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原子弹轰炸后一百年不能住人,为何广岛长崎还住那么多人?

用户65825501629


现在人们谈核色变,不仅仅是因为核武器有着惊人的杀伤力,一颗普通的原子弹足以毁坏一座城市,听这这种毁坏规模就让人不寒而栗。更因为如果遭受核武器袭击,那么所遭受攻击的一定范围内,会存在很长时间的核辐射和核污染,这种辐射和污染对人体和动物以及植物等生命体都是极为有害的。




众所周知,日本广岛和长崎作为两个现在特殊城市的存在,是因为广岛和长崎是自人类有史以来,受过核武器袭击的两个城市。可是时至今日,距离二战的原子弹攻击也才过去不足百年,但是我们却没听到说广岛和长崎成为了无人区,相反,事实是现在的广岛和长崎,它的各方面的城市实力在日本来说还是有相当的地位。


这就要回到我们的问题所在了,为什么受到了原子弹的攻击,这两座城市还能发展如此迅速。说好的无人区,核辐射呢?其实,核辐射确实存在,这是毋庸置疑的,但是要达到核污染核辐射到无人居住的条件,原子弹得在地面核爆炸或者是在低空爆炸的条件下,那就对这个地区会长生严重污染,详细可以参考切尔诺贝利事件。广岛和长崎所遭受的原子弹攻击确实在当时对两座城市的居民造成严重杀伤,因为当时这两颗原子弹都是美国通过飞机投掷,在高空中引爆。但是也恰恰是因为在高空引爆,对于后期产生的核辐射核污染大大下降。因为通过风的吹动,大气的稀释等等各种气候带来的变化,遗留下来的污染就大打折扣,这就是为什么切尔诺贝利成为无人区,而广岛长崎却一直有人居住的根本原因。



还有一个原因就是日本是个人口稠密的城市,它的国土面积只有不到38万平方公里,人口却接近1.3亿。广岛和长崎后续所遗留的污染并没有人们想象的那么严重,所以很多人不想背井离乡到其他地方去,更多的是愿意留下来继续在这里生活。更何况随着时间的推移,核污染的残留会越来越少,经过了这么几十年的时光流逝,核爆带来的污染和创伤也逐渐的愈合。人类最不缺的就是从头再来的勇气,所以现在的我们看到的广岛和长崎基本已经恢复。


尘埃档案馆


1945年8月6日,美国在日本广岛投放原子弹,造成了极大伤亡,七万多人因此丧命,即使勉强生活下来的人也受到辐射,身心受到摧残;1945年8月9日,美军再次向日本投掷一枚原子弹,只是这次地区选在了日本长崎,这次造成的伤亡更大,八万多人丧生,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

都说原子弹爆炸过的地区,至少一百年之内是不能住人的,为什么广岛长崎两个城市,仅仅只相隔了十几年,就陆续有人住进去?而且这两座城市在几十年之后草木生长茂盛,日本人还在此地种植水果蔬菜,这又是为什么?

长崎和广岛遭受的原子弹是两万吨级的核空爆,现如今最大单量的能有两百万吨级,原子弹核裂变的杀伤力确实大,先是强光辐射——冲击波——贯穿辐射——放射性物质,核裂变的时候,最好的办法就是躲在地底下,比较隐蔽的地方,也就是说核裂变破坏力主要是在地面上,广岛长崎遭受到原子弹爆炸之后并没有寸草不生,生物灭绝。

首先:我们很多人对原子弹的印象就是,如果这个地区受到原子弹的轰炸,那肯定会成为不毛之地,接下来的辐射会让所有的动植物无法生长,即使生存下来的生物也会变异。但是这些认知是对于原子弹内的放射性物质多少来决定的,当时投放到广岛长崎的原子弹名为“小男孩”和“胖子”,这两颗原子弹里面的放射性物质并不多,相比福岛核电站三号反应堆来看,简直就是小巫见大巫,福岛核电站里面有90吨的混合氧化物核燃料,核反应堆里的放射性物质是这两颗原子弹的成千上万倍。

