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部分唐诗明白如话、意蕴无穷?

观易通


自古以来,质朴简明,大巧不工却意蕴深远的诗文便饱受推崇。实际上,意蕴深渊与否和辞藻华丽与否并没有必然的联系。自先秦《诗经》伊始,我国重意蕴轻辞藻的诗歌主线便被确立了下来。诗三百中那些思无邪的诗句,虽仔细推敲如同日常聊天一般,但却文约意广,蕴藉深厚,每篇皆有深意。着实算得上是"明白如话,意蕴无穷"了。

若论为何这些诗文写的明白如话,但却意蕴深远。在我看来无外乎以下两点。其一是内蕴感情的深厚,其二便是对于意境的描摹。

一、行文质朴,意蕴深远的诗作传统

时至汉代,最能体现诗文质朴的便是《古诗十九首》了,其中话语接近白话,却因其深远的思虑,在千百年来不断地引起读者的共鸣。诸如:

曹操《短歌行》: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清晰地提出关于人生苦短的慨叹,言语平实质朴,却发人深省。短暂的人生,如同晨间叶梢的露水一般,当太阳升起便会烟消云散。完美的承袭了汉乐府的精髓,没有华丽的辞藻,没有拗口的韵节,明了的展现诗人对于光阴易逝的慨叹。

又如《古诗十九首》中的多数诗句,言语接近白话,但在时光的淘洗下,却不断地绽放出璀璨的光辉。这亦是因为其中内蕴的真切情感,在穿越千年后的今天依然能触动读者的内心,引起读者与诗人的强烈共鸣。下面来看看这些词句:

思君令人老,岁月忽已晚。

人生天地间,忽如远行客。

人生忽如寄,寿无金石固。

客行虽云乐,不如早旋归。

不如饮美酒,被服纨与素。

为乐当及时,何能待来兹。

同心而离居,忧伤以终老。

细细品味,是不是语言明白如话,却又意蕴无穷呢?其实平实的语言与深远的意蕴,并不是相对立的关系,实际上只要是蕴藉深厚感情的诗句,便会给人以意味深长之感。

而自魏晋以来,对于辞藻与意蕴之间的关系便是有着反复论断的。所谓炼字炼句,真正的大宗师是曹植。钟嵘认为曹植起调多工:"高台多悲风,朝日照北林",精心炼字:"惊风飘白日","朱华冒绿池",对句工整:"潜鱼跃清波,好鸟鸣高枝",音调谐协"孤魂翔故城,灵柩寄京师",结语深远"去去莫复道,沉忧令人老"。曹植是有意识在修饰,所以钟嵘要说曹植的出现,是"譬人伦之有周孔"了。而曹植也有质朴平实的诗句。《善哉行》:来日大难,口燥唇干,今日相乐,皆当喜欢。相较之与其父,也毫不逊色。

在钟嵘的理论中,有意修饰的华丽辞藻具有着重要的意义,所谓辞藻和意蕴成正比,讲究词采华茂,便是钟嵘时期的看法,但在后世的淘洗中,淹没在了历史的尘埃之下。

比如清朝王夫之就认为,从返朴归真的角度,曹丕的《燕歌行》极好,但钟嵘认为"率皆鄙质如偶语",太粗鄙啦,不好。

但后来的时代,却返璞归真摒弃了所谓"辞采华茂"的思想,对陶渊明这种天然去雕饰的诗作推崇备至。如: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好的诗歌,意蕴和辞藻未必成正比。比如《古诗十九首》,比如陶渊明,比如曹丕《燕歌行》,

因此,所谓华丽的辞藻与深厚的内蕴并没有必然的联系。

二、意境深远,身临其境的创作境界

若是谈到意境深远的诗句,便永不能越过一个落魄诗人。他虽官场失意,却因一首《枫桥夜泊》名传千古,其诗不炫技亦不大量用典,以直接的感官描写引领读者,使古往今来无数文人为之慨叹。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

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寥寥数十字却勾勒出了一副,秋夜泛舟的图画。虽没有华丽的辞藻修饰,但简单勾勒情景,画面感、声音与情境已然齐备。漫漫长夜,若非心中愁苦难以派遣,又怎会把夜半钟声听得如此清晰呢?全诗言语质朴,却又回味悠长。这不禁让人慨叹,但又不解,如此意境究竟是从何而来?其实很简单,全诗虽辞藻平实,却带给读者强烈的画面感。前一句仅仅写景,却通过凄清的景物带给读者一种悲凉愁苦之感。在如此环境下,诗人难以入睡的愁思,便也渗透到了读者的心中。而后一句,以通感之法,将客船之中辗转反侧不断听到钟声的失眠诗人的愁苦传递了过来。全诗通过强烈的画面感与感官刺激,真正达到了意境深远的境界,而非凭借辞藻雕饰。


