邓丽君那时候有多火?为什么能这么火?

人参的杯具


成龙:我配不上邓丽君!

原创: 创意社长 创意社 昨天

本文作者 | 三月

邓丽君之前,没有邓丽君,

邓丽君走后,也不会再出现一个邓丽君。

我只在乎你邓丽君 - 我只在乎你

记忆中的邓丽君,人美歌甜,她那轻柔的、婉转的、缠绵的、曼妙的天籁之音。

她的歌声,不仅陪伴了中国几代人的成长,至今在海外也拥有大量的粉丝。

2017年,为了纪念邓丽君,日本节目利用全息投影技术令一代歌后"复活",让无数粉丝感动落泪。

节目嘉宾被逼真的投影惊呆,在看到邓丽君时瞬间泪奔。

点击观看▽

许多国内粉丝,甚至95后看到节目视频之后,也是感动万千:

明知道她唱完了会消失,但是真的消失了的时候好难过。

在很多人的印象中,邓丽君好像就是温柔的代名词。

从外表看,邓丽君也的确就是个邻家乖乖女。

很多真爱粉知道,她在舞台上的绝不止温柔清丽的一面。

曾有一次在慰问演出中,唱歌时走到台下与观众互动,唱着“我没忘记你忘记我,看你怎么说”,调皮地叉腰,把台下的年轻士兵撩得不知所措。

她在歌曲间奏拉起这位士兵的手问:中尉你结婚了没有?

在得到回答:结过婚了之后,立刻潇洒转身,甩头离开。

这段即兴加演的情景剧,完全展现了咱们这位美丽的天后小姐姐在舞台上活泼自如的戏精本色。

其实1980年,她还自导自演了一个小品,跟大家介绍她的家。

不但跟自己对话,还吐槽电视里的邓丽君唱歌难听。

没想到她除了唱歌,副业还演演小品,真的是厉害了!

这种反差与意外,更多的展现在她的歌唱主业上。

李宗盛曾经说过:“在演艺圈很多人是奇迹,但唯有邓丽君可以称为传奇”。

这份由她缔造的乐坛传奇可以称得上是空前绝后。

毕竟那个时代的歌后,是许多国家的粉丝一起封的。

因为舞台上多变的她,总是会让你无法挪开眼睛。

如果你以为女神只会唱温柔的情歌,那你可真是低估了女神的实力。

80年代,邓丽君从美国回来后,体内的叛逆因子彻底释放。

摇滚、雷鬼辫、爆炸头……无论是歌曲还是造型,都很前卫,也很酷。

这位天生就属于舞台的天后,戴着墨镜跟着律动唱起英文歌,也是又酷又飒。

当她转身带着爆炸头,唱起迈克尔杰克逊的劲爆舞曲《Beat It》,完全没有一点压力。

造型多变的她,每次出现在舞台上,总能给台下观众带来不同的惊喜。

80年代这样的穿着的确很超前了

与舞台结缘的邓丽君,从小深受父母影响。

爸爸邓枢喜爱京剧,妈妈赵素桂喜爱黄梅戏、评戏,还特别喜欢看电影,排行老四的邓丽君,是家里唯一的姑娘,深受“独宠”。

她从小便性格外向开朗,经常在大众面前想唱就唱,无所顾忌。

起初,父母给她起名叫“竹筠”,寓意为“美好的竹子”。

因为“筠”是一个多音字,既读yún,又读jūn。因为当时文盲比较多,只认得半边字,所以就经常读成“均”。

后来就干脆改成了“丽君”,与《半生缘》里的孟丽君同名,也算是一个好名字。

六岁时,爸妈把邓丽君送进了芦洲国民小学。

论成绩,邓丽君可以算得上是个学渣。国语还说得过去,数学则可以称得上是一塌糊涂。

但是在学校组织的表演活动方面,邓丽君则是一枝独秀。

她的歌声很甜美,又不怯场。圆圆的脸蛋,大大的眼睛,往台上一站就特别讨喜。

因为唱歌唱得好,周围人都听说了邓家这个“小明星”。

邓枢的老战友李成清看过邓丽君的表演之后,就问能不能让她去劳军乐队——九三康乐队。

在启蒙老师李成清的带领下,邓丽君被带去四处演出慰问,既增加了舞台表演经验,也贴补了一些家用。

1963年,恩师常荫椿擅自做主为邓丽君报名了“中华电台”全台黄梅调歌唱比赛。

他说:休要小看这场比赛,丽君如真的取胜,她也许从现在起就可以走上一条通往光明的人生坦途!

果不其然,刚满10岁的邓丽君一举夺冠。

后来,邓丽君考上了台湾名牌学校——金陵女中。

因为演出与课业有所冲突,学校对她下达最后通牒:在唱歌和读书之间作个选择。

邓丽君选择了前者。

她说:“不是大人要我唱歌,而是我自己想唱的。即使没有奖金,只要能唱歌,我就非常高兴了。”

退学之后,14岁的邓丽君以一首《凤阳花鼓》正式出道,进击乐坛。

有人说,邓丽君的故事,是一个时代的背影,是一个从贫穷到富裕的台湾,是一个由禁忌到渐次开放的大陆。

60年代末,台湾经济飞速增长,生活安定的人们对精神文化产生了极大的需求。

此时的邓丽君,也成了全台湾家喻户晓的人物。

她是电视台的常客,经常邀约不断;是歌舞厅的摇钱树,只要有她,必定场场爆满。

<strong>

也只有她的演唱会,才可以被称为“十亿个掌声”

随着事业蒸蒸日上,邓丽君开始在新加坡、马来西亚等东南亚地区开拓版图。

自此,她外表柔弱,内心刚强的性格也表现愈发明显。

月亮代表我的心邓丽君 - 邓丽君精选1

公司为邓丽君设定了美丽动人的偶像人设,需要穿短裙、留长发、带蝴蝶结。

现在的流量明星多热衷于“立人设”,但那时的邓丽君,偏偏觉得人设外套里的自己很假很丑。

她趁经纪人不注意,自作主张剪了一头短发,出现在节目中。

公司很生气,但耐不住观众喜欢,也只好妥协。

1974年,邓丽君签约日本宝丽多唱片公司,远赴日本发展。

但邓丽君有一条不可破的原则,每场演唱会都必穿一身旗袍,唱一首中文歌。

她唱中国民歌《凤阳花鼓》《天涯歌女》,

她唱旧上海《何日君再来》《夜来香》,

她唱古诗词《但愿人长久》《在水一方》......

不论台下的日本观众能否听懂,她就是要告诉所有人:邓丽君是中国人。

余秋雨说,邓丽君是中国文化的密码。

在纸碎金迷、物欲横流的娱乐圈,邓丽君始终要保持自己的尊严和骄傲。

不攀附迎合、不妥协退让的性格,也注定了她感情上的孤独和坎坷。

邓丽君一生唱了400多首情歌,虽事业顺遂,但却终生未婚。

<strong>

邓丽君18岁的时候,遇见了自己的初恋林振发。

林振发教她骑马、邀请她一起打球、还带她去吃各色美食……

谁能料到,就在两人到了谈婚论嫁的时候,林振发却突发心脏病逝世。

之后一段时间,邓丽君每次唱《再见!我的爱人》时,都会不由自主地潸然泪下。

再见!我的爱人邓丽君 - 邓丽君15周年

估计我们这代人很少知道,邓丽君和成龙也谈过两年的地下恋情。

当时两人都在美国,接触得比较频繁。

两人便经常相约去跳舞或共进晚餐,成龙教邓丽君学溜冰,她教成龙学习声乐。

渐渐地,两人在这段地下交往中发现了彼此的巨大差异,并由此产生了冲突。

成龙在自传中写道:“她温柔、聪明、有幽默感又美丽,懂得在什么场合穿什么衣服用什么饰品……说实话,我配不上她,或至少当时的我配不上她。”

两人最直接的冲突是,邓丽君希望能单独和成龙一人在一起。而年轻气盛、讲究大哥气派的成龙竟然连约会都要带着成家班的兄弟?!

这点引起了邓丽君的强烈反感,在这段感情里得不到独立空间的她,便毅然选择了分手。

“我爱她,但我更爱自己”,是成龙对两人分道扬镳的诠释。

回到中国后,成龙转身娶了影后林凤娇。

邓丽君与林凤娇最大的区别在于,林凤娇甘愿为爱人放弃自我,做个小女人,而邓丽君则不愿意。

她在爱情里坚守自己的原则,不被爱情冲昏头脑,更不会因爱情而轻易改变自己。

这也成了邓丽君一生未能出嫁的原因。

1981年,邓丽君在事业上重新走向了辉煌,感情上似乎也要得到了归宿。

她与“马来西亚糖王”郭孔丞低调订婚,就在好事将近的时候,郭家祖母对邓丽君提出了三个条件:

第一,将过去的历史交待清楚;

第二,嫁入郭家后退出演艺圈;

