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真的无法脱离自己的原生家庭吗?

clover_ATS


我认为不存在脱离不脱离,接受它们才是最重要的。

我有个三四岁的侄女,每逢过年过节回家,我都会看到她和爸爸妈妈斗智斗勇,主题就是如何不被爸妈扔在家里而他们去打麻将,她的父母是麻将迷,只有过年过节回家才有机会过过瘾,因为老家有爸妈帮忙照看孩子,平时都忙着挣钱。小朋友是很聪明的,但怎么也比不过大人撒谎的本领。

 

常见的场景是,午饭后。

 

“妈妈要去打麻将了,你乖乖地和奶奶呆在家里好不好,妈妈给你买好吃的回来。”

 

“不好,我要和妈妈一起去。”

 

“那妈妈去上个厕所,你先去看电视好不好?上完厕所带你走。”

 

小侄女委屈地撇着嘴,“不要,我也要去上厕所,不然妈妈待会又偷偷地溜走了。”

 

“那你去楼上帮妈妈拿一下包包,里面有钱钱,好不好?”

 

“不好,我要和妈妈一起去拿。”

 

无奈,妈妈只好带着小侄女去楼上拿包,然后小侄女开心地在房间里玩了起来,半个钟头后,以为妈妈再也不会溜走了,开始拿着妈妈的口红在镜子面前跃跃欲试,哪知道,没留神,妈妈偷偷地从门缝里溜了出去。

 

当然,结局就是小侄女发现了之后,大惊失色,咚咚咚地跑下楼,厕所、厨房找了个遍,哭得伤心欲绝、悲痛万分。说实话,我不想责怪当妈的不是,做妈妈确实不容易。

 

这种哭得肝肠寸断的情况,简直贯穿了我的童年生活,我甚至怀疑我喜欢小朋友有80%的原因是我把他们当成了孩提时代的自己,我想对他们好、陪她们玩来获得心理上对自己的补偿。

 

当然,这件事例里也有太多值得探讨的问题,什么留守儿童心理创伤啦,什么如何做合格的父母啦,甚至上升到男女平权问题……

 

但是,当这些创伤不可避免地发生了之后,我们应该怎么做才是最重要的。

 

这个问题一度困扰了我很久,我曾经企图通过追本溯源的方式回到时光的那头,希望能够找到最初问题的那个死结,再用若干年之后的智慧去解开它,如愿的是,我确实找到了它,不如愿的是,我却没有办法解开它,那不是我能做到的,也没有人能够做到,好在我看到了它,我告诉自己,一定千万不要在你的人生中打上这么一个节,更不要一直沉溺于这个节,不然你将永远没有机会解开它,只有此时此刻才是真实永恒的。

 

不完美是人生常态,没什么大惊小怪值得大说特说的,但必须首先得明白什么是不完美,然后放轻松去拥抱它,这才是最好的治愈方式,因为真实生活就是不可测不可控、毫无逻辑可言的,大部分人就是会生病、就是会失恋、就是会考不上好大学……我们渴望完美的生活、完美的家庭,可是完美这个词不就是大脑营造出来的幻觉吗,不然怎么会渴望呢?根据能量守恒定理,好运霉运总是同时出现的,林志玲在《十三邀》中把自己比作一颗水晶,观众看到的只是水晶的一个截面,所以,谁知道水晶的另一面是什么呢?

 

 


水水曼ssm


在我的观念里是不会的!爸妈生我养我有多难!70年代80年代的我们家里有很多都是穷人家孩子。 不管和家里人发生了什么不愉快的事,隔天就好了。

有什么事情能让你离开原生的家啊?我朋友家就事、他家子妹五个、上面有四个姐姐,那时家里穷、他大爷家也没有儿女,就这样把他大姐给了大爷家、可大姐总是两家的跑、没有任何的怨言、记得大姐说这样我们的家人多了,有事大家一起,可以战胜更多的困难。现在他们家过的特别好。

电视新闻里有时会播报一些家庭的事情、可是世界那么的的家庭。有多少人会离开原生的家啊?也不是没有!但那还是太少太少了。

我对家庭的观念就特别重,因为从小就和爷爷奶奶、爸爸妈妈、叔叔婶婶、姑姑们一起生活!特别是过年的时候我们这一大家人16口人贴对联的、做饭的、打麻将的、放炮的、那叫一个热闹啊!人生下来就不是为了自己而活着的!家对我们来说多美好、累了、烦了、哭了、伤了、我们总是第一个想到的是家。祝我们的每一个家都幸福、快乐、美满的生活。


