兒 女 情 長

兒  女  情  長

天津帥哥約飯。

我喊上維維,理由就是一句話,這是最值得你認識的一位帥哥,低調、內斂,要高我們一個LEVEL。

維維把LS460開來了。

他鄰居的。

維維年前就想買這個車,理由有三點:

第一、鄰居的一手車。

第二、音響無敵,是聽過最好的音響。

第三、光座椅改裝就花了28萬。

關鍵是低調,從外觀上看,跟我家的皇冠差不多,但是一坐進去,那就是奔馳S600的感受,應該說比S600還要好一點,雷克薩斯的細節更好一些,而且總有一點感覺,更像紳士,沒有浮誇。

V8的發動機,聲浪很好。

開著什麼感覺?

開寶馬GT535,總有超車的慾望,感覺像一頭野獸。

開LS460呢?

路上沒有超車的慾望。

彷彿是坐在沙發上喝茶聊天,就那種感覺,裡面特別安靜,雙層玻璃,隱私窗簾……

維維的意思是我們倆每人出一半。

我說,我來出就好。

他是真心喜歡。

但是,鄰居一直都沒說價格,意思是看著給,這個車還有一個好處,就是終生免費保養,到了公里數開到4S店就可以了。

他之前就想買,但是他沒有牌照,除非把GT535賣掉,可是又不捨得,為什麼又想買這個車呢?

還有一個最重要的原因。

這是一輛幸福的車,見證了一個男人的平步青雲。

選車,一定要選幸福的車。

而不是另外一種情況,買車不久,破產了,賣車了。

這車也就適合南方,在北方到了D級車就是寶馬奔馳,壓根不認雷克薩斯,包括皇冠都很少見,但是在深圳,各類皇冠,可能是深圳人的思想被香港同化比較嚴重,香港是比較認可豐田的,有句話是這麼說的,豐田贏得了全世界,輸給了中國人的嘴。

豐田才是世界第一品牌。

雷克薩斯也是豐田的。

一葉蔽目?

有些時候,還是要多到外面看看,我哥在非洲工作,我嫂子買車,他第一建議就是選豐田,理由?

非洲,全是豐田。

車有能量場?

心理暗示也是能量場,我身邊有兩個很極端的例子,一個是朋友的POLO,她買的二手,後來出了點事故,賣掉了,後得知,這輛POLO的前任車主意外身亡,後任車主意外身亡,貌似只有她是安全的,但是,當時幫她做理賠的保險員意外身亡。

一個是我的那輛車,黑色的轎車,我自己開著,每個月都要出點小意外,光在高速上爆胎就有三次,而且有次是一次爆了兩個,奇葩不?月月都有小事故,還撞過高速護欄,後來我堅決賣掉,開了不到2年,4折賣了,給了車販子,有讀者要,我不賣,他很喜歡那個車。

可能這個車天生就跟他有緣分,他在二手市場淘來淘去,又淘到了這輛車。

後來呢?

一年後,我收到了小貸公司群發的催款信息,就是他的。

他破產了,隕落了。

多次在朋友圈發輕生的信息,這麼說起來,已經有兩三年沒有他的消息了,現況如何,不知道。

真有能量場一說?

我認為,更多是巧合吧。

但是,巧合的太要人命了。

從這輛車起,我再也沒買過黑色車……

在深圳,小產權投資者是一個圈子,還有另外一個更高級一點的圈子是法拍房,這個技術含量更高,門檻也更高,我這麼謹慎的人為什麼還去買個小產權呢?只能算是投名狀,意思是我有這個決心在深圳投資、發展。

跟蟬禪去上海先買了一整棟辦公室是一個道理。

先證明自己有決心在這裡發展。

這回,你該信任我了吧?

法拍房有坑有糾紛,特別是一些負面報道,對我們而言,容易被嚇退,對他們而言,他們覺得類似的新聞還是太少,更多一些才好,競爭對手也少。

法拍房真正的核心競爭力在於選房。

就是誰能知道每一套房子背後的故事。

每一套損房,都是割肉,割肉就有故事,包括我買的那個也是割肉,房主後來又帶我去外地看房,在車上我們聊了一路,家家有本難唸的經,我都覺得很不好意思,等於我從她身上親自割下來的肉,還滴著鮮血。

法拍房若是自己住,就存在一個風水問題。

若是一套幸福的房子,房主咋可能淪落到被拍賣的境地呢?

