想看到的。

这个女人,从未嫌弃他出身贫贱,跟着他南征北战,无论环境多险恶都一如既往地遵守自己的承诺。经过那么多的磨难,朱元璋的心早已像铁石一样坚硬,可那一刻,他还是掉下了眼泪。


拾遗历史


朱元璋和马皇后之间,可是相濡以沫的真爱呀。他们既可以同患难,也可以共富贵。如果相互之间没有真感情,马皇后早就被冷落了。

马皇后的父亲马公早逝,郭子兴与马公有莫逆之交,就收养了马皇后。马皇后认了郭子兴为义父。朱元璋投奔郭子兴后,郭子兴见朱元璋能力出众,就将义女许配给了朱元璋。

朱元璋出身寒微,当时还是郭子兴的部下,能够娶到马皇后这样子的妻子,也算是高攀了。而马皇后也并没有因为朱元璋的出身,而小看朱元璋,而是谦恭谨慎,体贴入微,将朱元璋照顾的无微不至。

朱元璋曾因被人构陷,引起郭子兴猜忌,被关了禁闭,还被断了口粮,不给饭吃。马皇后为了让朱元璋有热饭吃,就偷偷的做了炊饼,藏于怀中,趁热带给朱元璋。由于炊饼很热,马皇后的胸口都被烫伤了。马皇后节省了自己的口粮给朱元璋,朱元璋得到了温饱,而马皇后自己倒是经常食不果腹,忍饥挨饿。

马皇后对朱元璋的尊重,以及对朱元璋所付出爱,对于饱经苦难的朱元璋而言,会在心中永远埋下了一个既有尊严,又包含着希望,温暖而又充满爱的种子。这个爱的种子,不管在何时被朱元璋想起来,都是一种温暖。这种爱,不管任何人得到,都是舍不得再失去的,更不要说历尽沧桑,尝遍人间的人清冷暖的朱元璋了。

马皇后除了对朱元璋的爱之外,还曾经救过朱元璋的命。朱元璋与陈友谅作战时,被对方追击受伤。马皇后见状,背起朱元璋就跑,将朱元璋救了出来。这件事,还被后人作为了马皇后是天足(没有裹脚,正常发育)的证据。

此外,马皇后还精心抚育数十名朱元璋的养子,为朱元璋一统天下,提供了人才。其中,最有名的就是镇守云南,忠心为国的黔宁王沐英。

在朱元璋称帝后,马皇后还坚持不让朱元璋寻访马氏宗亲,坚决不扶持外戚。这一点,让非常在意权力的朱元璋也非常的安心。

同时,马皇后虽然会过问政事,但是从来不会越位,不会对朱元璋的治国之策提出反对。马皇后反而是经常劝谏朱元璋要少行杀戮,多多招纳和爱惜人才。这一点也让朱元璋非常安心,让朱元璋觉得自己在发怒要杀人时,听马皇后的准没错。所以,马皇后的建言,朱元璋没有不采纳的。

再加上马皇后非常勤俭,也非常符合朱元璋反对奢侈浪费的风格。而且马皇后也从来不争风吃醋,治理后宫有方,这也让朱元璋的后院非常安稳。

有这么一个爱着自己,事事为自己着想,还善于治家,又能帮助自己的贤内助,朱元璋如何会不宠爱呢。

因此,当马皇后去世后,朱元璋痛哭不已,而且誓言不再册立皇后。可见,朱元璋虽然对皇权有着超乎常人的眷恋,甚至是不惜大肆制造杀戮,但是在内心深处,并非一个完全薄情寡义,毫无人性的暴君。如果朱元璋感受不到爱,也不知道感恩,即使马皇后再好,也不会得到如此多的宠爱。

曾为连理枝,曾为比翼鸟,誓死到白头,永远不分离。朱元璋和马皇后,正好印证了一句话,爱是相互的,两个人的相互付出,才会永久!


奕天读历史


朱元璋的妻子马氏的确生得不漂亮,长相朴实无华,像路边的野花,不引人注意。

长得不怎么样,也就罢了,在那个以三寸金莲为美的男权社会里,她由于幼年丧母,父亲马公虽说疼爱她,却不懂得给她缠足,结果任由她一双脚板子自由生长,生生被方圆十里笑话,还给她起了个外号——马大脚。

不漂亮,脚还大,搁那个看脚又看脸的年代,马氏的条件实在是太寒碜了,想要嫁个好人家,忒难。

(马氏剧照)

然而,马氏后来不光做了皇后,一生还颇得皇帝朱元璋的器重和宠爱。朱元璋对她常常也是言听计从,完全不是吕后那样的命运。这是怎么回事呢?