其次:广岛和长崎的原子弹爆炸都在上空,虽说也释放出大量辐射,但是这些放射性物质有一部分会随着爆炸时加热的空气上升到空中,也就是我们看到的“蘑菇云”,这些放射性物质之后被带到平流层,扩散到其他地区的各个角落,这样看来,掉落在广岛长崎的放射性物质会减少大半。

其实这两次的原子弹爆炸造成的伤亡人数,主要是由巨大能量引起的冲击波、大火以及高辐射,而之后的几十年日本人在这里生活也有人收到辐射导致癌变,但是人数并不多,从这里来看,住人完全是可以接受的。

最后:广岛长崎遭受原子弹轰炸,到现在已经有70多年,当时核爆之后又产生一定的放射性尘埃落到这些地区,还有的随着雨水降落在地上,导致广岛和长崎地区的土壤发生变化,有近三十年的时间是不能种植任何植物,现如今土壤中的放射性物质已经过了衰退期,日本人不但在这里居住,就连吃的粮食,蔬菜水果都可以种植。

其实原子弹爆炸和核电站发生事故性质是不一样的,核电站泄漏并没有巨大爆炸,放射性物质大多停留在附近,不会扩散,所以附近地区的辐射浓度非常高,切尔诺贝利核事故以及福岛核事故就是如此,这附近十几公里的居民全部被疏散,而且附近也不会有居民居住,除非检测到辐射减少。

如今的广岛

其实还有一点,大家都直到日本国土狭小,他们人口多,居住的地方少,甚至在海上建立起城市,缓解居住压力,广岛和长崎也不得不住人。


羽评郡主


大家首先明确两个基本事实。第一,长崎和广岛目前放射性基本属于正常水平。第二,广岛和长崎居民的健康处于正常水平。有了这两个事实基础,任何的讨论都可以在理性的心态下进行了。

先来看看两地的辐射水平。目前的长崎辐射水平是0.038usv/h,换算下来差不多是0.33msv/年。在联合国原子辐射效应科学委员会提供的天然辐射源照射的世界平均值中,陆地辐射外照射年有效剂量为0.48msv。也就是说,长崎的辐射水平,已经低于世界平均。

再来看看两地居民的人均寿命。笔者查到了一组日本厚生省2014年的平均寿命。广岛男性的平均寿命是79.91,广岛女性的平均寿命是86.94。同一组数据中,长崎男性的平均寿命是78.88,长崎女性的平均寿命是86.33。

我们再同比对比一下世界平均的寿命水平。用一组世界银行2015年版的数据来比较吧。2015年世界人口的平均预期寿命为71.60岁,其中高收入国家为79.28岁,中上收入国家为74.83岁,中下收入国家为67.48岁,低收入国家为61.80岁。

数据不会撒谎,广岛和长崎是否居住安全,我想大家应该心中有一个明确答案了。

确实,一旦涉及到核辐射、核泄漏,乃至核电站的建设,很多人都是先入为主的喜欢用阴谋论来解释自己的核恐惧心理。

但是,哪里没有那么多阴谋论的东西?包括日本政府,也没有办法用虚假数据蒙骗世界,蒙骗本国人民。

广岛目前常住人口大约是110多万,长崎的人口稍少一点,大约是40多万。即便日本政府有本事蒙骗了全世界,也没办法蒙骗长期生活在这两座城市的150万人口。这些人口是活生生存在的。大家有兴趣可以去这两座城市旅行看看。

至于为什么被核轰炸的广岛和长崎,居然又能适合人类居住生存了?很多人已经做了科普。简单的说,核废料具有高放射性,确实对人的生命产生重大威胁。但幸运的是,放射性更强的物质,其辐射时间越短。这意味着具有高度致死率的放射性物质,它只有几个小时到几个星期的高度放射性。

