怎樣給喝母乳的寶寶加輔食?


怎樣給喝母乳的寶寶加輔食?


爸媽們都知道,寶寶剛開始添加輔食時,應以糊狀的食物為主。那麼,寶寶適合吃的輔食有哪些?應在什麼時候開始給寶寶添加輔食?針對這些問題,人民網科普中國採訪了安徽醫科大學第一附屬醫院營養科主任醫師蔣建華。

蔣建華介紹,一般孩子在4~6個月時,除了喝奶,會開始對別人吃的食物感到好奇,盯著大人吃飯的樣子看,並且自己可以嘗試用手指捏住食物。這時就可準備給孩子添加輔食了。

許多父母會擔心孩子嚼不爛較硬的食物,所以一直給孩子很軟的流食。事實上,蔣建華解釋道,隨著小寶寶們月齡的增加,對輔食的添加也應由軟到硬慢慢過渡,而不是一味地吃“軟食”,孩子在牙齒萌出時,如果缺乏舌碾、咀嚼訓練,會使其上、下頜骨無法充分發育,出現牙列擁擠或排列不齊的情況,甚至肌肉發育也不夠充分,導致口齒不清。

那麼,應該怎樣添加輔食,在哪些時間調整輔食的軟硬度呢?蔣建華建議:

4~6月齡的寶寶,在對食物有嘗試的慾望後,可用嬰兒營養米粉(純米粉)給寶寶“加餐”,它強化了鈣、鐵、鋅等多種營養,寶寶可以從中獲得比較均衡的營養素,而且胃腸負擔也不會過重。適應後約兩週,可開始嘗試在米粉中添加一些泥狀的,且本身就比較軟的食物,如豆腐、南瓜煮熟加水攪碎成泥狀後餵食。

7~8月齡的寶寶,口腔內肌肉控制和舌頭運動能力加強,可進食易於咀嚼和消化的稀糊狀食物,各類蔬菜泥是不錯的選擇。如玉米、菠菜、南瓜等攪碎後加點水拌成稀糊狀。

9~11月齡的寶寶,可逐漸添加稠糊狀或塊狀半固體食物,鍛鍊咀嚼能力,這個時候的食物切成5毫米~1釐米的碎末即可。除了蔬果外,蛋黃、肉泥是不錯的選擇。

1歲後的寶寶,應逐步添加固體食物,以進一步增強寶寶的咀嚼能力。這時,孩子已經有了一定的表達能力,可讓孩子自己選擇喜歡的食物,當然也要注意營養成分,注意食材的搭配。

此外,輔食的添加種類由少到多、由細到粗、由稀到稠。蔣建華提醒,除了要循序漸進,還應注意以下幾點:選擇新鮮健康的食材和衛生潔淨的製作工作;可以給孩子逐漸添加果泥、水果塊、水果片、水果條,不建議給寶寶喝果汁,這樣無法鍛鍊咀嚼能力;注意輔食的營養搭配;添加輔食時格外注意寶寶有無嘔吐、過敏反應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