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人生阶段的投保建议,“买的对”比“买的多”更重要!

对于很多人来说,配置保险是一件需要小心翼翼的事,一方面涉及到资金的投入,另外方面如果买了不合适的产品,一旦遇险可能会面对无法赔偿的事,最终我们在投保时仍然可能有很多疑问。实际上,购买保险有规律所循,首先时根据不同的人生阶段和状态选对险种,其次看范围内的产品是否有核心缺陷,或者健告不符合等情况,最后考量产品的性价比以及保费是否符合自己的需求。

不同人生阶段的投保建议,“买的对”比“买的多”更重要!

我们需要保险解决的风险

对于绝大多数人而言,购买保险目的是解决以下三大风险:

1、大病有钱医治;

2、家庭支柱身亡或者残疾后,家人仍然有生活保障;

3、重要财产受损可获得赔偿;

面对上述购险需求,我们来进一步拆分针对它们的险种,就可以得到以下答案:

1、大病有钱医治:

对于疾病治疗,首要解决方案是拥有医保,医保作为国家建立的基础保障措施报销覆盖面广,另外各地政府还会在医保基础上推出大病医疗的社会福利,以深圳为例,每年可购买政府推出的29元重疾险;

医保之外,建议增加商业保险作为补充;商业医疗险具有价格较便宜,疾病覆盖广,而保额高的特性,不足之处是医疗险往往不能保证续保,另外医疗险属于报销型,即报销治病花费的钱,因此对家庭收入损失不会赔偿。其中医疗险包括,重疾险、普惠住院医疗险、百万医疗险等。

2、家庭支柱身亡或者残疾后,家人仍然有生活保障;

家庭成员身故后,保险受益人得到赔偿,对应的险种是寿险,寿险又分为定期寿险和终身寿险;家庭成员残疾导致收入中断的情况,可以投保意外险。

3、重要财产受损后可获得赔偿;此类问题的解决方案集中在房产的保险以及个人账户险上。可以通过家财险获得保障。

不同人生阶段的保险配置建议

少儿阶段(0-22岁)

当孩子在婴幼儿时期,身体抵抗能力相对较弱,容易生病看病多,虽然是小病但积攒下来医疗费用不少,所以购买保险应以保障医疗为主。

重疾险,目前保险业内专家普遍建议以定期重疾险为主,保额在50万及以上,保障30岁以前的重疾风险;原因是在孩子22岁后,逐渐有经济独立能力后,可以为自己重新购买更合适的保险产品。

医疗保险,作为支付婴幼儿住院看病的补偿费用,比较适用的险种有住院津贴险与住院收费报销险。另外百万医疗险可以解决大病损失,和重疾险搭配使用保障更全面;并且经济情况允许的情况下,百万医疗中选购可看特需、国际等高端医疗,可以应对现在儿科资源紧缺让孩子尽早看上病得到医治。

学平险,孩子开始上学后,安全问题也变得更加重要,所以保险要意外、大病和医疗并重。上学的孩子,即可购买价格实惠但保障全面的学平险,可以获得包括意外伤害、意外伤害医疗以及住院医疗在内的多项保障。但学平险因为费用较低,所以赔偿金额也比较有限,这阶段可以适当同时增加意外险的配置。

意外险,包含意外身故和意外伤残等,另外意外医疗产品注意选择包含自费药的产品为佳。

不同人生阶段的投保建议,“买的对”比“买的多”更重要!