需要重新做風水。

而且是第一時間就去做。

在我有投名狀的前提下,他們算是接納了我,我也表達了我的需求,有合適的房子,適合自己持有的,我要套,即便我不來住也留給我兒子,等我兒子長大,他長的醜,在深圳有套大房子也是他的重要砝碼,能選個不錯的媳婦。

若是指望兒子自己到深圳買上房?

概率幾乎為0了。

某大V不是預測過嘛,深圳的房價會到50萬/平。

現在看,的確很誇張。

反過來說,今天的房價放到過去的時間裡,又何嘗不是如此的誇張?

他們算是很委婉的給我提了建議。

就是在深圳做投資有個前提,不能有任何個性,不能張揚,不能顯擺,因為這些都是隱患,沒有人願意跟一個身存隱患的人在一起玩,容易炸到自己。

除非你足夠低調。

低調到像一個賣菜的大叔。

那,才值得一起玩玩。

深圳,是另外一種炫富方式,就是平民化,走在大街上,你壓根不知道誰有錢誰沒錢,這幾天我還遇到了一個房主,彷彿就是賣菜的大叔,他持有的是工行黑金卡,就是那種鈦合金的。

我現在回頭看看自己的一些舉措,太LOW了。

他們給我提了建議後,我如被當頭一棒,算是頓悟,原來如此。

維維讓我坐後排體驗一下,後排座椅跟沙發一般,而且還可以躺下來,車子最大的感受就是很安靜,音響很好。

問我可以不?

我說,可以。

為什麼重起了購買這個車的計劃呢?

因為,我有了一張牌照名額。

若是不買這個車,我就計劃買個小車放深圳代步的,雷克薩斯CT200,輕便,靈活……

為什麼極力介紹天津帥哥給維維認識呢?天津帥哥是我在公益晚餐上認識的,第一次見面就讓我覺得很驚豔,他的事業,他的陽光,關鍵是出奇的內斂,唯一與身價匹配的可能就是開了一輛超跑。

別的,給人感覺都是非常謙遜。

他主公司在深圳,在一線城市都有自己的分公司,開發團隊在深圳,他就是我說的那種理想狀態,例如我跟兒子說,走,暑假我帶你去深圳公司逛逛。

他正好在深圳。

約見。

很近。

他問我有什麼要選的口味?

我說,不忌口,簡單,隨意即可,但是要能聊天。

能聊天是第一位的。

他選了一傢俬房菜,連招牌都沒有,是一家庭院,獨棟別墅,有個很大的院子,按照我最近在深圳的心得,這一看就是小產權,這套房子至少值2000萬。

他們要改電路。

沒電。

我們就被建議到院子一坐。

結果,下起了小暴雨,我們在太陽傘下聊天,看雨,也是一番味道,深圳的雨,說下就下,貌似我就沒見過晴天。

定了一個包間。

有最低消費。

深圳這邊的包間最低消費要麼是200元起,要麼是300元起,是人均,但是不用擔心菜太多,一是菜比較貴,一份動輒上百,二是分量比較小。

我自己去粵菜館都能吃七八盤。

房間整體格局一般,包括服務也一般……

天津帥哥略疑惑:為什麼還能評分第一呢?

維維說,刷的。

我說,有刷的概率,還有一種可能,就是菜真好吃,否則不會如此有範。

因為下大雨的緣故,客人不多,我覺得按照最低標準太浪費了,就去跟老闆娘協商,能否這樣,降低一下標準?例如我們四個人點八九百?

允許。

有錢與高消費是兩個概念。

開著賓利,會不會覺得80元/天的停車費貴?

一樣覺得貴。

什麼人會比較慷慨?

北方來的。

例如我去海南騎行的隊友,叫無情,他在深圳怎麼停車?隨便停,結果人家不讓停,他直接掏出來100元問:這可以了吧?

可以了。

停車費20,他沒零錢,直接給100。

無情是東北帥哥,東北人普遍豪爽,不計較這點小錢。

楊文劍不建議我到福田發展的一個重要理由就是:我去找你,一停車就要好幾十,怪心疼的。

後來,我仔細換位思考了一下。

就是很心疼。

我們和天津帥哥在探討,就是中國發展的方向。

觀點基本一致,整個人才在朝東南沿海方向傾斜,包括技術團隊為什麼放在深圳也是這個原因,人才密度高。

從長遠來看,一線城市與四五線城市的差距會呈指數級拉大。

因為,有槓桿。

除了人才的傾斜,還有一點是非常重要的,就是氣候因素,你看,為什麼這些年東北人去海南過冬了?過去為什麼不去?