关于意境的运用并非唐诗的专利: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马致远的《天净沙·秋思》同样是描绘画面的绝妙作品。虽然是元曲,但论其行文明白如画。再看作诗手法:既没有叙述,亦没有评论,有的只是十一个名词的物象的铺陈。枯藤缠树,树上落鸦,这第一组是由下及上的排列;桥、桥下流水、水边住家,第二组是由近由远的排列;古驿道、道上的西风瘦马,第三组是从远方而到目前的排列,中间略有变化。由于中间插入"西风"写触感,变换了描写角度,因而增加了意象的跳跃感,但这种跳跃仍是局部的,不超出秋景的范围。最后一个意象则是"夕阳西下",是全曲的大背景,它将前九个意象全部统摄起来,赋予其真切的苍凉之感。至此,也可看出马致远对于意境营造的功力。

在中国古诗里,也素来有此传统:以物象陈列,勾勒画境。譬如王维的诗,"诗中有画,画中有诗"?就因为他抓住了描绘画面的精髓。"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都没有多余叙述和评论,剩下的只有对景象的精确描摹。而少议论,少抽象,多用具象名词,把能够作为符号的意象,大量陈列的手法也是我国文学发展过程中最重要的手法之一。自《诗经》伊始,比兴通感之法便贯彻于整个华夏文坛发展的始末。这也是为何我国的文学作品相较于其他民族,更加擅长抒情的根本之所在。(一往文学作者:扶汉)


一往文学


题主提问比较谨慎,不过其实自己就回答了。

为什么部分唐诗明白如话、意蕴无穷?

看,题主自己也清楚,只是一部分而已。哪个时代的文学作品不是百花齐放?就拿现代小说来看,马尔克斯的《百年孤独》能得到那么多人的青睐,但是在中国的普罗大众中,他是不是比陈忠实的《白鹿原》、贾平凹的《废都》更得人心?未必吧。

艺术来源于生活,高于生活。诗也是如此。所以有“打油诗”、“白开水诗”、“黄色小调”,同时也有“古风”、“格律诗”、“词”、“曲”。这些作品在品味和写作技巧上各有不同,也各有受众。

而唐诗,正是由于时代的特殊性,将“阳春白雪”、“下里巴人”融合得比较好。将言简意赅,意味深长两个特色极好的融合成了盛唐诗歌的一种风格,就好像钱钟书的《围城》,内行看门道,外行也可以看热闹,大家都喜欢,才是经典作品。

晚唐时期的诗歌走向其实就变了。李商隐的诗很多人就读不懂了,完全和直白浅近走上了相反的方向,表达的感情也晦涩艰深,让读者好费神思。

这是时代对诗风的影响,也是文字结构自身发展的变化。其实我们对诗的发展史有一个大的观感,就能理解为什么。

诗从最早的《诗经》开始,囿于文字表达能力不足,是简单,质朴的,并没有过多的花哨,写的东西也多古朴、古拙,没有后来文人的七窍玲珑心。固然是从民间整理上来的诗歌,其实还是上层文人整理的,《古诗十九首》就是萧太子整理的,说民间文化程度不好,这些高层文人水平却高,所以汉魏之前的诗歌风气就是如此,与阶级关系不大。

随着文化发展,汉朝诗作大量出现,脱离了音乐独立存在,开始讲究韵律。魏晋时期曹植的文采天纵,在翻译印度佛经用于吟唱时发现了汉字的声韵规律,在南北朝时期声韵学极其昌盛,沈约等人整理出《四声韵》用于诗歌创作。诗,越来越优美了。

但是,诗的内容从汉魏风骨之气经过文人避世研究玄学,朝政动乱不堪,诗歌的意象已经衰落了,所以南北朝的齐梁体(又称宫体诗),美则美矣,却华而不实。

进入隋、唐,国家大一统,高层知识分子展开了对齐梁体的批判,陈子昂、李白这些诗人走的是复古路线,不但要学习汉魏遗风,诗文格式也以古风为主。而另一条路是经过齐梁体这种声韵、格式精细化后,宫廷诗人在这个基础上创建了格律体,也就是我们说的近体诗。

不过,不管古风还是近体诗,在内容上都不再走齐梁体颓靡艳色的路子。

诗是时代之风。大唐的兴盛让诗歌的创作走上了一个非凡的积极向上的时期。从军者,有边塞诗,漫游者,有山水诗,为官者,有讽谏诗,但是在思想内容上都是合时代而作,走在昂扬的路子上的。都是从各种景色、情境、事件入手,抒发作者自身感受,寻求读者的通感。

中唐诗的代表人物白居易,早年推行新乐府,晚年的诗温和浅白,以人人读懂为最低要求,因此形成了“白体”,成为后世诗人学习的对象。这种结合简单易读与思想境界的诗比李商隐所衍生的西昆体受众更广是自然的事情。

唐诗中有白话写景,意蕴无穷的写法很正常。现在也有,但是不多。

但是大唐诗歌是中国古诗的创作高峰,所以这类好作品最多也正常。

这其实是个大数据问题。

一家之言,欢迎指正评论。


梧桐树边羽


问题:为什么部分唐诗明白如话、意蕴无穷?

如“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兰溪三日桃花雨,半夜鲤鱼来上滩。”几近大白话,却不仅勾勒出优美画面,还能给人许多美妙的感觉。

前言

唐诗用意象说话,特别是我们接触最多的是绝句,而绝句用典相对比较少。另外这些容易流传的诗很少用生僻字,因此我们读起来明白如话。至于意蕴无穷就是诗家的功力了。

一、如何做到明白如话

题主举例的诗有两首,第一首《枫桥夜泊》作者:张继 (唐)

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

第二首《兰溪棹歌》,作者:戴叔伦 (唐)

凉月如眉挂柳湾,越中山色镜中看。兰溪三日桃花雨,半夜鲤鱼来上滩。

这两首诗很明显没有生僻字,小学生都能阅读下来,而且诗中没有用高深的典故,“江枫”似乎含有暗典:《楚辞•招魂》:“湛湛江水兮上有枫,目极千里兮伤春心。”但是这个典故不知道的话,也不影响阅读。知道的话更能体会”愁眠“二字。

唯一比较难解的是第一首的第二句:江枫渔火对愁眠。江枫渔火相伴游人难以入睡。

另外这首两首诗的句法和章法都比较简单,所以很好理解。

二、意蕴

意蕴就是指诗词中包含的意思,有的在诗中说了出来,有的没有说出 ,如同水墨画的留白。

例如第一首,诗中描写了枫桥夜泊的游人难以入睡,此时夜半钟声入耳。诗到此结束,但是言外之意令人产生遐想,是钟声令游人难以入眠吗?还是因为睡不着所以更清楚的听到钟声?

这之后呢?诗人在想什么,为什么难以入睡呢?据说张继是唐朝安史之乱后, 途经寒山寺时,写下的一首羁旅诗。想必时逢国难,前途未卜,或是诗人难以入睡的原因。不知道这个心事重重而失眠的诗人明天会是怎样呢?

结语

白居易作诗要求自己达到”老妪能解“,因此他的诗歌流传很广。我们观察一下自己熟悉的诗歌,一定具有这几个特点:没有生僻字,较少用典甚至不用典,句法与章法简单,多有深远的意蕴。

这就是这种类型的诗歌流传广的原因。

@老街味道


老街味道


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李白的这首乡思的小诗,大约家喻户晓,妇乳皆知。床前明月光,这句诗纯属白话文,没有半点修辞隐喻。试想:皓月当空,我们的床前撒下一片银色的月光,这不足为奇吧?疑是地上霜,银白的月光和地上的白霜巧妙地用“疑”字连贯起来。银白色的月光,钩起作者对家乡满地白霜,以及年迈父母满头白发的忙碌形象的思念。因此,作者三番五次地“举”头观望天上的明月,以致低下头来久久思念故乡的悲伤心情。本诗语言朴素,通俗易懂。实为大劳苦大众所喜爱。传颂至今,千古不衰。另有大诗人杜甫的名诗: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三别。及童关吏,兴安吏,石壕吏,三吏三别,均语言纯朴,意境深远。唐代几位大诗人,都以参讨今古,久流百氐而深受劳动人民称颂。他们写出诗后,到群众中走门窜户,念给老翁老妪听。直到他们听懂了才发表。不像今人写诗,尽用华丽词藻堆砌,弄得高深莫测,似懂非懂。全失文学为工农兵服务之宗诣。




天高云淡839



石头65692839


谢谢。说说个人拙见。

不考虑它的音韵,首先,是否感到好的唐诗的意境很美??? 尤其是绝句,意境更是开阔、美妙。做不到这一点,就不算是好的绝句。 意境,并不抽像,简单说是一个“时空立体空间” 诗的文字只给一个大体的轮廓,好多时候需要读者的“想像”去填充“空白” ,因此你会觉得“蕴味无穷”。 这像中国的山水画,简笔的山水画仍让人觉得内容丰富,因为作者留下广阔的想像空间给读者了。

当然,如果读者的理解能力达不到,就感觉不出来。西方人很难理解唐诗,尤其是绝句的“优点”,很大原因是他们的审美观与中国人的不同吧。 谢谢。


唐十二少1


清水出芙蓉,天然去雕饰。这样的诗,唐朝非常多,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抬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