第三,与演艺圈的朋友断绝来往。

这三个条件让邓丽君感到自己受到了莫大的侮辱。

骄傲如她,为了自己的歌唱事业,邓丽君主动放弃了这段爱而不得反受挟持的感情。

在邓丽君旅居法国期间,她结识了比她小15岁的法国摄影师保罗。

也许是对婚姻感到了失望,她对保罗从来没提过结婚。

1995年,邓丽君在泰国清迈酒店内突发哮喘离世,葬礼上,她一生中所谓的男友,一个都没有出现。

一生追求爱情的她,终究一个人孤独走完了这一程。

有人说,一个歌手去世10年以上,能有一首代表作被后代记住都是了不起。

而邓丽君留给后人的,远不止一首。

她一生短暂却充盈,拼尽一世努力,成就了属于自己的绝代芳华!

《寻梦环游记》里说:“当这个世上没有任何人记得你,你也将从这里彻底消失”。

<strong>

最是邓丽君,叫人难忘记!

<strong>


创意社


著名歌星邓丽君,提到她的名字就想是起她的歌声,听到她的歌声就特别的舒畅、动人。这位华语最欢迎的歌星,虽然早已离我们而去,但她在人们心中的地位依然非常高,他的歌声永远铭记在我们心中。



当年的邓丽君到底有多火,记得有句话是这么说的,“有华人的地方,就有邓丽君”,这已足够说明她有多火。其实,邓丽君不仅在中国非常火,在东南亚国家,乃至日本等国都非常受欢迎。在20世纪后半叶,在华语和日语最盛名的歌手之一,她的歌曲已经风靡华人世界。

那么邓丽君为什么会那么火呢?

1.歌声的甜美、动听

1953年出生的邓丽君,在学生时代就表现出过人的音乐天赋,并经常参与歌唱比赛,为她今后在歌曲方面的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1967年,邓丽君开始休学发唱片,一部部唱片的发出,让世人开始听到邓丽君甜美的声音。特别是在70年代,邓丽君的歌曲已经在华人地区走红,《难忘初恋情人》、《彩云飞》、《邓丽君之歌》等等歌曲的出版,那甜美、动听的声音确实非常受大众欢迎,当时已被当选为香港十大最受欢迎的歌星。

除了歌声动听外,邓丽君长相也是非常美丽,轻巧、迷人的脸蛋也非常讨人喜欢。

2.那个年代对歌曲追捧特别高

邓丽君上世纪70年代开始走红,那个年代不像今天的互联网那么发达,有个录音机听歌曲就已经非常不错了。即使很多人的童年也是如此,最流行的还是听音乐,电视、电影在那个时代还是比较稀缺的。



而且,那个年代,人们的生活还是比较忙碌的,也没有非常多花样式的乐子,有时边听歌边干活,又或是休闲时间听下如此甜美的歌声确实非常享受。



总之,当年的邓丽君可以说非常火,为什么那么火还是因为歌声甜美、动听。即使多年过去,人们依旧不断翻唱她的歌曲或听她歌曲,也是对她最好的致敬与缅怀。(图源于网络)

喜欢的点个赞,欢迎在评论区留言讨论、转发,点击关注,更多资讯第一时间与您共享!


娱乐小练儿


上初一的时候,我一位同学携带一个塑料黑盒子,课间偷偷在同学群中炫耀,这见他手指头轻轻一压黑盒上的按钮,立马响起一位女声那轻柔缠绵的歌声:"好花不常开,好景不常在……今宵离别后,何日君在来……人生难得几回醉,不欢更何待……"。这神奇的盒中发出的歌声,我们感到惊讶与好奇,世上还有如此独特的歌喉,如此好听的歌声,从此后,这位女歌手的每首歌都富有磁性,深深吸引着我们。


因同学告密揭发,老师将那盒子暂扣,理由是尽管盒中声音唱的不错,可那是资产阶级靡靡之音,会丧失我们的革命斗志……

再后来,才知那神奇的黑盒子叫录音机,盒中播放的是"有华人的地方就有她的歌声",大名鼎鼎,赫赫有名的台湾著名歌手邓丽君之声,初次听她的歌,名叫《何日君再来》……


老伙计610322


有华人的地方就有邓丽君的歌声 这不是一个传说而是事实!与猫王 迈克尔杰克逊一样 这是一位离世之后仍然在不停吸金的巨星!邓丽君走红除了自身的天赋努力以外 也有其时代背景的衬托!七八十年代正是台湾经济高速起飞的时期,一位既具备中国传统审美风格又兼备现代潮流时尚的邓丽君 完美契合了台湾走向世界的风采与实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