經濟基礎是關鍵。

還有就是勞動力的解放,過去大家為什麼去闖關東?

是去種地。

必須拴在那裡。

若是脫離了地理限制,那麼但凡是缺水的,乾旱的,汙染的,寒冷的,炎熱的,都會朝適宜人類居住的緯度靠攏。

從這個角度而言,大西北、大西南、大東北都會朝東南方向發展。

經濟是要講產業鏈的。

整個區域應該是從連雲港到湛江,整個沿海區。

在這場互聯網革命中,我身在山東,能深刻感受到那種無奈,就是想發展這個產業,但是沒有配套的供應鏈,最終就是乾著急,縱觀山東,能數出幾家像樣的電商?

所以,維維的觀點是應該佈局深圳,再過20年,僅靠投資,我們就可以超越大部分人,因為投資才可以使我們進入快車道。

兩個觀點:

第一、可以去佈局東莞靠近深圳的工廠,以後收租,一直收到子孫後代。

第二、在這個區域佈局別墅,現在處於不限購模式。

為什麼要這麼佈局?

參考東京。

未來會是一個什麼局面?

窮人住市區,有錢人住郊區,未來一旦有了自動駕駛,上車後,設上回家路線,在車上看看手機,喝喝茶就到家了。

家裡有庭院,有大客廳,何必非要在中心區域呢?

中午,我去肯德基轉了一圈,人很多,很匆忙,發現一個細節,孩子很少,而在我們老家呢?肯德基多是孩子,而且一般都是以家庭為中心,甚至給人的感覺是沒有家庭生活的,沒有兒女情長,我旁邊有兩個美女,若是在我們縣城,倆人肯定在聊八卦,不是,她們在談業務,一個是另外一個的業務老師,在教她怎麼表達自己,怎麼鎖定客戶……

沒有八卦是有這種狀態的:

女人,沒時間去八卦別的女人。

男人,沒時間去八卦新聞熱點。

一切都很匆忙,很功利。

在這邊打了一場羽毛球,認識了個混雙搭檔,當然原本就認識,只是認識的更深刻了,看這裡打混雙我都替男人著急,女人當男人使,男人當女人使,在北方怎麼打混雙?女生是不需要動的,你只需要封前網就可以了,後面的全部交給我。

所以,北方男人累。

要負擔起整個場。

我跟她搭檔,她總是往後跑。

我跟她講,不需要,你只負責網前,後面你絕對信任我就可以了,這裡打球就是吊來吊去的,我們山東打法就是起球就殺,優點是暴力直接,缺點是一會就累了。

她喊我去她家玩,意思是幫我洗洗衣服,因為深圳這邊天天下雨,洗了衣服是不幹的,必須使用烘乾機,她家有。

我就去了。

合租的。

在這邊,合租也是常態。

四室,三個女人各一室,男人一室。

我去的時候,有女生還在午休,我覺得很尷尬,意思是我在樓下等著吧,在這裡不合適。

答覆,無妨。

中途,球友提出,你在這裡坐著,我下去買點東西。

我說,不行,不行。

豈能把我單獨放這裡?何況還有個女生在休息。

我很好奇:你自己在這裡租住,那孩子怎麼辦?

她說,私立學校,全寄宿。

我問,一年學費多少?

她說,大的一年22萬,小的一年6萬。

我問,你在深圳沒有房子嗎?

她說,有,但是比較遠,上班不方便。

真是怪……

若是在北方,這是不負責的狀態,你咋能不照顧老公呢?咋能不照顧孩子呢?還有最重要的一點,這些人彷彿一直都是單身狀態,40多歲了依然活的像個孩子一樣,彷彿壓根不想孩子,眼裡只有自己。

我問,也不想老公?

