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充:文旅融合綻華光

南充,是一座擁有2200多年城建歷史的文化名城,有著深厚的歷史底蘊和豐富的文旅資源,嘉陵江將她最柔美的300公里身段留在這裡,孕育出獨具魅力的春節文化、三國文化、絲綢文化、紅色文化、嘉陵江文化……

省委十一屆四次全會指出,要紮實抓好縣域經濟和文化旅遊發展工作,培育一批縣域經濟強縣和生態建設標杆縣,命名一批天府旅遊名縣,進一步把縣域經濟搞上去、讓全域旅遊旺起來,不斷夯實全省經濟發展基礎。省委書記彭清華在省文化和旅遊廳等部門走訪座談時要求,要圍繞建設文旅強省目標,落實“一干多支、五區協同”戰略部署,從各地文化旅遊資源實際出發,加快推動文化旅遊產業融合發展。

作為中國優秀旅遊城市、國家園林城市和國家公共文化服務體系示範區,在市委堅強領導下,南充不折不扣貫徹落實省委十一屆四次全會精神,在文旅融合發展方面,加強規劃引領,突出項目驅動,通過構建文化旅遊理念融合、職能融合、產業融合、市場融合、服務融合、對外交流融合六大體系,圍繞打造“一核心、一走廊、十主題”,走“全域開放”之路,2018年文化旅遊產業產值達到750億元,南充文旅融合正邁開大步,快速向前。

抬眼望,千年綢都,滿是春意;邁步行,文旅融合,綻放華光。

打造“一核心、一走廊、十主題” 做響五張名片

市委書記宋朝華在市六屆人大四次會議閉幕大會上指出,南充爭創全省經濟副中心,必須堅持文化搭臺、旅遊唱戲,做響“將帥故里·紅色文化”“歷史名城·三國文化”“中國綢都·絲綢文化”“印象嘉陵·生態文化”“世界古城·春節文化”等“五張名片”,打造全省文化旅遊副中心。

“2018年,全市文化旅遊產業產值達到750億元,文化和旅遊產業是全市經濟的重要支柱產業和增進人民福祉的重大民生產業。”市文化廣播電視和旅遊局局長趙秀清表示,我市將緊緊圍繞市委建設成渝第二城、爭創全省經濟副中心的目標,瞄準經濟文化發展大勢,深挖文化旅遊潛力,做足文化旅遊文章,通過做響“五張名片”,啟動文旅產業新引擎,加快推動文旅產業融合發展,進一步提升文化旅遊影響力、吸引力、供給力、競爭力,全面建設文化旅遊強市,打造全省文化旅遊副中心。

為此,我市進一步優化文旅融合市域佈局,建設春節文化、三國文化、絲綢文化、紅色文化、嘉陵江文化相互促進的文化旅遊融合發展帶,全面打造“一核心、一走廊、十主題”。即以南充主城區為中心的文化旅遊產業核心集群,以嘉陵江為軸線的文化旅遊生態景觀大走廊,以靈秀南充、人文順慶、山水高坪、忠孝嘉陵、古城閬中、親水南部、有機西充、紅色儀隴、康養營山、浪漫蓬安為主題的市域佈局。

春江水暖,牛群每天一早過江,結伴遊到太陽島上吃草,夕陽西下才涉水歸欄。久而久之,便形成“百牛渡江”奇觀。2010年起,蓬安縣將“百牛渡江”作為重要景觀項目打造,每年4月最後一個週末,都要在嘉陵江相如鎮油房溝村段舉行嘉陵江放牛節,吸引數萬遊客慕名前來。

“百牛渡江”僅僅是我市文旅產業發展的一個縮影。據瞭解,目前,南充文旅產業全域發展形態正加速形成,集文化體驗、文創產品、購物娛樂、大型樂園、戶外運動、康養休閒、溼地觀光、鄉村旅遊等為一體的全域旅遊形態呼之欲出。市轄三區旅遊開發正加快推進,目前已初步形成4條旅遊環線:以錦繡田園、七坪寨、醉美橙鄉、擦耳桃園、大通芝麻灣、一立塘灣村為代表的鄉村休閒旅遊環線;以鳳埡山、凌雲山、金城山、中法農業科技園、西河鄉村旅遊為主,打造了生態康養旅遊環線;以三國文化、絲綢文化和紅色文化為主的主題文化旅遊環線;西山風景區、西河景觀長廊、三國人物雕塑牆、六合絲綢博覽園、依格爾絲綢博物館、張瀾紀念館、羅瑞卿故居等景點成為展示南充濃厚文化的靚麗文化旅遊環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