更重要的是,经过几十年的自然、人类活动,城市建设带来了天翻地覆的变化,理论计算已经没有意义。这种情况下实测数据是王道。


李明波论中东


福垊想说的是被原子弹轰炸后,有的不要说100年不能住人,就是几百年也不能住人!那为什么广岛长崎没多久就住人了呢?福垊的答案跟他们不一样,但答案更正确。想知道答案,得先回顾一下广岛和长崎原子弹爆炸事件啊!因为答案就在福垊的描述之中。

广岛和长崎原子弹爆炸

1945年8月6日9时16分2秒,由蒂贝斯上校、刘易斯担任正副驾驶的B-29轰炸机投放的“小男孩”原子弹在日本广岛相生桥以西100米的医院上空580米爆炸,伤亡9.1万左右,摧毁建筑物7万幢。"小男孩"是一颗铀(yóu)弹。1945年8月9日11时2分0秒,由斯威尼负责的五架B-29轰炸机将名为“胖子”的原子弹投放在长崎市中心高空503米处爆炸,TNT当量2.2万吨,造成10万人伤亡,60%的建筑物被摧毁。“胖子”长3.6米,直径1.5米,重4.9吨,是一颗钚(Pu)弹。

那么钚弹与铀弹的区别是什么呢?用钚239原材料制作的原子弹是钚弹,用铀235原材料制作出的原子弹是铀弹。钚239提取容易,而且能提高原子弹的比威力(威力质量比),铀弹提取不易,但生产容易,投放简单,铀弹的核辐射比较低。铀弹做初级弹可以,但深加工不行,福垊需要说明的是,我国第一颗原子弹就是铀弹。通过上段描述,您找到答案了吗?如果没有,福垊就继续给您分析啊。

核污染大事件——切尔诺贝利事故

1986年4月26日凌晨1点23分47秒(当地时间),苏联的加盟共和国乌克兰北部的普里皮亚季市东南11英里(18千米)的第四核发电机组发生爆炸,造成了核电站空前绝后的重大事故。前3个月死亡31人,15年内则死亡8万人,13.4万因核辐射而致病,30公里不能住人。至今该地还是一座鬼城,倒是有很多野生动物出没,甚至还是稀有的野生动物。30多年过去了,这里还是一片荒凉,并没有住人,专家说该地核污染要持续几个世纪呢!

揭秘广岛长崎能住人的原因

通过福垊这几段的叙述,您发现答案了吗?没有,也不怕。福垊就是来回答这个问题的。广岛和长崎能住人的真正原因就在于,当初美国为了尽可能地炸平地面建筑物,而采取了高空爆炸的方式。高空爆炸使核辐射能够在高空中随风以及四处扩散而到地表就会大大减少核辐射。其严重辐射也持续的时间很短,剂量很小,故而轰炸后不久就可以放心地重新建设广岛和长崎。

但切尔诺贝利事故却是在地表爆炸的,这就意味着辐射会大大地渗入底土。虽然30多年的切尔诺贝利郁郁葱葱,动物欢快,但对人体伤害的核辐射依然够得上伤害剂量的。试想如果原子弹,尤其是钚弹在地表进行爆炸的话,那么其危害估计比核泄露爆炸厉害的多,真可能多年以后也寸草不生。最后福垊反对核的军用和民用,因为一旦发生核泄漏甚至核爆炸的话,将不堪设想。日本福岛核泄露,至今还让人心有余悸。


福垊


1945年投下的两个原子弹让万恶的日本军国主义彻底低了头,这两个原子弹也让无数的日本平民在瞬间化为灰烬。投下第一个原子弹日本天皇还仍在坚持着抵抗,立马第二个原子弹的他彻底知道了原子弹的有多恐怖。再不低头下一个被炸死的就是东京。


原子弹的威力到底有多么的可怕?

在《干掉太阳旗》这本书当中对原子弹的爆炸有非常生动的描述:“在核裂变瞬间,炸弹内的温度超过100万华氏度,炸弹发出的光是太阳光的10倍。百万分之几秒后,炸弹正下方地面温度骤升到6000华氏度,同时还有致命的放射性伽马射线。”

在原子弹核心爆炸范围内向外的将近半公里区域内成千上万的人类在一瞬间就化为了一个木炭,无数的建筑在一瞬间全部化为灰烬。

据战后的调查,在那些被烧焦的尸体当中,他们的内脏和器官就在短短的几秒,甚至是几毫秒内全部蒸发为空气。原子弹爆炸所带来的超高热量,将周围一切东西在顷刻间化为乌有。

在原子弹爆炸的一瞬间有将近7万的日本民众直接被炸死,而两个小时之后又有将近8万的日本人在热浪中被烧成灰烬。

原子弹爆炸留下的核辐射也同样太过恐怖,日本投降之后,美日两国随后立即向世界宣称遭到原子弹轰炸的广岛和长崎至少100年都不能住人。


可如今我们在看到日本的广岛和长崎早已是繁华的都市,居住了上10万民众。难道核辐射没起什么效果吗?

原子弹威力的夸大

当时原子弹刚刚造出来,技术和各方面都不是很成熟。二战之后,美国和苏联成为世界上两大超级大国,他们之间的冷战是美国夸大原子弹威力的一个重要原因。

美国就是为了彰显自己强大的军事力量,以恐吓住其他社会主义国家,巩固自己在世界上的霸主地位,所以需要大力的夸大原子弹的威力。而战后日本也得到了美国大力的支持,于是日本也会顺应美国同意原子弹威力大的这个说法。


日本人多地少

其实在1945年,日本便开始对广岛和长崎进行重建。由于日本人口较多,但土地太少。所以无奈之下,日本人只能团结一致,在美政府的大力支持下。

很快广岛和长崎就恢复了之前的面貌,但是原子弹留下的核辐射,的确也让战后许多的幸存者都患有各种各样的病。

100年不能住人只是推测

没有任何一个科学家能够确定,就一定要100年才能出人。再说原子弹当时并非是在地上爆炸,而是在空中就爆炸,主要危害即是在空中,而地面上的危害其实是非常小的。

而且广岛和长崎都位于日本沿海地区,原子弹所留下的核污染物很容易就会被海风海水中的暖流所带走,所以核爆炸留下的核辐射也会变得很小,因此广岛和长崎现在也能够大量的住人。

但恰恰让人觉得可恨的是,日本人就抓住了广岛长崎100年不能住人的说辞,用来反驳国际社会对他们二战时犯下错误的控诉。

由于有了广岛和长崎的原子弹,许多国家都放弃了要求日本进行战争赔款。这样一个民族,只贪图利益,让自己的民众付出巨大的牺牲,留下无穷无尽的后遗症,这是对人类人性的一种泯灭。 望世界和平。


策神历史


随着两颗原子弹在日本的成功试爆,日本帝国主义终于签署了投降书。

如果再不投降,下一个被炸的可能就是东京。


两个城市在一瞬间化为尘埃,核弹狰狞的面目就这样第一次显露于世人面前。 核弹不仅威力强大,而且爆炸后会释放大量辐射能,人如果长期暴露于这种环境,或者食用在这种环境下的食物就会患上各种疑难杂症,导致过早死亡。

但真的是一百年不能住人吗?按照当时的技术来讲,并不能持续如此之久。

但为何要说百年?

之所以美国和日本都愿意聊威力足以延续百年这个天,都是从自身利益出发。

二战结束以后,美国为了强调自己军事力量的强大,同时也为了震慑苏联,在无数次讲话中都宣扬原子弹巨大的威力。而日本为了得到国际社会的援助,帮助国内战后经济恢复,也是乐意做如此借花献佛之事,顺应美国的说法夸大原子弹的巨大威力。


核弹爆发后,仅仅过了十几年就开始有居民陆续搬了进去。而且这两座城市在几十年之后草木生长茂盛,居民们还在此开垦种植农作物,这又是为什么?时间未免也太快了吧。

有人可能会说,为何核电站泄露,附近的区域将在很久一段时间无法住人,甚至其时间跨度还要超过广岛长崎这两次。

那是因为核电站泄漏并没有造成巨大爆炸,放射性物质大多停留在附近,不会扩散,所以附近地区的辐射浓度非常高,而核弹爆炸会造成大部分辐射能散播到大气中,因此在时间上来讲的话,核泄漏相对较长。