她說,每週一見,他也忙。

晚上,我去拿衣服,唯一的男舍友也回來了,聊了幾句,球友簡單一介紹,意思是之前跟他提過,寒暄,坐下,聊天。

他比我還大一歲。

單身。

我感覺我們倆的狀態完全是兩個世界的,我在家要考慮什麼?老婆孩子父母,這些都要佔據我5成以上的精力,然後還要考慮朋友,最後才是事業。

一天能用到事業上的時間不超過4小時。

而他們呢?

腦子裡什麼都沒有,只有事業。

沒有兒女情長,什麼都沒有,若是在山東,你這個年齡,就是老光棍了,你自己竟然還不急……

越想越覺得他們像資本主義。

孩子生活孩子的,老公生活老公的,自己生活自己的,父母生活父母的,彼此誰都不干涉誰,都有自己的生命軌跡。

私下裡,我問女球友:那男的沒有女朋友嗎?

她說,女朋友?一籮筐,至少我見過20個了。

這男生挺聰明的,五年前租的這個房子,價格比較低,籤的合同比較長,現在他基本處於0房租狀態,因為他是二房東,還佔據著最大的臥室。

北方,還是以生活為主。

南方,還是以事業為重。

這種差別非常大,當時我們就在一起討論了一個話題,老家30歲的男人在幹什麼?

我熟悉的球友,基本都是一個模式。

上班,打球,喝酒。

大家聊的話題,很少是事業主題的,多是扯蛋。

而在這邊呢?

大家沒空聊廢話,也沒空聊家常,甚至不問問你家有幾個娃,聊的全是發展方向,事業規劃……

兩者,很難平衡。

深圳這邊也很少喝酒,我來這麼久,沒有一個人勸我喝酒,貌似沒人提過酒,因為喝酒是需要時間的,時間才是奢侈品。

也不是沒人喝酒。

據女球友講,他們那群男球友普遍喝酒,就是50歲以上的,事業有成,有社會身份的,每次打完球都要拼個酒,那天正好他們有組織活動,讓我去,我沒去,因為我害怕認識新人,膽怯。

太深的東西我也沒有接觸,只是蜻蜓點水。

有兩樣東西我覺得深圳是領先我們很多很多的。

一是公筷分餐。

二是交通文明。

我在路上很少聽到喇叭聲,行車秩序非常好。

有個讀者,賣房的,很執著,非喊我去惠州買房,因為我去惠州看過房,而且我們還加過當地的業主群,很多東西一問就問出來了,例如14000元/平的房子,二手價多少錢?

精裝的,9000元/平。

甚至還可以繼續砍價。

惠州就是一個巨大的坑,虹吸效應決定了只有一線城市,沒有副城市,東京當年實行過副中心計劃,後來失敗了。

這個女讀者,略嫩。

嫩在哪?

她把我當傻子對待。

總想忽悠我去看盤,只是當成了個客戶。

所以,我肯定不會去的。

因為我感受不到她的誠意,只感受到了她的誘餌,維維給我提議:你抓緊把她刪了,誰給你推薦惠州的房子你把誰刪除。

還有讀者在珠海賣房。

實事求是地講。

我覺得珠海沒有未來,雖然現在可以間接地送戶口,為什麼沒有未來?

因為澳門一定是下降模式的。

香港下降的同時把深圳帶動起來了,因為香港是金融中心,有人才,有高度,而澳門呢?更像一個遊樂城。

香港可以帶起深圳,但是澳門帶不起珠海。

珠海很難被深圳帶動,理由是什麼?

隔海相望。

東莞起飛了,中山起飛了,也不會輪到珠海,這是我個人的看法……

珠海相比深圳而言,最大的問題,老齡化。

大爺大媽太多了。

當然,這是我個人感覺,畢竟我對整個珠三角並不熟悉,深圳那幫朋友的觀點就是有最大的船不上,為什麼非要上小船呢?!

現在的我,完全變到了自己的對立面。

過去的我,對買賣房產,炒股,都統一定義為了投機取巧,包括身邊一些人這麼幹我都覺得瞧不上,他們也試圖拉我上車,都被我義正言辭地給拒絕了,我是個視金錢如糞土的文化人,咋可能去搞這些呢?

如今,卻又一隻腳踏入了這些領域。

怪不怪?

我自己也無法解釋。

是不是太貪婪了?

有一點感觸特別深,深圳這邊做事普遍注重法律邊緣,但是貌似不那麼在意人情規矩,包括女讀者陪我逛街,接個電話就匆忙告辭了,若在北方這咋行?懂懂是重要的客人,咋能扔在這裡呢?

