求学路上的“份子钱”还是免了吧!

学生的生活费,来自父母。面对越来越多的“份子钱”,动辄300、500 甚至1000元,很多人的感觉是无奈。

如果给了,没有了生活费,还得伸手向父母要。如果不给,怕失去这份朋友的情谊。好纠结。

求学路上的“份子钱”还是免了吧!

Roses in a basket

其实不用纠结。只要想明白一个问题就可以了:“等我结婚的时候不要求对方随份子。”

你随的是你父母的钱,怎么对得起父母?你因为没有随份子,就失去了这个同学(朋友)的情谊,这样的“情谊”失去了又如何?

真的不用纠结。很多人其实是想维持“人脉”而已,如果我没有像别人一样随份子,是否就失去了整个圈子,会被那些人边缘化,这是个不用提前焦虑的问题。

如果你在社会上混的不好,即使你随了再多的份子,大家还是会忘了你。如果你的成就非凡,即使你从未随过,总会有人想着你。一个人生活的“权重”,只取决于你未来的发展,大可不必现在牺牲了自己父母血汗钱,换取不存在的安全感。

千万不要纠结。如果你没有随这个份子,你的朋友就此“拉黑了”你,这会是你的朋友吗?这样的朋友不要也罢。

求学路上的“份子钱”还是免了吧!

Red ribbon with bow isolated on white background.

其实,“份子钱”起源于农耕文化,那个时代,生产力低下,盖房子、结婚、丧葬等等大事,只靠一家之力很难完成,于是乡里邻居就每家出点力,帮助这户人家渡过难关,这是一种原始的互助互利的形式。

今天已经走出了那样的时代,婚礼可大、可小、可无,因此当你是一个依赖于父母的学生时,完全可以不参加。

更有甚者,有人将婚礼、孩子满月礼等等变成了获利工具的时候,实在不用锦上添花。如果现在“随份子”是为了以后自己“收份子”,那就醒醒吧,不要提前储存你的信用、透支你的未来。

结交真正的朋友吧,即使没有份子钱,在危难的时候也会伸手帮一把。

准备好自己的能力,努力生活,在朋友有危难的时候,拉他一把,即使他没有给你随份子。

无欲则刚,过好自己的生活,雪中送炭,不锦上添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