小大和


在这里很荣幸为你解答这个问题。

我认为原生家庭是每个人出生和成长的基础家庭,家庭的层次决定了一个人出生的层次,父母决定了子女的起点。因此,原生家庭对下一代影响有着很大的作用。

接下来我为大家分享一下这个问题,我希望我的分享关于这个问题能够帮助到大家,也同时也希望大家能够喜欢我的分享。

我认为脱离原生家庭的想法和不想出生在原生家庭的想法一样,并不是改变命运的核心问题。应该向前看,努力改变自己建设新的自我才是正确的思考方式。

我认为即使生活的不幸,也不要脱离原生的家庭,你可以努力去改变现状,学会和生活和解,一切都会变好的,只是时间的问题,这不就是现实的生活嘛,是很多人都在经历着的。

我认为遗传基因是一方面,后天努力学习又是一方面。比如遗传上一代的嫉妒心里等等,但是通过后天努力学习以后,有许多是超过原生家庭的。至于原生家庭的缺点也可以通过后天学习改掉的。但有些人却是改不掉,感觉还是教育力度达不到,国家应该大力加强国民的精神思想品德教育。

在以上的分享关于这个问题的解答都是个人的意见与建议,在这里我希望我分享的这个问题的解答能够帮助到大家。

我同时也希望大家能够喜欢我的分享,同时我希望大家如果有更好的关于这个问题的解答,还望分享评论出来共同讨论这话题。

我在这里,我祝愿大家在新的一年有一个美好的开始,美好的生活,还有每天开开心心的生活,还有快快乐乐成长,谢谢!



克城咩


很高兴能回答这个问题,在回答这个问题时我觉得,我发布的:《先让父母成熟起来》那篇文章更能解答这个问题。

原生家庭是每个人出生和成长的基础家庭,家庭的层次决定了一个人出生的层次,父母决定了子女的起点。因此,原生家庭对下一代影响有着很大的作用,这在我之前分享的一篇文章《“命”和“运”决定人的一生》里已经说的很清楚了。

原生家庭只是一个开始,有些人天生就有一个好的起点,但是最后却把自己的人生经营的乱七八糟;而有些人起点并不好,最后却实现了人生的逆袭,成就了辉煌的一生。命是父母给的,而运是要靠自己来经营的。

原生家庭中有好的东西值得“传承”,也有“不好的”东西,需要“断代”(下一代人与时俱进优化它)。那从这里可以看出,命运是靠自己把握的而不是在原生家庭中的。也就是说所谓脱离原生家庭的价值观不正确。因为,人没有办法选择自己的出生和起点,唯一能做的是努力经营好自己的未来,最后去影响自己的原生家庭和改变自己人生命运轨迹。

脱离原生家庭的想法和不想出生在原生家庭的想法一样,并不是改变命运的核心问题。应该向前看,努力改变自己建设新的自我才是正确的思考方式。



李宥成频道


如果说在执行层面,做得到吗?当然做的到,有基本的能力养活自己,这个没有问题的。

但是你好像问的是肚子生存,现实吗?还是一样的,执行层面你做得到。

但是现实这个词好像不太一样,准备来说,你想问的应该是去独自生活,现实吗?

你似乎在逃避什么,我们没有你的前提,所以无法猜测你的动机。只能单纯回答这个问题。

如果你逃避什么,这本就不是积极面对生活的做法。那么你可能是否一个人的时候遇到问题还是要逃避额。

你的做法是逃避痛苦而决策,而不是知道要什么而决策。

具体来说就是我现在生活的不好,我想远离原生家庭,是否可行。

而不是。

我想要一个人生活,那么会怎么样怎么样,所以我应怎么去独立。

如果上面一个,不建议你去做。因为当你自己都不确定的时候,我们给你的建议就不靠谱了,虽然我本身的不建议,也是一个建议。


没想好去什么名字


事实证明是可以的,但亲情不允许割舍。

据阶层论,原生家庭分三六九等,出生以后,懂事之前,个人会禁锢于原生家庭的阶层或客观环境之内(家庭处事、行为、和谐环境、经济实力)。

懂事以后,接触到更多层面,了解到更深的知识,会有机会突破原生家庭的束缚,实现阶层跨越,比如王宝强(跑龙套)、赵丽颖(饭店服务员)。


俗裳


有时候的崩溃,静悄悄的真实,但也是不见血的残忍和孤寂。愿你我心中的那一抹光,永远在亮着。万物皆有裂痕,那是光进来的地方。


韦三水


我觉得挺难脱离的,我一直在努力,妈妈脾气不好,根本不会好好说话,和爸爸天天吵架,爸爸也不肯让着她。我特别讨厌这样,我结婚几年了,努力改变自己,但有时候还是控制不住自己,说话说的突然就高声了,带劲儿了,还在努力改变中啊


宸珲之屋


有些人可以脱离原生家庭,有些人只能部分脱离原生家庭,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遗传基因是一方面,后天努力学习又是一方面。比如遗传上一代的嫉妒心里等等,但是通过后天努力学习以后,有许多是超过原生家庭的。至于原生家庭的缺点也可以通过后天学习改掉的。但有些人却是改不掉,感觉还是教育力度达不到,国家应该大力加强国民的精神思想品德教育。


马潇27


不是绝对脱离不了,很难!所谓龙生龙、凤生凤;所谓三岁看到老等等,都是有一定道理。就拿我自己来说,父母亲的性格做派影响了我一辈子,尽管我比他们受了更多的教育,与父母比为人处世已提升了点,自我感觉格局上还是受限了。我说的是普通现象,个例不去评说。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