廣州浪奇120億營收淨利僅3300萬 經營現金流銳減152%淨利率連續8年低於1%

廣州浪奇120億營收淨利僅3300萬 經營現金流銳減152%淨利率連續8年低於1%

長江商報消息 ●長江商報記者 沈右榮

上市26年,廣州浪奇(000523.SZ)仍未能擺脫超低淨利率之困。

去年,廣州浪奇營業收入和淨利潤嚴重背離現象再現,其營業收入高達119.74億元,淨利潤(歸屬於母公司股東淨利潤,下同)只有3329.22萬元,扣除非經常性損益的淨利潤(簡稱扣非淨利潤)為0.22億元。

營業收入與淨利潤如此嚴重背離,於廣州浪奇而言已久矣,且呈現逾甚之勢。

2010年,廣州浪奇實現營業收入12.88億元,淨利潤0.15億元,扣非淨利潤0.11億元。到了2017年,其營業收入一路勁增至118.11億元,成功破百億,而其淨利潤也仍只有0.40億元,扣非淨利潤0.19億元,基本上沒什麼增長。

盈利能力奇低與其產品超低利率密切相關。

廣州浪奇前身是1959年成立的廣州油脂化工廠,1993年在深交所掛牌。不過,60年曆史的日化企業,上市26年來,經營業績一直欠佳,扣非淨利潤從未達到5000萬元。這期間,公司產品淨利率長期處於低位,2011年以來連續8年低於1%。

嚴峻的形勢還在於,去年,公司應收票據及應收賬款、存貨合計高達44.56億元,佔總資產的63.07%。當年,公司經營現金流淨流出4.76億元,同比下降152.90%。負債也持續攀升,今年一年度資產負債率高達73.35%。

持續盈利能力較弱,面對廣州立白、藍月亮等同業擠壓,國資控股的廣州浪奇,將何處何從?

營收與淨利長期背離

廣州浪奇的營業收入與淨利潤背離現象日趨嚴重。

廣州浪奇近日披露的年報顯示,去年,公司實現營業收入119.74億元,同比增長1.38%,淨利潤3329.22萬元,同比下降16.71%。

營業收入和淨利潤走勢相反,而且,接近120億元的營業收入淨利潤只有可憐的3000多萬元,二者背離嚴重程度可見一斑。

實際上,廣州浪奇淨利潤極低由來已久。

1993年,廣州浪奇上市之時,營業收入5.38億元,淨利潤就有0.38億元。1994年,營業收入和淨利潤出現超20%增速,但從1995年開始到2000年,營業收入降至4.49億元,而淨利潤連續6年下降,2000年只有243.25萬元。

不過,從2001年開始,除了2009年微降5.89%,廣州浪奇迎來了營業收入長達17年增長,營業收入從4.49億元增長至118.11億元,增長了25.31倍。與之相比,淨利潤相形見絀,2002年虧損1.16億元,2003年至2008年遊走在虧損邊緣,基本上是微利。2009年至2017年,在震盪中微升,從0.10億元增長至0.40億元。

扣非淨利潤方面更為難看,2000年至2017年的18年間,除了2014年達到0.41億元外,其餘年度基本上不賺錢,多數時候在數百萬元至3000萬元以內。

上述經營數據顯示,營業收入大幅增長,淨利潤幾乎是原地踏步,增收增利特徵十分明顯。

增收不增利與產品綜合毛利率、淨利率極低密切相關。2001年之前,廣州浪奇產品綜合毛利率從11%左右上升至26.33%,隨後毛利率回落至20%以內,2011年之後,毛利率迅速回落至個位數,2017年低至2.82%。

同期,公司銷售淨利率更低了,2011年至2018年連續8年低於1%,2018年低至0.28%,歷史上,淨利率最高的是在1994年,也只有8.38%。

備受關注的是,近年來,隨著市場競爭加劇,日化行業毛利率整體不高。在廣州立白、藍月亮擠壓之下,廣州浪奇幾乎是大幅壓減民用,發力工業。工業日化的毛利率同樣奇低。

跨界併購屢屢敗北

面對難看的經營業績,廣州浪奇也曾有過努力,只是沒有什麼效果。

廣州浪奇也籌劃過幾次併購,試圖以此提振業績。

根據公告,2013年7月26日,廣州浪奇與江蘇中冶簽署股權轉讓協議,出資1.98億元收購後者所持有的琦衡農化25%股權,成為琦衡農化第二大股東。公司由此一腳踏進農藥領域。