另外,因为当时核弹爆炸是在离地面还有五百多米的高空中完成,虽说也释放了大量辐射,但是其中相当一部分随着爆炸上升到了空中,形成了后来我们所看见的蘑菇云,这些辐射物质被带到平流层,扩散到其他地区的各个地方,这样看来掉落在日本的辐射物质并没有多少。

核弹在日本的爆炸,主要是起到了冲击波、大火以及高辐射的作用,论破坏力的话还是前者居多,在后来日本统计中发现,核弹爆发十几年后,生活在这里的人虽然也有辐射导致的癌变,但是却是少数,大部分都还是正常的。

在2014年日本两地平均寿命调查中发现,广岛男性的平均寿命是79.91,广岛女性的平均寿命是86.94。同一组数据中,长崎男性的平均寿命是78.88,长崎女性的平均寿命是86.33。因此可以看来两地核爆十几年后不仅完全可以住人的,简直是人类最为宜居的城市。


还有就是从当时美国的技术层面来讲,因为当时核弹技术还处于开发状态,两次核打击是不完整充分的,“小男孩”和“胖子”都是处于两万吨一下级别的炸弹,看起来是挺威猛,实际上都没有发挥原本的威力。

况且,当时专家所说的一百年也只是推测,并没有什么可靠依据,没有实践检验的真理都是嘴上功夫。

再从地理地形上说,因为广岛长崎都是靠海的城市,受海洋季风影响较大,核污染能够快速被稀释飘散。

地形上多丘陵,也在一定程度上阻挡了爆炸的扩散。

日本气候湿润多雨,土壤表层的核辐射残余也会很快随着地标径流冲刷干净。


在天时地利人和的加持下,日本人才能得以用如此之快的速度住进两地。

到现在,广岛长崎已是高楼耸立,城市经济也是相当繁华,当然这也与日本“人多地少”的现状有关,为了缓解居住压力,两地也不得不住进更多人口,否则谁又愿意放弃其它安稳的地方。


历来现实


被原子弹轰炸过的地方一百年不能住人?

这句话其实只是一个推测,因为世界上第一颗原子弹是在1945年7月16日的美国新墨西哥州的沙漠地区进行的实验爆破,而把原子弹真正应用于战争则是在同年的8月6日和8月9日,小男孩被扔在广岛,胖子被扔在长崎。

也就是说,从第一颗原子弹爆炸到现在还不足一百年,只有到2045年之后才能证明这句话的真假,没有经过实践检验的理论终究都是嘴上功夫。

因为原子弹是一个绝对新式武器,除了现在极少数国家掌握外,大部分国家都没有核技术,尤其是在二战时,只有美国研发成功,只有日本被真正炸过,所以,美国和日本在二战后同时宣称,原子弹爆炸后一百年都不能住人。

因此这句话也被当成了权威,毕竟别人没接触过原子弹。

实际上,二战刚刚结束,广岛就开始被重建,原子弹是很吓人,但是也只是吓人,日本人想来是喜欢挑战的国家,当时日本积极开战对核的认识,甚至希望把核污染后的重建当成一种理想来实践,以此来向全世界表明日本是一个坚韧的民族。

1947年在核爆炸两年后,昭和天皇就到广岛进行视察,并且鼓励人民同核污染战斗到底!实际上到1958年的时候,广岛和长崎就逐渐走出原子弹轰炸的阴影。

在实践上,原子弹爆炸过的地方一百年不能住人根本就站不住脚。

原子弹的威力和伤害到底有多大?

