耗资5亿修复的河南古镇 与景德镇齐名 却因名字太难念少有人知!


素有“华夏第一都”之称的河南省禹州市,是中国第一个奴隶制王朝——夏朝的建都地,也是中国“五大名瓷”之钧瓷的唯一产地。位于市区西南30公里的神垕古镇,始建于宋代,其生产的钧瓷堪称登峰造极,先后被评为“中国钧瓷之都”和“中国历史文化名镇”。

与江南水乡古镇不同,神垕古镇地处群山环抱,耕地少且水利较差,但神垕人却凭着慧心,将白泥化作彩瓷。自唐宋以来,随着陶瓷业的兴盛,许多富商在古镇建宅经商,沿河而建的郗家院、白家院等明清建筑雕梁画栋、细致精美,是中国北方明清建筑的典型代表。

目前古镇保留最为完整的神垕老街,全长3.5公里,俗称“七里长街”。街道两旁不仅建筑种类丰富,甚至周边环境也基本做到了原貌保存。近年来当地政府投资5亿元对古镇文物古迹进行修复,漫步在老街上,窑炉随处可见,瓷器店摊鳞次栉比,被誉为“中国唯一活着的古镇”。


寺庙多是神垕古镇的一大特点,始建于宋代的伯灵翁庙,又称大庙,是其中最神圣的一座。因当地人大多以烧窑为生,庙内供奉的三尊神像分别是窑神孙伯灵,以及司土之神舜帝和司火之神“金火圣母”,如今古庙已成为神垕古镇的重要标志和钧瓷文化的象征。

伯灵翁庙的大门背后有两座紧挨的戏台,东侧戏楼是晋商商会所建,唱戏时窑主们坐在椅子上边喝茶边听戏,而窑工们却只能席地而坐。窑工们为了争口气,一个铜板一个铜板的凑钱在隔壁建造了一座外观更加恢宏气派、做工更为精湛的花戏楼,又名“争气楼”。

与伯灵翁庙仅一墙之隔的关帝庙,建有一个十三级斗拱的庙门,石刻木雕极为精美,令人叹为观止。拾级而上,两侧分别设置一口巨型钟鼓,庙内供奉着关圣帝君。“十窑九不成”的钧瓷人,不但祈求窑神的庇佑,也祈求“武财神”显灵。


有着1300多年历史的钧瓷,以其变幻无穷的图形色彩和独特的“窑变”艺术著称于世。因其成品率极低,自宋代以来就一直是皇家御用珍品,每年只选送36件精品进献,其余砸碎深埋,不许民间收藏,因此享有“黄金有价钧无价”、“纵有家产万贯,不如钧瓷一片”等美誉。

神垕古镇曾受到唐玄宗、宋徽宗、宋高宗和清朝慈禧太后的四次皇封。相传当年宋徽宗得知钧瓷产于神垕古镇后说:“神垕出此珍宝,应该以土为上,遂提笔在“后”上面加了一个“土”字。宋高宗登基后,认为把山下的土捧头顶不好,又将“土”字搬回到下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