但是,這就是深圳。

大家普遍有活力,看著球館裡的同齡人,一問,普遍是70後。

不顯老,有鬥志。

大家在一起討論的依然是如何成長。

而我骨子裡的是什麼?

老婆孩子熱炕頭。

我在想,為什麼他們沒有那麼多煩惱?因為太忙了,男人忙,女人忙,孩子忙,哪有心思去吵架?

我們內心還是太空虛了,沒有向上的空間。

磚家跟我談了談心,他是93年的,我記得我剛認識他時他還是個孩子,那時他租住的房子裡還有遙控汽車等玩具。

現在呢?

是整個圈子裡最有活力的。

因為他時刻保持上升通道,積極的心態。

我、大志、磚家一起吃飯。

我說,磚家這幾年是變化最大的。

磚家對大志說,你這幾年沒啥變化。

說話就這麼直接。

磚家給我的建議是繼續朝上走一步,可以獲得更多的機會,應該朝上尋找更優秀的人。

他加入了綠公司。

他最核心的優勢是什麼?

年齡小。

例如組織徒步,選隊長,他直接站出來:選什麼選,我就是。

於是,他就是了。

於是,他就藉助類似的機會跟馬雲他們又在一起了。

以後,可能就不跟我們玩了。

我也給提了一個小小的建議,類似的接觸還是有點蜻蜓點水的感覺,可以再深入一點,去學一項運動,網球、高爾夫都可以。

打球有打球的頻率。

頻率比什麼都重要。

就是大家固定見,例如柯南在深圳的羽毛球圈子,他每週四打一次球,喝一次酒,大家感情很深。

就是這個道理。

可以由蜻蜓點水到真正深交。

這就如同深圳女球友跟我搭檔,她說特別舒服,理由就是失誤了我也鼓勵她,無妨,自信是很重要的,要感染隊友,自信就包括包容你的失誤。

但是,打球也不能打的太好。

打到了專業水準就有一個弊端,就是不由自主地厭惡笨蛋。

業餘選手打的再好,也是笨蛋。

我覺得,我若是在深圳打上一年球,可能在球友圈就混出名堂來了,因為我有閒,有閒就是很大的競爭力,大家喊著出去玩之類的。

磚家跟我談,代註冊公司業務,代報稅業務還是太基礎的業務,馬上要做升級版的,升級版的有二。

一是跟各地類似的財務公司合作。

過去是自己去開拓市場,現在是提供業務給他們。

二是成立創投公司。

當時就問了我一句話:若是當年你對深圳這些小兄弟每個人投上10萬元,今天會是什麼結局?

對!

有道理。

他想做類似的業務。

與我們算是不謀而合。

我說了一句,我們現在想到的,其實是他們十年前就在玩的……

你想想,他們不都在玩這些嗎?

讓別人替自己賺錢,這比股票、房子牛B多了。

我們總聽說天使投資虧了多少錢,賺的呢?我們沒聽說吧?太多太多了。

負面消息往往使我們膽怯。

而且呢,大家都意識到了一點,現在大家手裡都有錢,不知道往哪投,太多太多類似的情況了,深圳的小產權不知道藏了多少見不得陽光的錢,都在裡面,而且不可追蹤,就那麼藏著。

都渴望有個正規的投資渠道。

所以,磚家提出,其實是不需要自己的錢,到處都有錢。

我說,我投你10萬。

維維說,我也投10萬。

當然,是開玩笑的,出於賭他的未來,我肯定敢投100萬。

前幾天,餘木也找過我,希望我投他100萬,按照我對他這個人的瞭解,他是一個小壞大愛的人,就是表面上特別醜,特別壞,但是內心其實是很正的,看一點就知道了,大佬們依然跟他在一起玩。

他之所以給人的感覺像個騙子,是因為他變來變去,太容易被洗腦了。

他才是個韭菜命。

這一點,我看的清清楚楚。

但是,我投他100萬,就要思考一點,媽的,你明天又換項目了,我這100萬就打水漂了,關鍵是你每次都說是終生的奮鬥目標。

這次真的是嗎?

我投他,理論上沒有任何風險,大不了我去找他要回來。

但是,我還是猶豫了。

所以,人不能總是變來變去。

會使自己的信譽分降低的,信任你,但是未必敢投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