原子弹的威力其实并不大,很多时候是被我们夸大了,尤其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时,我们都被这个新式武器震惊了。

实际上两颗原子弹造成的伤亡并不是天文数字,在广岛投放的小男孩造成日本死亡8.8万人,负伤和失踪5.1万人,其中不包括4万伤亡的日军;在长崎投放的原子弹胖子造成2.2万人死亡,6.4万人受伤,随后后续很多人被核污染感染,但是总体来说并没有达到毁天灭地的程度,在美军对日本本土的大轰炸中扔的燃烧弹造成的伤亡可能都比原子弹带来的更大。

当然,这也和当时的原子弹威力有关系,当时毕竟是刚刚研发就投放到战争中,在技术上并不是很完善,威力不够大是必然的,现代的原子弹要远远比二战时期的威力要大的多,如果核辐射够多的话,别说一百年,就上上千年不能住人都有可能。

1986年切尔诺贝利核电站泄漏造成的核污染就是例子,切尔诺贝利泄漏的辐射物造成方圆上千公里寸草不生,时至今日,已经造成不计其数的人死亡,数万人被撤离,对环境的污染根本不知道多长时间才能消除。

然而美国投放的原子弹,里面的核原料本身就没有多少,而且爆炸的时候为了造成更好的效果,更大的辐射,美军是在空中600米左右的地方将其引爆的,并不是在地面爆破,因此污染较少,广岛和长崎都是沿海城市,受海洋季风影响比较大,核污染物能够快速被稀释,并减少影响。

美国为什么宣称原子弹轰炸后一百年不能住人?

其实,这个问题最值得考量的地方,就是美国和日本为什么要这么说,难道他们真的认为原子弹有这样的威力吗?

如果按照谨慎性原则,保险起见的话,美国人保守说一点并没有问题,毕竟核污染在当时看起来想要彻底治理也不知道是否容易。

你看人美国人多会说话,扔完原子弹后,还善意的提醒你,一百年之内千万不要来住啊,出了问题我们不是不负责任的,时至今日,日本对这个曾经向他们扔原子弹的人很是抱有感激,因为原子弹拯救了更多的日本人走出战火!

当然,美国人并没有那么好心,美国之所以这么说,其实就是故意夸大原子弹的威力,然后形成核威慑,真正帮助美国成为世界超级霸主,当时没有掌握核技术的国家当然会被美国震慑的心惊胆战,毕竟任何一个国家都不想在和美国开战后首都变成一百年都无法居住的地方。

在很长一段时间里,人们对于美国都极为惧怕,就是因为他们有原子弹。

日本为什么几乎同时宣称被原子弹轰炸后一百年不能住人呢?

纵横认为日本人这样说,有两方面原因,第一就是美国说什么,日本人就附议什么!毕竟在二战后,日本温顺的就像一条小狗,会冲新主子摇头摆尾,新主子说啥,当然就是啥!

第二个,日本人是该装孙子的时候就装孙子啊,日本是挑起二战的罪魁祸首之一,按照道理来说,在战败后,日本应该支付大量的战争赔款给受害的国家,然而日本人不失时机的开始卖惨,你看我们被原子弹炸的这么惨,两座重要的城市上百年都不能住人了,你们还要跟我们要赔款,你们还有没有人性啊!

你看,日本人反而成了战争的受害者,日本这么可怜,怎么办?美国大哥甚至希望帮助日本战后重建,比如美国的马歇尔经济扶持计划本来是扶持欧洲的,也把日本纳入其中。

就这样,日本不但获得了美国的经济援助,在赔款方面也是能减免就减免,毕竟我们是一分钱日本的赔偿都没有看到。

尽管日本跟全世界都喊着不能住人,不能住人,但是迫于日本土地资源狭隘的,即使是受到原子弹的轰炸,也要将广岛和长崎开发利用出来,对于日本的老百姓,日本政府表示,一点问题都没有,大家都来这里生活吧!


史论纵横


二战期间,美国为了减少盟军登陆士兵伤亡人数,也为了督促日本尽快投降,于1945年8月6日,向日本广岛投掷了一颗命名为“小男孩”的原子弹。

(这个招数,“三造共和”的段祺瑞曾用过,1917年,张勋拥立溥仪再次称帝,老段为了逼迫辫帅张勋投降,向故宫投的是三枚普通炸弹,这是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动用空军,第一次轰炸。两件事极其相似,不过老段比老美早了28年)

广岛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次使用原子弹,原子弹爆炸造成了方圆14平方公里内建筑物夷为平地,近20万人丧生。



事隔三天后,即8月9日,美国又向日本长崎投下了第二颗命名为“胖子”的原子弹。长崎全城有27万人口,当日便死去了6万多人,日本天皇这次彻底服了,8月15日宣布无条件投降。

我们都知道,原子弹爆炸后辐射衰减期限为100年,如此推论,日本广岛和长崎能够住人要到2045年(1945年+100年)才安全。令人不解的是,才过去了70多年,广岛和长崎就住了成千上万人,这到底为什么呢?

首先科普一下原子弹爆炸的威力:原子弹爆炸的杀伤力主要有4个方面:第一光辐射,广岛原子弹爆炸那一刻,成千上万人眼睛失明。

第二是冲击波,原子弹爆炸形成6000多度的高温,空气受热变轻上升,空气流动加快,它的威力不可小觑,钢筋水泥大楼瞬间被摧毁。



第三是核辐射,辐射好比毒药一样,沾到人身上就会腐烂,细胞变异,或者后代形成畸形。

第四就是核爆放射性物质形成的污染。

前三项爆炸后很快就会过去,其杀伤力也最强,造成死亡人数占到总数的80%。只有第四项会产生较为久远的影响。

核污染会随着风吹雨刷而慢慢消失,这个过程相当漫长,少量裂变物质衰退期可长达100年。

我们回到广岛原子弹爆炸这个问题上,当时广岛原子弹爆炸中心点是在日本广岛相生桥上空600米处。这就是所谓的“空爆”(在空中爆炸)。



“空爆”造成的核污染主要是空气污染,比“地爆”污染程度要低得多。“地爆”会造成砖头石块横飞,任何一个实物都带有污染源。空气却不同,它很快被风吹走稀释。

据事后测定,投放广岛的那颗原子弹,爆炸形成了核辐射物质大约数十公斤。一大部分被雨刷风吹走,余下部分散布在广岛市附近数百平方公里的面积上,每平方米的核污染物质微乎其微,这点辐射量不至于造成人生病或者死亡。所以广岛在原子弹爆炸后不足百年就住上了成千上万的居民。

最后一点,我认为当时美国制造的这两颗原子弹威力不够大,为了达到威胁日本的目的,夸大其词。实际它的杀伤半径只是在14平方公里以内。两颗原子弹不可能威胁到整个广岛和长崎。



经过多次核泄漏事故证明,原子弹的核污染并非那么恐怖,广岛原子弹爆炸时,有个银行女职员离爆炸中心仅300米,事后她不仅活了下来而且活了80多岁。

综上所述,原子弹并不是我们想象的那么恐怖,更多的是来自于心理恐怖。

总结:二战期间,投到日本长岛和广崎的两颗原子弹,除了爆炸中心点外,其他地方都是安全的,人们发现住人后没有任何危险,随后入住的人越来越多,这就是故土难离的真实写照。


秉烛读春秋


这说法站不住脚啊,第一颗原子弹上世纪四十年代才出来。



二战期间,美国对日本的广岛、长崎两座城市动用了原子弹,致使大量的日本民众死于非命,也使得这两个城市瞬间化做了废墟!那是第一次也是唯二的两次原子弹实战!

事实上,原子弹是核武器的一种,爆炸之后会产生很多的核辐射。很多人都觉得,这对当地的自然生态环境造成了严重的破坏。至少也要到一百多年以后,才会有新的生命出现在这里!



不过,就在前不久,网络上便出现了很多关于日本广岛、长崎的报道,主要的中心思想就是日本对这两个城市,已经开始了重建。甚至有些地方,已经有人住在这里了! 不是说一百年吗?