備受質疑的是,當時的高溢價收購。琦衡農化100%股權評估價值為8.01億元,相對淨資產2.01億元增值率高達297.87%。而在2013年一季度,琦衡農化淨利潤只有209.98萬元。

交易對方承諾,2013年至2017年,淨利潤分別不低於1631.63萬元、2577.23萬元、2874.84萬元、3501.99萬元、3977.54萬元。

質疑很快被應驗。琦衡農化未能兌現業績承諾,如2014年,其利潤實現數為2058.06萬元,業績完成率為79.86%。不僅如此,2016年,琦衡農化還爆發2億元貨款拖欠事件,被中小板公司九九久告上法庭。

出人意料的是,去年9月,公司再次籌劃收購其25%,價格為2.03億元。

2014年,廣州浪奇試圖追熱點通過收購進入環保領域,只是因為標的資產不能滿足收購條件而放棄。

2016年,廣州浪奇第三次收購。這一次,圍繞日化主業展開。當年9月,其以720萬元收購了南海添惠持有的廣東奇化化工交易中心股份有限公司(簡稱廣東奇化)24%股份。此前,公司已持有標的35%股權,交易完成後,持股比升至59%,成為其控股股東。

目前來看,這筆收購勉強算成功。控股廣東奇化後,公司藉助該平臺實現產業鏈上下游整合,以互聯網技術手段提高產業鏈運作效率,提升化工倉儲物流的信息化水平。

只不過,加大對奇化網和工業板塊業務的建設,廣州浪奇增加人員配備等費用投入增加23.18%。去年,廣東奇化淨利潤僅為768.64萬元。

去年7月,公司玩了一次大手筆,擬作價6.18億元向大股東收購百花香料97.42%股權;華糖食品100%股權。而此前,公司終止通過發行股份收購智盛惠州、天津天智和江蘇盛泰三家標的事項。

公司最新公告顯示,上述收購事項穩步推進,華糖食品已經成為其全資子公司,百花香料仍在辦理相關手續。

只是,這些收購能否達到預期,仍然存疑。

備受關注的是,今年以來,工業大麻為二級市場熱點,近期,廣州浪奇也跟著一頭紮了進去。4月30日午間,公司公告稱,其孫公司廣州奇化與龍麻生物簽訂戰略合作協議,就有關工業大麻在日用化學品領域應用達成戰略合作。

同在這一天,深交所閃電問詢,一口氣提了7個問題,涉及公司開展該項業務的可行性。

資產負債率三連升超73%

頻頻追熱點進行產業拓展的廣州浪奇不僅未能實現盈利能力大提升,反而是資產負債率急劇上升。

2016年,廣州浪奇資產負債率為57.20%,2017年、2018年為61.77%、73.21%,今年一季度再次上升至73.35%。

去年,是廣州浪奇近年來貨幣資金最多的一年,達到7.39億元,相對於短期債務,依然不充足。截至去年底,公司短期借款為13.33億元。到今年一季度末,貨幣資金減少至5.95億元,短期借款增加至14.05億元。

負債攀升導致吞噬淨利潤的財務費用不斷增長。去年,公司財務費用0.86億元,較2017年的0.59億元增長45.76%,今年一季度,財務費用為0.30億元,同比增長42.86%,2017年一季度,財務費用為732.99萬元。

備受關注的是,伴隨著營業收入增長,雖然淨利潤沒有什麼增長,但應收票據及應收賬款、存貨增長極為迅猛。

截至去年底,廣州浪奇應收票據及應收賬款為31.95億元,較上年26.42億元增加5.53億元,較2016年的19.82億元增加12.13億元。

增長幅度最大的是存貨,去年底,存貨餘額為12.61億元,較上年的3.50億元猛增了9.11億元,增幅高達260.29%。今年一季度,存貨繼續攀升至16.81億元,同比增長1018.03%。

截至今年一季度,上述兩指標合計值為46.67億元,佔當期71.38億元總資產的65.38%。

由於上述兩指標值居高不下,也導致公司經營現金流持續淨流出。2016年以來,廣州浪奇經營現金流持續流出,流出金額分別為6.95億元、1.88億元、4.76億元,去年,其淨流出金額同比下降152.90%,今年一季度,現金流淨額為212.69萬元,同比下降94.04%。

正因為上述二者高企,因此產生的資產減值不菲。去年,公司資產減值損失為0.16億元,較2017年的0.10億元增長60%。

值得一提的是,廣州浪奇仍在大規模併購,實施後,公司負債水平將再次攀升,將加劇公司財務壓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