马氏家里是乡里的富豪,父亲马公算得上是个游侠,平时仗义疏财,救人于危难,再加上他又不善于经营,所以家当渐渐地败落了。

就在此时,马公又行侠仗义惹了人命官司。不得已,只得外出避祸。但马公膝下有个拖油瓶,就是女儿马氏。

马氏出生不久,她母亲就因病去世了。马公独自抚育马氏,从此也没有想过续弦。现在自己要亡命天涯了,总不能让才几岁的马氏跟着自己担惊受怕吧。所以,他就把马氏托付给了有生死之交的好兄弟郭子兴,让马氏做了郭子兴的义女。

马氏性格淳善,又聪慧招人疼。郭子兴和夫人都很喜欢她,视她为亲生。特别是后来,得知马公死在异乡后,郭子兴想到当年收养马氏时的诺言,更加对马氏怜爱有加,希望不要辜负了马公。

1352年,郭子兴眼见元末乱世,大家纷纷自立山头,他家大势大,占尽天时地利,所以振臂一呼,起兵反元。

(未发迹之前的朱元璋)

小伙子朱元璋就是此时成了郭子兴的手下。

朱元璋精明能干,人又聪明有勇谋,郭子兴很喜欢他,认为他将来必能为己所用,所以有心拉拢他,便把马氏嫁给他。从此后,朱元璋就成了郭子兴的心腹,不光忠心还特别好使。

朱元璋为人低调,打仗冲第一,论功站最后,又不贪不占,还爱做善事,收了不少义子。

马氏对朱元璋的行为大为赞赏,对这些义子视同己出,照顾起来也不偏不倚,感动的这些义子,个个都要为朱元璋出生入死。

郭子兴看到了可不乐意了,再加上听了几句谗言,愈发容不下朱元璋,觉得这小子是想骑到他头上,所以处处刁难。

马氏见丈夫处处被掣肘,于是拿出体己钱,送给义母及娘姨,请她们多在郭子兴面前替朱元璋美言。最后她看实在没办法,便随朱元璋南下,另起炉灶了。

朱元璋是个文盲,马氏便负责军中的文书。她不光对朱元璋旗下的将士们嘘寒问暖,还常常规劝朱元璋不可乱杀无辜,亦不可攻城掠地后做出扰民的行为。也正因为如此,朱元璋在以后的革命中,获得极高的赞誉。

(攻打陈友谅)

但革命的的道路总是崎岖难行的,最难的一次,是和陈友谅的对战。

当时陈友谅已兵临城下,城中的官兵眼见对方的将士如蝗虫一般黑压压地迫在城下,深知难以取胜。一些官兵仓皇中就要收拾了细软出逃。

就在这千钧一发的时候,马氏再次把自己的体己钱全部拿出来,召来将士,鼓动军心,最终感动了所有将士。大家一鼓作气,打了一场以少胜多的漂亮仗。

1368年,朱元璋终于夺得天下,建立了大明政权。

朱元璋得了天下做了皇帝,对一直随他南征北战,默默地在他身后支持着他的马氏感激不尽。把马氏封为皇后。

(登基称帝封后)

苦尽甘来,马氏却并不因为做了皇后而放纵奢侈,反而依旧保持节约俭朴的本性。不管是对后宫嫔妃,还是对其他皇子皇女,都关怀有加,常常告诫他们,一定要爱惜财物,做仁厚孝顺的人。

朱元璋年老时凶残嗜杀,马氏也时常设法保护朝臣和后宫内人。在马氏的劝说下,不少人得以免去一死。

朱元璋一向宠爱马氏,曾想将马氏的家人封官进爵,却遭到马氏的阻拦。

后来,马氏得了病。朱元璋不光请来名医,还亲自端汤喂药。马氏的病却不见起色,朝臣们忧心忡忡,纷纷请求要为马氏行祈祷祭祀之礼。马氏得知后,淡然一笑说:“死生命也,祷祀何益?”阻止了这件劳民伤财的事情。

马氏临死前,朱元璋恸哭不止,问她还有什么未尽之言?

此时的马氏已非常虚弱,但她还是喃喃地说道:“愿陛下求贤纳才,慎终如始。”

这样一个心系天下,贤惠旺夫的媳妇,朱元璋能不宠爱她吗?

(参考史料:《明史》)


张生全精彩历史


马皇后样貌不出众,似乎已是众所周知,因为史书上对她面貌的记载确实凤毛麟角,但是我们从她的大脚可见一斑,因为古代社会是要裹脚的,女儿的美丽与否与脚的大小不无关联。但是我们要知道美貌这并不意味着一切,正如很多人所说的,心灵美才是真正的美。

那么朱元璋为何会对她百般宠爱呢?在我看来,主要是因为他做的这20件事情,感动到了朱元璋。俗话说,事实胜于雄辩,我们不妨把马皇后在三段时期所做的事实罗列如下:

艰苦岁月

第一、由于皇后比较仁慈并且好读史书,朱元璋曾让她收集掌管杂记,虽然战事频繁但是马皇后从来都没有忘记过。

第二、一次由于收成不好,再加上郭子兴的怀疑,朱元璋被监禁起来,并断绝饮食,马皇后得知消息后,偷偷地怀揣热饼送给朱元璋,以致胸脯上的肉都被烫伤。

第三、郭子兴曾经听信谗言,怀疑朱元璋,马皇后则从中周旋,亲近郭子兴的爱妻张氏,在张氏的调节之下,最终才冰释前嫌。

第四、朱元璋占据江宁之后,与陈友谅、张士诚边境相接,战事十分紧急,马皇后亲自率领家属为前线战士缝衣制鞋,积极做好军队的后勤工作。

第五、陈友谅进犯龙湾的时候,为了鼓舞军士们的战斗士气,马皇后将自己的黄金布帛全部拿来犒赏军士。

第六、朱元璋攻克太平之后,马皇后妻子率领将士的妻妾过江。

第七、马皇后经常储存一些干糖和腌肉,使朱元璋不至于挨饿,但是自己却常常吃不饱。

皇后年华

1368年,朱元璋在南京称帝,建立大明王朝,马皇后自此成为了真正的皇后。

第一、一次朱元璋在大臣们面前称赞马皇后为长孙皇后,马皇后谦虚推辞并鼓励他不要忘记君臣共度的艰难岁月。

第二、马皇后勤于治理内宫,因为知道宋代比较贤良的皇后比较多就让人抄写宋代宫中的家法,早晚阅览,三省其身。

第三、朱元璋治理朝政有的时候会感情用事,杀戮功臣。马皇后则经常在背后苦苦相劝,正是在她的劝说之下,郭景祥、李文忠、宋濂、还有沈万三等才得以幸免。

第四、每逢干旱的时候,马皇后带领宫人吃素,为了祈祷降雨,每逢荒年,马皇后则吃粗麦饭、野菜羹,后来她还劝服朱元璋不能一直赈灾而应该提前积蓄粮食。

第五、一次朝臣在宫内吃饭,马皇后尝过饭菜发现不对口,就劝朱元璋要厚待朝臣,而自己对待这些大臣们的妇人像家人一样。

第六、马皇后知道太学学生生活不错很欣慰,但是因为担心太学学生的家人没有生活来源,便劝服朱元璋供给太学学生的家人粮食。

第七、元朝大都攻陷,将领献宝给朱元璋,马皇后则劝服朱元璋,真正的宝贝不是其他而是贤能人士。

第八、太祖每次吃饭之前,马皇后都会亲自检查。

第九、马皇后的衣服虽然破旧不堪但是仍然不忍心更换,还效仿元世祖皇后,把弓弦煮后练织成帐子、被子,赐给孤寡老人,剩余的布帛和次等丝做成衣裳送给嫔妃,并教育他们种桑养蚕的艰难。

第十、所有的嫔妃宫女生了子女之后都一律厚待,没有区别,因此,我们才发现,马皇后管理后宫的这段时间,没有什么争宠之事发生,大家各安其好。

第十一、朱元璋要寻访马皇后的宗族亲戚封爵赏官,马皇后坚决推辞,认为官禄私给外戚是非法之事。

临终之际

第一、生而为人,无不怕死,但是马皇后染病之后,大臣们请求祭祀祈祷,寻求良医,马皇后则认为,生死有命,祈祷无用,还认为再好的医生也无法治好一个将死之人。并且叮嘱朱元璋自己死后千万不要因她之死而归罪医生。

第二、临终之前,朱元璋问马皇后还有什么话说,马皇后根本没有想到自己,而是嘱咐他,一定要求贤人,衲忠谏,自始至终,子孙贤能,臣民各得其所。

这就是马皇后的一生所作所为,作为妻子,她曾与朱元璋同甘共苦,生死与共,甚至疼爱丈夫胜于自己;作为皇后,他常常规劝朱元璋勿以滥杀,善待贤能,她还以身作则勤俭持家,爱民如子。

因此,在我看来,尽管她可能相貌平平,但是无论我们怎么赞美她都不过分,这一点或许朱元璋比我们看得更清楚,因此朱元璋宠爱她自是当然,而且朱元璋在她死后恸哭不止,不再立后也自在情理之中。


四木说史


一个女人出嫁后赢得丈夫的爱,应该分为两类。一类是靠德行而赢得的“敬爱”,一类是靠美色而赢得的“宠爱”。马皇后当属前者,而非是宠爱!

元末,农民起义反元斗争风起云涌,游方的小和尚朱元璋为了生存投入义军首领郭子兴军中。郭子兴因其勇武、忠义收为亲兵,并将义女马姑娘下嫁与他。

朱元璋因马姑娘的原因,进一步受到郭子兴重用,逐渐锻炼增长了自己的能力、建立了自己的军中威望,为后来推翻元朝、扫除群雄、一统天下,奠定了基础。

马姑娘一心辅佐夫君。在多次朱元璋危难之时,舍命相救。有马姑娘,才有朱元璋的后来,所以朱元璋对马姑娘的感情,有感恩与敬重。这是不美色所能取代的。

明朝建立后,马皇后论姿色自然比不上朱元璋后宫的年轻妃嫔。但她有的是朱元璋对她多年的患难真情。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