说到这里,让我们先来看一看与核污染有关的另一个故事!这个故事便是著名的前苏联切尔诺贝利核电站泄漏事件。该事故被认为是历史上最严重的核电事故。



当时是该电站的第4发电机组爆炸,核反应堆全部炸毁,大量的放射性物质泄漏。这起事故导致前后三个月内有31人死亡,之后的15年内有6至8万人死亡,13.4万人遭受各种不同程度的辐射疾病的困扰。 为了消除辐射危害,保证事故地区生态安全,乌克兰和国际社会一直都在努力!一直到今天,核电站泄漏附近的区域,都很少有人会在里面居住。

反倒是野生动物,在这里安家落户。 同样是核污染的地区,为什么切尔诺贝利地区,大家都不敢居住了。而广岛、长崎却是有人会在这里居住呢?



首先,这两种核污染的成因是不一样的!广岛、长崎这种属于核爆炸。原子弹本来是在空中爆炸的,而且其威力也大部分针对的是空中目标。日本是一个沿海岛屿,周围吹来的海风可以稀释原子弹所带来的污染。 此外,当时全世界毕竟也是刚刚掌握核方面的技术。虽然这两板原子弹也是核武器,但是跟现在的核武器相比,威力上要弱了太多了。

因此,现在已经有人在广岛、长崎居住了! 而切尔诺贝利则恐怖的多了。当时核泄漏污染物已经渗透到了地底下了。除了对人本身的影响之外,对当地的动植物、土壤、水源也造成了严重的影响!因此更加不适合人类的居住了!



还有一个重要的因素,便是日本与乌克兰两个国家的国情不同。乌克兰的人口仅有四千多万,而日本却有一个亿还多的人口数量! 日本的土地,一直都在比较稀缺的。说个笑话,他们那边连厕所、更衣室都是男女共用的,可见他们的可用土地确实不多。



近年来,日本的老龄化问题也是越来越严重。 人们上了一定的年纪之后,赚钱的能力会变弱,生活成本增加。这也就导致一部分的日子民众,不得不选择在广岛、长崎生活了!


白话历史君


二战末期美军为了减少伤亡,所以迫不得已在广岛和长崎投下了原子弹,这两枚原子弹直接摧毁了这两座城市。

而且根据核辐射残留,这两个地方的放射性一直是高于其他地区,但是不至于说不能够住人。

日本右翼团体经常拿这个核武器说事,努力去塑造一个受害者的形象,如此种种都使得外界认为广岛和长崎情况很糟糕。

事实就是核爆炸之后,只要爆炸充分,其放射性物质大多数都将散布在空气中,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减少。

所以爆炸了的原子弹,比核泄露造成的危害要小,这也是为什么福岛核电站泄露之后,当地紧急疏散了周边人口。

当年苏联曾经使用原子弹炸出了一个巨大的水库,而这个水库至今还在提供合格的饮用水。

这都证明,只要是核爆炸充分,最有害的放射性物质就不会太过于残留,只不过是会保持一定的影响,但是也是随着时间推移而减少。

广岛和长崎核爆炸之后的五六年时间里,确实是一片疮痍,也几乎没有人口愿意居住在哪里。

但是当日本经济发展之后,这两座城市又开始恢复了过来,而且由于是靠海位置,这两个城市实际上受到残留辐射影响十分小。

对于核武污染和危害的言论,也是起于上个世纪八十年代,当时的日本正在积极谋求政治大国的地位。

所以当时的日本政府,积极的对外进行形象塑造,并且对二战的侵略历史进行了一定的美化。

事实上也正是那个时期,日本修改了历史教科书,将一些侵略历史抹去,将对华战争认定为是中日二次战争,而不是像以前,说成了军国主义下的不义之战。

说起来日本对于历史的这种态度,使得东亚国家无法原谅,尤其是日本努力塑造一个受害者的形象。

现在日本的宣传中,依旧不断的拿核打击说事,认为日本是世界上唯一一个被核打击的国家。

以此为依据,认定日本在二战中,同样是一个受害国。通过这种宣传,日本企图抹黑伟大的发法西斯战争。

多行不义必自毙,日本永远不去反思,假如他们不发动战争,他们也不会遭遇到核打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