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到冰邁出第一步!“水立方”8月恢復對外開放

有“水立方”之稱的國家游泳中心,正在進行向“冰立方”華麗變身的改造工程。記者上午採訪瞭解到,本月“水立方”已進入“水變冰”的實質性改造階段,待支撐冰面的鋼結構平臺搭建完成後,8月將恢復對外開放。

水到冰邁出第一步!“水立方”8月恢復對外開放

上午,記者走進“水立方”的改造現場。曾經碧波盪漾的泳池,如今已看不到一滴水,清理乾淨的場地就等待著從水到冰的第一步——搭建鋼結構平臺。“馬上,我們就將在原先的泳池內搭建支撐冰面的鋼結構平臺。”負責施工的項目經理劉軍告訴記者,鋼結構平臺的所有構件均是在工廠加工好的預製構件,且構件薄度比一般的鋼構件要薄,工人們只要在現場像“搭積木”般完成構件的組裝即可,預計工期只要20天左右。

場館運營單位國家游泳中心副總經理李雲峰介紹,根據改造方案,“冰立方”將在保有“水立方”水上功能的基礎上新增冰上功能,即在比賽大廳中部通過搭建可轉換結構及安裝可拆裝製冰系統,形成具有4條標準賽道的冰壺場地。

同時,改造完成後的“冰立方”不僅增加了冰上功能,還將實現智能升級,全新的智能建築管理系統將有效控制和監測場館室內的溫度、溼度、照明、聲學等變化,為冬奧冰壺比賽提供完美環境。

水到冰邁出第一步!“水立方”8月恢復對外開放

“按照目前的施工進展,預計7月底就可以完成鋼結構平臺的搭建,8月‘水立方’恢復對外開放,年底具備舉辦初級冰壺測試賽的功能,明年7月完成全部改造。”李雲峰說,明年完成全部改造後,“水立方”將成為世界首個泳池上架設冰壺賽道的奧運場館、冬奧會歷史上最大體量的冰壺場館、世界唯一既可以運行水上項目又可以運行冰上項目的“冰水交融”奧運場館。

記者同時瞭解到,“水立方”南側的休閒廣場也將新增一處地下冰上運動中心。冰上運動中心賽時供冬奧會配套使用,賽後將作為冬奧會重要遺產,永久保留冰上功能,成為集冰上賽事、滑冰健身、冰上培訓、體育旅遊、冰上演出等功能於一體的冰上項目平臺。

有了地下冰場,原先的休閒廣場怎麼辦?據介紹,在冰場建好後,休閒廣場不僅將恢復原貌,還會增設三個“水滴”形狀的雕塑,放置在冰上運動中心的出入口。觀眾可以直接通過地下通道,往返於冰上運動中心和“水立方”之間。

按計劃,南廣場地下“冰上運動中心”將在9月完成主體結構施工,明年2月建成達到使用條件,每年可接待超過10萬名冰上運動愛好者。

記者:趙瑩瑩

攝影:甘南

監製:童曙泉、張建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