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民間邪門故事之《子不語》(三)

古代民間邪門故事之《子不語》(三)

01、冤魂戲臺告狀

乾隆年間,廣東三水縣搭臺唱大戲,這一天戲臺上演的是《包公斷烏盆》。扮演包公的演員正在臺上坐,忽見一個披頭散髮,身上帶著傷的人跪在臺中間,像是對著包公伸冤的樣子。演員被嚇得跑下臺,臺下的觀眾也是亂做一團,官府很快就知道了這件奇事。

縣令把演包公的人招來問話,讓他再扮上包公,看看那個冤魂能不能再來。果不其然,冤魂又出現了,演員說道“我是假包公,不如我帶你去縣衙伸冤如何?”鬼魂聽說便跟著演員走到了縣衙。縣令拍下驚堂木,大聲問道“冤魂何在?”

演員說道“縣衙門口有秦瓊敬德把守,冤魂不得入”。這時冤魂在門外向演員招了招手,彷彿要指引他去什麼地方。演員便稟報給了縣令,縣令讓演員跟著冤魂過去,又派了兩名衙役尾隨,告訴他們冤魂在哪裡消失,就在上面標記一下。大家跟著冤魂走了幾里地,見他鑽進一個墳裡便不見了,這座墳是當地富戶王監生母親的墳塋。大家回去稟告了縣令,縣令帶著兵丁來到墳前,將王監生找來問訊。

王監生連呼冤枉,希望打開募穴以證清白。沒想到,棺材打開之後,果然有一具新鮮的屍體。縣令說道“王監生,現在你還有什麼話可說,快快招認”。

王監生說道“我母親下葬之時,周圍有很多人都在,並沒有看見這具屍體,就算有這具屍體,周圍人早就稟告衙門了,怎麼還等著冤魂去戲臺告狀呢?”縣令思考了一下,又問道“下葬之後你是看著墓穴被填封的嗎?”

王監生說道“母親下葬之後我就回家,之後是工人們填封的。”縣令微微一笑,叫人把工人們招來問話,縣令大聲喝道“你們殺人的事情敗露了,還不從實招來!”

原來王監生送葬回去後,工人們在茅棚下歇息,一個揹著大包裹的過路人向工人們借火,其中一個工人發現過路人包裹裡全是銀子。於是大家便把過路人殺死,將銀子瓜分後,將屍體放在王監生母親的棺材上,填上了封土。工人們一面填土一面說道“哈哈哈,我們這件事情做的天不知,地不知,你這死鬼想要鳴冤,除非包公再世。”

02、馬轉世

呂兆鬣在陝西擔任韓城的長官,有朋友對兆鬣的名字感到很奇怪,便問家裡為什麼給他取這個名字(鬣,馬脖子上的長毛)。呂兆鬣說我前生乃是一匹花白色的馬,頸上的毛有三尺那麼長。主人家對我很好,有一天,我在馬廄聽說主人的妻子難產三日。親戚們都說,只有三十里外的接生婆能救她,但是那麼遠一時半會也到不了啊。

有一個人說“我騎著長鬣馬去,速去速回”。不一會一人便來到了馬廄中,騎著我飛奔而出。我想著主人對我那麼好,如今主母有難我一定要快跑。於是一路快跑,到了一個懸崖邊,因為我救主心切,一時疏忽沒有跨過懸崖,摔死在懸崖下。不一會兒一個差役帶我走進一個大殿,裡面有一個帶著烏紗帽的神仙,他說“此馬忠心效主,將他押往一個好去處!”

不一會我感覺入了輪迴,又回到了主人家,周圍人都在大喊“生了、生了、終於生了”,週歲之後,頭髮分為兩綹,像馬脖子上的毛一樣,於是就叫“兆鬣”了。

以上故事均來自—清·袁枚《子不語》

求評論、求轉發、求關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