中青年时期(22-40岁)

青年人参加工作后便能获得社保,如果没从事什么危险职业,遇到意外的几率比较小,那么保险可以以基本保障为主。所需的险种依次的优先级是重疾险、医疗险意外险、家财险、人寿险。

如果年幼时未配置大病险,可挑选在此阶段用自己挣来的钱购买大病险。在为自己配置意外险和大病险后,可以开始为父母配置寿险作为回报,但整体保费最好不要超过年收入的10%。

而婚后生子的男女,也会伴随着买房买车压力,以及抚养孩子赡养老人的压力。因此此阶段保险重在保障家庭支柱。

首先是重疾险,通常建议保额在50万以上,此时对于重疾险需要决定购买终身还是定期。如果选择终身意外险,还需决定选择储蓄型还是消费型;预算不足情况下选消费型,预算充足但是有别的理财计划也可以选消费型,而预算充足却没有心思理财的人可以选择储蓄型。

医疗险,现代年轻人工作压力大,疾病年轻化趋势越发明显,在这个阶段选择百万医疗很有必要,经济条件较好可以选择百万医疗中的高端医疗。

意外险,在购买意外险时,务必注意意外伤残保额会按残疾疾病比例计算保额,甚至有些产品只保全残,购买保险时需要根据自己的经济状况和产品条款来进行选择。

人寿险目的在于弥补家庭成员身故后对家庭生活保障的冲击,对于寿险的保额计算,建议以被保险人的年收入5-10年为佳,这样可以缓冲5至10年的经济压力。如果被保险人是家庭唯一的经济支柱,建议缓冲年数增加。

不同人生阶段的投保建议,“买的对”比“买的多”更重要!

中年时期(40-50岁)

这个年龄阶段面临的疾病风险陡然增加,但是此时投入保险杠杆已经越来越低,所以为自己和家人买保险最早最好。当我们进入中年时期后,如果保费超过保额的情况下便不建议购买,另外在购买保险时,需要多注意是否符合健康告知,否则会有被拒保的可能。

此阶段保险购买以意外险、重疾险、人寿险、百万医疗险为优先顺序。

意外险,建议高保额的意外身故、伤残保障;

重疾险,对于终身消费型型重疾险应该是最后购买年龄机会了;

人寿险,主要是为孩子的生活保障设置;

防癌险,据数据显示当人进入40岁以后,癌症发病率也呈现陡然升高的趋势,所以在这个阶段购买防癌险相对重要。

随着40岁以后,我们也要开始考虑养老问题,但是养老金如何规划不仅靠社会养老保险,还可以靠养老商业保险来进行低息、稳定、长期的投资。

不同人生阶段的投保建议,“买的对”比“买的多”更重要!

老年阶段(50岁及以上)

超过50岁,健康风险达到最高了,可以购买的保险的范围急剧缩小。国内大病险一般会设置年龄限制,尽管大部分寿险产品的投保年龄上限是60岁,最高上限能到65岁,可是在超过50岁的阶段购买寿险。

百万医疗&防癌险;符合健康告知的话,百万医疗是首选,如果因为健康问题导致买不了的情况,可以选择防癌医疗险、以及药神保等癌症相关产品;

重疾险:随着年龄增加重疾险性价比已经逐渐下降,50岁以后通常不建议购买重疾险,因为发出的保费很高,此时适合选择储蓄型产品;

意外险:买意外险更多的要着重的是意外医疗的,同样建议购买含自费药的意外医疗,举个例子,父母不小心骨折了,你肯定希望用进口钢板而不是国产钢板。

不同人生阶段的投保建议,“买的对”比“买的多”更重要!

不同家庭成员之间的配置比例

根据优先级,有选择性的优先配置,依次为:家庭支柱、小孩、老人。如果调整完险种之后预算仍然不足的情况下,可以根据优先级来为家人分年龄段进行配置;

此外调整险种的细分类型,也可以解决预算不足的问题;例如:储蓄型变消费型,终身变定期;医疗险、重疾险这两类有一定补充关系的产品,也可以考虑短期内放弃其中一款产品,待资金充裕后再补齐。

有人常说“保险无用”,遇到这种情况也算是“人生一大幸事”,没有出险理赔的人生健康又顺利;而有人会说“保险理赔难,保险保障范围小”实际上是自己的需求与保险产品之间不完全合适,此类情况就需要从自身的需求出发去选择正确的产品和搭配。

*更多保险内容欢迎点击相关链接↓


分享到:


相關文章: